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黑格爾: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黑格爾

G. W. F. Hegel

1770.8.27-1831.11.14

德國哲學家

偉大哲學體系創建者

極大地豐富了辯證法

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代表人物

黑格爾出生於德國西南部符騰堡州首府斯圖加特。

18歲時, 他進入蒂賓根大學學習, 在那裡, 他與荷爾德林、謝林成為朋友, 同時, 為斯賓諾莎、康得、盧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國大革命深深吸引。 許多人認為, 黑格爾的思想, 象徵著了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 對後世哲學流派, 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黑格爾的著作以哲學的高度幾乎涉獵了人類知識的全部領域:歷史、自然、法學、倫理.....他那廣博的知識與深邃的思考, 至今讀來依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以下畫作選自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他的作品以荒誕與哲思而著稱。 馬格利特的畫作配上黑格爾的語錄, 或許能對你的思想有所啟發。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他們才有希望。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 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 他必須如歌德所說, 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 什麼事都想做的人, 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 而終歸於失敗。

無知者是最不自由的, 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 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人應尊敬他自己, 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一個過於強調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 因為無法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平等的關係。

一個深刻的靈魂, 即使痛苦, 也是美的。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 看不清什麼東西。

人死於習慣。

自卑往往伴隨著怠惰, 往往是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惡氣氛中苟活下去作辯解。 這樣一種謙遜是一文不值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