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沿黃公路行︱外地記者眼中的路遙

延川權威發佈丨服務百姓生活

路遙故居位於延安市延川縣郭家溝, 故居現保存窯洞2孔。 茫茫的陝北高原、蒼蒼的黃天厚土, 殷殷的求學之路, 艱辛的創作歷程, 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路遙。

路遙雕塑

在維修之前, 窯洞較為破舊, 窯內部分牆壁、窯頂有崩裂痕跡、窯洞面牆脫落嚴重, 院子雜草叢生。 在延川縣主要領導、部分退休老幹部和文化名人的共同努力下, 按照“依舊修舊”的原則, 對路遙故居進行了全面維修, 再現了延川農村六十年代的生活氣息, 真實地反映出路遙當時生活的情景, 使人們更加緬懷這位文壇偉人。

雨天路遙故居

路遙, 國家一級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以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度轟動文壇, 感動了千萬讀者, 影響了幾代人。

書屋

路遙原名王衛國, 1949年12月3日生於清澗石嘴驛鄉王家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7歲時過繼給延川縣郭家溝村其伯父撫養。 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 1969年回鄉務農, 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 並做過一年農村小學教師。 1973年入延安大學中文系。 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編輯部工作。 70年代中期以後, 發表了一些影響較大的作品。 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雪天路遙故居

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 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 作品有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 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人生》(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短篇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

《人生》故事裡的小學

1986年後, 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1992年寫完第三部後, 因勞累過度病倒在延安, 終因肝硬化腹水引起肝功能衰竭, 於1992年11月17日逝世, 年僅42歲。

故居院落

在人生的舞臺上,路遙是強者;在平凡的世界裡,他厚積博發、創造著不平凡;在文學的殿堂裡,他成就了輝煌;在最困難的日子裡,他教人們不沉淪、不沮喪、不溺於哀愁、不怯於折磨。在他看來,殘酷現實裡與命運搏擊,是一種精神的秉持、是一種智慧的累積、是一種堅韌的不屈、是一種高亢的沉思、更是一種啟動生命的方式。

路遙故居

“作為一個勞動人民的兒子,不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應該喪失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感覺”,“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路遙對自己的銘示,更是一種永恆的精神財富和精神糧食,他作品中所展現的是一種社會生態、道德生態、人文生態。

書信展

著名作家陳忠實在路遙追悼會上致悼詞:“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文學的天宇隕落了,一顆智慧的頭顱終止了異常活躍異常深刻也異常痛苦的思維……就生命的經歷而言路遙是短暫的,就生命的品質而言路遙是輝煌的,能在如此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創造出如此輝煌、如此有聲有色的生命的高品質,路遙是無愧於他的整個人生的,無愧於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

路遙書屋

路遙和他的作品呈現的是一個時代的召喚、一代人的嚮往和心靈慰藉。他的文學更多是精神創作,是一種對宗教般虔誠的精神崇拜,是一種困苦歲月裡人格魅力融匯與包羅的感召和昇華。歲月長河中人生有代謝,可路遙作品及其精神的不朽將永作傳奇。

路遙故居圍牆

懷念他,紀念他,讓他的人格和作品影響更多熱愛文學和從事文學創作的人。

故居院落

在人生的舞臺上,路遙是強者;在平凡的世界裡,他厚積博發、創造著不平凡;在文學的殿堂裡,他成就了輝煌;在最困難的日子裡,他教人們不沉淪、不沮喪、不溺於哀愁、不怯於折磨。在他看來,殘酷現實裡與命運搏擊,是一種精神的秉持、是一種智慧的累積、是一種堅韌的不屈、是一種高亢的沉思、更是一種啟動生命的方式。

路遙故居

“作為一個勞動人民的兒子,不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應該喪失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感覺”,“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路遙對自己的銘示,更是一種永恆的精神財富和精神糧食,他作品中所展現的是一種社會生態、道德生態、人文生態。

書信展

著名作家陳忠實在路遙追悼會上致悼詞:“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文學的天宇隕落了,一顆智慧的頭顱終止了異常活躍異常深刻也異常痛苦的思維……就生命的經歷而言路遙是短暫的,就生命的品質而言路遙是輝煌的,能在如此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創造出如此輝煌、如此有聲有色的生命的高品質,路遙是無愧於他的整個人生的,無愧於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

路遙書屋

路遙和他的作品呈現的是一個時代的召喚、一代人的嚮往和心靈慰藉。他的文學更多是精神創作,是一種對宗教般虔誠的精神崇拜,是一種困苦歲月裡人格魅力融匯與包羅的感召和昇華。歲月長河中人生有代謝,可路遙作品及其精神的不朽將永作傳奇。

路遙故居圍牆

懷念他,紀念他,讓他的人格和作品影響更多熱愛文學和從事文學創作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