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自詡“蘇武”,被英法聯軍俘虜,是清朝最悲慘總督

與你分享歷史故事, 也陪你看清歷史真相, 小二在評論區等你~

古代文人講究個加官進爵、報效祖國。 此人出身書香門第, 自小喜愛讀書, 還不到40歲, 就被提升為廣東巡撫, 咸豐二年成為兩廣總督。 按說, 這是很值得欣喜的事情, 可是這個職位卻註定了他悲慘的結局, 最終只能餓死在異國他鄉。

這個人就是葉名琛, 前半生順風順水, 晚清成為兩廣總督, 職位雖高, 卻不好做, 在鴉片戰爭後, 更是各種麻煩, 一邊與英法等外國人打交道, 維護國家最大利益;一邊還要聽從皇帝的指揮, 再難做也要忍著, 打碎牙齒和血吞。

行走官場二十多年, 按說也是老油條, 不成想最終死在高位, 也成為晚清抵抗外敵入侵中職位最高的殉職官員。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被迫允許英國人五口通商, 於是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處。 此時兩廣總督就是葉名琛,

負責與英國商人打交道, 本來他負責通商事務, 但是皇帝下旨, 要求他盡力把外國商人堵在外面, 不讓他們進來, 這樣還是不用和外國人進行商品買賣的。

當外國商人來到之後, 發現受到阻礙, 他們便和負責的官員進行交涉, 發現沒有任何效果, 而且葉名琛都不讓外國人進城, 長此以往, 外國人肯定怒了, 自己辛辛苦苦打開的市場, 怎麼可以這樣被阻礙, 而且雙方還簽訂過條約, 怎麼能夠不遵守。

於是, 在1856年, 英國公使借著“亞羅號”事件, 悍然炮轟廣州城, 打開廣州城, 並直接沖到總督府, 去抓葉名琛, 結果他事先躲起來了, 沒有捉到。

雖然葉名琛只是一名文官, 不擅長軍事, 但是他還是意識到還將要有戰爭, 於是便修復了被英軍毀掉的城牆, 修復了炮臺, 重新裝備了大炮, 還招募了2萬鄉勇。 此外, 葉名琛還準備了火船, 計畫燒敵人戰艦;為了鼓舞士氣, 發出重金懸賞公告, “英夷攻擾省城, 傷害兵民, 罪大惡極……但凡見上岸與在船滋事英匪, 痛加剿捕, 准其格殺勿論, 仍准按名賞三十大元,

解首級赴本署呈驗, 毋稍觀望。 ”

不僅僅如此, 葉名琛還派人去打探情報, 但是派出的探子品質太差, 把情報打探錯了, 克裡米亞戰爭明明英國戰勝了俄國, 結果探子得到的情報正好相反, 情報回來後, 大家都認為英國無力再次發動戰爭, 便鬆懈了。

結果不僅是英國, 是英法聯軍, 輕鬆松攻下了廣州城, 而這次葉名琛也不再逃跑, 戴好花翎, 穿上袍服, 正襟危坐在總督府, 等待聯軍的到來。 而聯軍也給了他充足的面子, 不僅沒有對他進行侮辱, 還給他配了幾個僕人, 然後把他帶到“無畏號”軍艦上, 據《香港紀事報》載, 軍艦上所有軍官很尊敬他。 偶然有人上艦, 都向葉名琛脫帽致意, 他也欠身脫帽還禮。

葉名琛本以為可以見到英國國王,和國王商談一下,結果被帶到印度的加爾各答,當知道這些後葉名琛吃完在中國帶去的米糧,就不再吃東西,最終活活餓死。屍體被運回來後,咸豐帝沒有做任何表示,就這樣被家人簡單埋葬。

葉名琛自詡自己是“蘇武”,可是但看最後的待遇,他比蘇武慘多了,蘇武回來後,被封官加爵,各種賞賜,而他不僅命丟了,連名都沒留。

與你分享歷史故事,也陪你看清歷史真相,小二在評論區等你~

葉名琛本以為可以見到英國國王,和國王商談一下,結果被帶到印度的加爾各答,當知道這些後葉名琛吃完在中國帶去的米糧,就不再吃東西,最終活活餓死。屍體被運回來後,咸豐帝沒有做任何表示,就這樣被家人簡單埋葬。

葉名琛自詡自己是“蘇武”,可是但看最後的待遇,他比蘇武慘多了,蘇武回來後,被封官加爵,各種賞賜,而他不僅命丟了,連名都沒留。

與你分享歷史故事,也陪你看清歷史真相,小二在評論區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