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劉源回故鄉,這幾次很特殊

4月4日是清明節, 當日, 劉源上將和姐姐劉愛琴回到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劉少奇故里, 在劉少奇銅像廣場參加“傳承紅色基因凝聚中國力量”主題清明緬懷活動。 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山出席並致辭。

他說:“每次回家鄉, 看到湖南、長沙和寧鄉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看到花明樓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傳承紅色基因, 發展紅色旅遊,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造福一方百姓, 感到十分欣慰, 代表家屬真誠祝福家鄉繁榮昌盛, 祝福人民幸福安康。 ”

在向劉少奇銅像敬獻花籃儀式環節, 伴隨著《獻花曲》, 10名禮賓抬起5個大型花籃, 劉源等6位獻花者跟隨禮賓緩步走向劉少奇銅像基座。

隨著花籃落定劉少奇銅像前, 音樂停頓, 劉源、劉愛琴等同步上前, 整理花籃緞帶, 向劉少奇銅像三鞠躬, 繞劉少奇銅像一周, 全體與會人員依次向劉少奇銅像敬獻鮮花。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生於湖南省寧鄉縣, 於1969年11月12日病逝。 “政事兒”注意到, 近年來, 劉源上將在過去數年中, 特別是父親劉少奇“逢五、逢十”誕辰時, 都會回到故鄉祭奠緬懷。

2013年是劉少奇誕辰115周年。 當年11月24日, “劉少奇與民生學術研討會”在甯鄉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行。

當天,

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劉源等向劉少奇銅像敬獻花籃。

“我們應該向他看齊, 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劉源接受採訪時表示, 他的父親就是從百姓中、從人民群眾中來, 又回到人民群眾中去的, “我們也應該在人民群眾中成長、學習”。

2008年劉少奇誕辰110周年時, 劉源、劉愛琴也回鄉出席紀念活動, 並向劉少奇銅像敬獻花籃。

此次回鄉, 劉源回憶說, “我父親常說, ‘我是人民的兒子, 要永遠與人民在一起。 ’在他擔任國家主席之後, 他經常在家裡說, ‘國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務員’。 ”

他還回憶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在北京, 他(父親)讓我們這些子女住校, 與同學們同吃同住同勞動。 他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

人民現在吃不飽穿不暖, 我們有責任。 談談吃不飽的滋味對你們有好處, 等你們長大了, 為人民辦事情的時候, 將會更好地總結我們的經驗教訓, 再不要讓人民吃不飽飯。 ”

1961年5月3日至9日, 劉少奇和王光美回家鄉調查時, 在花明樓炭子沖老家住了7天6晚。 據公開資料, 這是劉少奇最後一次回老家, 也是王光美第一次回婆家。

1983年11月27日, 闊別22年之久的王光美帶著女兒劉愛琴、兒子劉源, 回到花明樓參加劉少奇故居開放活動。 期間, 王光美和劉愛琴、劉源來到劉少奇母親魯氏的墳前, 獻上松枝, 向長眠在此的婆婆三鞠躬。

王光美、劉源、劉愛琴在墳前祭拜

此後, 王光美於1988年、1993年、1997年、2003年4次來到花明樓祭奠劉少奇。

2003年11月24日是劉少奇誕辰105周年紀念日, 當日, 王光美與劉源、劉愛琴、劉伊博等親屬來到家鄉祭奠。

“向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問好!”來到花明樓後, 劉源敬了一個軍禮, 代表母親和全體親屬感謝家鄉人民。

他們一行在劉少奇銅像廣場獻花籃, 之後劉源扶著王光美, 走進了花明德育園, 參加開園儀式。

王光美(中)

劉源對當地官員表示,每次回來,看到湖南、長沙以及寧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感到十分欣慰,他代表少奇同志家屬祝願家鄉更加繁榮昌盛。

當天下午,劉源和母親王光美返回北京。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參加開園儀式。

王光美(中)

劉源對當地官員表示,每次回來,看到湖南、長沙以及寧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感到十分欣慰,他代表少奇同志家屬祝願家鄉更加繁榮昌盛。

當天下午,劉源和母親王光美返回北京。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