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銀川市檢察機關五項措施扎實有效推進檢察理論研究工作

今年以來, 銀川市檢察機關積極應對司法體制改革, 立足檢察實踐, 敏銳捕捉執法難點與熱點問題深入調研, 充分發揮檢察理論研究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作用,獲最高人民檢察院重點課題一項、自治區法學會課題三項,

工作成效明顯。

一、高度重視, 檢察理論研究與檢察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

一是重視安排部署,年初根據市委和上級院對檢察工作的總體要求, 制定印發《銀川市檢察機關2017年檢察調研工作要點》, 緊緊圍繞全市檢察中心工作與重點工作, 根據各院地區特點和各部門職能特點, 有針對性的下發了24項重點課題, 把認真開展理論研究作為找准和破解各項檢察工作薄弱點的突破口, 推動全市檢察工作有新發展。

二是重視組織領導, 兩級院確定了專門的院領導主管調研工作, 確定了專門部門作為責任部門抓組織, 確定了專門的幹警具體負責, 做到理論研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幹。 同時院領導率先垂范, 深入調研, 親自撰寫調研文章, 基層院檢察長對下發的課題親自把關審核定稿;市院韓軍檢察長擔任了兩項課題的主持人, 全面指導開展理論研究工作。 三是重視督導檢查, 市院研究室作為職能部門, 對下發的調研任務, 確定的調研課題, 做到經常性的督促指導, 以電話催促, 限期上報, 面對面座談回饋等方式指導督促落實, 確保年初確定的任務要不折不扣完成。

二、立足實踐, 準確確定檢察理論研究的命題方向。

銀川市兩級院在理論研究工作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 以著力解決檢察實踐難題為出發點, 以促進檢察理論與檢察實踐有機結合為落腳點, 準確確定研究方向, 力爭為檢察工作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一是立足改革實踐積極探索。 如在推進司改進程中,

堅持司法權力必須受到監督制約的前提下, 如何進一步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確定了《司法責任制與檢察一體化》的課題進行深度探索, 因切合司法改革的新需求, 該課題被最高人民檢察院2016年立項。 二是聚焦執法辦案中法律適用的難點提出對策建議。 如針對查辦涉農職務犯罪案件過程中遇到的協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即“公務”與村集體事務的區分等問題, 以《涉農職務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研究》為題, 在分析銀川市近五年來辦案情況、總結司法實務和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策建議, 對今後的辦案實踐起到參考和指導作用, 該課題被最高人民檢察院2017年立項為重點課題。 三是關注類案上升蔓延態勢深入分析研判。以《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研究》為題,從銀川市近三年辦理的非法集資類案件入手,深入分析案件的特點和主要犯罪手段,深挖該類犯罪案件頻發、高發的深層原因,結合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為開展非法集資風險防控專項整治提供科學決策參考。

三、課題引領,強力推動檢察理論研究工作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市院以申報課題為主抓手,以完成既定課題為基本要求,以取得實效,擴大影響為目標,強力推進理論研究工作。一是認真撰寫課題申報材料。201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法學會、區、市法學會課題立項通知下發後,市院立即向全市檢察機關進行轉發,提要求,限時間,督促全市檢察機關積極撰寫申報材料,針對各院特色,研究確定不同的課題方向,按照申報材料的體例要求、內容要求,對申報材料逐字逐句進行修改,確保全市檢察機關申報材料品質高,針對性強,上前城院、賀蘭縣院的課題分別被自治區法學會立項,其中銀川市院申報完成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研究》被自治區法學會評為優秀結項課題。二是加大主動溝通協調力度。立項前期,就課題構建整體框架、選題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等問題,積極主動請教區、市法學會負責人,獲得對課題研究工作的支援、指導;課題完稿後,針對不足和薄弱之處,反復修改,向相關部門請教,不斷充實完善。課題結項後,院宣傳部門大力宣傳,寧夏日報、寧夏法治報等地方報刊媒體進行了報導,引起法制日報的關注,擬節選刊登;院辦公室積極主動與自治區黨委、銀川市委辦公廳聯繫,將課題上報各級黨委領導審閱。全市理論研究工作實效性突出,影響力逐漸擴大。

四、整合資源,積極推行“大調研”工作模式。

為解決調研人員少、能辦案的不會寫,能寫的沒有素材等理論研究工作的“瓶頸”困惑,按照上級院的要求,積極推行“大調研”工作模式。一是確定重點,發揮優勢。組織開展理論研究人才申報活動,成立人才庫,確定了一批熱愛調研工作、有調研能力、有創新能力、有寫作水準的幹警為重點培養對象。通過開展調研座談會、主題發言等方式,開展經常性學習討論,取長補短,博採眾長,有效提高寫作技能。全市檢察機關現有全國調研骨幹人才1名,全區複合型青年檢察人才15名,市院將一名法學博士生(在讀)和一名法律碩士配備到研究室,著力培養青年調研骨幹人才,在全市檢察機關營造以骨幹為引領,全員參與檢察理論研究的濃厚氛圍。印發了《檢察調研獎勵辦法》,加大對優秀調研成果的獎勵力度,增強幹警的榮譽感,鼓勵幹警多出成果,多出優秀成果。二是上下一體化,部門一體化。進一步密切與基層院與本院辦案部門的互動,聯合成立課題組,形成理論研究工作全市一盤棋的格局。確保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及時收集、研究、反映執法辦案中的相關問題,有重點地開展對執法辦案工作的綜合分析研判,緊緊圍繞改革實踐開展專項調研並形成制度,更加主動服務檢察辦案、服務領導決策,充分發揮理論支撐和決策助手作用。

五、強化措施,促進檢察理論研究成果轉化運用。

一是拓寬管道。與多家省級、市級檢察院建立刊級交流關係,共用理論研究成果。今年以來,全市兩級院共完成調研文章130餘篇,專項徵文30餘篇,在省級以上刊物刊登31篇,在市級刊物刊登75篇,理論成果轉化率達66.3%。二是築牢陣地。精心編輯《銀川檢察》,夯實全市檢察調研的主陣地,對來稿層層把關,堅持刊物品質優先,適時調整欄目設置,創新刊物模式,增強刊物的可讀性,為全市檢察機關相互學習,交流搭建平臺。三是創新載體。積極組織參加《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暨第十八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論文徵文活動》、《第十二屆“中國·西部法制論壇”徵文活動》等大型徵文活動,激發幹警撰寫調研文章的熱情,大力推廣幹警的優秀調研成果。成立優秀調研文章評審委員會,組織開展2017年全市檢察機關優秀調研成果評選活動。擬定於11月底,舉辦全市檢察機關檢察調研培訓暨理論研討會,為全面展示銀川市檢察機關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宣傳銀川檢察工作,進一步推進全市檢察機關檢察理論研究搭建更高層次的平臺。

三是關注類案上升蔓延態勢深入分析研判。以《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研究》為題,從銀川市近三年辦理的非法集資類案件入手,深入分析案件的特點和主要犯罪手段,深挖該類犯罪案件頻發、高發的深層原因,結合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為開展非法集資風險防控專項整治提供科學決策參考。

三、課題引領,強力推動檢察理論研究工作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市院以申報課題為主抓手,以完成既定課題為基本要求,以取得實效,擴大影響為目標,強力推進理論研究工作。一是認真撰寫課題申報材料。201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法學會、區、市法學會課題立項通知下發後,市院立即向全市檢察機關進行轉發,提要求,限時間,督促全市檢察機關積極撰寫申報材料,針對各院特色,研究確定不同的課題方向,按照申報材料的體例要求、內容要求,對申報材料逐字逐句進行修改,確保全市檢察機關申報材料品質高,針對性強,上前城院、賀蘭縣院的課題分別被自治區法學會立項,其中銀川市院申報完成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研究》被自治區法學會評為優秀結項課題。二是加大主動溝通協調力度。立項前期,就課題構建整體框架、選題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等問題,積極主動請教區、市法學會負責人,獲得對課題研究工作的支援、指導;課題完稿後,針對不足和薄弱之處,反復修改,向相關部門請教,不斷充實完善。課題結項後,院宣傳部門大力宣傳,寧夏日報、寧夏法治報等地方報刊媒體進行了報導,引起法制日報的關注,擬節選刊登;院辦公室積極主動與自治區黨委、銀川市委辦公廳聯繫,將課題上報各級黨委領導審閱。全市理論研究工作實效性突出,影響力逐漸擴大。

四、整合資源,積極推行“大調研”工作模式。

為解決調研人員少、能辦案的不會寫,能寫的沒有素材等理論研究工作的“瓶頸”困惑,按照上級院的要求,積極推行“大調研”工作模式。一是確定重點,發揮優勢。組織開展理論研究人才申報活動,成立人才庫,確定了一批熱愛調研工作、有調研能力、有創新能力、有寫作水準的幹警為重點培養對象。通過開展調研座談會、主題發言等方式,開展經常性學習討論,取長補短,博採眾長,有效提高寫作技能。全市檢察機關現有全國調研骨幹人才1名,全區複合型青年檢察人才15名,市院將一名法學博士生(在讀)和一名法律碩士配備到研究室,著力培養青年調研骨幹人才,在全市檢察機關營造以骨幹為引領,全員參與檢察理論研究的濃厚氛圍。印發了《檢察調研獎勵辦法》,加大對優秀調研成果的獎勵力度,增強幹警的榮譽感,鼓勵幹警多出成果,多出優秀成果。二是上下一體化,部門一體化。進一步密切與基層院與本院辦案部門的互動,聯合成立課題組,形成理論研究工作全市一盤棋的格局。確保能夠發揮各自優勢,及時收集、研究、反映執法辦案中的相關問題,有重點地開展對執法辦案工作的綜合分析研判,緊緊圍繞改革實踐開展專項調研並形成制度,更加主動服務檢察辦案、服務領導決策,充分發揮理論支撐和決策助手作用。

五、強化措施,促進檢察理論研究成果轉化運用。

一是拓寬管道。與多家省級、市級檢察院建立刊級交流關係,共用理論研究成果。今年以來,全市兩級院共完成調研文章130餘篇,專項徵文30餘篇,在省級以上刊物刊登31篇,在市級刊物刊登75篇,理論成果轉化率達66.3%。二是築牢陣地。精心編輯《銀川檢察》,夯實全市檢察調研的主陣地,對來稿層層把關,堅持刊物品質優先,適時調整欄目設置,創新刊物模式,增強刊物的可讀性,為全市檢察機關相互學習,交流搭建平臺。三是創新載體。積極組織參加《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暨第十八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論文徵文活動》、《第十二屆“中國·西部法制論壇”徵文活動》等大型徵文活動,激發幹警撰寫調研文章的熱情,大力推廣幹警的優秀調研成果。成立優秀調研文章評審委員會,組織開展2017年全市檢察機關優秀調研成果評選活動。擬定於11月底,舉辦全市檢察機關檢察調研培訓暨理論研討會,為全面展示銀川市檢察機關理論研究優秀成果,宣傳銀川檢察工作,進一步推進全市檢察機關檢察理論研究搭建更高層次的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