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 AI 永遠不會傷害你?你的隱私可能不這樣認為

今年年初, Elon Musk 與人成立了 Nueralink, 致力於通過腦機介面技術增強人類能力, 提升人類生命品質, 同時對抗未來可能存在的 AI 威脅。

腦機介面技術將極細微的柔性網狀結構已注射的方式送入人腦, 伴隨血液流動, 神經織網會不斷擴散最終進入血管, 真正意義上的腦機直接結合。

目前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制度層面, 腦機介面計畫都還不成熟。 Musk 認為, 在短期內腦機介面技術能夠拓寬人類輸入和輸出資訊的管道, 以及説明解決阿爾茨海默和帕金森等腦部疾病, 但腦機介面技術將擴大人腦對 AI 的開放程度, 對於使用者的資訊安全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威脅。

Nueralink 致力於研究的是完全讓人感覺不到異樣的腦機介面, 網路上的報導難免給人了一種「我的 AI 永遠不會傷害我」的安全感。 通過腦機介面技術, 所有使用者都會與一個超級「怪獸」相連接, 隨著人機互動的增強,

這個「怪獸」會迅速成長, 最終可能會威脅到人類:

監視使用者:通過人機結合, 電腦能夠對使用者的資料進行全面收集, 進而建立起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料庫。

控制用戶:通過複製和標記使用者的情緒, 電腦更容易成為最強大的廣告機器。

阻礙信息:通過即時互動, 電腦能夠在使用者下載違法視頻或觀看非法內容時直接進行阻止, 相應地, 用戶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對電腦進行「遮罩」, 這可能會變成未來的一種懲罰措施。

此外, 除了電腦本身可能產生的危險, 駭客的存在也是資訊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 在腦機介面中, 一旦駭客侵入系統, 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神經織網這種很可能會威脅隱私安全的技術, 應一直保持謹慎態度。

如果說腦機介面技術的資訊安全可以通過拒絕接受來避免, 智慧城市中的資料收集則可以說是避無可避。

在巴賽隆納的街頭, 城市主幹道的燈柱上無聲無息地出現了一些「灰箱子」, 裡面裝備了硬體驅動器和 WiFi 感測器, 能夠收集周圍的所有資料並傳輸到中央資料中心。

據《財富》雜誌, 這些感測器甚至能監測到當地自拍活動的次數。

通過感測器收集公民資訊的活動讓巴賽隆納在 2015 年被評為了「世界最智慧城市」。 成為一個智慧城市, 主要依賴於兩種資訊:整合資訊和即時資訊, 即必須要收集資訊。

很多國家都在利用整合資訊, 即感測器將收集的資訊進行整合在匯入更高級別的電腦網路, 這樣的資料能讓政府或企業對某些趨勢進行精確分析。

2013 年, Renew London 將感測器裝在了垃圾回收箱中, 通過定位過往行人手機的獨有 MAC 位址監測行人的活動, 進而對行人進行針對性的廣告推送, 比如說, 如果感測器發現某行人經常經過某家服裝店或餐館, 這位行人之後可能就會收到更多相應廣告的推送。

他們曾嘗試將這種廣告推送發展到線下, 但由於資料收集行為未獲得官方批准, 被要求其停止一切相關活動。

儘管有很多強烈反對的意見, 很多城市也還在進行即時資料的收集活動。 同樣身為「世界最智慧城市」, 新加坡計畫要求所有車輛安裝衛星導航系統, 以便相關部門能夠隨時定位車輛和瞭解車輛的速度和動態資訊。這一系統將讓政府能夠自動收取車輛的停靠費用,以及基於私家車價格調整稅收。

新加坡還在進行其他專案的實驗,包括收集全市基礎設施的資料以及政府組屋居民的單位能源消耗(新加坡 80% 人口都住在組屋中)等,還有為老人與病人設計的監控自己公寓內動態的專案。

隨著越來越多的物件連接到互聯網,政府也將收集到更多的資訊。麻省理工學院智慧城市實驗室 Carlo Ratti 教授表示,僅通過智慧手機、信用卡等,每個人的資料每天就要被記錄幾千次,同時還會被保存在雲平臺中。這些項目也有風險,即個人與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資訊高度不對等,一些企業和公共機構對人們很瞭解,但人們對他們卻知之甚少。這就可能造成企業將私人資訊兜售給廣告商和銷售人員,或者也可能讓駭客能夠更輕易地獲取到使用者的私人資訊。

他認為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個人、企業和政府之間建立一種更加靈活透明的資料協定。當前已經有一些地區開始實施這種協定,歐盟將於 2018 年 5 月啟動一般資料保護條例,要求所有相關企業提交其收集資訊的種類,並獲得認可。

條例也允許歐盟成員國公民退出相關專案、銷毀之前的資料以及保留自己的私人資料,如果公民認為沒有足夠的理由繼續保留,那他們將有權要求企業等對自己的資料進行刪除。要讓未來的智慧城市更透明,利用這一新條例很快就能看到成效,這會給那些收集大量公民資料的企業以壓力。

和腦機介面一樣,資料安全也會受到駭客的威脅。在 2015 年的黑帽安全大會上,安全專家 Greg Conti,Tom Cross 和 David Raymond 在報告和論文中指出,政府收集資料的安全性和私人企業完全不同。

城市的機構和基礎設施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聯邦政府、州政府與當地政府組織和私人企業緊密協作,保障城市的整體正常運轉。要對抗駭客,每個城市所做的準備也不同,一些城市選擇部門間共同對抗,有些城市則選擇獨立作戰。

波士頓大學電氣和電腦工程教授 Christos Cassandras 認為,和現在一樣,未來將是駭客與防衛者之間的持久戰,在這場戰役中,私營企業和城市機構更可能需要協調合作。

駭客是永久性威脅,只要與網路有關,一切都很脆弱。1903 年,英國曾在康沃爾和倫敦之間進行過一次電信傳輸技術的展示,但駭客入侵了系統並向英國皇家科學院中等待的觀眾播送了一些不良資訊。

在智慧城市中,對抗駭客最好的武器可能是今天許多電腦安全團隊使用的白帽子,即工程師們試圖假裝駭客來測試真駭客可能利用的系統的弱點。隨著今後學術和工業調查研究對技術保障的關注,白帽子可能會成為政府和企業的日常訓練,就像一種網路安全演習一樣。

政府收集資料會否利用收集到的資料打擊政敵也是一個問題。2015 年,隱私保護慈善機構 Privacy International 擔憂新加坡隱私法律的缺失。

新加坡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來緩解人們的擔憂,並保證政府會保障公民的隱私安全。在一次 Engadget 的採訪中,新加坡外交部長兼智慧城市專案負責人 Vivian Balakrishnan 表示,在智慧城市計畫中,政府只會對交通資料進行匿名收集和整合,同時相關部門也會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測試。

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腦機結合,隱私安全都是重點問題,在正式問世前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試驗。

以便相關部門能夠隨時定位車輛和瞭解車輛的速度和動態資訊。這一系統將讓政府能夠自動收取車輛的停靠費用,以及基於私家車價格調整稅收。

新加坡還在進行其他專案的實驗,包括收集全市基礎設施的資料以及政府組屋居民的單位能源消耗(新加坡 80% 人口都住在組屋中)等,還有為老人與病人設計的監控自己公寓內動態的專案。

隨著越來越多的物件連接到互聯網,政府也將收集到更多的資訊。麻省理工學院智慧城市實驗室 Carlo Ratti 教授表示,僅通過智慧手機、信用卡等,每個人的資料每天就要被記錄幾千次,同時還會被保存在雲平臺中。這些項目也有風險,即個人與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資訊高度不對等,一些企業和公共機構對人們很瞭解,但人們對他們卻知之甚少。這就可能造成企業將私人資訊兜售給廣告商和銷售人員,或者也可能讓駭客能夠更輕易地獲取到使用者的私人資訊。

他認為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個人、企業和政府之間建立一種更加靈活透明的資料協定。當前已經有一些地區開始實施這種協定,歐盟將於 2018 年 5 月啟動一般資料保護條例,要求所有相關企業提交其收集資訊的種類,並獲得認可。

條例也允許歐盟成員國公民退出相關專案、銷毀之前的資料以及保留自己的私人資料,如果公民認為沒有足夠的理由繼續保留,那他們將有權要求企業等對自己的資料進行刪除。要讓未來的智慧城市更透明,利用這一新條例很快就能看到成效,這會給那些收集大量公民資料的企業以壓力。

和腦機介面一樣,資料安全也會受到駭客的威脅。在 2015 年的黑帽安全大會上,安全專家 Greg Conti,Tom Cross 和 David Raymond 在報告和論文中指出,政府收集資料的安全性和私人企業完全不同。

城市的機構和基礎設施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聯邦政府、州政府與當地政府組織和私人企業緊密協作,保障城市的整體正常運轉。要對抗駭客,每個城市所做的準備也不同,一些城市選擇部門間共同對抗,有些城市則選擇獨立作戰。

波士頓大學電氣和電腦工程教授 Christos Cassandras 認為,和現在一樣,未來將是駭客與防衛者之間的持久戰,在這場戰役中,私營企業和城市機構更可能需要協調合作。

駭客是永久性威脅,只要與網路有關,一切都很脆弱。1903 年,英國曾在康沃爾和倫敦之間進行過一次電信傳輸技術的展示,但駭客入侵了系統並向英國皇家科學院中等待的觀眾播送了一些不良資訊。

在智慧城市中,對抗駭客最好的武器可能是今天許多電腦安全團隊使用的白帽子,即工程師們試圖假裝駭客來測試真駭客可能利用的系統的弱點。隨著今後學術和工業調查研究對技術保障的關注,白帽子可能會成為政府和企業的日常訓練,就像一種網路安全演習一樣。

政府收集資料會否利用收集到的資料打擊政敵也是一個問題。2015 年,隱私保護慈善機構 Privacy International 擔憂新加坡隱私法律的缺失。

新加坡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來緩解人們的擔憂,並保證政府會保障公民的隱私安全。在一次 Engadget 的採訪中,新加坡外交部長兼智慧城市專案負責人 Vivian Balakrishnan 表示,在智慧城市計畫中,政府只會對交通資料進行匿名收集和整合,同時相關部門也會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測試。

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腦機結合,隱私安全都是重點問題,在正式問世前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試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