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揭秘:44年前,美國秘密打撈蘇聯失事核潛艇的驚人內幕

1968年3月8日, 夏威夷, 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監聽站。 一直監聽蘇聯潛艇動向的美國海軍聽到大洋中傳出三聲悶響。

美國人馬上意識到,

蘇聯潛艇出事了。

神秘失蹤

出事的蘇聯K129號潛艇(以下簡稱“K129號”)是個“大塊頭”, 屬於G級Ⅱ型常規動力導彈潛艇, 是蘇聯海軍60年代裝備最先進的潛艇之一。 它攜帶了3枚安裝有核彈頭的“SS-N-5”彈道導彈, 還有兩枚核魚雷, 這些武器具有驚人的破壞力, 是蘇聯對美國進行核威懾核打擊的重要手段。

在海面上航行的K129號

1968年2月28日, 蘇聯太平洋艦隊安排K129號從堪察加基地出發執行戰鬥巡邏任務。 兩周後, 艦隊司令部對其進行通信檢查, 沒有收到回應。 司令部感到問題嚴重, 開始組織大規模海上搜救工作。 但一直持續到5月10日, 潛艇仍然杳無音訊, 蘇聯海軍只能無奈收兵。

K129號潛艇及艇員

與此同時, 美軍也開始前往相關海域搜索, 他們“幸運地”找到了K129號的最終沉沒位置——位於海平面以下5000多米的太平洋深處。

位於蘇聯堪察加半島南端的港口城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K129號從這裡駛向太平洋

世紀打撈

這時, 一個巨大的機會擺在了美國面前。 要知道K129號上不僅有美國人感興趣的蘇制核導彈和核魚雷, 還有其夢寐以求的通信密碼、解碼機、加密無線電聯繫設備及作戰檔。 如果能打撈起這些“無價之寶”, 至少可以在美蘇軍備競賽中領先一步。

於是, 1968—1973年, 美國中情局使用深水海底考察箱研究K129號的狀況、位置, 並且得出了可以打撈的結論, 隨後開始了代號“詹妮弗”的秘密行動。

為了不引起蘇聯的警惕, 中情局拒絕由美國海軍負責建造打撈船。 那麼又有哪個民營公司有資金、有技術能夠建造這麼一艘空前巨大的打撈船呢?中情局將目光投向了飛機大亨霍華德·休斯。

霍華德·休斯是美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少年時父母雙亡後, 他以繼承的財產為基礎, 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 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工業帝國。 他的公司向美國政府提供衛星、太空船、地面防禦系統、雷達和空對空導彈, 並設計研發鐳射武器。 不僅如此, 他還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航空工程師, 美國漫威漫畫中的富豪英雄“鋼鐵俠”就是以他為原型創造的。

霍華德·休斯

看過反映霍華德·休斯生平的《飛行家》影片的朋友也許記得,霍華德有個階段因患精神強迫症而受盡折磨。就是在這個時期,中情局聯繫上他,並和他開始了秘密合作。

《飛行家》中,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霍華德·休斯

中情局成立了名為全球海洋公司的空殼公司,與休斯集團下屬的蘇瑪公司合作,號稱要“開發遠洋錳結核”,並以此為名義建造大型勘探船。

為了進一步掩人耳目,在正式進行“勘探打撈”前,全球海洋公司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為了展示對錳結核商業前景的樂觀估計,公司甚至還高調邀請老百姓參觀真空泵、輪船推進器和轉管,並向參觀者免費贈送錳結核樣品。

錳結核是沉澱在大洋底的一種礦石,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狀如球狀或塊狀,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最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錳、銅、鈷、鎳等

22個月後,總排水量3.6萬噸的“格洛瑪·勘探者號”被建造出來,它有十層樓高,足球場大小。

龐然大物“格洛瑪·勘探者號”

與此同時,船員們開始接受秘密訓練,他們學習的內容是核污染消除、潛艇拆解。

“格洛瑪·勘探者號”使用了大量先進科技,圖為船上的控制室

1973年7月10日,“格洛瑪·勘探者號”經過50多天的航行,到達指定地點,打撈行動正式開始了。

打撈示意圖:“格洛瑪·勘探者號”釋放“打撈器”,由“打撈器”上的機械臂緊緊抱住K129號的殘骸,將之拖拽上來

很快,“打撈器”下沉到了5000多米深的海底,但在下降過程中撞上了海底岩石,技術人員沒有發現,三條機械臂已經出現了細微的裂隙。

接下來,機械臂緊緊地鉗住了K129號,並開始緩慢上拉,9個小時後,潛艇上拉了1500米。但就在進展看似十分順利之時,三條已有裂隙的機械臂突然折斷,相繼脫離“打撈器”,剩下的機械臂只能勉強抓住潛艇頭部,K129號受力不均,折為兩段。

機械臂折斷,只有潛艇頭部被完整地打撈上來

接下來,發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透過監控攝像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枚核導彈緩緩地滑出了發射管……

船員們目瞪口呆,沒有人知道導彈撞到洋底後是否會引發核爆。如果發生核爆,船員們多半難逃厄運。

令人窒息的幾十分鐘過去了,沒有任何衝擊波傳來,預期中的爆炸並未發生,所有的船員都松了一口氣……

最終,“格洛瑪·勘探者號”打撈上來的是12米長的潛艇頭部殘骸和一大堆錳結核。

風雲再起

從打撈出的潛艇殘骸中,儘管中情局專家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但是美方最想得到的核導彈和解碼器並未到手。原來,K129號的艇長科布紮裡上校身材較高,在按照中等身材設計建造的艙室內,被迫蜷腿睡覺,最後實在無法忍受,在潛艇1967—1968年進遠東修理廠大修時,把指揮艙旁邊的密碼室移到了後面的第4(導彈)隔艙。沒想到,這一意外改動竟然打碎了中情局企圖得到蘇聯潛艇密碼的美夢。

這時已經到了1974年8月,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繼任總統職務的福特制定了規模更大的“鬥牛士計畫”,準備於1975年7月再次打撈剩餘的潛艇殘骸。事情發展到這裡貌似都很順利,但這一切突然被《洛杉磯時報》的一則頭條新聞打斷了:“中情局打撈起蘇聯潛艇”。

《洛杉磯時報》以頭版報導了中情局對K129號的打撈

要知道,“詹妮弗”行動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當時只有尼克森總統、繼任的福特總統、中情局局長科爾比、行動主贊助商和掩護人霍華德·休斯等少數人知道這一行動的真實意圖。

如此計畫周密的秘密行動,是怎麼被洩密的呢?

這還要回到1974年6月的一個晚上。當時,蘇瑪公司位於洛杉磯的辦公樓遭竊,除損失6.8萬美元現金外,還有兩箱檔被盜,其中就有霍華德.休斯關於打撈K129號的親筆信,竊賊開價100萬美元要蘇瑪公司贖回這些檔。中情局知道後大為惱怒,要求聯邦調查局配合贖回這份檔,但由於贖回過程中經手人較多,機密不知道從哪個環節洩露了,《洛杉磯時報》花了整整一版刊登了這個重磅消息。

《洛杉磯時報》上刊登的蘇聯潛艇打撈示意圖

雖然為了盡可能壓制消息,中情局局長科爾比和國務卿基辛格分別出馬,警告各通信社不要繼續發佈打撈事件的相關資訊,但媒體的報導還是很快傳到了蘇聯。蘇聯立即向美國提出抗議,認為其做法違反了國際海洋法,並正式宣佈將在事發海域無限期舉行“戰鬥友誼”演習,擊沉任何無關船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只能要求中情局停止打撈行動,“詹妮弗”計畫就此終止。

1976年4月5日,70歲的霍華德·休斯去世。

隨後,這起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秘密打撈行動暫時落下了帷幕。導致潛艇失事的原因至今未解,而遇難船員們的遺體和核導彈則伴隨著潛艇殘骸仍然靜靜地在大洋深處沉睡著……

編輯 高健 轉載於保密觀

霍華德·休斯

看過反映霍華德·休斯生平的《飛行家》影片的朋友也許記得,霍華德有個階段因患精神強迫症而受盡折磨。就是在這個時期,中情局聯繫上他,並和他開始了秘密合作。

《飛行家》中,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霍華德·休斯

中情局成立了名為全球海洋公司的空殼公司,與休斯集團下屬的蘇瑪公司合作,號稱要“開發遠洋錳結核”,並以此為名義建造大型勘探船。

為了進一步掩人耳目,在正式進行“勘探打撈”前,全球海洋公司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為了展示對錳結核商業前景的樂觀估計,公司甚至還高調邀請老百姓參觀真空泵、輪船推進器和轉管,並向參觀者免費贈送錳結核樣品。

錳結核是沉澱在大洋底的一種礦石,表面呈黑色或棕褐色,形狀如球狀或塊狀,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最有商業開發價值的是錳、銅、鈷、鎳等

22個月後,總排水量3.6萬噸的“格洛瑪·勘探者號”被建造出來,它有十層樓高,足球場大小。

龐然大物“格洛瑪·勘探者號”

與此同時,船員們開始接受秘密訓練,他們學習的內容是核污染消除、潛艇拆解。

“格洛瑪·勘探者號”使用了大量先進科技,圖為船上的控制室

1973年7月10日,“格洛瑪·勘探者號”經過50多天的航行,到達指定地點,打撈行動正式開始了。

打撈示意圖:“格洛瑪·勘探者號”釋放“打撈器”,由“打撈器”上的機械臂緊緊抱住K129號的殘骸,將之拖拽上來

很快,“打撈器”下沉到了5000多米深的海底,但在下降過程中撞上了海底岩石,技術人員沒有發現,三條機械臂已經出現了細微的裂隙。

接下來,機械臂緊緊地鉗住了K129號,並開始緩慢上拉,9個小時後,潛艇上拉了1500米。但就在進展看似十分順利之時,三條已有裂隙的機械臂突然折斷,相繼脫離“打撈器”,剩下的機械臂只能勉強抓住潛艇頭部,K129號受力不均,折為兩段。

機械臂折斷,只有潛艇頭部被完整地打撈上來

接下來,發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透過監控攝像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枚核導彈緩緩地滑出了發射管……

船員們目瞪口呆,沒有人知道導彈撞到洋底後是否會引發核爆。如果發生核爆,船員們多半難逃厄運。

令人窒息的幾十分鐘過去了,沒有任何衝擊波傳來,預期中的爆炸並未發生,所有的船員都松了一口氣……

最終,“格洛瑪·勘探者號”打撈上來的是12米長的潛艇頭部殘骸和一大堆錳結核。

風雲再起

從打撈出的潛艇殘骸中,儘管中情局專家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但是美方最想得到的核導彈和解碼器並未到手。原來,K129號的艇長科布紮裡上校身材較高,在按照中等身材設計建造的艙室內,被迫蜷腿睡覺,最後實在無法忍受,在潛艇1967—1968年進遠東修理廠大修時,把指揮艙旁邊的密碼室移到了後面的第4(導彈)隔艙。沒想到,這一意外改動竟然打碎了中情局企圖得到蘇聯潛艇密碼的美夢。

這時已經到了1974年8月,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繼任總統職務的福特制定了規模更大的“鬥牛士計畫”,準備於1975年7月再次打撈剩餘的潛艇殘骸。事情發展到這裡貌似都很順利,但這一切突然被《洛杉磯時報》的一則頭條新聞打斷了:“中情局打撈起蘇聯潛艇”。

《洛杉磯時報》以頭版報導了中情局對K129號的打撈

要知道,“詹妮弗”行動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當時只有尼克森總統、繼任的福特總統、中情局局長科爾比、行動主贊助商和掩護人霍華德·休斯等少數人知道這一行動的真實意圖。

如此計畫周密的秘密行動,是怎麼被洩密的呢?

這還要回到1974年6月的一個晚上。當時,蘇瑪公司位於洛杉磯的辦公樓遭竊,除損失6.8萬美元現金外,還有兩箱檔被盜,其中就有霍華德.休斯關於打撈K129號的親筆信,竊賊開價100萬美元要蘇瑪公司贖回這些檔。中情局知道後大為惱怒,要求聯邦調查局配合贖回這份檔,但由於贖回過程中經手人較多,機密不知道從哪個環節洩露了,《洛杉磯時報》花了整整一版刊登了這個重磅消息。

《洛杉磯時報》上刊登的蘇聯潛艇打撈示意圖

雖然為了盡可能壓制消息,中情局局長科爾比和國務卿基辛格分別出馬,警告各通信社不要繼續發佈打撈事件的相關資訊,但媒體的報導還是很快傳到了蘇聯。蘇聯立即向美國提出抗議,認為其做法違反了國際海洋法,並正式宣佈將在事發海域無限期舉行“戰鬥友誼”演習,擊沉任何無關船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會只能要求中情局停止打撈行動,“詹妮弗”計畫就此終止。

1976年4月5日,70歲的霍華德·休斯去世。

隨後,這起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秘密打撈行動暫時落下了帷幕。導致潛艇失事的原因至今未解,而遇難船員們的遺體和核導彈則伴隨著潛艇殘骸仍然靜靜地在大洋深處沉睡著……

編輯 高健 轉載於保密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