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印度阿三又造神器:可食用塑膠袋或拯救“白色污染”

最近, 外賣行業可不安生啊!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三家外賣平臺無一例外, 全都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事情的起因是, 一家公益組織認為:外賣訂餐平臺沒有向用戶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 造成很多使用者在直接點餐的情況下, 系統預設為使用者配送一次性餐具, 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極大的生態破壞。 因此, 其將這些外賣平臺告上了法院。

此事一出, 不可避免的又再一次將“外賣造成嚴重白色污染”的說法拉到了檯面上, 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外賣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但其所使用的外賣餐盒、一次餐具等對於環境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根據艾媒諮詢資料統計:2016年時, 線上訂餐的使用者規模就已經達到2.56億;外賣的日訂單量超2000萬分, 其所使用的塑膠袋可以覆蓋168個足球場。 而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線上外賣行業深度解析報告:競爭、模式與投資策略》中也進行過粗略的估計:各大網路訂餐平臺一年訂餐量需要消耗146億個餐盒。

同時, 《中國塑膠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中也有資料表示:2017年1月至5月, 我國的塑膠製品累計產量達到3047萬噸, 累計增長3.8%。 而不管是將其隨意丟棄, 還是進行焚燒處理, 這都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

但是, 現在這個問題似乎有了解決之法:印度造可食用塑膠袋或能拯救“白色污染”。 據說, 這款塑膠袋是印度人Ashwath Hedge耗時四年, 拜訪了歐洲十幾個國家的專家、用上百種原料作了上千次試驗, 才研製成功。 這款塑膠袋的原料全部都來源於田地, 是利用紅薯、玉米等天然澱粉, 與植物油按一定比例調和而成, 其塑膠袋上面的圖案也是利用可食用的油料進行印刷。

有趣的是, 只要將這款塑膠袋泡進水裡進行攪拌, 它就會變成一杯牛奶狀的液體, 可以直接喝下去, 且不用擔心會影響健康等問題。 同時, 與其他普通塑膠袋不同的是, 就算是在必須將其進行焚燒處理的情況下, 它也不會釋放出有害的氣體, 從而造成空氣污染。

而除了這種可食用的塑膠袋之外,印度還發明了用玉米澱粉做成的、可食用的勺子;美國的兩個大學生也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吃的水杯……總之,可食用的餐具、餐飲包裝等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成為“‘白色污染’殺手”的潛質。

但是,相比于普通塑膠袋,可食用塑膠袋的製造成本要貴出35%,因此價格不會太低。當然,如果結合針對普通塑膠袋造成的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來看的話,其成本也並不算太高。只是,如果要大力推廣的話,這項成本必然會以價格的形式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因此,“用戶教育”會是很大的問題。畢竟,讓誰去花錢“吃”塑膠袋,都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而除了這種可食用的塑膠袋之外,印度還發明了用玉米澱粉做成的、可食用的勺子;美國的兩個大學生也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吃的水杯……總之,可食用的餐具、餐飲包裝等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成為“‘白色污染’殺手”的潛質。

但是,相比于普通塑膠袋,可食用塑膠袋的製造成本要貴出35%,因此價格不會太低。當然,如果結合針對普通塑膠袋造成的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來看的話,其成本也並不算太高。只是,如果要大力推廣的話,這項成本必然會以價格的形式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因此,“用戶教育”會是很大的問題。畢竟,讓誰去花錢“吃”塑膠袋,都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