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雙十一,我們來談談甘肅石窟那些特窟的價格

石窟之所以成為國保單位中第一大門類, 我想是因為它的歷史久遠而又得以保存的緣故。

國內石窟基本起于十六國時期, 其遺存的壁畫和雕塑由於保護建築(石質洞窟)的堅固與避光, 而得以神奇的跨越1500年保存至今。

相比之下, 木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石碑刻這些門類, 比石窟早的, 沒石窟美, 比石窟美的, 沒有石窟早, 這也許就是石窟寺排在第一類的原因吧。

石窟和其中的壁畫雕塑經歷了千年風雨, 如今遺留顯得格外珍貴。 因此, 國內的石窟, 尤其是具有高超藝術價值的石窟, 需要高度的保護。 這就是很多石窟並不開放的原因,

比如莫高窟, 735個洞窟中, 有492個有壁畫或者雕塑的。 而正式對公眾開放的普通窟只有40多個。 另有一類是特別珍貴卻又可以開放給遊人參觀的——被叫做“特窟”。

它的藝術價值高, 能夠接納參觀的人數有限, 因此通過最合理的價格杠杆來進行調節。 在甘肅的一系列石窟中, 這種開發和保護做的最到位。 也成為了全國文保單位在“保護和開發”的糾結中尋找平衡點的成功典範。

本期為您帶來甘肅各大石窟的特窟簡介及價格, 敬請保存, 去前查看。

特窟編號(特窟價)單位:元/人/窟

括弧外邊是石窟編號, 括弧裡面是前面列出的石窟的價格, 除了麥積山以外其他石窟幾乎都是每個窟每個人單收一個門票。

麥積山是一個窟多個人一個費用。 我們以參加歷史講壇遊學時一組10人計算出價格。

麥積山特窟價格:(10人以上)

127、133、135(60)

43、44、62、74、76、78、102、115、121、123、142、155(50)

炳靈寺特窟價格:

169+172(300), 132(90), 126(80), 128(60)

馬蹄寺特窟價格:

金塔寺(200)

榆林窟特窟價格:

2、4(100), 3(150), 25(200)

莫高窟特窟價格:

220、285、275、45、57、158(200)

217、156、322、254(150)

另外, 西千佛洞沒有特窟;東千佛洞開放4個其中3個是特窟, 門票380元;文殊山石窟特窟不開放。

下面介紹一下部分特窟, 希望對您的選購有一定幫助。

麥積山127窟

此窟是麥積山石窟最為恢宏, 最多精美的壁畫, 而且保存最多, 約99平方米, 裝飾了三個佛龕以外的全部壁畫。 除窟內佛座四周約1.21平方米為明代重繪外, 均為北魏原作, 內容豐富, 形式完美, 多為精品。 造像方面, 正壁龕內石刻一佛二菩薩, 左右兩壁淺龕坐佛均經後代重塑, 臃腫、呆滯,

兩側泥塑脅侍菩薩均為原作為秀骨清像類型, 窟內正中一佛二菩薩, 為宋代造像, 明代重修。

麥積山133窟

俗稱萬佛洞, 也稱“極樂堂”, 為北魏晚期所建造, 經五代、宋、元重修。 它是麥積山現存造像最多, 為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 洞窟有泥塑、石雕、石刻造像三種類型,

泥塑27尊, 千佛像共3400余身, 現存石刻造像碑18通, 故有“碑洞”之稱。

洞窟迎門的前堂中部是一組大型宋代重雕佛像, 講述釋迦牟尼與兒子羅侯羅會見的情景。 塑像高3米多, 造型優美, 是一組充滿著慈愛與人間親情的具有人情味的優秀佳作。

前堂頂部右側壁畫,

留有各種飛天數十身, 有的乘龍、有的騎風、以及騎魚的天人飛天, 其中大部分壁畫早已隨岩石風華, 內容無法辨認清楚。

前堂左邊即為十八通“佛傳碑”, 是麥積山的鎮山之寶。 在這十八通石刻造像中, 以第一、第十(最著名佛傳碑)、第十一、第十六號碑最完整。

著名的小沙彌,也在133窟。

麥積山135窟

俗稱天堂洞,北魏晚期開鑿,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壁畫約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繪涅磐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準確,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

麥積山43窟

東崖,西魏,魏後墓的“寂陵”,崖閣單簷廡殿頂,外鑿三間四柱式窟廊,前鑿八角簷柱四根,上承大鬥,下作圓礎;簷柱後鑿窟廊是為“拜廊”;廊後正中開一平面馬蹄形穹窿頂大龕是為“享堂”;

後壁鑿盝頂龕是為“柩室”。門前兩側各立一尊紅臉赤發造型的金剛塑像,佛龕正中塑著一尊彌勒佛,兩旁供養菩薩,宋代補塑遺存。

麥積山44窟

東崖,西魏,整個造像比例協調,線條簡練,造型優美,代表了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的最高水準。窟內正壁是一尊1.56米的女性泥塑坐佛,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她五官清秀,雙眉細長,俊鼻小嘴,豐頰玉頜,肌膚細膩光潔,散發出如女性般溫柔和慈愛的笑意;袈裟下擺處,衣紋流暢,且衣褶起伏飽滿,質感厚重。 

麥積山62窟

平面方形四角攢尖頂帳形窟,三壁三龕三佛窟,造像題材為三佛,每龕外各塑脅侍二菩薩,前壁門兩側各塑一弟子,窟門外左側殘存一力士。

麥積山74窟

開鑿於北魏,是麥積山現存最早的造像,敞口形大龕,凹字形高壇基,三壁三佛,正壁佛兩側脅侍二菩薩。正壁左右各開一小龕,龕內分別塑半跏思惟菩薩及交腳菩薩,並各脅侍二菩薩。正壁佛頭後重塑,左壁佛頭不存。

麥積山76窟

開鑿於北魏,窟內正壁一佛二菩薩,佛座有造窟銘記,銘文起首有:“南#(燕)#(主)安都侯”題記,周邊有影塑佛及供養人16身,其中一身女供養人,蝸卷式髮髻偏向一邊,生動別致,是研究當時服飾的重要資料,窟頂殘存隋代重繪壁畫,色彩鮮豔。正中繪圓蓮,周圍繪飛天繞蓮。整體造型準確,線條流暢,動感極強。

麥積山78窟

開鑿於北魏,為雙窟。主佛高3米,高肉髻,漩渦紋或水波紋髮髻,面形方圓,高鼻闊目,穿偏袒右肩袈裟,衣紋為凸起泥條加陰刻線。造像具有典型的早期外來風格。袈裟邊緣刻連續弧形折帶紋以及衣紋勾連狀的做法受到了雲岡造像的影響。

麥積山115窟

北魏中期開鑿,方頂小型窟。窟內正壁前須彌座正面有一方墨書發願文,是麥積山石窟中唯一有確切紀念的開窟題記。本窟造像均為泥塑,其內容取材于阿彌陀經。除主塑一佛(阿彌陀佛)二菩薩(觀世音和大勢至)外,尚有許多影塑千佛。洞窟雖然不大,但相當重要。因時代較早,所以造像的藝術風格常常被眾多學者作為分期斷代的重要尺規而加以利用。其壁畫也很有代表性。

麥積山121窟

西崖,北魏晚期,宋重修。壁畫:佛、菩薩彩繪背光,項光。藻井壁畫,大部剝落,均被煙熏黑,僅飛天飄帶,隱約可見。左右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於胸前,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他們仿佛在佛陀說法的循循誘導之下互相發出會心的微笑,又仿佛是人間的一對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倍感自然與親切。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著裙,披巾於腹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杆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著寬袖上衣,下著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為北魏晚期代表作品之一。

麥積山123窟

正壁塑一佛二菩薩,造像生動秀美,菩薩清秀、苗條。左右二壁方形壇座上維摩詰居士和文殊師利菩薩均作結跏跌座,對坐論辨。此窟維摩詰高1.22米,頭梳小髻,造型清瘦,宛如封建士大夫形象,機智、從容安詳,不同於壁畫和浮雕中通常所見似病容的老者,文殊高1.20米,服飾華麗,表現出沉靜無畏,瀟灑大度之風範,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氣、純樸、活潑、生活氣息很濃。著少數民族裝束,塑像著力於刻劃人物的面部,對於軀體和動態則作相對靜止和簡練的整體處理,從而突出了人物 神情和內心世界的表現。

麥積山142窟

北魏晚期開鑿,窟內塑三世佛及菩薩、弟子。壁面又有貼影塑佛、菩薩、飛天及供養人等。佈局嚴謹,形式多樣,是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期中的母子供養人像,具有較濃厚的生活氣息。

麥積山155窟

該窟是在麥積山北魏早期窟龕向中期窟龕演變過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沒找到圖。

炳靈寺169+172窟:

兩個窟綁定售票300元

炳靈寺石窟現存早期重要的洞窟為169 窟,又稱"天橋洞"為一天然大洞穴,窟記憶體西秦時的造像和壁畫。造像有第6號龕的一佛二菩薩,龕側墨書題記有“建弘元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西元420年,為中國石窟紀年題記最早者。題記下方繪有數排供養人,其中有當時高僧曇摩毗和道融的供養像。另外,還有第9號龕的3身立佛,7號龕殘存的一身立佛,17號龕僅存的菩薩及龕下部的半跏菩薩思惟像等,形象古樸,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號龕的並列5身禪定坐佛,則顯示出西域造像藝術的影響。該窟的西秦壁畫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有說法圖、維摩詰變、無量壽佛、釋迦多寶佛、彌勒菩薩及十方佛、千佛、飛天、伎樂、供養人等,畫風質樸,粗獷。第172窟北壁下部完整保存了5身立佛,正壁有塑在木構佛帳中的三佛坐像。這是北魏時期的木構建築。

炳靈寺126窟:

開鑿於北魏。平面方形、低壇基、穹窿頂窟。高3米、深2.9米。龕內正壁雕並坐二佛及二菩薩。佛均半結跏跌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座下北側一長方形龕內雕有一供養弟子。北壁雕一交腳菩薩及二菩薩,交腳菩薩坐在方座上。台座下雕二隻獅子。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薩等佛像外,各壁從頂部到底部幾乎佈滿了浮雕。全窟共有雕像112尊,為炳靈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同時,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風格,雕造精湛,並有延昌二年(西元513年)造窟題記,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

炳靈寺128窟、炳靈寺132窟

均為北魏,資料缺乏

金塔寺

金塔寺飛天是馬蹄寺石窟藝術的標誌,彩塑高肉雕飛天與石窟創建同時出現于十六國的北涼時期,在人類藝術史上罕見。在中國的石窟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是當之無愧的國寶,夏天因周邊有熊出沒不開放。

榆林窟第2窟:

位於東崖下層,建於西夏。洞窟的開鑿仍沿襲唐以來的覆鬥形形制,窟內壁畫保存西夏原作,正中佛壇上騎青獅的文殊等塑像經清代重修。洞窟內,覆鬥形頂的中央繪團龍藻井,從構圖到繪畫都很有創意,其南北壁繪有說法圖,在西壁門兩側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觀音畫像,其繪製之精美,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中最精美的,經常被人們所稱道。

(當代復原圖,原壁畫肉色已經氧化為黑色)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右下角繪出的是有名的唐僧取經圖。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榆林窟第3窟:

開鑿於西夏中晚期,其中洞窟東壁南側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經變畫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千手所持法器,是畫家根據西夏社會生活場面和所見而繪製的,在圖中畫出了人物、動物、植物、建築、交通工具、生產工具、樂器、量器、寶物樂器、兵器以及其它各種法物、法器。特別是圖中繪製的“牛耕手、冶鐵手、釀酒手”都豐富而真實地反映了西夏社會的生產與生活場景。

其中的釀酒圖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古代釀酒繪畫。圖上畫“塔式蒸餾器”,圖中有兩名婦女,一人在灶前燒火,手中還拿著吹火筒,另一人端著碗,正在相互交談,仿佛是品嘗過後評說新酒的優劣。這幅畫真實確切地表明瞭西夏民族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形態和飲酒的習俗,西夏的祖先原是以畜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無定居,地域的荒漠和氣候的高寒,飲酒禦寒和治關節病痛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物。因此釀酒業在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些是西夏文化史料中極為罕見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西壁門北側《文殊變》繪於西夏時期。它無論從繪畫水準還是藝術價值來說,是敦煌石窟同類題材中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西夏時期宗教藝術水準所達到的成就。

榆林窟第4窟:

密宗洞窟,由於還沒有比較確定的解讀,因此提供只參觀,不予講解。

榆林窟2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位於東崖上層北側,約為吐蕃佔領瓜州(西元776年)以後建造。此窟為前後室,前室之前有進深較長的前甬道,前室平面橫長方形,一面斜坡頂。經過較短的後甬道進入主室。主室為平面方形的覆鬥頂窟,中央設方形佛壇,壇上僅存主尊彩塑像一身,為結跏趺坐像,但經清代重修,其餘彩塑已毀。壁畫的主要內容有:前室門上殘存有毗沙門天王赴哪吒會,門南和門北分別繪南方天王和北方天王。主室窟頂壁畫大部分脫落,殘留有千佛;正壁繪密宗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變;北壁繪彌勒經變;南壁繪觀無量壽經變;前壁門兩側分別繪文殊變、普賢變。

莫高窟45窟:(敦煌博物館有模擬窟)

盛唐。南壁畫觀音經變。北壁畫觀無量壽經變。前壁(東壁)門兩側壁分畫觀音、地藏菩薩像等。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這鋪塑像原系九身,龕外兩側力士像己毀,現存七身。堪稱莫高窟彩塑之冠。

莫高窟57窟

俗稱“美人窟”,這一組菩薩之所以呈現出嫻雅文靜,美而不媚的神韻,是得于古代畫工高超的渲染手法,他們在乳白色的面部上暈染淡淡的土紅色,筆直的鼻樑用高白色提亮,白裡透紅的臉龐上,勾描出一雙雙低垂的桃花眼,似睡非睡,似笑非笑,用鮮豔的朱紅色點綴櫻桃小嘴,摒棄了傳統的國畫線條勾描法,臉龐、鼻子和耳朵全都採用沒骨法繪畫技法,全憑色彩的差異和類似西洋油畫的繪畫技法,表現出陰陽面的效果,這在敦煌石窟中也算是獨樹一幟,難能可貴。

莫高窟156窟

晚唐時期,《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不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該壁畫場面非常繁複宏大,卷前為文武儀仗行列,中部張議潮著紅袍跨白馬,後有軍隊隨從,本圖為前面的儀仗部分,情節複雜卻佈置得井井有條,體現作者把握宏大場面的超凡技能。

莫高窟158窟

吐蕃統治時期所鑿,涅槃窟,靠後壁(西壁)有1.43米高的通長大台,大臺上又有較矮小形如睡榻的小台,佛像即臥其上。這尊涅槃像為石胎泥塑像,身長15.80米。窟頂為橫長方形,四披斷面為凹曲線,象微凹曲的屋面,在建築意匠上涅槃式窟是象徵佛寺中的殿堂,佛像在洞窟空間裡,使觀者一覽無餘,給觀者以良好的視覺環境和空間印象。是敦煌最好的涅槃像。

莫高窟217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該窟建于唐前期的景龍年間(707-710),此窟為唐代敦煌望族陰氏家族所建的功德窟。晚唐、五代重修部分壁畫,清重修塑像。南壁畫面中央方框內繪佛說法圖。說法圖上部繪須彌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築,說法圖的東西兩側及下方繪有30多幅以綠色山野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築的小畫面。各畫面都有一條或數條長條形榜題,文字不識。說法圖下方中央有一方榜題,部分文字可判讀。壁面下部剝落嚴重,壁面右下方繪胡貌形象人物一身。北壁通壁繪觀無量壽經變一鋪,畫面大體分為三部分,中部的阿彌陀淨土、西側和下部的未生怨、東側的十六觀。

東壁通壁繪法華經變觀音普門品。東壁門上正中繪釋迦在靈鷲山說法場面。南北兩側上部主要繪觀音救諸難,下部繪觀音三十三現身。門北沿有五代時期抹壁改繪一身比丘洪認供養像。甬道為盝形頂,南北披晚唐繪地藏與十王各五身。南北壁畫供養人各二身。前室殘,後代重繪。

莫高窟220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1943年,將表層宋繪千佛剝離後,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初唐壁畫,並在前壁和右壁發現兩個貞觀十六年(西元 642年)的墨書題記,為壁畫提供了確鑿的斷代依據。

此窟為覆鬥頂形窟,正壁(西壁)開一龕,左壁(南壁)畫阿彌陀變,右壁(北壁)畫東方藥師變,前壁(東壁)畫維摩詰經變。此窟正壁龕內原有唐塑一佛二弟子,均經後代重新裝修。龕頂壁畫已經殘缺,現存部分因多年在宋畫的覆蓋下,至今保持著明亮的色調,朱色的線描清晰可見。所畫菩薩群像和優美生動的供養菩薩,顯示出初唐龕頂裝飾華麗、細膩而寧靜的藝術風格。

莫高窟254窟:

建於北魏。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南北壁的西側與中心柱相對的位置各畫說法圖一鋪。西壁中央畫白衣佛說法圖一鋪。 洞窟前部南北壁中段繪有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南壁前部闕形龕下繪製了降魔變,緊鄰降魔變的西側,繪本生故事畫薩埵捨身飼虎本生。

北壁前部闕形龕下繪大幅因緣故事難陀出家因緣,西側繪屍毗王本生故事。洞窟四壁所繪千佛、說法圖和故事畫的下方,是一條由方格紋、菱形紋等幾何紋樣與變形的蓮花、纏枝忍冬紋等植物紋樣相交而成的一條連續性裝飾帶,在四壁最下層,即裝飾帶下方,畫有數身藥叉像。 洞窟東壁門上方,開有一方形明窗。門與窗的南北側均畫千佛。 洞窟甬道北壁殘存隋代畫說法圖一鋪。

莫高窟27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建成於北涼。甬道接主室,主室縱長方形,盝頂。西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身。南北壁上部各開兩個闕形龕和一個雙樹龕,龕內分別塑交腳彌勒和思惟菩薩;塑像體魄強健,比例適度,神態自然,恬靜超俗。

西壁圍繞塑像繪有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南壁中部畫太子出遊四門,看到世間生老病死,決心出家修道等佛傳故事,壁下部畫供養菩薩及垂幔;北壁中部畫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虔闍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燈”、“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等情節;畫面突出主要人物,構圖簡潔緊湊,壁下部畫男供養人;

東壁門兩側畫觀音變及女供養人,門上畫說法圖;窟頂四坡為宋畫飛天和千佛。北宋年間窟中加一牆,將窟分為前、後兩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將此牆搬移。

莫高窟28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該窟開鑿於西魏大統年間(主室北壁發願文中存有西魏大統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記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

< 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46ca0000a146fb4bec7e">

窟頂中心方井畫華蓋式藻井。四披繪中國傳統神話諸神與佛教護法神形象,有摩尼寶珠、力士、飛天、雷公、烏獲畏獸、伏羲、女媧等。四披下部一周繪有36身禪僧於山間、草廬中坐禪。山林間繪有各種野獸及捕獵場景。西壁中央鑿一圓券形大龕,兩側各有一小龕。主龕內為倚坐說法佛,小龕內各一身戴風帽禪僧塑像。

龕外壁面上部畫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諸星辰、摩醯首羅天、毗瑟紐天、鳩摩羅天、毗那夜迦天及供養菩薩等,下部畫四天王、婆藪仙等,最下部龕沿畫忍冬紋邊飾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繪11身持樂器的伎樂飛天;中段通壁繪《五百強盜因緣》故事畫,末尾處繪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下段開四個小禪室,禪室間壁面自東向西繪有《化跋提長者姊緣》、《度惡牛緣》、《沙彌守戒自殺緣》和《婆羅門施身聞偈》故事畫。

莫高窟322窟:

建于初唐,五代重修,覆鬥形殿堂式小型窟。主室西壁開雙層龕,內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塑像共七身。天王像鼻高翼寬,濃眉大眼,類似胡人形象。窟頂藻井繪纏枝葡萄紋井心,垂角幔帷鋪於四披。井心最外層繪飛天十六身,環繞藻井飛行。窟頂四披均繪千佛。四披與四壁之間連接處鑲於藤枝。南壁繪千佛,千佛中央繪有彌勒說法圖一鋪。北壁繪千佛,千佛中央繪阿彌陀經變一鋪。東壁門上繪說法圖三鋪;門南側繪藥師說法圖。北側為一立式弟子像,像四周有四身供養人。門沿南北五代畫供養菩薩各一身。甬道盝形頂中央五代繪趺坐佛一鋪,南、北披繪結跏趺坐佛,各存二身。

注:莫高窟數位陳列中心,開放了八個類比洞窟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特)、西魏第249(不開)和第285窟(特)、隋代第419窟(不開)、初唐第220窟(特)、盛唐第217窟(特)、元代第3窟(不開)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特)。敦煌博物館有一個莫高窟45窟(特)的模擬洞窟。如果想看特窟,又不想花錢,就去這些地方看看吧。

添加小編微信跟我們一起遊學: lishipulpit

著名的小沙彌,也在133窟。

麥積山135窟

俗稱天堂洞,北魏晚期開鑿,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壁畫約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繪涅磐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準確,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

麥積山43窟

東崖,西魏,魏後墓的“寂陵”,崖閣單簷廡殿頂,外鑿三間四柱式窟廊,前鑿八角簷柱四根,上承大鬥,下作圓礎;簷柱後鑿窟廊是為“拜廊”;廊後正中開一平面馬蹄形穹窿頂大龕是為“享堂”;

後壁鑿盝頂龕是為“柩室”。門前兩側各立一尊紅臉赤發造型的金剛塑像,佛龕正中塑著一尊彌勒佛,兩旁供養菩薩,宋代補塑遺存。

麥積山44窟

東崖,西魏,整個造像比例協調,線條簡練,造型優美,代表了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的最高水準。窟內正壁是一尊1.56米的女性泥塑坐佛,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她五官清秀,雙眉細長,俊鼻小嘴,豐頰玉頜,肌膚細膩光潔,散發出如女性般溫柔和慈愛的笑意;袈裟下擺處,衣紋流暢,且衣褶起伏飽滿,質感厚重。 

麥積山62窟

平面方形四角攢尖頂帳形窟,三壁三龕三佛窟,造像題材為三佛,每龕外各塑脅侍二菩薩,前壁門兩側各塑一弟子,窟門外左側殘存一力士。

麥積山74窟

開鑿於北魏,是麥積山現存最早的造像,敞口形大龕,凹字形高壇基,三壁三佛,正壁佛兩側脅侍二菩薩。正壁左右各開一小龕,龕內分別塑半跏思惟菩薩及交腳菩薩,並各脅侍二菩薩。正壁佛頭後重塑,左壁佛頭不存。

麥積山76窟

開鑿於北魏,窟內正壁一佛二菩薩,佛座有造窟銘記,銘文起首有:“南#(燕)#(主)安都侯”題記,周邊有影塑佛及供養人16身,其中一身女供養人,蝸卷式髮髻偏向一邊,生動別致,是研究當時服飾的重要資料,窟頂殘存隋代重繪壁畫,色彩鮮豔。正中繪圓蓮,周圍繪飛天繞蓮。整體造型準確,線條流暢,動感極強。

麥積山78窟

開鑿於北魏,為雙窟。主佛高3米,高肉髻,漩渦紋或水波紋髮髻,面形方圓,高鼻闊目,穿偏袒右肩袈裟,衣紋為凸起泥條加陰刻線。造像具有典型的早期外來風格。袈裟邊緣刻連續弧形折帶紋以及衣紋勾連狀的做法受到了雲岡造像的影響。

麥積山115窟

北魏中期開鑿,方頂小型窟。窟內正壁前須彌座正面有一方墨書發願文,是麥積山石窟中唯一有確切紀念的開窟題記。本窟造像均為泥塑,其內容取材于阿彌陀經。除主塑一佛(阿彌陀佛)二菩薩(觀世音和大勢至)外,尚有許多影塑千佛。洞窟雖然不大,但相當重要。因時代較早,所以造像的藝術風格常常被眾多學者作為分期斷代的重要尺規而加以利用。其壁畫也很有代表性。

麥積山121窟

西崖,北魏晚期,宋重修。壁畫:佛、菩薩彩繪背光,項光。藻井壁畫,大部剝落,均被煙熏黑,僅飛天飄帶,隱約可見。左右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於胸前,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他們仿佛在佛陀說法的循循誘導之下互相發出會心的微笑,又仿佛是人間的一對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倍感自然與親切。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著裙,披巾於腹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杆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著寬袖上衣,下著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為北魏晚期代表作品之一。

麥積山123窟

正壁塑一佛二菩薩,造像生動秀美,菩薩清秀、苗條。左右二壁方形壇座上維摩詰居士和文殊師利菩薩均作結跏跌座,對坐論辨。此窟維摩詰高1.22米,頭梳小髻,造型清瘦,宛如封建士大夫形象,機智、從容安詳,不同於壁畫和浮雕中通常所見似病容的老者,文殊高1.20米,服飾華麗,表現出沉靜無畏,瀟灑大度之風範,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氣、純樸、活潑、生活氣息很濃。著少數民族裝束,塑像著力於刻劃人物的面部,對於軀體和動態則作相對靜止和簡練的整體處理,從而突出了人物 神情和內心世界的表現。

麥積山142窟

北魏晚期開鑿,窟內塑三世佛及菩薩、弟子。壁面又有貼影塑佛、菩薩、飛天及供養人等。佈局嚴謹,形式多樣,是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期中的母子供養人像,具有較濃厚的生活氣息。

麥積山155窟

該窟是在麥積山北魏早期窟龕向中期窟龕演變過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沒找到圖。

炳靈寺169+172窟:

兩個窟綁定售票300元

炳靈寺石窟現存早期重要的洞窟為169 窟,又稱"天橋洞"為一天然大洞穴,窟記憶體西秦時的造像和壁畫。造像有第6號龕的一佛二菩薩,龕側墨書題記有“建弘元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西元420年,為中國石窟紀年題記最早者。題記下方繪有數排供養人,其中有當時高僧曇摩毗和道融的供養像。另外,還有第9號龕的3身立佛,7號龕殘存的一身立佛,17號龕僅存的菩薩及龕下部的半跏菩薩思惟像等,形象古樸,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號龕的並列5身禪定坐佛,則顯示出西域造像藝術的影響。該窟的西秦壁畫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有說法圖、維摩詰變、無量壽佛、釋迦多寶佛、彌勒菩薩及十方佛、千佛、飛天、伎樂、供養人等,畫風質樸,粗獷。第172窟北壁下部完整保存了5身立佛,正壁有塑在木構佛帳中的三佛坐像。這是北魏時期的木構建築。

炳靈寺126窟:

開鑿於北魏。平面方形、低壇基、穹窿頂窟。高3米、深2.9米。龕內正壁雕並坐二佛及二菩薩。佛均半結跏跌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座下北側一長方形龕內雕有一供養弟子。北壁雕一交腳菩薩及二菩薩,交腳菩薩坐在方座上。台座下雕二隻獅子。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薩等佛像外,各壁從頂部到底部幾乎佈滿了浮雕。全窟共有雕像112尊,為炳靈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同時,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風格,雕造精湛,並有延昌二年(西元513年)造窟題記,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

炳靈寺128窟、炳靈寺132窟

均為北魏,資料缺乏

金塔寺

金塔寺飛天是馬蹄寺石窟藝術的標誌,彩塑高肉雕飛天與石窟創建同時出現于十六國的北涼時期,在人類藝術史上罕見。在中國的石窟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是當之無愧的國寶,夏天因周邊有熊出沒不開放。

榆林窟第2窟:

位於東崖下層,建於西夏。洞窟的開鑿仍沿襲唐以來的覆鬥形形制,窟內壁畫保存西夏原作,正中佛壇上騎青獅的文殊等塑像經清代重修。洞窟內,覆鬥形頂的中央繪團龍藻井,從構圖到繪畫都很有創意,其南北壁繪有說法圖,在西壁門兩側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觀音畫像,其繪製之精美,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中最精美的,經常被人們所稱道。

(當代復原圖,原壁畫肉色已經氧化為黑色)

北壁所繪這一身水月觀音,右下角繪出的是有名的唐僧取經圖。在門南側還保存了一幅水月觀音,也很精美,但畫家筆下的這幅水月觀音與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別是畫中的岩石,翠綠和雲彩等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對稱統一,畫中描繪山水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南宋山水畫技法特點,堪稱佳作。

榆林窟第3窟:

開鑿於西夏中晚期,其中洞窟東壁南側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經變畫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千手所持法器,是畫家根據西夏社會生活場面和所見而繪製的,在圖中畫出了人物、動物、植物、建築、交通工具、生產工具、樂器、量器、寶物樂器、兵器以及其它各種法物、法器。特別是圖中繪製的“牛耕手、冶鐵手、釀酒手”都豐富而真實地反映了西夏社會的生產與生活場景。

其中的釀酒圖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古代釀酒繪畫。圖上畫“塔式蒸餾器”,圖中有兩名婦女,一人在灶前燒火,手中還拿著吹火筒,另一人端著碗,正在相互交談,仿佛是品嘗過後評說新酒的優劣。這幅畫真實確切地表明瞭西夏民族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形態和飲酒的習俗,西夏的祖先原是以畜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無定居,地域的荒漠和氣候的高寒,飲酒禦寒和治關節病痛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物。因此釀酒業在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些是西夏文化史料中極為罕見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西壁門北側《文殊變》繪於西夏時期。它無論從繪畫水準還是藝術價值來說,是敦煌石窟同類題材中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西夏時期宗教藝術水準所達到的成就。

榆林窟第4窟:

密宗洞窟,由於還沒有比較確定的解讀,因此提供只參觀,不予講解。

榆林窟2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位於東崖上層北側,約為吐蕃佔領瓜州(西元776年)以後建造。此窟為前後室,前室之前有進深較長的前甬道,前室平面橫長方形,一面斜坡頂。經過較短的後甬道進入主室。主室為平面方形的覆鬥頂窟,中央設方形佛壇,壇上僅存主尊彩塑像一身,為結跏趺坐像,但經清代重修,其餘彩塑已毀。壁畫的主要內容有:前室門上殘存有毗沙門天王赴哪吒會,門南和門北分別繪南方天王和北方天王。主室窟頂壁畫大部分脫落,殘留有千佛;正壁繪密宗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變;北壁繪彌勒經變;南壁繪觀無量壽經變;前壁門兩側分別繪文殊變、普賢變。

莫高窟45窟:(敦煌博物館有模擬窟)

盛唐。南壁畫觀音經變。北壁畫觀無量壽經變。前壁(東壁)門兩側壁分畫觀音、地藏菩薩像等。正壁敞口龕內的塑像是此窟的重點,是唐代雕塑藝術的傑作。這鋪塑像原系九身,龕外兩側力士像己毀,現存七身。堪稱莫高窟彩塑之冠。

莫高窟57窟

俗稱“美人窟”,這一組菩薩之所以呈現出嫻雅文靜,美而不媚的神韻,是得于古代畫工高超的渲染手法,他們在乳白色的面部上暈染淡淡的土紅色,筆直的鼻樑用高白色提亮,白裡透紅的臉龐上,勾描出一雙雙低垂的桃花眼,似睡非睡,似笑非笑,用鮮豔的朱紅色點綴櫻桃小嘴,摒棄了傳統的國畫線條勾描法,臉龐、鼻子和耳朵全都採用沒骨法繪畫技法,全憑色彩的差異和類似西洋油畫的繪畫技法,表現出陰陽面的效果,這在敦煌石窟中也算是獨樹一幟,難能可貴。

莫高窟156窟

晚唐時期,《張議潮統軍出行圖》,不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還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該壁畫場面非常繁複宏大,卷前為文武儀仗行列,中部張議潮著紅袍跨白馬,後有軍隊隨從,本圖為前面的儀仗部分,情節複雜卻佈置得井井有條,體現作者把握宏大場面的超凡技能。

莫高窟158窟

吐蕃統治時期所鑿,涅槃窟,靠後壁(西壁)有1.43米高的通長大台,大臺上又有較矮小形如睡榻的小台,佛像即臥其上。這尊涅槃像為石胎泥塑像,身長15.80米。窟頂為橫長方形,四披斷面為凹曲線,象微凹曲的屋面,在建築意匠上涅槃式窟是象徵佛寺中的殿堂,佛像在洞窟空間裡,使觀者一覽無餘,給觀者以良好的視覺環境和空間印象。是敦煌最好的涅槃像。

莫高窟217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該窟建于唐前期的景龍年間(707-710),此窟為唐代敦煌望族陰氏家族所建的功德窟。晚唐、五代重修部分壁畫,清重修塑像。南壁畫面中央方框內繪佛說法圖。說法圖上部繪須彌山,山上有八座殿堂建築,說法圖的東西兩側及下方繪有30多幅以綠色山野為背景,含有人物和建築的小畫面。各畫面都有一條或數條長條形榜題,文字不識。說法圖下方中央有一方榜題,部分文字可判讀。壁面下部剝落嚴重,壁面右下方繪胡貌形象人物一身。北壁通壁繪觀無量壽經變一鋪,畫面大體分為三部分,中部的阿彌陀淨土、西側和下部的未生怨、東側的十六觀。

東壁通壁繪法華經變觀音普門品。東壁門上正中繪釋迦在靈鷲山說法場面。南北兩側上部主要繪觀音救諸難,下部繪觀音三十三現身。門北沿有五代時期抹壁改繪一身比丘洪認供養像。甬道為盝形頂,南北披晚唐繪地藏與十王各五身。南北壁畫供養人各二身。前室殘,後代重繪。

莫高窟220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1943年,將表層宋繪千佛剝離後,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初唐壁畫,並在前壁和右壁發現兩個貞觀十六年(西元 642年)的墨書題記,為壁畫提供了確鑿的斷代依據。

此窟為覆鬥頂形窟,正壁(西壁)開一龕,左壁(南壁)畫阿彌陀變,右壁(北壁)畫東方藥師變,前壁(東壁)畫維摩詰經變。此窟正壁龕內原有唐塑一佛二弟子,均經後代重新裝修。龕頂壁畫已經殘缺,現存部分因多年在宋畫的覆蓋下,至今保持著明亮的色調,朱色的線描清晰可見。所畫菩薩群像和優美生動的供養菩薩,顯示出初唐龕頂裝飾華麗、細膩而寧靜的藝術風格。

莫高窟254窟:

建於北魏。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南北壁的西側與中心柱相對的位置各畫說法圖一鋪。西壁中央畫白衣佛說法圖一鋪。 洞窟前部南北壁中段繪有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南壁前部闕形龕下繪製了降魔變,緊鄰降魔變的西側,繪本生故事畫薩埵捨身飼虎本生。

北壁前部闕形龕下繪大幅因緣故事難陀出家因緣,西側繪屍毗王本生故事。洞窟四壁所繪千佛、說法圖和故事畫的下方,是一條由方格紋、菱形紋等幾何紋樣與變形的蓮花、纏枝忍冬紋等植物紋樣相交而成的一條連續性裝飾帶,在四壁最下層,即裝飾帶下方,畫有數身藥叉像。 洞窟東壁門上方,開有一方形明窗。門與窗的南北側均畫千佛。 洞窟甬道北壁殘存隋代畫說法圖一鋪。

莫高窟27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建成於北涼。甬道接主室,主室縱長方形,盝頂。西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身。南北壁上部各開兩個闕形龕和一個雙樹龕,龕內分別塑交腳彌勒和思惟菩薩;塑像體魄強健,比例適度,神態自然,恬靜超俗。

西壁圍繞塑像繪有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南壁中部畫太子出遊四門,看到世間生老病死,決心出家修道等佛傳故事,壁下部畫供養菩薩及垂幔;北壁中部畫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虔闍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燈”、“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等情節;畫面突出主要人物,構圖簡潔緊湊,壁下部畫男供養人;

東壁門兩側畫觀音變及女供養人,門上畫說法圖;窟頂四坡為宋畫飛天和千佛。北宋年間窟中加一牆,將窟分為前、後兩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將此牆搬移。

莫高窟285窟:(陳列中心有模擬窟)

該窟開鑿於西魏大統年間(主室北壁發願文中存有西魏大統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記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

< 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46ca0000a146fb4bec7e">

窟頂中心方井畫華蓋式藻井。四披繪中國傳統神話諸神與佛教護法神形象,有摩尼寶珠、力士、飛天、雷公、烏獲畏獸、伏羲、女媧等。四披下部一周繪有36身禪僧於山間、草廬中坐禪。山林間繪有各種野獸及捕獵場景。西壁中央鑿一圓券形大龕,兩側各有一小龕。主龕內為倚坐說法佛,小龕內各一身戴風帽禪僧塑像。

龕外壁面上部畫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諸星辰、摩醯首羅天、毗瑟紐天、鳩摩羅天、毗那夜迦天及供養菩薩等,下部畫四天王、婆藪仙等,最下部龕沿畫忍冬紋邊飾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繪11身持樂器的伎樂飛天;中段通壁繪《五百強盜因緣》故事畫,末尾處繪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下段開四個小禪室,禪室間壁面自東向西繪有《化跋提長者姊緣》、《度惡牛緣》、《沙彌守戒自殺緣》和《婆羅門施身聞偈》故事畫。

莫高窟322窟:

建于初唐,五代重修,覆鬥形殿堂式小型窟。主室西壁開雙層龕,內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塑像共七身。天王像鼻高翼寬,濃眉大眼,類似胡人形象。窟頂藻井繪纏枝葡萄紋井心,垂角幔帷鋪於四披。井心最外層繪飛天十六身,環繞藻井飛行。窟頂四披均繪千佛。四披與四壁之間連接處鑲於藤枝。南壁繪千佛,千佛中央繪有彌勒說法圖一鋪。北壁繪千佛,千佛中央繪阿彌陀經變一鋪。東壁門上繪說法圖三鋪;門南側繪藥師說法圖。北側為一立式弟子像,像四周有四身供養人。門沿南北五代畫供養菩薩各一身。甬道盝形頂中央五代繪趺坐佛一鋪,南、北披繪結跏趺坐佛,各存二身。

注:莫高窟數位陳列中心,開放了八個類比洞窟十六國時期的第275窟(特)、西魏第249(不開)和第285窟(特)、隋代第419窟(不開)、初唐第220窟(特)、盛唐第217窟(特)、元代第3窟(不開)和安西榆林窟中唐第25窟(特)。敦煌博物館有一個莫高窟45窟(特)的模擬洞窟。如果想看特窟,又不想花錢,就去這些地方看看吧。

添加小編微信跟我們一起遊學: lishipulpi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