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輕人回農村除了種地,還能幹什麼

伴隨著新農村的建設, 一些原本在城市裡打工的年輕人們又回到了農村, 當起了新型農民。 回到農村之後, 除了跟父輩一樣繼續種地, 其實還有很多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

一:農村養殖業

你以為隨便養幾隻鴨子幾頭豬就能算是農村養殖業了嗎?其實不然, 任何一種能夠盈利的養殖都得建立在養殖的規模足夠大得情況上。 近些年來,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 對鴨肉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長, 特別是農村自己養的土鴨, 價格更是高的驚人。 小編村裡恰好有一條小河經過, 有一個以前在城裡紡織廠上班的鄰居就看到這個優勢, 直接承包了沿河邊的好幾畝地搞起了土鴨的養殖, 他養的鴨子主要餵養廢棄的玉米, 成本低。 具體養了多少只不太清楚, 不過勞動力只有他跟他老婆, 有一次小編經過問他現在一天大概能賺多少錢了, 他回答一天500左右。

也就是說倆夫妻一天在農村的收入能有500塊, 小編覺得已經相當不錯了。

二:農村豆腐

以前的“毒豆腐”事件讓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對豆腐的選擇提高了警惕, 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農村自家做的健康衛生的豆腐, 農家豆腐現在在城市裡很受歡迎。 並且製作豆腐的技術以及成本都不高,

買一些機器回農村再跟當地黃豆種植戶合作一番, 就可以大張闊斧的開整了, 其中一部分豆腐可以賣到鄉鎮集市, 另一部分就可以運輸到周邊城市售賣或者批發了, 雖然每天要很早起床累了點, 不過利潤還是十分可觀的。 當然等某天做大了, 還可以申請自己的品牌, 在農產品這方面, 我國農民對自主產權的維護還是比較薄弱的。

三: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觀光園一直是這幾年來農村創業的熱點, 越來越多城市裡的人嚮往田園生活, 只要我們能夠做到讓他們有了回歸大自然, 來了就不願意走的感覺, 那掙錢就不在話下了。 不過這個投資比較大, 收益不能馬上見效, 回本盈利週期較長, 不適合我們普通的工薪一族。 但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 只提供單項服務, 比如果園水果自摘, 池塘收費垂釣, 農家菜收費品嘗, 這些都是很好的項目。

(評說社會萬象, 品讀三農時光, 站在農民的立場出發, 以最樸素最直接的語言聊三農, 歡迎關注今日頭條號:土川土成 然後點贊收藏轉發一下唄,

麼麼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