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次偶然事件怎麼引起了世界大戰?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1914 年6 月28 日, 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 斐迪南大公檢閱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的軍事演習。 這一天很是敏感, 因為是塞爾維亞的國恥日“聖維多日”, 1389年的這一日, 塞爾維亞軍隊被奧斯曼帝國打得大敗, 從此開始了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四個多世紀的統治。

這挑起了當時塞爾維亞人敏感的神經, 因為民族主義已經在塞爾維亞氾濫, 而塞爾維亞夾在了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沙俄三大帝國之間, 奧匈帝國對其磨刀霍霍,

只有站在奧匈帝國對立面的、宣揚大斯拉夫主義的沙俄能夠幫助塞爾維亞。

當天對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的刺殺陰謀有多起, 然而專業程度很堪憂。 顯示有人向他扔手榴彈, 可是沒有炸到大公本人。 真正刺殺得手的刺客普林西普只有19歲, 在僅距離大公1.5米的位置只有一槍打中大公本人, 其他兩槍誤中大公妻子。

也就是說, 蹩腳的刺客刺殺了大公, 他卻不知道自己導致了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

可是, 怎麼這世界大戰就被這麼個小人物引爆了呢?

俾斯麥妙計安天下

提到一場戰爭前, 必須要提到它之前的那場戰爭, 因為事物時普遍聯繫的。 上次改變歐洲格局的戰爭無疑是普法戰爭, 強大的法蘭西第二帝國在普魯士面前轟然倒塌, 讓普魯士掃清了統一德意志的障礙, 還讓新興的德意志帝國, 變成歐陸一等一的強權。

然而統一後的的意志第二帝國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西面是仇深似海的法蘭西, 隨時準備報仇雪恨;海上是第一強國英吉利, 把大陸均衡的矛頭對準了新興強國德國;東面是深懷恐懼的沙俄, 一方面害怕德國擴張, 一方面又覬覦中東歐的土地。

於是俾斯麥設計了精妙的外交策略, 聯合奧匈帝國和沙俄制衡法國, 同時在海外殖民地上沒有太多擴張野心以便不激怒英國。

然而俾斯麥的算盤打得再精, 其根本性矛盾一直是存在的:法國是絕不可能與德國友好的, 而奧匈帝國和沙俄在巴爾幹半島方向存在著嚴重的矛盾, 在最後德國只能從二者中選擇一個。 即使德國再怎麼不表露出對外擴張傾向, 崛起的經濟還是需要大量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 也就必然會推動德國挑戰英國第一殖民大國的權威。 所以如果俾斯麥下臺後, 後繼者沒有他的高超手腕, 這個平衡遊戲是玩不下去的;即使能玩下去, 早晚列強間的矛盾還是會爆發。

不幸的是後來德國的實際掌權者威廉二世不但沒有俾斯麥的手腕, 還徹底拋棄了俾斯麥的原則, 加速把世界拖入了大戰。

威廉二世的野心

俾斯麥下臺後,

實際掌權的變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 此公好大喜功卻才幹不足, 四處惹事卻不能善後, 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 這些簡直是要命的素質。 對了, 由於他是個種族主義者, “中國威脅論”的起源“黃禍論”還是他炮製的。 這也為他積極海外拓張殖民地鋪路, 君不見青島就是他在位時候割占的, 而在八國聯軍中就數德國積極。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的野心還大的很。他甚至制定了征服全世界的計畫:拳打法蘭西,腳踢英吉利,然後偷襲沙俄,吞併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征服巴爾幹半島和奧斯曼帝國,最後居然連同盟國奧匈帝國都不放過——簡直就是現在網上的憤青成天yy征服世界。

這還沒完,這位仁兄還想進一步征服日本(在他的征服計畫裡亞洲第一站是日本,可見對日本崛起的重視),中國和印度。

為了達成他的願望,他拼命擴軍備戰,尤其是海軍,19世紀80年代開始增加海軍費用,到1898年德國帝國議會通過了蒂爾皮茨擬定的第一個海軍建設計畫,“裝備一支擁有19艘戰艦的強大艦隊,在5年內完成”。兩年後把計畫擴大了一倍,這樣德國的海軍力量很快躍居世界第二位。

這引發了英國的恐慌,先後於1904年、1907年簽訂英法、英俄協定,俾斯麥不想看到的法俄結盟、英法結盟,都實現了。

禍起巴爾幹半島

俾斯麥早就預言,“總有一天巴爾幹的一些蠢事會引發一場歐洲大戰”,結果這次刺殺就引發了戰爭。

斐迪南被刺的消息傳來,德皇威廉二世興奮異常,他瘋狂叫嚷:“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他眼裡,這是他征服世界的開始。

由於英法俄三國同盟和德意奧三國協約的成立,任何衝突都可能因為軍事同盟的傳導而升級。像威廉二世這種人,就巴不得事態升級,他說道,“必須消滅塞爾維亞人,就在現在”。

而法國人則認為,一旦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爆發衝突,沙俄一定會支持塞爾維亞,德國則會支持奧匈帝國,法國就可以和沙俄攜手對抗德國,一勞永逸解決德國的威脅。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德國迅速而強有力地支持奧匈帝國,令奧匈帝國在7 月23 日晚6 時向塞爾維亞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指責“塞拉耶佛刺殺是在貝爾格勒策劃的!”並提出了要求塞爾維亞取締一切反奧組織、嚴懲各種反奧宣傳活動、撤換進行反奧宣傳的軍官等不合理要求。歐洲各國迅速進入了戰爭狀態。

就這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根本矛盾、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和野心家的煽動,讓這件小人物引發的事件迅速升級,成為了一場耗時數年的世界大戰。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的野心還大的很。他甚至制定了征服全世界的計畫:拳打法蘭西,腳踢英吉利,然後偷襲沙俄,吞併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征服巴爾幹半島和奧斯曼帝國,最後居然連同盟國奧匈帝國都不放過——簡直就是現在網上的憤青成天yy征服世界。

這還沒完,這位仁兄還想進一步征服日本(在他的征服計畫裡亞洲第一站是日本,可見對日本崛起的重視),中國和印度。

為了達成他的願望,他拼命擴軍備戰,尤其是海軍,19世紀80年代開始增加海軍費用,到1898年德國帝國議會通過了蒂爾皮茨擬定的第一個海軍建設計畫,“裝備一支擁有19艘戰艦的強大艦隊,在5年內完成”。兩年後把計畫擴大了一倍,這樣德國的海軍力量很快躍居世界第二位。

這引發了英國的恐慌,先後於1904年、1907年簽訂英法、英俄協定,俾斯麥不想看到的法俄結盟、英法結盟,都實現了。

禍起巴爾幹半島

俾斯麥早就預言,“總有一天巴爾幹的一些蠢事會引發一場歐洲大戰”,結果這次刺殺就引發了戰爭。

斐迪南被刺的消息傳來,德皇威廉二世興奮異常,他瘋狂叫嚷:“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他眼裡,這是他征服世界的開始。

由於英法俄三國同盟和德意奧三國協約的成立,任何衝突都可能因為軍事同盟的傳導而升級。像威廉二世這種人,就巴不得事態升級,他說道,“必須消滅塞爾維亞人,就在現在”。

而法國人則認為,一旦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爆發衝突,沙俄一定會支持塞爾維亞,德國則會支持奧匈帝國,法國就可以和沙俄攜手對抗德國,一勞永逸解決德國的威脅。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

德國迅速而強有力地支持奧匈帝國,令奧匈帝國在7 月23 日晚6 時向塞爾維亞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指責“塞拉耶佛刺殺是在貝爾格勒策劃的!”並提出了要求塞爾維亞取締一切反奧組織、嚴懲各種反奧宣傳活動、撤換進行反奧宣傳的軍官等不合理要求。歐洲各國迅速進入了戰爭狀態。

就這樣,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根本矛盾、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和野心家的煽動,讓這件小人物引發的事件迅速升級,成為了一場耗時數年的世界大戰。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