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紀錄片《中國彝族大歌》在加拿大獲紀錄片“最佳導演獎”

2017年9月24日, 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在溫哥華貝爾藝術中心隆重舉行, 來自世界各地、太平洋彼岸的電影明星、歌星、導演、製作團隊共赴盛宴,

見證世界性的電影盛會。 在眾多的參賽影片中, 由李亞威執導的十集大型音樂紀錄片《中國彝族大歌》震撼亮相。 最終, 李亞威以絕對優勢, 榮獲紀錄片“最佳導演獎”。

這次參賽影片共475部, 12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大賽分為原創劇本獎、微電影/短片、紀錄片類、院線電影等七大類別獎項。 李亞威導演摘得金楓葉紀錄片最高榮譽, 可謂實至名歸。

十集大型音樂紀錄片《中國彝族大歌》, 堪稱李亞威執導的又一部紀錄片史詩。 本片拍攝跨度歷時12年, 從2006至2017, 李亞威帶領團隊歷盡艱辛跟蹤拍攝, 涉獵了滇、川、黔、桂等國內多個彝族地區, 跨越了6個省、300多個鄉鎮及村寨。 該片以彝人生活中各種曲調為主線, 從畢摩祭祀、婚喪嫁娶、生老病死、跳菜酒歌、傳統節日、彝歌傳唱、彝繡賽裝等, 以人文視角反映了中國彝族在不同地區, 流傳下來的古老文化和傳承過程, 展現了中國彝族的歌、舞、樂, 它是今天人類文明珍貴的活化石。

探尋李亞威的創作足跡, 這位集“創、編、著、導、拍、制”于一身的藝術家,

早在深圳就創作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電視電影系列《深圳故事》、紀錄片《大愛無痕》、《大愛無疆?各自叢飛》、《好醫生郭春園》、《百年中英街》等一系列作品, 先後獲得全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榮譽, 一躍成為特區影視界的領軍人物。

這樣一位成就顯著的藝術家, 從2000年開始, 投身于雲南楚雄, 紮根彝族至今17年。

2000年, 李亞威受深圳市委宣傳部的委派, 奔赴雲南楚雄拍攝深圳一位掛職幹部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 不曾想, 從此李亞威與楚雄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亞威, 善思穎悟, 一如她的千字散文《記憶〈金薔薇〉》所述:“……常常會想起金薔薇的故事。 老沙梅掃塵土篩金屑的樣子, 總會出現在我面前。

是的, 生活的源泉, 也如塵埃, 只有在塵埃中抖出金屑, 才是你思想的結晶。 ”

17年來, 李亞威的生命足跡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從祖國西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幅員面積29258平方公里、280萬人民的大地上, 用鏡頭捕捉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彝族文化的金屑, 向世界捧出了一朵朵光彩奪目的“金薔薇”。

“金薔薇”之《火之舞》

李亞威執導的紀錄片《火之舞》, 以獨特的視角, 創新的理念, 最長的人文風情系列片, 將一個古老而鮮活的彝州, 真實而藝術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火之舞》這把火, 燃燒了業界, 震撼了中國!榮譽紛至遝來, 相繼榮獲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中國電視新聞獎”等7個獎項。

《火之舞》被譽為“一部劃時代的人類學作品”, “是一部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的真實紀錄,

是從人類學視角出發的一部風情史、民俗史、文明史、民族史, 是這個時代人文精神的一個典範的一部大型紀錄片”……《火之舞》堪稱是李亞威藝術生涯作品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金薔薇之《中國有個暑立裡》

跟蹤拍攝了十年的《中國有個暑立裡》,以它真實獨特的精神風貌, 將一個三面環山的彝族村落暑立裡推向了世界!以席捲之勢榮獲國際國內十個獎項。2016年被中央檔案館收藏,無疑是紀錄片中的一部史詩。該片被外交部翻譯成9種外語,向世界展示中國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國有個暑立裡》以一個籃球,一個村長,一個彝村,折射出一個古老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創造力、生生不息的歷史文明進程。

《中國有個暑立裡》這一成就,創造了紀錄片的歷史,更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文化符號!也贏得國內外專家們眾口鑠金。2012年12月北京《中國有個暑立裡》研討會以及2013年1月昆明的“李亞威楚雄十年文化成就座談會”,“感動”、“震撼”、 “欽佩”、“典範”成專家們評價的熱詞。

十年來,李亞威走遍彝族村落的山山水水,行程數萬里,歷盡千難萬險,“抖落塵埃篩出彝族文化的金屑”,打造出《中國有個暑立裡》這朵“金薔薇”,使之傲然綻放于世界之林!

金薔薇之《臘灣舞者》

紀錄片《臘灣舞者》可以說是李亞威的藝術殿堂中又一朵極具份量的“金薔薇”。

該片是根據牟定縣臘灣村“瑪咕舞”的傳承為線索而展開的一部紀錄片。

李亞威在拍攝紀錄片《火之舞》時,發現了牟定縣臘灣村這個小村落,這裡的老人們只要聽到笛子和弦子的旋律,就會出來跳舞,儘管他們說不上這種天然的宮廷舞姿是哪一代傳下來的。臘灣村的獨特現象拔動了李亞威的心弦,也激發了她探索的熱情。當即決定對臘灣村這種天然的原生態“瑪咕舞”進行跟蹤拍攝。

“瑪咕舞”是臘灣人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把農耕、生產、禮儀、習俗和倫理道德等內容結合起來展示出的一種風格奇異的舞蹈。

李亞威以敏銳視角,根據當地彝族的傳統民俗文化為背景,篩出了“瑪咕舞”金屑,打造出紀錄片《臘灣舞者》這朵金薔薇。《臘灣舞者》的誕生,意外地促使了彝族這一古老的“瑪咕舞”成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片中的主人公起萬福老人也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亞威對臘灣瀕臨失傳的“瑪咕舞”的挖掘、搶救、紀錄、拍攝、傳承有了歷史性的重大意義。

金薔薇之《彝鄉賽事》

紀錄片《彝鄉賽事》源于李亞威在白路鄉拍攝電影《蕎麥花開》時的一種感悟。當地的村莊景色很美,但是垃圾卻很多,所以她就萌生了改善雲南楚雄白路鄉環境的想法。李亞威回深圳籌集了資金,策劃和贊助白路鄉搞了一個環境衛生評比大賽,想借此方式改變自古以來的陋習。然而,大賽通知張貼後,引起了村民的一陣波瀾,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隨著比賽的進行,村莊的環境衛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村民的觀念也在一點一點地變化。由為獎金而努力,到為榮譽而戰,最後乾淨成為了這個鄉的一種習慣。一場賽事竟然改變了一個鄉多年的觀念。

《彝鄉賽事》將這些如實地記錄了下來,充滿了戲劇性,正如《彝鄉賽事》的頒獎詞中所說:觀念的變革,竟然從一項賽事開始,本片故事富有戲劇性,人物個性鮮明,事件層層推進,峰迴路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金薔薇之“育才澤人”

李亞威紮根彝族,用鏡頭挖掘、搶救、紀錄一個個被塵封的或瀕臨失傳的彝族文化,欣慰的同時,更感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這些年紮根在彝山,李亞威耳聞目睹一個個傑出的民間文化老人相繼去世,隨之帶走了一個個民族文化的精髓,她心急如焚。“如何傳承”,如何打造新型“金薔薇”是她必須思考的命題。

於是,幫助彝州建立一支高水準的本土藝術隊伍,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成為她另一個夢想和使命。

2017年5月19日,雲南楚雄技師學院影視學院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楚雄技師學院影視學院創始人、院長李亞威,為學院影視學院首批聘請了趙葆華、鄧一光、黎中信、韓亞利、奚美娟等30餘位國內外影視專家。同時,影視學院與加拿大溫士頓學院簽訂了雙方共同創辦“影視國際班”等合作協定。

對這片土地的深愛,使李亞威相信,她用全身心的愛,會讓對影視有夢想的孩子們插上翅膀。這些年李亞威不斷地發現有藝術天分和潛質的年輕人加以培養、鑄造。她走到哪裡就選擇和幫助到哪裡,不僅無私傳授專業,更是出資出物助其成長成才。

在此前,瑪嘉加朵、歐牧優諾、楊智蘋、羅南、苗紅山等一批活躍在楚雄州藝術界的文藝工作者,在李亞威的發掘培育下,像高原上升起了一顆顆耀眼的新星,立足家鄉,傳遞薪火,對本民族的文化傳承更加自覺和自信。

金薔薇之“瑪嘉加朵”

2017年9月24日,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閉幕式的表演環節,一位身著中國彝族服飾的歌手登上舞臺,瞬間吸引了中外觀眾的目光。當她一亮嗓子,歌聲即驚四座,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一曲彝族歌,天籟音繞梁!這位登上國際舞臺的歌星綻放的藝術華彩再一次征服了聽眾,她憑藉實力榮獲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文化藝術表演”獎殊榮。

這位閃亮的民族歌星,就是央視首屆《尋找劉三姐》歌唱大賽總冠軍、李亞威的女兒——瑪嘉加朵。

來自雲南楚雄的瑪嘉加朵,是李亞威竭盡全力培養的文化藝術傳承人的傑出代表。而李亞威與瑪嘉加朵這對沒有血緣的“母女”情緣,更成為人們傳頌的一段佳話。

2009年,在瑪嘉加朵16歲的時候,李亞威導演在那次武定羅婺國際民歌節上發現了她,把當時獲得“羅鶩歌後”的瑪嘉加朵帶到了自己的身邊。從此,這位大山裡的小姑娘,開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來到深圳,無論是生活飲食起居還是藝術專業領域,都傾注了李亞威無數的心血,她從文學、音樂、舞蹈、表演、做人各個方面對瑪嘉加朵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傾力栽培。

小姑娘感念李亞威的知遇培育之恩,動情地稱李亞威為“媽媽”。兩個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師生,續寫了一段感人的母女情緣。

為培養瑪嘉加朵,李亞威傾其所有積蓄90多萬元,耗費兩年時間,為她精心打造了個人專輯《山間回聲》。專輯薈萃了瑪嘉加朵用彝語、傈僳語演唱的14首原創歌曲。她那獨特的原生態的音質,被人們譽為“淨化空氣的聲音”。

在漢族媽媽李亞威的傾心教育培養下,瑪嘉加朵在歌唱界嶄露頭角。繼李亞威編導、瑪嘉加朵主演的音樂電視《火塘?阿朵瑪西》獲雲南省廣播電視一等獎之後,央視“民歌中國”欄目為瑪嘉加朵錄製專場節目,臺灣東森電視臺專題介紹瑪嘉加朵的歌唱藝術。在2012“鵬城歌飛揚?星光十年音樂盛典”上,瑪嘉加朵以一曲《金銀鳥》奪得年度十大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2013年10月,瑪嘉加朵參加了央視音樂頻道大型聲樂專業歌手比賽節目《尋找劉三姐》,瑪嘉加朵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榮獲了大賽的總冠軍和“最具人氣獎”兩項大獎。

瑪嘉加朵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藝術舞臺。

在紀念我國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長影老藝術家雷振邦誕辰100周年“百年振邦”交響音樂會上,瑪嘉加朵與中國著名的歌唱家戴玉強、吳碧霞、李瓊等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同台演唱。瑪嘉加朵的兩首《只有山歌敬親人》和《心想唱歌就唱歌》贏得了陣陣掌聲。

而在此前的2016年春節,瑪嘉加朵受國家文化部選派,參與中國海外“歡樂春節”北美線路巡演的深圳演藝團隊抵達美國。隨深圳藝術團體“鵬城歌飛揚”登上美國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的舞臺,在這個世界級音樂殿堂中,瑪嘉加朵的天籟之音贏得了外國友人經久不息的掌聲,美國多家報紙都登載了她穿著彝族服飾演出的照片。緊接著,瑪嘉加朵又將她天籟般靈動的歌聲帶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的舞臺,她在那場民族與流行相結合的視聽盛宴中,把彝族民歌又一次唱到了國際舞臺上,將彝族的文化傳播給了世界……

在李亞威的傾心培育下,瑪嘉加朵從一個雲南傈僳族的小姑娘蛻變為站在國家大劇院和世界級音樂殿堂的上綻放華彩的少數民族知名歌星,兩鬢霜花的李亞威深感欣慰。也許,在李亞威的心裡,瑪嘉加朵,是她打造的最具特色的那朵“金薔薇”。

2017的金秋季節,在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收穫了紀錄片“最佳導演獎”的李亞威和收穫了“最佳文化藝術表演”的瑪嘉加朵,站在同一國際舞臺上的這對中國母女,書寫了新的傳奇而被國內外的人們所稱頌。

而李亞威和瑪嘉加朵的藝術傳奇,仍在繼續……

將一個三面環山的彝族村落暑立裡推向了世界!以席捲之勢榮獲國際國內十個獎項。2016年被中央檔案館收藏,無疑是紀錄片中的一部史詩。該片被外交部翻譯成9種外語,向世界展示中國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國有個暑立裡》以一個籃球,一個村長,一個彝村,折射出一個古老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創造力、生生不息的歷史文明進程。

《中國有個暑立裡》這一成就,創造了紀錄片的歷史,更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文化符號!也贏得國內外專家們眾口鑠金。2012年12月北京《中國有個暑立裡》研討會以及2013年1月昆明的“李亞威楚雄十年文化成就座談會”,“感動”、“震撼”、 “欽佩”、“典範”成專家們評價的熱詞。

十年來,李亞威走遍彝族村落的山山水水,行程數萬里,歷盡千難萬險,“抖落塵埃篩出彝族文化的金屑”,打造出《中國有個暑立裡》這朵“金薔薇”,使之傲然綻放于世界之林!

金薔薇之《臘灣舞者》

紀錄片《臘灣舞者》可以說是李亞威的藝術殿堂中又一朵極具份量的“金薔薇”。

該片是根據牟定縣臘灣村“瑪咕舞”的傳承為線索而展開的一部紀錄片。

李亞威在拍攝紀錄片《火之舞》時,發現了牟定縣臘灣村這個小村落,這裡的老人們只要聽到笛子和弦子的旋律,就會出來跳舞,儘管他們說不上這種天然的宮廷舞姿是哪一代傳下來的。臘灣村的獨特現象拔動了李亞威的心弦,也激發了她探索的熱情。當即決定對臘灣村這種天然的原生態“瑪咕舞”進行跟蹤拍攝。

“瑪咕舞”是臘灣人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把農耕、生產、禮儀、習俗和倫理道德等內容結合起來展示出的一種風格奇異的舞蹈。

李亞威以敏銳視角,根據當地彝族的傳統民俗文化為背景,篩出了“瑪咕舞”金屑,打造出紀錄片《臘灣舞者》這朵金薔薇。《臘灣舞者》的誕生,意外地促使了彝族這一古老的“瑪咕舞”成為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片中的主人公起萬福老人也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亞威對臘灣瀕臨失傳的“瑪咕舞”的挖掘、搶救、紀錄、拍攝、傳承有了歷史性的重大意義。

金薔薇之《彝鄉賽事》

紀錄片《彝鄉賽事》源于李亞威在白路鄉拍攝電影《蕎麥花開》時的一種感悟。當地的村莊景色很美,但是垃圾卻很多,所以她就萌生了改善雲南楚雄白路鄉環境的想法。李亞威回深圳籌集了資金,策劃和贊助白路鄉搞了一個環境衛生評比大賽,想借此方式改變自古以來的陋習。然而,大賽通知張貼後,引起了村民的一陣波瀾,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隨著比賽的進行,村莊的環境衛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村民的觀念也在一點一點地變化。由為獎金而努力,到為榮譽而戰,最後乾淨成為了這個鄉的一種習慣。一場賽事竟然改變了一個鄉多年的觀念。

《彝鄉賽事》將這些如實地記錄了下來,充滿了戲劇性,正如《彝鄉賽事》的頒獎詞中所說:觀念的變革,竟然從一項賽事開始,本片故事富有戲劇性,人物個性鮮明,事件層層推進,峰迴路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金薔薇之“育才澤人”

李亞威紮根彝族,用鏡頭挖掘、搶救、紀錄一個個被塵封的或瀕臨失傳的彝族文化,欣慰的同時,更感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這些年紮根在彝山,李亞威耳聞目睹一個個傑出的民間文化老人相繼去世,隨之帶走了一個個民族文化的精髓,她心急如焚。“如何傳承”,如何打造新型“金薔薇”是她必須思考的命題。

於是,幫助彝州建立一支高水準的本土藝術隊伍,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成為她另一個夢想和使命。

2017年5月19日,雲南楚雄技師學院影視學院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楚雄技師學院影視學院創始人、院長李亞威,為學院影視學院首批聘請了趙葆華、鄧一光、黎中信、韓亞利、奚美娟等30餘位國內外影視專家。同時,影視學院與加拿大溫士頓學院簽訂了雙方共同創辦“影視國際班”等合作協定。

對這片土地的深愛,使李亞威相信,她用全身心的愛,會讓對影視有夢想的孩子們插上翅膀。這些年李亞威不斷地發現有藝術天分和潛質的年輕人加以培養、鑄造。她走到哪裡就選擇和幫助到哪裡,不僅無私傳授專業,更是出資出物助其成長成才。

在此前,瑪嘉加朵、歐牧優諾、楊智蘋、羅南、苗紅山等一批活躍在楚雄州藝術界的文藝工作者,在李亞威的發掘培育下,像高原上升起了一顆顆耀眼的新星,立足家鄉,傳遞薪火,對本民族的文化傳承更加自覺和自信。

金薔薇之“瑪嘉加朵”

2017年9月24日,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閉幕式的表演環節,一位身著中國彝族服飾的歌手登上舞臺,瞬間吸引了中外觀眾的目光。當她一亮嗓子,歌聲即驚四座,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一曲彝族歌,天籟音繞梁!這位登上國際舞臺的歌星綻放的藝術華彩再一次征服了聽眾,她憑藉實力榮獲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文化藝術表演”獎殊榮。

這位閃亮的民族歌星,就是央視首屆《尋找劉三姐》歌唱大賽總冠軍、李亞威的女兒——瑪嘉加朵。

來自雲南楚雄的瑪嘉加朵,是李亞威竭盡全力培養的文化藝術傳承人的傑出代表。而李亞威與瑪嘉加朵這對沒有血緣的“母女”情緣,更成為人們傳頌的一段佳話。

2009年,在瑪嘉加朵16歲的時候,李亞威導演在那次武定羅婺國際民歌節上發現了她,把當時獲得“羅鶩歌後”的瑪嘉加朵帶到了自己的身邊。從此,這位大山裡的小姑娘,開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來到深圳,無論是生活飲食起居還是藝術專業領域,都傾注了李亞威無數的心血,她從文學、音樂、舞蹈、表演、做人各個方面對瑪嘉加朵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傾力栽培。

小姑娘感念李亞威的知遇培育之恩,動情地稱李亞威為“媽媽”。兩個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師生,續寫了一段感人的母女情緣。

為培養瑪嘉加朵,李亞威傾其所有積蓄90多萬元,耗費兩年時間,為她精心打造了個人專輯《山間回聲》。專輯薈萃了瑪嘉加朵用彝語、傈僳語演唱的14首原創歌曲。她那獨特的原生態的音質,被人們譽為“淨化空氣的聲音”。

在漢族媽媽李亞威的傾心教育培養下,瑪嘉加朵在歌唱界嶄露頭角。繼李亞威編導、瑪嘉加朵主演的音樂電視《火塘?阿朵瑪西》獲雲南省廣播電視一等獎之後,央視“民歌中國”欄目為瑪嘉加朵錄製專場節目,臺灣東森電視臺專題介紹瑪嘉加朵的歌唱藝術。在2012“鵬城歌飛揚?星光十年音樂盛典”上,瑪嘉加朵以一曲《金銀鳥》奪得年度十大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2013年10月,瑪嘉加朵參加了央視音樂頻道大型聲樂專業歌手比賽節目《尋找劉三姐》,瑪嘉加朵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榮獲了大賽的總冠軍和“最具人氣獎”兩項大獎。

瑪嘉加朵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藝術舞臺。

在紀念我國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長影老藝術家雷振邦誕辰100周年“百年振邦”交響音樂會上,瑪嘉加朵與中國著名的歌唱家戴玉強、吳碧霞、李瓊等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同台演唱。瑪嘉加朵的兩首《只有山歌敬親人》和《心想唱歌就唱歌》贏得了陣陣掌聲。

而在此前的2016年春節,瑪嘉加朵受國家文化部選派,參與中國海外“歡樂春節”北美線路巡演的深圳演藝團隊抵達美國。隨深圳藝術團體“鵬城歌飛揚”登上美國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的舞臺,在這個世界級音樂殿堂中,瑪嘉加朵的天籟之音贏得了外國友人經久不息的掌聲,美國多家報紙都登載了她穿著彝族服飾演出的照片。緊接著,瑪嘉加朵又將她天籟般靈動的歌聲帶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的舞臺,她在那場民族與流行相結合的視聽盛宴中,把彝族民歌又一次唱到了國際舞臺上,將彝族的文化傳播給了世界……

在李亞威的傾心培育下,瑪嘉加朵從一個雲南傈僳族的小姑娘蛻變為站在國家大劇院和世界級音樂殿堂的上綻放華彩的少數民族知名歌星,兩鬢霜花的李亞威深感欣慰。也許,在李亞威的心裡,瑪嘉加朵,是她打造的最具特色的那朵“金薔薇”。

2017的金秋季節,在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收穫了紀錄片“最佳導演獎”的李亞威和收穫了“最佳文化藝術表演”的瑪嘉加朵,站在同一國際舞臺上的這對中國母女,書寫了新的傳奇而被國內外的人們所稱頌。

而李亞威和瑪嘉加朵的藝術傳奇,仍在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