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萬惡淫為首”呢?或許真實情況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古代有一句話叫“萬惡淫為首”, 認為“淫”是所有惡事中最惡的, 甚至比殺人放火還可怕。 那麼, 這種認識對嗎?

我個人認為, 這是一句被誤讀的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 它的後面緊跟的另一句話是:百善孝為先。

咱們先來看看什麼叫“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倫理關係, 如果“萬惡淫為首”說的是男女欲望事情, 顯然是不對的。 所以我認為, “萬惡淫為首”說的應該也是倫理關係。

什麼樣的倫理關係呢?要說清楚這個事情, 咱們先來分析一下“百孝善為先”這句話。

(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古代, 倫理關係, 其實也就是社會關係, 也就是治理國家的方略。

有人說, 中國古代是人治社會, 不是法治社會。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並不準確。 準確地說, 中國古代社會應該是禮治社會。 這是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的一個觀點, 我是很贊同的。 也就是說,

維繫社會和治理國家的, 應該是禮教。 禮教不是法律, 是血親關係下的倫理。

那麼, 中國古代社會有什麼樣的禮教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你把個人事情家庭事情處理好了, 國家的事情也就能處理了。

我們看到,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 這一觀念就開始強化, 劉邦提倡以孝治天下, 所以皇帝廟號前面都有一個“孝”字。

(以孝治天下)

後來到漢武帝的時候, 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 更是把這種做法明確地確定下來。 再後來更是發展到“孝悌忠信”、“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一整套完整的禮教制度和個人修為要求。

當然了, 漢高祖和漢武帝這種治國的辦法, 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它是來自於儒家思想, 是儒家學派的提倡。

怎樣才能做好禮教制度呢?孔子說, 就是要“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 就是說要克制自己過分的欲望, 遵從禮制。

克己復禮, 因此孔子又提出了另外一句話, 叫“中庸”。

(三綱五常)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萬惡淫為首”的這個“淫”字, 這裡不是指男女關係上的淫蕩, 而是過分的意思。 就是說, 我們做任何事情, 都不要過分, 要中庸, 要溫良恭儉讓, 要在規矩之中, 規則之中, 否則就會做錯誤的事, 就是惡。

比如說, 你是百姓, 就做好百姓的事, 你是大臣, 就做好大臣的事, 總之都不要做超過你本份的事。 你是百姓你想當大臣, 或者你是大臣你想當皇帝,

那就超越了。 所以說“萬惡淫為首”, 你都要造反了你還不惡嗎?

為了證明我的觀點, 我們來看還有一句有名的話:“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這句話是誰說的?是儒家亞聖孟子說的。 這裡的“淫”就是過份, 而不是淫蕩。

由此可見, “萬惡淫為首”, 這實在是一句被誤讀得太深的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