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越是人生贏家,越會刻意鍛煉自己這三項能力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 講和珅這個入贅女婿如何成為了清朝第一大貪。 在我的固有認知中, 想當然地以為和珅如同曹操一樣天生背後有關係,

才得以接近權力核心, 成就一番事業。

但這篇文章徹底扭轉了我對和珅的看法, 激發了我對普通人發跡方法論的思考。

《和珅, 這個入贅女婿咋就成了清朝第一大貪?》中講, 和珅母親難產而死, 父親在他九歲時也因病去世, 他還差點被趕出了和家大門。 少年和珅父母雙亡, 雖說是滿族正紅旗出身, 所謂根正苗紅, 但是童年生活沒人疼沒人愛。

好在和珅非常爭氣。 他非常勤奮, 考取了咸安宮官學。 這個學堂宗旨是培養國家高級幹部。

在咸安宮, 和珅非常刻苦, 不但熟讀四書五經, 還熟練掌握滿、漢、蒙、藏四種語言。 得到了老師的盛讚。

和珅長得非常英俊, 是一個有名的美男子。 他的卓越表現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

那就是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馮英廉。

馮英廉有個孫女, 非常寵愛, 想在滿族人中為她尋找一個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作為夫婿。 經過長時間觀察, 英廉對和珅的評價是機敏且善察言觀色;相貌白杳而英俊, 少有大志, 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和珅的人生就是從這裡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由此可見, 和珅一開始並沒有過硬的後臺和天然的人脈資源, 完全是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平臺。

這裡可能有人會質疑, 滿族人這一先決條件並不是當時所有人都能擁有的。 誠然, 但我們從既有格局出發, 為什麼那麼多滿人子弟就和珅紅的發紫?這些原因如果我們能搞清楚, 同樣可以在自己的格局下做出一番事業。

由此我們引出人生贏家所具備的第一項能力:學習力。

考試, 是相對公平的一種人才選拔手段,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生中第一次憑實力說話的競爭。

對許多人來說, 一個好的大學真的可以扭轉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讓一個人的眼界格局直接上升幾個檔次, 以及將來的發展上限更高。

記不清是什麼時候開始, 互聯網上忽然刮起了一場“知識焦慮風”, 突然之間好像身邊的人全都開始拼命學習, 吸收知識。 看著他們努力了那麼久, 生活卻沒什麼大的變化。

那麼你說, 是知識沒用嗎?當然不是。

學習的態度不積極嗎?我想也未必。

但就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定是有問題。 對比和珅的經歷, 你會發現, 大多數人的學習並沒有目的性,

掌握這些知識是用來幹什麼的都不知道。

和珅明白:“我刻苦考學, 就是為了提升自身格局, 進入一個更大的圈子, 擁有逼格更高的朋友圈。 ”

如果你以為只混進一個圈子就OK了, 那就大錯特錯了。

和珅並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而是天天開啟學霸模式, 讀書精進自律, 引得老師好評不斷, 使得未來岳父暗中觀察, 最後招為入門女婿。

能在咸安宮混的, 少不了貴人子弟, 但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和珅?

除去長得帥這一主觀因素外, 過硬的專業實力和不俗的情商是他出類拔萃的原因。 這一切都來自於他持續不斷的學習能力。

想必他犧牲了大量撩妹湊熱鬧的時間, 全心用在專業能力上, 最終才獲取了別人難以得到的機遇和發展。

而關於和珅的情商, 我想再引入一段材料後詳說。

和珅在老丈人金手指的指引下, 成功地任得官職接近了天下第一人——乾隆皇帝。

和珅特別善於察言觀色。 乾隆對母親崇慶皇太后特別孝順, 和珅就使出渾身解數討好皇太后, 每次皇太后出行, 和珅都親自抬著鳳攆。

特別是乾隆四十二年, 皇太后崩逝。 乾隆皇帝大為悲傷, 三日不朝, 就在靈前跪著其他的大臣都勸乾隆以國事為重、保重龍體, 只有和珅一言不發, 默默的跪在乾隆身後陪他一起。 據說幾天以後, 和珅瘦了不少。

這些乾隆都是看在眼裡的。 (這句話很重要)

平時, 和珅專研乾隆的詩詞和書法。 乾隆每次出題考身邊的大臣時, 他的答案總是令皇帝最為滿意。 他寫的書法更是和乾隆皇帝的非常相似, 到後來,有的地方提字,乾隆直接就讓和珅代替了。

乾隆身邊不乏刻意討好之人,但沒有一個能像和珅這樣讓乾隆事事順心,究其原因,還是和珅前期極強的學習力為其積累下了豐厚的資本,在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輔知以觀察,成功取得乾隆信任和喜愛。

由此我們引出人生贏家的第二項能力:觀察力。

提起這項能力,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有誰又真正把鍛煉這項能力放在心上?過度關注了知識本身,而對真正改變人生的能力置若罔聞。

看出乾隆皇帝孝順的大有人在,可是真正能發自內心、做出有效行動的卻就和珅一人。當乾隆跪在靈前時,和珅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勸說皇帝,而是默默地跪在乾隆帝身後,與他一起承受並且分擔痛苦。

不要只看到眼前和珅做出的這一項行為,其背後勢必是對乾隆皇帝的心理和行為有足夠多的觀察和研究,才正確預測出乾隆的需要。

那麼你要問了,和珅的這一能力是跟誰學的嗎?或者說還是無師自通?

都不是,童年的苦難是他的老師。由於早年父母雙亡,不得不寄人籬下,少不了察言觀色,飽嘗人間冷暖,這些童年的痛苦,卻在後來成為了和珅的一筆寶貴財富,為他的仕途再升一級。

《周恩來傳》中記錄了周總理的早年求學經歷,也是四處奔波,寄人籬下。他從小就離開了親生父母,輾轉多次被別人收養,在其伯父的資助下才進了學校念書。

當受人欺負,無人能站在身邊幫忙時,周便只能自己摸索方法,找出一種生存之道,其中察言觀色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的外交風範和敏銳的觀察力,但究其根源,還是來自同樣的童年不幸經歷。

《人心至上》中的主人公杜月笙更是察言觀色的好手,當得知黃公館的靈魂人物是林桂生後,便窮盡其能找機會接觸獻殷勤,最後得以傍上這個大腿打開了自己人生的新局面。

我不是宣導大家都要去過一個悲慘的童年,而是說這種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通過磨練得到的。為什麼提倡大家走出舒適區,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磨練我們的觀察力和開發自身的潛力。

擁有了巨大權力的和珅一度被人們稱作‘’二皇帝‘’,他的貪欲慢慢地膨脹起來。沒有監督的集權總是那麼容易的把人帶進邪路。其實,就像現在的很多貪官一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准就是一個好領導、好父親、好丈夫,但是一旦貪欲的閥門被打開,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和珅的保護傘沒有了!嘉慶皇帝迫不及待地處罰了和珅,宣佈他二十條大罪,和府被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和珅被賜用白綾自盡。

輝煌一世的和珅最後卻不得善終,這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這就相當於在打牌時好不容易抽到了王炸和4個2,最後4帶2出牌了。

由此我們引出人生贏家的第三種能力:自製力。

正如文章中所言,貪欲的閥門一旦打開,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和珅在實現人生快速逆襲方面十分成功,可是在長久地保持方面做得極其失敗。他一生積累的資本最終毀於一旦,既沒有留給後代好的資本積累,也沒有讓身邊人得到善果。

他缺的就是面對誘惑和欲望時的自製力。

跟他相反,上海黑幫教父杜月笙就高明許多。將家人帶到香港,燒毀別人欠他錢的欠條。平時杜月笙也是仗義疏財,不對金錢本身抱有貪念,是一個真正明白“金錢只是工具”的人。

他共有十個子女,沒有一個走黑道,多數定居海外。

他為他的奮鬥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給後代一個更好的平臺,給自己的一生做了個精彩的收尾。

總結與反思

和珅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我相信,你身邊總有人會給你傳達這樣的觀念:“XXX能怎樣怎樣,都是有背景和後臺的,像咱們這種小人物就不要湊熱鬧了。”

這些人對一些成功人士的歸因很大權重上歸在非常稀有的因素,如開掛的背景、資源和人脈等等。

這樣的人的確有,但是很少。更多的還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換取別人的認可和欣賞,引得貴人相助,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

不是誰一開始就是天之驕子,各種機遇和貴人往眼前送,都是苦逼了很久,慢慢磨練好學習力、觀察力和自製力這三項基本功,才一步一步登上人生巔峰。

作為普通人的你想快速崛起改變自身格局?

那就先從磨練這三項能力開始。

參考資料:

以上材料均引自文章《和珅,這個入贅女婿咋就成了清朝第一大貪?》,侵刪。

到後來,有的地方提字,乾隆直接就讓和珅代替了。

乾隆身邊不乏刻意討好之人,但沒有一個能像和珅這樣讓乾隆事事順心,究其原因,還是和珅前期極強的學習力為其積累下了豐厚的資本,在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輔知以觀察,成功取得乾隆信任和喜愛。

由此我們引出人生贏家的第二項能力:觀察力。

提起這項能力,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有誰又真正把鍛煉這項能力放在心上?過度關注了知識本身,而對真正改變人生的能力置若罔聞。

看出乾隆皇帝孝順的大有人在,可是真正能發自內心、做出有效行動的卻就和珅一人。當乾隆跪在靈前時,和珅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勸說皇帝,而是默默地跪在乾隆帝身後,與他一起承受並且分擔痛苦。

不要只看到眼前和珅做出的這一項行為,其背後勢必是對乾隆皇帝的心理和行為有足夠多的觀察和研究,才正確預測出乾隆的需要。

那麼你要問了,和珅的這一能力是跟誰學的嗎?或者說還是無師自通?

都不是,童年的苦難是他的老師。由於早年父母雙亡,不得不寄人籬下,少不了察言觀色,飽嘗人間冷暖,這些童年的痛苦,卻在後來成為了和珅的一筆寶貴財富,為他的仕途再升一級。

《周恩來傳》中記錄了周總理的早年求學經歷,也是四處奔波,寄人籬下。他從小就離開了親生父母,輾轉多次被別人收養,在其伯父的資助下才進了學校念書。

當受人欺負,無人能站在身邊幫忙時,周便只能自己摸索方法,找出一種生存之道,其中察言觀色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的外交風範和敏銳的觀察力,但究其根源,還是來自同樣的童年不幸經歷。

《人心至上》中的主人公杜月笙更是察言觀色的好手,當得知黃公館的靈魂人物是林桂生後,便窮盡其能找機會接觸獻殷勤,最後得以傍上這個大腿打開了自己人生的新局面。

我不是宣導大家都要去過一個悲慘的童年,而是說這種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通過磨練得到的。為什麼提倡大家走出舒適區,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磨練我們的觀察力和開發自身的潛力。

擁有了巨大權力的和珅一度被人們稱作‘’二皇帝‘’,他的貪欲慢慢地膨脹起來。沒有監督的集權總是那麼容易的把人帶進邪路。其實,就像現在的很多貪官一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沒准就是一個好領導、好父親、好丈夫,但是一旦貪欲的閥門被打開,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和珅的保護傘沒有了!嘉慶皇帝迫不及待地處罰了和珅,宣佈他二十條大罪,和府被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和珅被賜用白綾自盡。

輝煌一世的和珅最後卻不得善終,這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這就相當於在打牌時好不容易抽到了王炸和4個2,最後4帶2出牌了。

由此我們引出人生贏家的第三種能力:自製力。

正如文章中所言,貪欲的閥門一旦打開,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和珅在實現人生快速逆襲方面十分成功,可是在長久地保持方面做得極其失敗。他一生積累的資本最終毀於一旦,既沒有留給後代好的資本積累,也沒有讓身邊人得到善果。

他缺的就是面對誘惑和欲望時的自製力。

跟他相反,上海黑幫教父杜月笙就高明許多。將家人帶到香港,燒毀別人欠他錢的欠條。平時杜月笙也是仗義疏財,不對金錢本身抱有貪念,是一個真正明白“金錢只是工具”的人。

他共有十個子女,沒有一個走黑道,多數定居海外。

他為他的奮鬥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給後代一個更好的平臺,給自己的一生做了個精彩的收尾。

總結與反思

和珅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我相信,你身邊總有人會給你傳達這樣的觀念:“XXX能怎樣怎樣,都是有背景和後臺的,像咱們這種小人物就不要湊熱鬧了。”

這些人對一些成功人士的歸因很大權重上歸在非常稀有的因素,如開掛的背景、資源和人脈等等。

這樣的人的確有,但是很少。更多的還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換取別人的認可和欣賞,引得貴人相助,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

不是誰一開始就是天之驕子,各種機遇和貴人往眼前送,都是苦逼了很久,慢慢磨練好學習力、觀察力和自製力這三項基本功,才一步一步登上人生巔峰。

作為普通人的你想快速崛起改變自身格局?

那就先從磨練這三項能力開始。

參考資料:

以上材料均引自文章《和珅,這個入贅女婿咋就成了清朝第一大貪?》,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