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年高血壓,血壓應該降到多少才合適?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 老年高血壓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據統計, 每兩個老年人就有一個高血壓, 老年人的血壓應該降到多少才合適?

上周我們治療了一個80歲的老人, 高血壓將近20年, 一年多以前因血壓居高不下曾找我治療, 當時檢查發現血肌酐輕度升高, 右腎動脈粥樣硬化狹窄, 右腎萎縮。 我給她用絡活喜+代文治療, 血壓逐漸降至140/80mmHg左右, 頭暈症狀基本消失, 隨訪一段時間血壓也比較平穩, 此後就沒再聯繫。

上周她因頭暈又來複診, 我給她量血壓170/90mmHg, 我很納悶, 血壓一直平穩, 怎麼又高了。 我問她是不是減量或停藥了, 她開始不好意思承認, 問了兩遍才告訴我, 她早就停了代文, 感覺也沒什麼不舒服, 前一段時間索性連絡活喜也停了。 我問原因, 她說血壓一降到130mmHg就感覺不舒服, 另外, 長期吃那麼多藥怕傷身體。

認為吃藥傷身體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藥物有副作用, 但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血壓不達標, 出現任何一個副作用都是比較嚴重的。 這位老人前幾年血壓控制的不好, 已經出現了輕度腎衰竭, 腎缺血萎縮的併發症。 至於降壓目標, 是以個人感受為准, 還是以指南為准呢?

關於老年高血壓的控制目標醫學界一直存在爭議。 有學者認為即使是老年人, 血壓也應該嚴格控制達標, 以減少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併發症;而另有學者認為, 強化降壓未必獲益, 應將目標值放寬。 那我們看看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制定的指南是如何解釋的。

2014年美國高血壓指南JNC8建議, 年齡≥60歲目標值為<150/90mmHg;2015年臺灣指南建議≥80歲高齡患者的目標值為<150/90mmHg。 而美國內科醫師學會最新的建議是,

年齡≥60歲應將血壓控制在<150 mmHg;對於≥60歲、有卒中或腦缺血發作病史的患者或其他心血管高危人群, 應將血壓控制在<140 mmHg。

我國現行的標準是, 年齡≥65歲血壓目標值為<150/90mmHg。 中國指南是我國的"官方標準", 應作為我們臨床工作的主要依據。 至於感受, 長期高血壓, 血壓降至正常就不舒服, 但一般過一周左右就適應了。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1、高壓高、低壓低, 脈壓較大;2、血壓易波動, 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3、夜間血壓可能比白天高;4、合併症多, 治療困難。 總而言之,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 一定要考慮其特點, 尊重指南, 兼顧患者的感受, 個體化制定降壓目標。

作者: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