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千餘家醫療機構可手機結帳

原標題:

首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今年收官

千餘家醫療機構可手機結帳

11月1日, 在2017中國醫院院長“改善醫療服務”論壇上,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公佈了這樣一組資料——該機構在對全國136家醫院調研後發現, 門診患者滿意度/認同度得分為86.03分, 住院患者滿意度/認同度得分為92.81分。

2015年,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啟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 旨在加強醫療服務管理, 提高醫療服務水準, 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2017年, “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邁入收官之年。

診室付費結算 患者不用跑腿

11月2日上午10點半, 昆明市民李洋按照手機APP上預約的就診時間, 來到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做孕期產檢。 進入門診大廳, 李洋徑直來到一台自助機前, 刷就診卡進行“簽到”, 並列印上次就診時做的唐氏篩查報告。

遺傳診斷中心醫生李倩為其分析了唐氏篩查結果, 並建議李洋在孕期22至24周之間做一次系統胎兒B超檢查。 李倩在電腦上點了幾下, 又將李洋的就診卡在POS機一刷, B超便繳費成功, 整個預約時間不超過10秒鐘。

在診室裡擺放POS機, 是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半年前推行“診間結算”的創新舉措, 病人在就診時, 無論是預約檢查還是開單拿藥, 都可以在診室裡直接繳費, 免去了去視窗跑腿排隊的麻煩。

不僅門診患者方便了,

住院患者也可以在護士站直接辦理入院和出院手續。

“真是想不到, 兩三分鐘就辦好了住院手續。 以前要先拿著門診醫生開的入院證, 到住院科室批准床位, 再到收費視窗去排隊繳費, 有時花上半天工夫才能辦完。 現在只需要憑藉手機短信通知, 直接到病房外的護士站繳費入院。 ”53歲的黃興武這次來住院, 驚訝地發現住院流程有了大變化。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蔣立虹說:“以前有的醫生的確不理解, 認為自己是給人看病的, 怎麼能成了收費員?但實施後, 醫生們發現自己多花一分鐘, 能給病人省去幾小時的奔波, 自然就理解了。 ”

根據國家衛計委公佈的資料, 截至2016年底, 1378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的方式進行結算,

較2015年增加了710餘家, 更多患者從中受益, 減少了排隊次數和等候時間。

預約就診時間準確到分鐘

在由人民網主辦, 人民健康網、國藥勵展、昆明市衛計委承辦的2017中國醫院院長“改善醫療服務”論壇上, 各地醫院紛紛介紹了其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新成果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新舉措。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將預約服務時間準確到分鐘, 門診預約率達90%;

在廣東, 41家醫院啟動“非急診實名預約診療”試點, 有效遏制倒賣號源現象;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增設傷口造口護理、血液淨化護理等8項專科護理服務, 方便患者複診及隨訪;

北京協和醫院多學科診治模式已由住院延伸到門診, 先後成立胰腺疾病、胸部疑難病、垂體瘤等近10個疑難病會診中心,

彙聚多科專家為疑難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病人一次掛號可以見到多個相關學科的專家;

北京兒童醫院牽頭組建了北京兒童醫院集團, 以“全國兒科是一家”為宗旨, 聯合全國主要省級兒童醫院, 通過集團成員之間“專家、臨床、科研、教育、管理、預防”六個共用, 建設遠端會診中心, 滿足各地疑難病患者的診治需求, 實現“病人不動, 專家移動”……

三年來, 全國各地醫院將“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付諸行動, 取得了扎實成效, 給患者帶去更優質貼心的服務。

以資訊技術破解看病難

基於對16萬餘醫患的調查,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還發現, 在門診患者掛號方式構成方面, 20.1%通過網路預約掛號方式就診,

65.7%通過視窗掛號就診, 前者滿意度高於後者。 在患者選擇醫院進行就診的主要考慮因素中, 門診方面的技術水準高、醫院聲譽好排名高、就近方便成為主要考慮因素;住院方面的技術水準高、服務態度好、設備先進成為主要考慮因素。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在2017中國醫院院長“改善醫療服務”論壇上表示, 2018—2020年, 要實施第二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 將行之有效、廣泛適用的措施固化成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以互聯網等資訊技術破解看病就醫難題, 加快推廣預約診療、遠端醫療、日間手術、多學科診療等醫療服務模式, 推動在醫療機構之間實現就診卡和診療資訊共用, 全面推進醫療便民惠民服務。(王宇鵬)

全面推進醫療便民惠民服務。(王宇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