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只因《星球大戰 前線2》?EA成2017年最不受歡迎遊戲公司

周日掃了一眼國外遊戲社區, 發現輿論矛頭又指向了玩家們的老朋友EA, 原因是EA官方在國外最大的互聯網社區Reddit上發的一條評論被踩了差不多85000次(隨後被暴力踩到15萬次), 這是近期玩家對EA不滿情緒的一次集中宣洩, 先看看EA到底說了什麼。

首先有玩家發帖抱怨花了80美元預購《星球大戰 前線2》豪華版, 結果黑武士達斯·維德卻是要另外通過開箱子才能使用。 EA官方在該帖下回復:

我們希望提供給玩家一種解鎖不同英雄的榮耀感和滿足感。

至於花費方面, 我們選擇的預購獎勵是基於公開測試的資料和正式發售前遊戲各個方面的調整。

我們觀察的其中一個方面是每個玩家每天的賺錢效率, 我們會不斷調整以確保玩家的遊戲體驗足夠刺激, 獎勵足夠有價值, 當然還有門檻足夠適合。

我們很感謝你直率的回饋, 以及Reddit社區、遊戲論壇, 以及其他社交媒體上玩家對這個話題的熱情。

我們團隊會繼續改進和傾聽玩家的意見並且及時向大家回饋最新的情況。

“榮耀感你**”相信是很多玩家看完之後的心聲, 因為有錢人可以直接花錢買遊戲幣, 然後用遊戲幣來買箱子來解鎖稀有英雄和物品, 何來榮耀? “滿足感你**”相信也是很多玩家看完之後的心聲, 因為有錢人可以直接花錢快速刷到稀有英雄和道具, 而其他通過一局一局打遊戲賺錢換來的玩家哪裡還有滿足感?(經過計算分析得知要賺夠解鎖一個英雄的金幣,

需要刷最多40個小時的遊戲)

要使用我, 充錢沒?

EA的評論一經發出, 半天內獲得85000次踩, 成為該社區有史以來被踩數最高的評論, 沒有之一, 造成了一次公關危機。

玩家從抱怨《星球大戰 前線2》開箱子的坑錢變成職責EA在侮辱玩家智商。

用其中一些玩家評論來說就是:

是的, EA在告訴我們, 他們沒有錯, 他們是認真計算過的, 一個箱子的價格從測試時的1000漲到現在4000遊戲幣(大約14元RMB)也是算過的。 這是完完全全在侮辱消費者。 這種設定根本就是在打臉, 而EA的這個回復就是在侮辱上再給你踢上一腳。 這會成為市場運營課程關於“如何避免給予負面回復”的極佳案例。 我希望EA會獲得他們所說的滿足感, 因為他們的評論成為Reddit史上被踩得最多的。 而且得到這種滿足感不用像解鎖達斯·維德那樣花40個小時。 這是今天我看到最扯的評論了。 要玩40個小時才能解鎖一個英雄, 90%的遊戲都不用這麼多時間來通關。
《地平線 黎明時分》只要25小時通關, 而且給你極大的滿足感;《彩虹六號 圍攻》大概17個小時可以解鎖一個DLC角色, 而EA把時間成本增加3倍然後說“這是為了滿足感!”

跟《巫師3》相比, 《星球大戰 前線2》是很坑錢(時間)了

EA在玩家社區(尤其是歐美)裡的口碑從2012年開始出現明顯滑坡,

那一年, 美國有一個叫做Consumerist的非營利性網站將EA評為年度最差美國企業, 並頒發“金粑粑”獎, 次年EA蟬聯該“榮譽”, 經由各個媒體報導, 其負面形象進一步在網路上傳播。 客觀地說, 在所有行業中, EA被連續評為最差企業是不公平的, 他們的遊戲雖然坑錢, 他們遊戲的伺服器雖然不怎麼好, 但他們至少沒有像國內的三鹿那樣毀掉一個又一個的家庭。

但參與投票的25萬人中的78%把票投給了EA, 一是說明投票者很多事遊戲玩家, 二是說明EA跟玩家打交道上的確有很大問題, 互聯網將他們塑造成一個生意人的形象, 而不是遊戲開發者, EA沒能阻截這種輿論的蔓延。 後來幾年, EA努力扭轉形象, 做了很多實際的事情, 包括Origin平臺的退款政策。

很巧的是,上個月整個西方遊戲行業就“開箱子”是不是賭博展開了一次很大的討論

今年夏天,《星球大戰 前線2》確認有開箱子的設定後,EA開始被玩家調侃,但由於同期很多大作也有開箱子的設定,如《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刺客信條 起源》,《使命召喚 二戰》等等,EA並沒有成為眾矢之的。之後EA關閉旗下工作室Visceral Games,引發《死亡空間》系列粉絲暴動,但也無可厚非;接下來收購《泰坦隕落》開發商Respawn Entertainment,被指責為一次陰謀收購。以上所有導火索被週末EA發的評論點燃,EA正式地再次跟玩家為敵了。

幾天後《星球大戰 前線2》正式上市,從此前測試的回饋來看,遊戲品質可能差強人意,但是EA這次公關事故引起的漣漪必定讓遊戲的市場表現蒙上一層陰影。這一事件在遊戲媒體和社交網路進一步擴散後,EA的這條評論又在2、3個小時內被慕名而來的網友暴踩至15萬次,可以說他們已經預定了2017年最不受歡迎遊戲公司頭名了。

很巧的是,上個月整個西方遊戲行業就“開箱子”是不是賭博展開了一次很大的討論

今年夏天,《星球大戰 前線2》確認有開箱子的設定後,EA開始被玩家調侃,但由於同期很多大作也有開箱子的設定,如《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刺客信條 起源》,《使命召喚 二戰》等等,EA並沒有成為眾矢之的。之後EA關閉旗下工作室Visceral Games,引發《死亡空間》系列粉絲暴動,但也無可厚非;接下來收購《泰坦隕落》開發商Respawn Entertainment,被指責為一次陰謀收購。以上所有導火索被週末EA發的評論點燃,EA正式地再次跟玩家為敵了。

幾天後《星球大戰 前線2》正式上市,從此前測試的回饋來看,遊戲品質可能差強人意,但是EA這次公關事故引起的漣漪必定讓遊戲的市場表現蒙上一層陰影。這一事件在遊戲媒體和社交網路進一步擴散後,EA的這條評論又在2、3個小時內被慕名而來的網友暴踩至15萬次,可以說他們已經預定了2017年最不受歡迎遊戲公司頭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