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登基最後,讓他老爹磕頭後才封他老爹當個太上皇

劉邦的父親叫劉煓, 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也是第一位沒有當皇帝就被尊位太上皇的人, 為何劉邦當了皇帝後讓親爹給他下跪磕頭?才肯封太上皇.

劉邦出身農家, 在家排行老三。 劉邦不喜歡下地勞作, 常被他親爹劉煓訓斥, 說劉邦不如他哥哥, , 大人們都認為劉邦胸不大志, 不勞作, 沒有收入。 劉邦在其父親眼裡就是一個最不成器的孩子, 直到他斬蛇起義後, 劉煓才正眼看自己的這第三個兒子, 關注這個不成器的孩子的革命事業, 七年後, 劉邦與項羽楚漢之爭勝利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登上皇帝後, 開始對家人進行封賜, 封自己的妻子呂雉為皇后, 封兒子劉盈為皇太子, 追封母親來昭靈夫人, 開始就是不封他老爹劉煓。 妻子兒子母親都封了, 應該親生父親肯定少不了的吧, 但是就是不封。 劉邦登帝后2-3年後, 又封了兄弟幾人,

哥哥劉喜為代王, 封弟弟為楚王, 封長子劉肥為齊王, 在這一次封賜中還是沒有他老爹的名字, 影子都沒得, 好像沒有一樣, 一次就算了, 第二次還是這樣。 為何就是不封他爹劉煓, 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實在《漢書, 高帝記》有記載, 有一段精彩的記述, 迷底就在其中。

上歸櫟陽, 五是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太日:天亡二日, 土亡二王, 皇帝雖子, 人主也, 在公雖父, 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於是, 上心善家令人言, 賜黃金五百金也前日在亂, 兵革並起, 萬民苦殃, 聯親被堅執銳, 自率士卒犯危難, 立諸侯, 偃兵民息, 太安, 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候、將軍、群卿、大夫已尊聯為皇帝, 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日太上皇。

這段記述裡講述劉太公家令, 劉太公劉幫三個說的話, 特別有意思, 1、就是要劉太公服務君臣大義, 其它家人都封了, 就你沒有封, 我現在是貴為天子皇帝了, 不是你家以前的那個小三子了, 不要像以前一樣的動不動就想教訓我了, 就是老頭子你放不下派頭, 兒子看不習慣,

就和你較勁呢。 2、太公對劉邦說這個和維護皇帝的尊嚴與兒子向父親敬老道有衝突嗎?百善孝為先, 你讓做父親的向你請安, 就是亂法了?劉太公說話的時候經一提醒肯定也明白了, 在看看現在自己現在的待遇, 儘管有想法, 也得表態, 而且要真誠表態, 然後就下跪行了君臣之禮, 正中劉邦下懷, 立即就封了自己的父親劉煓為太上皇。 這裡不難看出來, 劉邦五日一朝太公, 是禮節性故事。

真正沒有封劉太公的原因還是他對他父親成見太深了

在楚漢戰爭中, 項羽捉了劉邦他父親劉煓, 想要威脅劉邦投降,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 則幸分我一杯羹。 意思劉邦你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父親, 劉邦的回話是:你真要煮就分我一碗湯吧。 劉邦幹大事無毒不一丈夫的本事可以看出來, 對他爹的成見很深, 根據就看不起他父親劉煓。 在劉幫當上皇帝後如果這老頭不承認錯誤, 不讓自己低頭, 還是以前的臭脾氣我就吊著你, 就不封你, 看你能怎麼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