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5年3月-4月尼泊爾遊--燒屍廟即帕斯帕提納神廟

2015年3月29日早餐後坐大巴離開panauti回到加都, 下午我們去了燒屍廟, 燒屍廟即帕斯帕提納神廟pashupatinath-南亞最重要的濕婆神神廟, 修建於西元400年, 是尼泊爾著名的世界遺產之一, 1600多年來, 絡繹不絕的印度教徒來到“燒屍廟”, 朝拜他們心中偉大的濕婆神, 一代代尼泊爾人也在這裡告別人世, 旁邊的巴格馬蒂河是聖河, 也是非常流行的火葬地。 聖河火葬是印度教徒人生的最後一項聖禮, 巴格馬蒂河上的一座石孔橋將火葬場分成兩部分:橋南的火葬場有七個水泥砌成的平臺, 是專供印度教平民使用的葬台;橋北的火葬場有兩個同樣的平臺,

是印度教貴族使用的葬台。 我們在燒屍廟找了一個嚮導, 他告訴我們在尼所有的人去世後都是這麼處理, 首先清洗屍體, 化妝, 用白布裹屍, 然後放在河邊水泥斜坡上, 不斷用河水灑在屍體上, 家人順序告別, 告別後將屍體放在竹子的擔架上, 用席子裹住, 抬到燒屍台, 木柴整齊地碼放在燒屍臺上, 然後將油脂放在木柴上, 點火時女眷不能在場, 當父親去世後, 由大兒子點火, 媽媽去世, 由小兒子點火, 孩子去世由父親點火, 燒盡後, 所有的灰都扔到河裡, 我們坐在河對岸觀看到了火葬儀式的全過程, 現場看到家人痛哭, 燒屍結束後, 有專人將灰燼清掃到河裡, 並用河水清洗葬台, 看著這個過程會使人驚訝、糾結,
你會不自主地思考生死人生的問題。

在燒屍廟不斷看到苦行僧, 嚮導說絕大多數苦行僧來自印度, 尼泊爾人很少, 他們沒有工作家庭房屋, 住在寺廟, 食物來自化緣, 終生修行, 一些人遇到問題會向苦行僧求教, 不過我對他們不斷向給他們照相的遊客索要錢感覺不太好。

燒屍廟帕斯帕提納神廟pashupatinath印度教神廟, 非教徒不能進入黃頂的寺廟, 相片中看到的河邊火葬台是皇家、印度教貴族火葬台, 而橋的另一邊則是平民的火葬台

燒屍廟帕斯帕提納神廟--火葬台對面的白塔頂的一個個小寺廟是濕婆神小廟

燒屍廟pasupatinath印度教神廟-窮人平民火葬台

濕婆神小廟供奉的林伽

燒屍廟-苦行憎, 據說絕大多數苦行僧來自印度, 尼泊爾人很少, 他們沒有工作家庭房屋, 住在寺廟, 食物來自化緣, 終生修行, 一些人遇到問題會向苦行僧求教

燒屍廟印度教神廟-給孩子們點蒂卡Tika

燒屍-先將屍體放在巴格馬蒂河邊

家屬不斷用巴格馬蒂河的水灑向屍體

家屬不斷用巴格馬蒂河的水灑向屍體

悲痛欲絕的家屬

最後的聖水

抬到整理台

整理台包裹屍體

用席子包裹屍體

抬到火葬台

放在燒屍臺上,撤下草席

堆放木柴

兒子點火

放黃油

放木柴黃油

鋪草、燃燒

焚燒結束後,清理燒屍台

燒屍廟印度教神廟-給孩子們點蒂卡Tika

燒屍-先將屍體放在巴格馬蒂河邊

家屬不斷用巴格馬蒂河的水灑向屍體

家屬不斷用巴格馬蒂河的水灑向屍體

悲痛欲絕的家屬

最後的聖水

抬到整理台

整理台包裹屍體

用席子包裹屍體

抬到火葬台

放在燒屍臺上,撤下草席

堆放木柴

兒子點火

放黃油

放木柴黃油

鋪草、燃燒

焚燒結束後,清理燒屍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