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持“四個根本” 開闢發展新境界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長王曉東 記者 魏勁松 陳果靜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湖北時, 親自為湖北發展定向導航, 要求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 並指出了“四個著力”的實現路徑。 近年來, 湖北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各項經濟指標保持了“高於全國、中部領先”的態勢。 兩會期間,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長王曉東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有這麼好的發展態勢, 關鍵在於堅持“四個根本”。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為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 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党治國治軍的巨大成就, 充分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正確性、科學性, 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 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根本遵循。

王曉東代表說, 我們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 有力推動了湖北改革發展。 去年, 在經濟下行和特大洪澇災害的雙重考驗下, 湖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 達到3.2萬億元, 由全國第8位上升至第7位。 湖北的發展實踐證明,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總遵循”, 是開闢發展新境界的“金鑰匙”。

二是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根本保證。 王曉東代表強調, 在地方工作, 尤其要正確處理好全域和局部關係、中央和地方關係。 地方工作都是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落實, 要始終把地方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大局中思考謀劃, 堅持在大局下行動, 決不能以“改革創新”的名義離開黨中央決策部署另搞一套, 決不能同黨中央打自己的小算盤、小九九, 決不能借“結合實際”之名各行其是、各自為政, 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湖北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這是地方黨委、政府的最大政治責任。 對黨中央有原則要求的, 具體化為實施方案, 並把方案轉化為行動, 把行動轉化為成效。 對黨中央有具體要求的,

以釘釘子精神, 抓緊辦理, 逐項落實。 比如, 長江幹流流經湖北最長, 又是三峽工程所在地,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 是湖北必須擔負起的重大責任;南水北調工程, 不管對局部產生多大影響, 都必須全力確保“一庫清水北送”, 這就是湖北必須服從的大局。

三是堅持以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為根本方法。 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提升為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進一步豐富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王曉東代表認為, 在工作中貫徹這個方法論, 要把握三個關鍵點:

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 穩中求進, 穩是基礎、是大局。

我們要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益, 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雙中高”。 今年湖北增長目標確定為8%左右。

要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狀態。 穩中求進, 進是目的、是取向。 要充分調動各方面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幹勁, 積極進、主動進、持續進。 湖北正在研究制定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

要始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穩中求進, 求是過程、是境界。 比如, 長江生態修復、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培育等, 週期長、見效慢, 必須作為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 加快關鍵性改革, 矛盾多、難度大, 必須以巨大勇氣和魄力推進實施。 這都需要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境界。

四是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根本主線。 去年湖北的實踐證明,

抓住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主要矛盾, 抓住了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之策。 我們按照中央的部署, 制定了1+N的總體方案。 去年, 全省鋼鐵行業壓減過剩產能338萬噸, 煤炭行業壓減產能1011萬噸, 均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三年任務。 今年開年一上班, 湖北召開了全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動員會, 作出全面部署。 湖北將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兩年內全部關閉煤炭生產企業, 有效處置“僵屍企業”, 堅決打擊“地條鋼”, 全力振興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 堅定不移降成本、補短板、防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