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應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肌肉毒性,停藥恢復正常後還能繼續應用嗎?

他汀類藥物因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穩定逆轉斑塊, 目前已成為抗動脈粥樣硬化,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臨床常用藥物。 在用藥過程中, 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肌肉副作用(肌痛、肌病–肌無力、肌炎、肌壞死等)。 他汀類藥物引起肌毒性後, 患者還能繼續應用嗎?這一直是困擾患者的問題。

1停藥指征

(1)出現嚴重肌肉毒性

因他汀類藥物而出現嚴重肌肉毒性(如橫紋肌溶解)的患者應停止治療。

(2)無臨床症狀但CK(肌酸激酶)高於正常高值10倍以上

根據臨床經驗, 在缺乏臨床症狀的情況下, 他汀類藥物引起的CK水準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是停藥指征。 患者應飲用大量的液體以促進肌紅蛋白的腎排泄。

2服用他汀出現肌毒性的的處理流程

如果患者需要應用他汀類藥物, 但發生了肌肉毒性(除了橫紋肌溶解), 停止他汀類藥物治療後一旦症狀緩解且CK降至正常水準,

我們建議用下列方案:

(1)排除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影響

對藥物相互作用(包括那些新增加的藥物或對長期用藥的用量做調整的情況)進行評估, 修改治療方案以使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最小化, 然後重新開始他汀類藥物治療(可能換用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者匹伐他汀,

這些藥物藥物相互作用較少)並仔細監測。

(2)排除其他疾病影響

針對維生素D缺乏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進行評估, 如果存在這些情況則進行糾正, 然後重新開始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並仔細監測。

一些(但非所有)研究表明, 維生素D水準低可能與他汀類藥物相關肌病有關。 因此, 對於缺乏維生素D應用他汀類藥物引起相關肌病患者, 在給予維生素D補充治療而後重新使用他汀類藥物是合理的。

(3)選用肌毒性較小的他汀

如果不存在藥物相互作用, 患者具有恰當的維生素D和甲狀腺激素水準, 且患者使用的是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之外的他汀類藥物, 則將治療改為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並仔細監測。


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比其他他汀類藥物的內源性肌肉毒性要小得多(參見‘警惕他汀類藥物的肌毒性, 莫要忽視這些危險因素!’, https://www.toutiao.com/i6488110652685550094/)。 因此, 對於在使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以外的他汀類藥物時發生他汀類藥物相關性肌病(除了橫紋肌溶解)的患者, 一種選擇是在停藥後症狀消退後, 改用普伐他汀或氟伐他汀繼續治療。

(4)隔日給藥

如果換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不成功, 則開始隔日(或更低給藥頻率)給藥並仔細監測。

盡可能首選每日給藥的他汀類藥物, 因為每日給藥方案是經過研究且被證實可減少臨床事件的方案。 臨床經驗表明, 對於發生肌痛的患者, 隔日給藥可能提高對他汀類藥物的耐受性, 因此這種策略在無法耐受他汀類藥物每日治療的患者中嘗試是合理的

3總結

(1)有他汀類藥物誘導的橫紋肌溶解病史的患者一般不應再嘗試用另一種他汀類藥物(包括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 因為存在復發風險。

(2)在某些情況下, 在促發肌肉毒性的急性可逆性事件(例如, 未被發現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急性腎衰竭、膽道阻塞、使用了其他可增加他汀類藥物水準的藥物)恢復後, 重新嘗試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可能是合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