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黨代表在基層》之“童小華:把科技研究的成果紮根中國大地”

十九大閉幕後, 十九大代表、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資訊學院院長童小華依然腳步急促, 工作排程緊湊。 作為高校教育和科研人員, 在工作間隙, 他不斷向身邊同事、學生傳達十九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共同謀劃學科未來發展。

“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 十九大報告裡強調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讓我們倍受鼓舞。 報告強調,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現代化。 ”在同濟大學逸夫樓報告廳, 與近500位同濟師生分享了十九大的所見所聞所感完, 童小華又立即回到測繪與地理資訊學院, 與課題組的同事們座談。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這給高校科研工作者帶來極大的鼓舞, 謝歡教授既是童小華的同事, 也是童小華帶的第一位博士生,

聽完傳達, 她第一時間和自己的導師交流了起來, “學習十九大報告感覺很振奮, 這幾年科技創新發展很快, 國家對科技創新做出了很大的變革, 進步也很大。 之前的發展速度已經是很快了, 是超越想像的, 不知道未來是不是還是會繼續這樣飛速的發展, 有一些顛覆性的技術出現。 ”

童小華說:“報告中也提出了品質強國, 這跟我們是密切相關的, 我們團隊主要做空間資料, 怎麼樣用品質為空間資料廣泛有效的應用提供基礎, 十九大報告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一個方向。 ”

報告還提出, 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 這讓博士生宋文平更加清楚的知道, 要腳踏實地、潛心科研。 他認為作為一個高校的研究生, 目標應該要遠大, “平時要注重自己的實際行動, 先把行動完成了以後, 慢慢再把大目標完成, 腳踏實地。 ”

連日來, 在不斷的傳達貫徹中, 對於未來發展, 童小華也越來越清晰,

科學研究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 “要跟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按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戰略安排, 不忘初心, 抵力奮進。 把我們的科技研究的成果紮根中國大地, 寫在中國大地上, 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 作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責任。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