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下半場:誰捉住互聯網紅利的尾巴——夢唐世

2016年年中, 美團創始人王興提出了互聯網的“下半場”概念,

進入下半場最本質的變化就是用戶紅利消失,

互聯網企業獲得流量的成本大幅增加。

—————————————————————————————————————

雙十一剛過, 輝煌戰績和余溫還在互聯網上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購物車和新聞頭條。

再過9天, 又是遙遠太平洋另一面的億萬級別購物狂歡——黑色星期五。

儘管還沒有到11月24日, 米國人們帶著帳篷排著隊, 一路從黑夜星期五等到星期五天亮的情形已經在大眾媒體裡留下了揮之不去影子。

去年“黑五”在西方世界的戰績是33.4億美元, 首次過30億大關, 連上感恩節假日採購一共52.7億美元。

這個成績哪怕在2016年換算成人民幣也難敵淘寶雙十一的橫掃千軍。

當然, 不算人口量級的經濟比較都是耍流氓。

但人口, 本身就是國家紅利的體現。

中國身為世界最大工業國, 擁有最多的中產階級消費者, 這兩個基本條件就奠定了電商經濟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平臺。

雙十一後的這幾天, 中國高速公路上必然是貨車如織, 大街小巷裡必定是快遞員來回穿梭,

洶湧的貨物浪潮足以水漫金山, 陳塘關, 包郵區乃至全國各地。

我們身在資訊時代浪潮之中, 親眼目睹了這個聚沙成塔的過程。

資訊時代的勝利, 人口和資訊都是關鍵。

然而人口紅利的天花板已經在眾人前赴後繼中隱現一角。

此時一個重要的問題開始在我們腦中出現:

互聯網資訊時代, 誰還能捉住紅利的尾巴?

在各種科幻小說預期的各種未來中, 人類化身資料流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就是其中最熱門的一種。 現在我們至少完成了其中一部份, 讓我們的資訊化成資料流程通在龐大的互聯網資料庫中, 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根據來自阿裡巴巴的資料顯示, 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今年“雙十一”, 速賣通業務最北到達格陵蘭島, 最南到達阿根廷。

市場經濟下, 全球化已經佔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聯網經濟下我們吃飯用“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

郵寄用“圓通”“中通”“申通”各種通,

上網有有“百度”“360”“搜狗”

買東西和聊天的選擇空間也已經被馬家人佔據了大半。

新出現的app獲得流量已經非常困難, 我們難以想像會再有一個“X寶”出現搶佔淘寶的市場份額。

就像羅振宇在2016—2017年的跨年演講中提到:“時間是一個戰場。”

人們對移動網路的使用依賴度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手機再好看也只能看24小時。

據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相比去年同期,國內移動線民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使用天數略微下降,使用者對移動設備使用依賴度變化不大,而人均單次使用時長上升了4.45%。可以說,整體上人們對於手中那塊小屏的使用需求已經接近停滯。

然而,在有準備的人看來,機遇總是有的。

流量走向越來越集中只能說明市場的競爭機制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

舊的、冗餘的、不必要的東西終究會捨棄;

新的、高效的、必要的東西才可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我們難以想像會再有一個“X寶”出現搶佔淘寶的市場份額。

就像羅振宇在2016—2017年的跨年演講中提到:“時間是一個戰場。”

人們對移動網路的使用依賴度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手機再好看也只能看24小時。

據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相比去年同期,國內移動線民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使用天數略微下降,使用者對移動設備使用依賴度變化不大,而人均單次使用時長上升了4.45%。可以說,整體上人們對於手中那塊小屏的使用需求已經接近停滯。

然而,在有準備的人看來,機遇總是有的。

流量走向越來越集中只能說明市場的競爭機制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

舊的、冗餘的、不必要的東西終究會捨棄;

新的、高效的、必要的東西才可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