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讀懂這個故事,看懂誰在為中國股市買單?

股市, 無論在熊市還是牛市, 始終有人買有人賣;同樣的圖形, 多方看起來會漲, 空方看起來又會跌。 意見始終相反, 這就是相“反”相“成”的過程, 而在選擇自己喜好的股票時, 往往又會掉入主力資金分類的誤區。

先看一個小故事《用自己的方法賣辣椒》, 很富有哲理性, 可以一起思考:

賣辣椒的人, 恐怕都會經常碰到這樣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 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不好回答——答辣吧, 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 立馬走人;答不辣吧, 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 生意還是做不成。

有一天沒事, 我就站在一個賣辣椒的三輪車旁, 看攤主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 趁著眼前沒有買主, 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 ”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笑了笑, 輕聲說:“用不著!”

說 著就來了一個買主, 問的果然是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

顏色淺的不辣!”買主信以為真, 挑好後滿意地走了。 也 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 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 不一會兒, 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 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 不然就不好賣了!”然而, 她仍 是笑著搖搖頭, 說:“用不著!”又一個買主來了。 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 答道:“長的辣, 短的不辣。 ”買主依照她說的挑起來。 這一輪的結果是, 長辣椒很快告罄。

在股市中, 主力或莊家何嘗不是這樣, 會經常把股票通過分類、包裝賣給搶購的散戶。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 我沒有再說話, 心裡想, 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 沒想到, 當又一個買主問時, 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

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 可不是嘛, 被太陽曬了半天, 確實有許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變得軟綿綿的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 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 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看清主力的戰術與騙術

股市如戰場, 也需要講究戰術, 對於資金龐大的主力更是如此。 主力在操盤的過程中, 為了達到相應的操盤目的, 就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戰術, 如折磨術、誘多戰術、偽裝戰術等。 而對於這場較量的雙方, 僅僅使用一些戰術還是不夠的。 這時就需要“騙”, 即利用散戶所熟悉的一些技術理論進行欺騙, 如建倉時利用一些難看的圖形讓散戶交出籌碼;出貨時則製造一些有利圖形, 讓散戶心甘情願接盤等。

本文我們就對主力的一些戰術和騙術進行介紹。

主力常用的戰術

在各種戰術裡面, 主力最常用的戰術主要包括資訊戰術、折磨戰術、閃電戰術以及偽裝戰術等。 下面我們分別進行瞭解。

一、主力的資訊戰術

主力設置陷阱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消息發佈。 主力往往會散佈各類真真假假的消息, 以便迷惑投資者, 達到掩護自己真實意圖的目的。 與此同時, 很多散戶投資者往往就是依靠消息進行炒股的, 殊不知, 真正有價值的消息主力是不會輕易洩密的, 這樣的環境也為主力利用消息設置陷阱提供了市場。 下面我們從建倉、拉升和出貨幾個階段來進行簡要分析。

1.建倉階段

在建倉吸籌階段, 主力的目的是在儘量短的時間、以儘量低的價格買足籌碼。

主力在暗中進行吸納籌碼的時候, 通常會保持絕對的沉默, 並且會不時通過各種途徑發佈一些對個股不利的消息(如業績虧損、財務狀況惡化、經營環境變壞、原材料漲價、自然災害等), 這些消息足以導致持股人果斷減倉甚至恐慌性拋售。 這時, 主力便可順利地在儘量短的時間內買到足夠多的廉價籌碼。 這類利空消息的主要特點是突發性、公開性。 其實有關消息往往有真有偽, 特別是業績虧損、經營環境惡化方面容易形成主力與上市公司聯手造假的行為, 如利潤隱瞞、虛報虧損或者是誇大經營環境的惡化事實與程度等。 同樣的道理, 在洗盤或震倉時, 主力常會利用利空消息設置空頭陷阱, 讓中小散戶紛紛落入其陷阱之內。

2.拉升階段

主力在底部獲得足夠的廉價籌碼以後,就要開始進入拉升階段了。這時,主力往往更希望借助外在的市場力量來實現其推高的意圖,以防止所控籌碼在計畫外隨機增加太多以及隨之而來的成本上升。準備拉升股價的時候,會有上市公司有節制、有保留地公佈一些利好消息;有股評人士的個人推薦、從技術上造勢;有諮詢機構的所謂投資分析報告等。通常情況下不會正面鼓吹炒作物件,而是採用迂回戰術,介紹目標所在行業、地域、板塊、概念等炒作題材,以達到喚起市場氣氛的目的,使目標股票開始引人注目,並配合主力的畫圖手法,千方百計地引起市場的關注。

3.出貨階段

主力的最終目的是出貨套現。在拉升過程中,會有公司公佈重大利好消息,股評人士有意無意做出強勢的判斷,引發市場的追捧。這個時候,主力的“故事”往往會以重磅炸彈的方式閃亮登場,隨之而來的便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例如,重大題材的披露,往往會對投資者形成極為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並使相當多數的人足以相信其仍然存在巨大的上揚空間和成長潛力,從而大膽買入,主力則乘機大規模派貨,實現“勝利大逃亡”。

主力往往是絞盡腦筋,使盡渾身解數,有計劃、有步驟地處處設陷阱、布圈套,採取時真時假、虛虛實實的手段,來誘惑廣大散戶,為的就是使自己能夠順利建倉、拉升、出貨,最終成功獲得預期利潤。

4.如何應對資訊戰

對於市場上每天公佈的資訊,作為廣大散戶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辨別真偽,不讓一些假消息蒙蔽自己的眼睛。具體來說,投資者可以從股價所處的階段、是否是權威媒體發佈等方面去加以考慮。比如,要看股票處在主力操盤哪個位置,是建倉吸籌階段、拉升階段,還是出貨階段。若無法判斷莊股階段,也可以根據股價所處相對位置進行判斷,看股價是處於低位元、中位元還是高位。若股價已大幅拉高,八成就是為了配合主力的出貨而散佈的假消息,在判斷時可以參照成交量的變化以及股價在各個位置的形態變化。若股價處於底部,極有可能是主力保密不嚴走漏了風聲。另外,對於一些源於基本面的消息,可以在權威的新聞媒體上得以證實。

二、主力的折磨戰術

當主力選中一隻業績較好、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而這檔股票又同時被其他投資者看好時,主力往往不會採用打壓的方式進行建倉,因為這樣做就很有可能讓別的主力占了便宜。這時,主力一般會採用“折磨戰術”,將股價橫盤在某一價格區間內,或使股價處於長時間的緩慢陰跌中,即使大盤上漲,該股也不會跟隨上漲。這樣會使買進該股的投資者無法獲利,用時間消耗投資者的炒作熱情,使投資者在疲憊不堪中最終選擇放棄。

主力的“折磨戰術”主要有陰跌和橫盤兩種表現形式,有時主力也會將兩種方式綜合起來加以運用。主力使用“折磨戰術”的研判要點有以下幾點。

(1)採用這類戰術的個股通常具有一定投資價值,有的甚至價格已經嚴重背離其價值。因為,這類個股往往容易吸引散戶投資者的注意力,給主力建倉造成一定的障礙。

(2)當主力採用陰跌方式時,股價調整幅度未必有多大,但所有買入的投資者都不能獲利,而且每天的市值處於不斷消減中,使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不斷受到影響。

(3)採用橫盤方式時,股價靜如止水般的沉寂。當大盤上漲時,該股不會跟隨著同步上漲,當大盤下跌時,該股也跌幅不大,股價始終在某一極小價格區間內窄幅波動,使投資者缺乏炒作空間。而且,在橫盤即將結束時,往往會有一個假的跳水動作。

(4)當主力使用“折磨戰術”時,盤整的時間跨度較長。主力往往通過長時間的調整摧毀投資者的持股意志,使投資者持股信心趨於崩潰,最終選擇低價拋售。

三、主力的閃電戰術

閃電戰術是一種快速坐莊模式,多為遊資所為。由於坐莊資金常常將個股以最快的速度拉到漲停板,再通過邊拉邊出的手法出貨,整個坐莊週期如閃電般快速,操作行為兇悍。因此,這類主力也被稱為“漲停板敢死隊”。

這種快速坐莊模式所經歷的時間過程很短,一般只有1~2周的時間。主力將建倉、洗盤、拉升、出貨等所有的操盤手段幾乎放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採用邊拉邊出的手法,迅速地完成整個坐莊過程。當投資者有所醒悟時,主力早已不知去向。這類主力的坐莊過程有以下特點。

(1)這種坐莊模式中主力出貨後,股價往往暫時下跌不深,更多的時候是縮量橫盤整理。在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才逐漸加速下滑。因為這種邊拉邊出的快速建倉、快速出貨的方式往往不能在短期內徹底將貨出乾淨,因此,主力會利用殘餘的籌碼,暫時將股價維持在某一水準,待完全出清存貨後,才任由股價沉沒下去。

(2)該坐莊模式最明顯的識別特徵是成交量在短期內過度地急劇放大,使投資者認為是主力建倉,於是紛紛追高買入。可是,一旦持有後,卻發現股價突然沉寂下來,給人感覺像是在進行洗盤,這時主力很可能已經完成大部分的出貨了。其實,這類主力多採用邊拉邊出的出貨手法,在建倉的同時即開始出貨,只不過股價在低位時,主力是大進小出,當股價拉到高位時,主力是少進多出。用少量資金在早盤時高開,或在尾盤時急速拉升,維持股價表面的虛假繁榮,在盤中交易時趁機大肆出貨。

(3)炒作的個股往往要伴隨著某種利好,或者是具有某種題材或熱點板塊。若是沒有利好題材或熱點板塊效應刺激的話,很難吸引投資者跟風追漲,主力的短莊也難免要做成中長線的莊了。只有在消息題材的配合下,才能吸引市場資金熱切追捧,主力也才能從容身退,快速、漂亮地完成坐莊全過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短期放量過於巨大的個股,其股價上漲往往一步到位,強勢行情的持續時間較短,投資者在參與時一定要注意採用快進快出的投資原則。在初期放量,股價已經出現加快上漲跡象時介入,而在快莊股急劇放量和快速拉高的過程中賣出。其中的關鍵是,要提高操作的速度,來回避短線的風險,而不要去計較盈利的多少。

四、主力的偽裝戰術

偽裝是主力的一種必備技能,也是一種天性。他們為了達到吸引市場關注、跟進和誤導投資者逃離、回避的目的,憑藉強大的實力,通過種種“偽裝”手段,向市場展示一系列的假像。

1.建倉時的偽裝

在建倉時,一些主力會對股價肆意砸盤,這期間他們往往不計成本。甚至有時盤面中已經幾乎沒有獲利籌碼,可股價也能大幅跳水。此外,主力為了達到在較低價位上騙籌建倉的目的,還會配合炮製種種利空消息或傳言,甚至請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股評家進行不負責任的負面報導和評論,從物質到精神上徹底摧毀投資者的心理防線,使投資者最終選擇割肉離場。

2.出貨時的偽裝

在出貨時,市場中會流傳著各種有關該股的利多消息和傳言,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往往會同步大幅飆升,各種各樣的題材花環紛紛戴在這種股票身上,股評家也不失時機地紛紛予以推薦,各種有關該股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也層出不窮。股價也常常會由股評推薦後突然大漲,使持股的投資者遲遲不願賣出。而主力就是在這些耀眼的光芒中銷聲匿跡的,高位買入的投資者若不及時止損,只能乖乖站崗。

3.實力主力的偽裝

實力強大、資金雄厚的主力,常常會採用低調的方法,為的就是能掩蓋其戰略意圖。他們選股時會儘量選擇流通盤較大的、適宜大資金進出的個股,成交量保持溫和放大,股價的拉升採用慢牛式的緩步抬高,在漲幅榜上幾乎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投資者會突然發現這種股票的價格已經上升許多。

4.培養慣性思維的偽裝

為了達到誤導和欺騙投資者的目的,主力通過控制股價的走勢,使投資者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比如在弱市時,主力就會在某一價格區間內做箱體運動,以表現其抗跌的特性。這樣,當投資者發現這個規律時就會形成思維定式,每次股價再次降到箱底時,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抄底的行列。當主力發現有大量投資者在箱體抄底時,就會趁機將籌碼兌現給投資者,股價也會一反常態地破位陰跌下去,主力因此可以順利地出逃。反之,在上升行情中,這種方法也同樣適用。

主力常用的盤口騙術

主力所有的“表演”都是圍繞著盤口進行的。主力經常利用委託單異常、盤口異動等方式製造騙術,讓那些成天盯盤的散戶們上當受騙,以達到自己操盤的目的。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主力常採用的幾種盤口騙術。

一、盤口委託單騙術

盤口是最容易做文章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當賣盤大於買盤時,也就是委比為負時,說明賣壓嚴重;而當買盤大於賣盤時,則說明買盤積極。主力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利用他們自身的優勢在盤口為所欲為。比如,故意在賣盤掛上大單,讓投資者感覺賣壓嚴重,而自己又

悄悄吸籌,如圖9-1所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主力出貨和吸貨的手法和正常的思維方式正好相反。

圖9-1 盤口委託單

二、漲跌停板騙術

主力發力把股價拉到漲停板,然後在漲停價上封幾十萬手的買單。由於買單封得不大,於是就會有很多的短線跟風盤蜂擁而來,你1000股,我1000股,可能會有一兩百萬手的跟風盤,主力見勢就把自己的買單逐步撤走,然後在漲停板上偷偷地出貨。當下面買盤漸少時,主力又封上幾十萬手的買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跟風盤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就這樣循環往復。因此,放巨量漲停,十之八九是主力在出貨。有時早上一開盤有的股票就會以跌停板開盤,把所有集合競價階段的買單都打掉,許多人一看見這種情況就會考慮抄底,而這往往就中了主力的陰謀。

三、盤口異動騙術

有些個股本來走得很穩,突然有一筆大單把股價砸低5%,而後立刻又復原,買進的人以為撿了個便宜,還沒有買進的也以為值得去撿這個便宜,所以在剛才那個低價位上掛單,然後主力再次往下砸,甚至砸得更低,把所買盤都打掉,從而達到皆大歡喜的結局。散戶以為撿了便宜,而主力因為出了一大批籌碼而高興。這是主力打壓出貨手法的變異,屬於盤口異動騙術。

主力的騙線手法

所謂騙線,即主力利用市場心理,在K線走勢和技術圖表上做手腳,誤導散戶做出錯誤的決定。股市中主力的手法可謂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特別是在撤退過程中,為了吸引跟風盤,經常採用各種騙線手法。下面介紹的是一些主力常用的騙線手法。

一、尾盤拉升,假進真出

在收市前15分鐘主力會用大單放量拉高,做高收盤價,主要是為了描繪好K線圖,目的是欺騙散戶。此時散戶若以為是主力拉高,大膽跟進做短差,第二天低開低走的走勢必然讓人後悔不已。這種操盤手法證明主力實力較弱,手上資金不充足。

有些個股整個交易日內都風平浪靜,而鄰近收市的幾分鐘主力卻突然襲擊,連續大單買進將股價迅速推高,這通常表明主力並無打持久戰的決心,而是刻意在日線圖上製造出完美的技術圖形。尾市拉高,投資者連打單進去的時間都沒有,主力的目的就是如此。只敢打遊擊戰,不敢正面進攻。而有時則是該股已進入派發階段,主力在盤中減倉之後,尾市再將股價拉高。其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避免走勢圖出現惡化;二是將股價推高,為次日繼續派發留出空間。

如圖9-2所示的西山煤電,全天運行比較平穩,但收盤前一小時股價有了異動,開始向上拉升,截至收盤時股價封至漲停板位置,而主力則在此過程中趁機出貨。如圖9-3所示,當天的拉升實際上很具有欺騙性,因為收盤時,股價突破了前面的高點位,給投資者一種放量突破的錯覺。特別是第二天的跳空高開更是讓投資者相信之前的判斷,而實際上,這只是主力的一次表演過程,真正的意圖是拉高出貨。

如圖9-4所示的桐昆股份,同樣是採用了在尾盤拉升出貨的方式。下午兩點左右,股價突破放量向上急拉,但很快又迅速滑落,從而完成了一定的出貨任務;從其後面的K線圖(見圖9-5)中可以看到,隨後股價便開始轉升為跌,向下運行。

圖9-2 西山煤電某日的分時圖

圖9-3 西山煤電的K線圖

圖9-4 桐昆股份某日的分時圖

圖9-5 桐昆股份的K線圖

二、假突破

通常,一個整理形態的向上突破,很容易吸引散戶跟進。例如,有效突破三角形、旗形、矩形時常會出現一定的升幅,主力往往利用人們喜歡跟進突破個股的心理而製造整理形態的向上突破,甚至還有價升量增的假像,來進行騙線。因此,投資者對於高位形成的形態突破要保持謹慎,一旦發現是假突破應及時止損離場。

如圖9-6所示的鹽田港,同樣是在高位震盪後突然放量向上突破,但從圖中可以看到,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並沒有與股價的上漲形成正比,而是出現了放量滯漲的形態,可見主力的突破確實有可疑之處。聰明的投資者一定不會錯過這種出局的機會。

圖9-6 鹽田港的K線圖

三、假填權

莊股炒作的一條鐵律是該股一定有大比例的送配消息。在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前,莊股通常都會炒得很高。這時候,即使主力再拉升也沒有什麼意義,而股價大幅上升後,追漲買進的人會越來越少。所以,股價要在高位企穩一段時間,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消息。一旦消息公佈,炒高了的股票大幅除權,會使價位降到很低,30元的股票,10送10就只有15元了。這時候,主力利用廣大中小散戶追漲的心理,在除權日大幅拉升股價,造成巨大的成交量,製造要進行填權的態勢。而當投資者都在期盼著填權行情到來的時候,股價卻突然轉頭向下運行,很快便一蹶不振。

對於除權類個股能否填權,投資者需要把握以下兩個方面,即大盤的走勢和個股的質地。當大盤處於牛市時,主力就可能順勢填權;而大盤走弱時,主力往往會借助假填權來達到出貨的目的。從個股質地上看,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最終將走出填權行情。若達不到以上兩個標準,投資者就要加以警惕,判斷主力是否為假填權,而真實的目的是出貨。

四、做影線

通常情況下,上影線長,表示阻力大;而下影線長,則表示支撐強烈。主力經常利用很多投資者這樣的思維,通過做影線來進行騙線。所以,下影線長的個股,並不一定有多大支撐,上影線長的個股,並不一定有多大拋壓,投資者不應死守教條,而應瞭解其具體走勢後進行具體分析。具體操作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幾種影線。

1.試盤時的上影線

主力拉升股票之前一般都要試盤,而目前主力普遍採用的手段之一就是用上影線試探上方拋壓。如果上影線長,但成交量未放大,股價始終在一個區域內收帶上影線的K線,是主力試盤。如果在試盤後該股放量上揚,則可安心持股;如果轉入下跌,則證明主力試出上方確有拋壓,此時可跟莊拋股,一般在更低位可以接回。但是當一檔股票大漲之後拉出長上影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後市走弱,要及時離場。

如圖9-7所示的大冶特鋼,在突破了60日均線之後,主力便進行了試盤,當天早盤放量向上拉升,隨後便開始震盪向下運行,可見當天上方確實遇到了一定的拋盤壓力。從圖9-8所示的K線圖中可以看到,主力隨後便開始了橫盤整理,過了一段時間才再次拉升。

2.洗盤時的上影線

在一些剛剛啟動不久的個股身上經常會發生這種上影線,有些主力為了洗盤,會用上影線嚇出那些持倉不堅定者,嚇退欲跟莊者。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投資者不僅要關注K線的影線,還應該結合K線組合以及技術指標等方面去綜合考慮。

圖9-7 大冶特鋼某日的分時圖

圖9-8 大冶特鋼的K線圖

小心主力的多空陷阱

由於股市是一個零和市場,有人賺必定就要有人賠。因此主力想要賺錢,散戶就要賠錢。也就是說,主力會利用各種手段從散戶那裡賺到錢,而設置陷阱就是手段之一。通過設置陷阱可以誘騙投資者按照他們的意願買入或賣出。主力設置的陷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多頭陷阱,一種是空頭陷阱。

一、多頭陷阱的概念

多頭陷阱是指主力利用資金、資訊及技術優勢,通過技術處理手段操縱股價和股價走勢的技術形態,使其在盤面中顯現出做多的態勢,引誘投資者大批買入的市場情形。

主力設置多頭陷阱的先決條件就是自己必須要有獲利空間,也就是說,多頭陷阱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在股價處於高位時,若主力有獲利空間,即使股價下跌到低位,也一樣會出現貌似反轉、實為暫時反彈的多頭陷阱。因此,多頭陷阱又可以分為股價構築頂部時的多頭陷阱和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形成的多頭陷阱兩類。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只有當股指大幅下挫,市道低迷,且很多人被套時,才會對股市風險產生深切的體會。然而一旦行情反轉,在市場賺錢效應的示範下,盈利的誘餌常會使投資者將多頭風險忘得一乾二淨,因而連連追高,最後一頭栽在多頭陷阱之中。因此,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中獲得最終的成功,務必要提高對股市中利誘的警惕,謹防因輕視而掉入多頭陷阱。

多頭陷阱通常表現為以下形式。

(1)借助利好消息,突破重要關口,日K線圖有向上跳空缺口。

(2)升勢迅猛,大盤或個股短線失地後很快失而復得。

(3)技術指標在高位強勢運行,市場出現嚴重超買的現象。

(4)股價回升時成交量出現萎縮。

在股市中,多頭陷阱經常會出現,由於它欺騙性大,上當者眾多,往往會給普通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在股市中行走,如果不能認識主力設置的多頭陷阱,必定會輸多贏少。

二、設置多頭陷阱的手法

通常,主力會通過以下方法設置多頭陷阱。

1.利用技術關口設置陷阱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熊市的初期和牛市的後期。在熊市初期,主力會利用重要點位設置多頭陷阱,在整數關口、箱體底部、回檔位制造反彈,為的就是給市場人士造成跌不破的跡象。當投資者大舉殺入,主力便會大肆拋售,將關口砸破。

在牛市後期,市場熱情正是空前高漲之時,由於投資者此時的信心比較堅定,認為即使大盤面臨重要技術關口,突破也不成問題。這時,主力就會製造突破的假像,讓中小投資者跟進,自己則出其不意逢高派發,或打壓減磅,使跟風者全部陷進其設置的陷阱之中。

2.利用技術指標設置陷阱

主力利用技術指標設置多頭陷阱時,往往有意讓技術指標在底部鈍化或讓其產生底背離,以便使投資者認為股票已嚴重超賣而輕易買入。比如,主力要出貨,股價處於中高價位,主力就會讓日K線、KDJ、MACD等指標在底部鈍化,在一些投資者介入搶反彈時,主力便會將籌碼派發給他們。

3.利用技術形態設置陷阱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所熟悉的看多的典型技術形態有W形底、頭肩底、圓形底、三重底、上升三角形、上升旗形等。主力為了在高位派發,通常會借助于投資者對各種看多形態的依賴製造陷阱,眼看就要形成W形反轉,剛剛突破頸線卻又反轉下跌,在頸線位制 造假突破出貨,經過這樣的精心設置,多頭陷阱就可以大功告成。有時,主力也會利用一些具有看漲意義的典型K線形態佈設多頭陷阱。要識破這些多頭陷阱,投資者就應該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和成交量變化來綜合判斷再做決策,另外,還要準確掌握常見看漲形態的典型特徵。比如,有些形態,必須要有效突破頸線才能成立,而且還要結合當時的大市情況。

4.成交量急劇放大

很多投資者一旦發現個股突然急劇放量就會認為是主力建倉,實際上股價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放量。所以,環境的不同、價位的不同、題材的不同,使得放量的性質也是各不相同的。真正有上升潛力的控盤類個股只是在啟動初期會保持溫和的逐漸增大的放量,在拉升途中成交量反而有所減少。若股價啟動時放量放得過大,說明主力屬於短線坐莊模式,一般建倉程度不深,主力拉升股價時會採用邊拉邊出的手法,其資金性質多屬於炒一把就走的遊資,個股行情往往屬於短線熱點行情。之前的放量只不過是短線主力的一個誘餌。

5.股價走勢強勁的誘惑

對於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強莊,他們為了達到逢高派發的目的,通常會將股價急速拉升,並在使股價迅速脫離成本區的同時,以強勁的走勢刺激投資者追漲。有時主力還會故意將股價拉到漲停板,然後在盤中多次打開漲停,將貨拋售給追漲的投資者,等到尾盤時再封漲停,以此來誘惑追漲的投資者。

6.高送轉分配方案的誘惑

通常情況下,當股價被大幅拉高後,就很少有投資者再願意繼續追高,而主力又不願降下辛苦拉高的股價兌現利潤。此時,高送轉分配方案的適時推出,就解決了主力的這一難題。這樣做既可以降低公司股價,打開炒作空間,又有利於相關上市公司未來的再融資規劃。所以,高送轉也是上市公司歡迎的分配方式。但是,投資者在這種令市場各方皆大歡喜的分配方案引發的熱炒中,要保持一分警惕,歷史有許多超級黑馬都是在高送轉的熱炒中形成了多年來無法逾越的股價頂峰。

三、辨別多頭陷阱的技巧

一個多頭陷阱的成功構築,往往會伴隨著很理想的“量價配合”。為了規避多頭陷阱的風險,投資者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研判。以下是廣大有經驗的投資者做出的總結,希望可以為讀者朋友提供參考。

(1)股價在底部區域時如果出現量價配合,是行情啟動的跡象。若股價出現一波拉升後再出現量價配合,則是多頭陷阱。

(2)如果投資者都很謹慎,市場氣氛還不熱烈時出現量價配合,是行情有效跡象。

(3)如果在股價下跌時,沒有跌破10日均線,即使跌破也只是瞬間,然後又反彈至更高的價位,這是行情可持續的標誌;但若股價拉出長陰,且在均線下方停留的時間較長,同時反彈時出現量小滯漲的話,則是行情已處於末期的標誌。

(4)當投資者興趣高漲、氣氛極度火爆時出現了量價配合的現象,則是多頭陷阱;若是量增價漲、量縮價跌,則是行情向好的徵兆;而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則是行情向壞的徵兆。

作為中小投資者,若不慎落入主力的多頭陷阱裡,長線投資者首先要仔細分析手中的股票基本面有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而短線操作者應儘快斬倉出局。若公司業績良好且專案進展順利,那麼就只好長期抗戰了。此外,還要看大盤處於什麼樣的運行態勢,當大盤並未出現大的下跌態勢時,就不必驚慌。

四、空頭陷阱的概念

空頭陷阱,即主力在某個階段設下的一個圈套,以引誘投資者賣出手中籌碼。市場主流資金大力做空,通過盤面中顯現出明顯疲弱的形態,誘使投資者恐慌性拋售股票。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時,經常結合向下突破製造假像,使恐慌拋盤湧出後又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從技術上來分析,空頭陷阱特徵與多頭陷阱特徵剛好相反,首先是股價前期大幅下跌,但近期各項短期、中期、長期指標出現向好的苗頭,成交量逐步溫和放量或者不規則溫和放量,甚至放出天量;其次,短期、中短期各項指標時好時壞,中期、長期指標要麼沒變,要麼出現微微上翹現象。

空頭陷阱主要出現在兩個階段,即建倉前和建倉後。以主力是否建倉為分界線可以劃分為兩類空頭陷阱:一類是建倉前期的空頭陷阱;另一類是主力建倉後屬於洗盤性質的空頭陷阱,這類空頭陷阱是為了清洗浮籌,抬高投資者成本,減輕主力拉升股價的成本。由於此時主力已經大致完成建倉,是不願讓其他資金有低位吸納的機會的。因此這一時期的空頭陷阱,都會伴隨著底部同時出現,而且空頭陷阱製造出來的底部,是最低限度也是一處階段性底部。作為中小投資者,如果能準確識別空頭陷阱,並在空頭陷阱中積極做多,逢低買入,將會有很大的收穫。主力設置空頭陷阱的手法變幻莫測,為了更好地實施計畫,有效地獵殺多頭,主力在各種各樣技術陷阱的佈置和運用上也有了新的變化。因此,面對變幻莫測的股市,投資者有必要向主力學習,變得更加聰明起來,正確地研判行情走勢,有效地規避空頭陷阱。

空頭陷阱不是空頭市場,若投資者把空頭市場當成空頭陷阱,或者把空頭陷阱當成空頭市場,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主力在設置陷阱時,總是盡力掩飾,讓投資者難以察覺。比如在設置空頭陷阱時,往往營造得像空頭市場,等中小投資者進去後明白過來時,已經於事無補。具體來說,空頭陷阱主要表現出以下幾種特徵。

(1)股價前期出現過大幅下跌,成交量大幅萎縮,屢創低量。

(2)主力向下做空時,也會出現適度放量的局面;跳空下挫,跌勢較猛。大盤一旦回頭,上漲攻勢淩厲,幅度很大,一般都以長陽報收,追風者成本較高。

(3)短期均線形態開始向好,上升趨勢也已經初步形成,但均線系統在修復過程中局部又遭到破壞,即短期均線走壞。

(4)空頭陷阱在K線走勢下的特徵,往往是連續幾根長陰線跌穿各種強支撐位,有時甚至伴隨向下跳空缺口,引發市場中恐慌情緒的連鎖反應。

(5)空頭陷阱會導致技術指標下出現嚴重的背離特徵,並且不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的背離,而是多種指標的多重週期的同步背離,使得技術指標嚴重超賣,在低位鈍化。

(6)空頭陷阱經常會故意製造技術形態的破位元,讓投資者誤以為後市下跌空間巨大,紛紛拋出手中的持股,從而使主力得以在低位承接大量的廉價籌碼。

五、空頭陷阱的設置手法

主力主要是利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技術關口、典型技術形態、波浪理論及技術指標來完成陷阱的設置。所以在設置空頭陷阱時,主力會故意把它們做成看空的樣子,以嚇唬膽小有經驗的投資者,讓他們驚慌失措,從而在奪路而逃時掉進自己布好的陷阱中。

1.利用技術關口設置陷阱

在牛市之初,指數面臨整數位元、前期高點頸線位、密集成交區等重要技術關口,主力可能會利用這些位置反復製造一些假像讓投資者感到大盤難以突破。而當持股者紛紛賣出籌碼時,主力則借助資金的優勢,一舉突破,使得持股者紛紛下馬,而場外資金則見風使舵,跟風追漲,有的投資者退場後反身殺入,充當抬轎者,主力則乘機擴大戰果。

在熊市末期,主力會通過各種方式製造恐慌氣氛,製造各種逼空行情,讓投資者感到大盤守不住某個關口了,於是中小投資者紛紛斬倉出逃。

2.利用典型技術形態設置陷阱

形態分析是技術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技術形態對於研判股價走勢很有幫助,有許多技術派人士把它們當成買賣股票的重要依據。正因為這樣,它也成了主力用來製造陷阱的工具。比如,主力為了震倉洗盤,可以把W形底改變為下降三角形,迫使一些籌碼割肉出逃,若換手充分,主力則反手拉升,又會使下降三角形變成三重底;在拉升中途故意製造出一些如M頭形態、圓頂形態等典型的頂部形態,以嚇走膽小的投資者等。

3.利用技術指標設置陷阱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用得比較多的技術指標有MACD、DMI、RSI、KDJ指標等。當大盤連續上漲時,這些指標會在高位鈍化;當大盤持續陰跌時,這些指標一般在低位鈍化。

若主力進貨,就會設置空頭陷阱。要設置空頭陷阱,就會使這些指標在高位鈍化,讓投資者認為股價已處於超買區域而主動賣出籌碼。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學會通過多種技術進行分析,以識破主力利用技術指標設置的陷阱。

4.利用技術圖形誘導投資者

利用技術圖形誘導投資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連續陰跌

連續陰跌,即通過長時期、連續性的陰跌走勢,摧毀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以達到騙籌的目的。

如圖9-9所示的鴻達興業,就是利用了這種連續性的陰跌走勢一步步摧毀投資者的信心。

圖9-9 鴻達興業的K線圖

2)跳水式暴跌

跳水式暴跌表現在K線形態上是一根或連續多根的較長實體陰線的快速暴跌。有時主力在拉升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散戶的持倉成本,就需要進行一些洗盤操作。主力為了清洗浮籌,騙取更多的低價股票,往往會採取接近跌停板的暴跌來恐嚇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

如圖9-10所示的華聯控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升之後,突破出現一波向下的急速跳水,短短三天時間,跌幅達18%左右,這種手法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在出貨,但是聰明的投資者往往會從成交量中看出一些端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幾日的成交量呈現縮小形態,若是出貨的話,如此大的跌幅通常會出現放量現象,而這種縮量的下跌則是洗盤的一種特徵。投資者要學會從多方面進行觀察,以免上當。

圖9-10 華聯控股的K線圖

3)構築頂部形態

主力在個股中刻意操縱股價畫圖,在形態上構築一些形態,如三隻烏鴉、黃昏之星、圓弧頂、頭肩頂、M頂、多重頂等,以達到誘導投資者賣出股票的目的。

如圖9-11所示的*ST南電A,一波上漲之後在階段性的頂部就構建了一個三重頂的形態,而當該形態跌破頸線位置時,往往會嚇跑一些技術分析愛好者。

圖9-11 *ST南電A的K線圖

4)跌破關鍵位

盤中跌破一些投資者認為的關鍵支撐位置(如技術指標的支撐位元、均線系統的支撐位元、各種技術形態的頸線位等),這促使投資者認為股價已經破位元,進而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將手中的股票低價斬倉賣出,而主力則達到了誘空後順利建倉的目的。

投資者要明白的是,主力使用“誘空戰術”,其目的是要收集籌碼。因此,誘空的背後就是一種難得的投資機遇。當主力發動“誘空戰術”時積極買入低廉的籌碼,就可以坐享主力的拉升成果。

六、辨別空頭陷阱的技巧

面對主力的各種表演,投資者應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進行應對,用“空頭陷阱”選股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當然這不僅需要理性的觀察,還需要較大的信心和勇氣。其主要方法如下。

(1)把握不準時就先避開,但如果能夠正確把握主力的成本和目標,就要堅決守倉。

(2)在盤底形態或築底過程中,寧可保持觀望的態度,也不做空,等到多頭市場的支撐失守後或空頭市場的壓力確認堅固後再做空也不遲。否則,空頭陷阱一旦確立,就必然會在原趨勢線突破後反手做多,因為以後的一段漲勢中做多所帶來的利潤會遠大於做空帶來的損失。

(3)當大盤研判已經基本見底,而個股表演快要乏力時,就要積極選定個股,在底部張網,逐步建倉,降低成本,增加價差。

成交量騙術

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一直是投資者研究的課題。可以說,每天的成交量都是真實發生的,但這並不是說,成交量一定是真正的成交量。成交量萎縮不一定會造成股價的大幅下跌,也不一定只有量增才能價漲。如果總是按照經典的量價理論進行操作,投資者最終會發現成交量不僅會騙人,而且是主力設置陷阱的最佳辦法。那麼,主力是怎樣在成交量方面設置陷阱,而中小投資者應該如何防備呢?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案例來瞭解主力常用的手法,以便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對倒放量拉升

主力在拉升時,主要是依據其控盤程度不同來決定是選擇鎖倉拉升還是對倒放量拉升的方式。比如,若主力持倉有限,通常就不敢把戰線拖得太長。在這種情況下,主力通常會採用放量拉升。利用投資者“量增價升”的慣性思維,在拉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的假像,以便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場,從而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短線量增價升的走勢往往可以迅速激發市場人氣,因為主力持倉不大,常常可以在一片短線看好的喧鬧聲中完成派貨。這種拉升方式被稱為對倒放量拉升,因為在放大的成交量中有一部分是主力對敲做出來的。

不過,當主力使用放量對倒的手法拉升股價時,若量能沒有萎縮就說明主力資金實力依然較大,只要成交量沒有萎縮或沒有形成近期的絕對最大量,就可以繼續持股,因此還有能力繼續推高股價;若量能沒有大幅放大,則說明主力並沒有借高點出貨。當遇到上述兩種情況時應該持股待漲,因為這類股票股價的上漲速度是較快的,空間是較大的,一般不會給投資者太多低位買入的機會,想獲利就應果斷買入,所以,沒有進場的投資者可以進行追買操作。

而如果股價上漲幅度已經很大,在高位放出巨量甚至是天量拉升,投資者就要注意減倉或者清倉了,因為此時的放量極有可能是主力對倒出貨造成的。

如圖9-12所示的東旭光電,在一波縮量洗盤之後,觸及60日均線開始向上反彈,然後突然向上放量突破前期高點,隨後幾天一直維持著較大的成交量。然而股價卻沒有繼續向上拓展空間,而是開始反轉下跌。

圖9-12 東旭光電的K線圖

二、久盤後突然放量突破

這裡所說的久盤在以下幾個位置經常出現。

(1)中報或年報公告前不久的盤整。

(2)股價炒高了相當大的幅度後的高位盤整。

(3)炒高後再送配股票除權後的盤整。

久盤的股票有時會在某一天的開盤後發現掛有大量的買單或賣單,擺出一副向上拉升的架勢。開盤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大量的買單層層疊疊地封掛在買一、買二、買三的價位上。同樣,賣單也大批地掛在賣一至賣三的價位上。成交量急劇上升,推動股價上漲。投資者會立即發現它的成交量異常變化,不少人甚至會試探性地買入。但是由於買單已經塞得滿滿的,要想確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場賣出價買進。正是因為這種市場買入的人增多,儘管拋單沉重,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更進一步增強了買入的信心,並產生該股將突破盤局帶量上升、展開新一輪升勢的聯想。股價上升勢頭強勁,通常會在6%~8%幅度內,有的甚至以大量買單短時間封漲停。但不久後又會被大量賣單打開漲停,回檔到漲幅6%~8%盤整。盤整時買二、買三的掛單很多,買一的掛單相對少一些。但賣一至賣三的三個價位的賣單並不多,然而成交量卻不少,顯然是有賣盤按市價在買一的價位拋出。直到當天收盤時,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漲幅一帶成交。次日,有可能高開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勢。當許多人看到該股突破盤局而追漲時,該股在漲到5%~7%時會突然掉頭下跌,大量的拋單拋向那些早上掛單追漲而未能成交且沒有撤單的中小散戶;也有可能略為低開,然後快速推高,上漲至5%~7%的位置。突然掉頭向下,雖然隨後還會反復拉升,但往上的主動買單減少,而往下的拋單卻不斷,股價逐漸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時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盤價以下。隨後的日子,該股成交量萎縮,股價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漲點,並一路陰跌不止。如果不及時止損,股價還會加速下跌,跌到難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那麼,股價為什麼會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時又調頭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實際上,這就是主力利用成交量精心設計的陷阱。這是因為主力在久盤以後仍找不到做多的題材,如果強行上攻就會造成被動,甚至還有潛在的利空消息已經被主力知道。為了儘快脫身,主力不得已採取滾打自己籌碼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像,引起短線炒手關注,誘使人們盲目跟進。這時,主力只是在啟動時滾打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過程中,許多追漲的人接下了主力的大量賣單。那些在追漲時沒有買到股票,然後就將買單掛在那裡的人更加強了買盤的力量,並為主力出貨提供了機會。主力就是這樣利用量增價升這一普遍被人認可的原則,製造了假像,達到出貨的目的。

如圖9-13所示的民生控股,開始一直在高位震盪,但隨著股價運行到前期高點位時,突然放量向上拉升突破前高,隨後一直維持著較大的成交量。但是從圖可以看到,成交量的放大顯然與股價的上漲不成比例,股價並沒有出現多大的漲幅,成交量卻始終居高不下,主力出貨的跡象明顯。而從後面的走勢可以看出,在主力完成出貨任務以後,股價便開始了直線的下跌。

圖9-13 民生控股的K線圖

三、反彈製造假突破

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通常會有一波技術性的反彈行情,特別是突然公佈某個利好的情況下。對於沒有出完貨的主力來講,他們通常不會因為某一突發性的利好而改變整個坐莊計畫,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儘快將剩餘的籌碼清空,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因此,他們通常會借助這波行情製造觸底反彈的假像來進行出貨,因為這時相對于高點已經有不小的跌幅,很容易給投資者一種見底的錯覺,更有利於主力完成派發的工作。

如圖9-14所示的方大集團以及圖9-15所示的深天馬A,都是在下跌的過程中由於某個利好的公佈,出現了一波反彈行情,並放量突破了60日均線,但很快便停止上漲,轉而繼續下跌行情,而主力也在這波反彈中成功完成了出貨任務。

圖9-14 方大集團的K線圖

圖9-15 深天馬A的K線圖

筆者重點剖析莊家常用的坐莊手段,詳盡地揭露了莊家的操盤秘密,讓投資者瞭解莊家的操盤底細,以及對各個階段的盤口現象、技術特徵、量價關係等進行深入分析,使散戶通過觀察盤面走勢,洞悉莊家意圖,進而判斷莊家是吸貨、洗盤還是出貨。中線選股,買賣點把握,個股諮詢,歡迎前來找我共同探討學習,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筆者公眾平臺:價值投資觀(jztzg666)

讓中小散戶紛紛落入其陷阱之內。

2.拉升階段

主力在底部獲得足夠的廉價籌碼以後,就要開始進入拉升階段了。這時,主力往往更希望借助外在的市場力量來實現其推高的意圖,以防止所控籌碼在計畫外隨機增加太多以及隨之而來的成本上升。準備拉升股價的時候,會有上市公司有節制、有保留地公佈一些利好消息;有股評人士的個人推薦、從技術上造勢;有諮詢機構的所謂投資分析報告等。通常情況下不會正面鼓吹炒作物件,而是採用迂回戰術,介紹目標所在行業、地域、板塊、概念等炒作題材,以達到喚起市場氣氛的目的,使目標股票開始引人注目,並配合主力的畫圖手法,千方百計地引起市場的關注。

3.出貨階段

主力的最終目的是出貨套現。在拉升過程中,會有公司公佈重大利好消息,股評人士有意無意做出強勢的判斷,引發市場的追捧。這個時候,主力的“故事”往往會以重磅炸彈的方式閃亮登場,隨之而來的便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例如,重大題材的披露,往往會對投資者形成極為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並使相當多數的人足以相信其仍然存在巨大的上揚空間和成長潛力,從而大膽買入,主力則乘機大規模派貨,實現“勝利大逃亡”。

主力往往是絞盡腦筋,使盡渾身解數,有計劃、有步驟地處處設陷阱、布圈套,採取時真時假、虛虛實實的手段,來誘惑廣大散戶,為的就是使自己能夠順利建倉、拉升、出貨,最終成功獲得預期利潤。

4.如何應對資訊戰

對於市場上每天公佈的資訊,作為廣大散戶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辨別真偽,不讓一些假消息蒙蔽自己的眼睛。具體來說,投資者可以從股價所處的階段、是否是權威媒體發佈等方面去加以考慮。比如,要看股票處在主力操盤哪個位置,是建倉吸籌階段、拉升階段,還是出貨階段。若無法判斷莊股階段,也可以根據股價所處相對位置進行判斷,看股價是處於低位元、中位元還是高位。若股價已大幅拉高,八成就是為了配合主力的出貨而散佈的假消息,在判斷時可以參照成交量的變化以及股價在各個位置的形態變化。若股價處於底部,極有可能是主力保密不嚴走漏了風聲。另外,對於一些源於基本面的消息,可以在權威的新聞媒體上得以證實。

二、主力的折磨戰術

當主力選中一隻業績較好、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而這檔股票又同時被其他投資者看好時,主力往往不會採用打壓的方式進行建倉,因為這樣做就很有可能讓別的主力占了便宜。這時,主力一般會採用“折磨戰術”,將股價橫盤在某一價格區間內,或使股價處於長時間的緩慢陰跌中,即使大盤上漲,該股也不會跟隨上漲。這樣會使買進該股的投資者無法獲利,用時間消耗投資者的炒作熱情,使投資者在疲憊不堪中最終選擇放棄。

主力的“折磨戰術”主要有陰跌和橫盤兩種表現形式,有時主力也會將兩種方式綜合起來加以運用。主力使用“折磨戰術”的研判要點有以下幾點。

(1)採用這類戰術的個股通常具有一定投資價值,有的甚至價格已經嚴重背離其價值。因為,這類個股往往容易吸引散戶投資者的注意力,給主力建倉造成一定的障礙。

(2)當主力採用陰跌方式時,股價調整幅度未必有多大,但所有買入的投資者都不能獲利,而且每天的市值處於不斷消減中,使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不斷受到影響。

(3)採用橫盤方式時,股價靜如止水般的沉寂。當大盤上漲時,該股不會跟隨著同步上漲,當大盤下跌時,該股也跌幅不大,股價始終在某一極小價格區間內窄幅波動,使投資者缺乏炒作空間。而且,在橫盤即將結束時,往往會有一個假的跳水動作。

(4)當主力使用“折磨戰術”時,盤整的時間跨度較長。主力往往通過長時間的調整摧毀投資者的持股意志,使投資者持股信心趨於崩潰,最終選擇低價拋售。

三、主力的閃電戰術

閃電戰術是一種快速坐莊模式,多為遊資所為。由於坐莊資金常常將個股以最快的速度拉到漲停板,再通過邊拉邊出的手法出貨,整個坐莊週期如閃電般快速,操作行為兇悍。因此,這類主力也被稱為“漲停板敢死隊”。

這種快速坐莊模式所經歷的時間過程很短,一般只有1~2周的時間。主力將建倉、洗盤、拉升、出貨等所有的操盤手段幾乎放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採用邊拉邊出的手法,迅速地完成整個坐莊過程。當投資者有所醒悟時,主力早已不知去向。這類主力的坐莊過程有以下特點。

(1)這種坐莊模式中主力出貨後,股價往往暫時下跌不深,更多的時候是縮量橫盤整理。在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才逐漸加速下滑。因為這種邊拉邊出的快速建倉、快速出貨的方式往往不能在短期內徹底將貨出乾淨,因此,主力會利用殘餘的籌碼,暫時將股價維持在某一水準,待完全出清存貨後,才任由股價沉沒下去。

(2)該坐莊模式最明顯的識別特徵是成交量在短期內過度地急劇放大,使投資者認為是主力建倉,於是紛紛追高買入。可是,一旦持有後,卻發現股價突然沉寂下來,給人感覺像是在進行洗盤,這時主力很可能已經完成大部分的出貨了。其實,這類主力多採用邊拉邊出的出貨手法,在建倉的同時即開始出貨,只不過股價在低位時,主力是大進小出,當股價拉到高位時,主力是少進多出。用少量資金在早盤時高開,或在尾盤時急速拉升,維持股價表面的虛假繁榮,在盤中交易時趁機大肆出貨。

(3)炒作的個股往往要伴隨著某種利好,或者是具有某種題材或熱點板塊。若是沒有利好題材或熱點板塊效應刺激的話,很難吸引投資者跟風追漲,主力的短莊也難免要做成中長線的莊了。只有在消息題材的配合下,才能吸引市場資金熱切追捧,主力也才能從容身退,快速、漂亮地完成坐莊全過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短期放量過於巨大的個股,其股價上漲往往一步到位,強勢行情的持續時間較短,投資者在參與時一定要注意採用快進快出的投資原則。在初期放量,股價已經出現加快上漲跡象時介入,而在快莊股急劇放量和快速拉高的過程中賣出。其中的關鍵是,要提高操作的速度,來回避短線的風險,而不要去計較盈利的多少。

四、主力的偽裝戰術

偽裝是主力的一種必備技能,也是一種天性。他們為了達到吸引市場關注、跟進和誤導投資者逃離、回避的目的,憑藉強大的實力,通過種種“偽裝”手段,向市場展示一系列的假像。

1.建倉時的偽裝

在建倉時,一些主力會對股價肆意砸盤,這期間他們往往不計成本。甚至有時盤面中已經幾乎沒有獲利籌碼,可股價也能大幅跳水。此外,主力為了達到在較低價位上騙籌建倉的目的,還會配合炮製種種利空消息或傳言,甚至請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股評家進行不負責任的負面報導和評論,從物質到精神上徹底摧毀投資者的心理防線,使投資者最終選擇割肉離場。

2.出貨時的偽裝

在出貨時,市場中會流傳著各種有關該股的利多消息和傳言,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往往會同步大幅飆升,各種各樣的題材花環紛紛戴在這種股票身上,股評家也不失時機地紛紛予以推薦,各種有關該股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也層出不窮。股價也常常會由股評推薦後突然大漲,使持股的投資者遲遲不願賣出。而主力就是在這些耀眼的光芒中銷聲匿跡的,高位買入的投資者若不及時止損,只能乖乖站崗。

3.實力主力的偽裝

實力強大、資金雄厚的主力,常常會採用低調的方法,為的就是能掩蓋其戰略意圖。他們選股時會儘量選擇流通盤較大的、適宜大資金進出的個股,成交量保持溫和放大,股價的拉升採用慢牛式的緩步抬高,在漲幅榜上幾乎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投資者會突然發現這種股票的價格已經上升許多。

4.培養慣性思維的偽裝

為了達到誤導和欺騙投資者的目的,主力通過控制股價的走勢,使投資者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比如在弱市時,主力就會在某一價格區間內做箱體運動,以表現其抗跌的特性。這樣,當投資者發現這個規律時就會形成思維定式,每次股價再次降到箱底時,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抄底的行列。當主力發現有大量投資者在箱體抄底時,就會趁機將籌碼兌現給投資者,股價也會一反常態地破位陰跌下去,主力因此可以順利地出逃。反之,在上升行情中,這種方法也同樣適用。

主力常用的盤口騙術

主力所有的“表演”都是圍繞著盤口進行的。主力經常利用委託單異常、盤口異動等方式製造騙術,讓那些成天盯盤的散戶們上當受騙,以達到自己操盤的目的。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主力常採用的幾種盤口騙術。

一、盤口委託單騙術

盤口是最容易做文章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當賣盤大於買盤時,也就是委比為負時,說明賣壓嚴重;而當買盤大於賣盤時,則說明買盤積極。主力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利用他們自身的優勢在盤口為所欲為。比如,故意在賣盤掛上大單,讓投資者感覺賣壓嚴重,而自己又

悄悄吸籌,如圖9-1所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主力出貨和吸貨的手法和正常的思維方式正好相反。

圖9-1 盤口委託單

二、漲跌停板騙術

主力發力把股價拉到漲停板,然後在漲停價上封幾十萬手的買單。由於買單封得不大,於是就會有很多的短線跟風盤蜂擁而來,你1000股,我1000股,可能會有一兩百萬手的跟風盤,主力見勢就把自己的買單逐步撤走,然後在漲停板上偷偷地出貨。當下面買盤漸少時,主力又封上幾十萬手的買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跟風盤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就這樣循環往復。因此,放巨量漲停,十之八九是主力在出貨。有時早上一開盤有的股票就會以跌停板開盤,把所有集合競價階段的買單都打掉,許多人一看見這種情況就會考慮抄底,而這往往就中了主力的陰謀。

三、盤口異動騙術

有些個股本來走得很穩,突然有一筆大單把股價砸低5%,而後立刻又復原,買進的人以為撿了個便宜,還沒有買進的也以為值得去撿這個便宜,所以在剛才那個低價位上掛單,然後主力再次往下砸,甚至砸得更低,把所買盤都打掉,從而達到皆大歡喜的結局。散戶以為撿了便宜,而主力因為出了一大批籌碼而高興。這是主力打壓出貨手法的變異,屬於盤口異動騙術。

主力的騙線手法

所謂騙線,即主力利用市場心理,在K線走勢和技術圖表上做手腳,誤導散戶做出錯誤的決定。股市中主力的手法可謂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特別是在撤退過程中,為了吸引跟風盤,經常採用各種騙線手法。下面介紹的是一些主力常用的騙線手法。

一、尾盤拉升,假進真出

在收市前15分鐘主力會用大單放量拉高,做高收盤價,主要是為了描繪好K線圖,目的是欺騙散戶。此時散戶若以為是主力拉高,大膽跟進做短差,第二天低開低走的走勢必然讓人後悔不已。這種操盤手法證明主力實力較弱,手上資金不充足。

有些個股整個交易日內都風平浪靜,而鄰近收市的幾分鐘主力卻突然襲擊,連續大單買進將股價迅速推高,這通常表明主力並無打持久戰的決心,而是刻意在日線圖上製造出完美的技術圖形。尾市拉高,投資者連打單進去的時間都沒有,主力的目的就是如此。只敢打遊擊戰,不敢正面進攻。而有時則是該股已進入派發階段,主力在盤中減倉之後,尾市再將股價拉高。其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避免走勢圖出現惡化;二是將股價推高,為次日繼續派發留出空間。

如圖9-2所示的西山煤電,全天運行比較平穩,但收盤前一小時股價有了異動,開始向上拉升,截至收盤時股價封至漲停板位置,而主力則在此過程中趁機出貨。如圖9-3所示,當天的拉升實際上很具有欺騙性,因為收盤時,股價突破了前面的高點位,給投資者一種放量突破的錯覺。特別是第二天的跳空高開更是讓投資者相信之前的判斷,而實際上,這只是主力的一次表演過程,真正的意圖是拉高出貨。

如圖9-4所示的桐昆股份,同樣是採用了在尾盤拉升出貨的方式。下午兩點左右,股價突破放量向上急拉,但很快又迅速滑落,從而完成了一定的出貨任務;從其後面的K線圖(見圖9-5)中可以看到,隨後股價便開始轉升為跌,向下運行。

圖9-2 西山煤電某日的分時圖

圖9-3 西山煤電的K線圖

圖9-4 桐昆股份某日的分時圖

圖9-5 桐昆股份的K線圖

二、假突破

通常,一個整理形態的向上突破,很容易吸引散戶跟進。例如,有效突破三角形、旗形、矩形時常會出現一定的升幅,主力往往利用人們喜歡跟進突破個股的心理而製造整理形態的向上突破,甚至還有價升量增的假像,來進行騙線。因此,投資者對於高位形成的形態突破要保持謹慎,一旦發現是假突破應及時止損離場。

如圖9-6所示的鹽田港,同樣是在高位震盪後突然放量向上突破,但從圖中可以看到,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並沒有與股價的上漲形成正比,而是出現了放量滯漲的形態,可見主力的突破確實有可疑之處。聰明的投資者一定不會錯過這種出局的機會。

圖9-6 鹽田港的K線圖

三、假填權

莊股炒作的一條鐵律是該股一定有大比例的送配消息。在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前,莊股通常都會炒得很高。這時候,即使主力再拉升也沒有什麼意義,而股價大幅上升後,追漲買進的人會越來越少。所以,股價要在高位企穩一段時間,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消息。一旦消息公佈,炒高了的股票大幅除權,會使價位降到很低,30元的股票,10送10就只有15元了。這時候,主力利用廣大中小散戶追漲的心理,在除權日大幅拉升股價,造成巨大的成交量,製造要進行填權的態勢。而當投資者都在期盼著填權行情到來的時候,股價卻突然轉頭向下運行,很快便一蹶不振。

對於除權類個股能否填權,投資者需要把握以下兩個方面,即大盤的走勢和個股的質地。當大盤處於牛市時,主力就可能順勢填權;而大盤走弱時,主力往往會借助假填權來達到出貨的目的。從個股質地上看,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最終將走出填權行情。若達不到以上兩個標準,投資者就要加以警惕,判斷主力是否為假填權,而真實的目的是出貨。

四、做影線

通常情況下,上影線長,表示阻力大;而下影線長,則表示支撐強烈。主力經常利用很多投資者這樣的思維,通過做影線來進行騙線。所以,下影線長的個股,並不一定有多大支撐,上影線長的個股,並不一定有多大拋壓,投資者不應死守教條,而應瞭解其具體走勢後進行具體分析。具體操作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幾種影線。

1.試盤時的上影線

主力拉升股票之前一般都要試盤,而目前主力普遍採用的手段之一就是用上影線試探上方拋壓。如果上影線長,但成交量未放大,股價始終在一個區域內收帶上影線的K線,是主力試盤。如果在試盤後該股放量上揚,則可安心持股;如果轉入下跌,則證明主力試出上方確有拋壓,此時可跟莊拋股,一般在更低位可以接回。但是當一檔股票大漲之後拉出長上影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後市走弱,要及時離場。

如圖9-7所示的大冶特鋼,在突破了60日均線之後,主力便進行了試盤,當天早盤放量向上拉升,隨後便開始震盪向下運行,可見當天上方確實遇到了一定的拋盤壓力。從圖9-8所示的K線圖中可以看到,主力隨後便開始了橫盤整理,過了一段時間才再次拉升。

2.洗盤時的上影線

在一些剛剛啟動不久的個股身上經常會發生這種上影線,有些主力為了洗盤,會用上影線嚇出那些持倉不堅定者,嚇退欲跟莊者。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投資者不僅要關注K線的影線,還應該結合K線組合以及技術指標等方面去綜合考慮。

圖9-7 大冶特鋼某日的分時圖

圖9-8 大冶特鋼的K線圖

小心主力的多空陷阱

由於股市是一個零和市場,有人賺必定就要有人賠。因此主力想要賺錢,散戶就要賠錢。也就是說,主力會利用各種手段從散戶那裡賺到錢,而設置陷阱就是手段之一。通過設置陷阱可以誘騙投資者按照他們的意願買入或賣出。主力設置的陷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多頭陷阱,一種是空頭陷阱。

一、多頭陷阱的概念

多頭陷阱是指主力利用資金、資訊及技術優勢,通過技術處理手段操縱股價和股價走勢的技術形態,使其在盤面中顯現出做多的態勢,引誘投資者大批買入的市場情形。

主力設置多頭陷阱的先決條件就是自己必須要有獲利空間,也就是說,多頭陷阱的出現並不僅僅是在股價處於高位時,若主力有獲利空間,即使股價下跌到低位,也一樣會出現貌似反轉、實為暫時反彈的多頭陷阱。因此,多頭陷阱又可以分為股價構築頂部時的多頭陷阱和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形成的多頭陷阱兩類。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只有當股指大幅下挫,市道低迷,且很多人被套時,才會對股市風險產生深切的體會。然而一旦行情反轉,在市場賺錢效應的示範下,盈利的誘餌常會使投資者將多頭風險忘得一乾二淨,因而連連追高,最後一頭栽在多頭陷阱之中。因此,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中獲得最終的成功,務必要提高對股市中利誘的警惕,謹防因輕視而掉入多頭陷阱。

多頭陷阱通常表現為以下形式。

(1)借助利好消息,突破重要關口,日K線圖有向上跳空缺口。

(2)升勢迅猛,大盤或個股短線失地後很快失而復得。

(3)技術指標在高位強勢運行,市場出現嚴重超買的現象。

(4)股價回升時成交量出現萎縮。

在股市中,多頭陷阱經常會出現,由於它欺騙性大,上當者眾多,往往會給普通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在股市中行走,如果不能認識主力設置的多頭陷阱,必定會輸多贏少。

二、設置多頭陷阱的手法

通常,主力會通過以下方法設置多頭陷阱。

1.利用技術關口設置陷阱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熊市的初期和牛市的後期。在熊市初期,主力會利用重要點位設置多頭陷阱,在整數關口、箱體底部、回檔位制造反彈,為的就是給市場人士造成跌不破的跡象。當投資者大舉殺入,主力便會大肆拋售,將關口砸破。

在牛市後期,市場熱情正是空前高漲之時,由於投資者此時的信心比較堅定,認為即使大盤面臨重要技術關口,突破也不成問題。這時,主力就會製造突破的假像,讓中小投資者跟進,自己則出其不意逢高派發,或打壓減磅,使跟風者全部陷進其設置的陷阱之中。

2.利用技術指標設置陷阱

主力利用技術指標設置多頭陷阱時,往往有意讓技術指標在底部鈍化或讓其產生底背離,以便使投資者認為股票已嚴重超賣而輕易買入。比如,主力要出貨,股價處於中高價位,主力就會讓日K線、KDJ、MACD等指標在底部鈍化,在一些投資者介入搶反彈時,主力便會將籌碼派發給他們。

3.利用技術形態設置陷阱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所熟悉的看多的典型技術形態有W形底、頭肩底、圓形底、三重底、上升三角形、上升旗形等。主力為了在高位派發,通常會借助于投資者對各種看多形態的依賴製造陷阱,眼看就要形成W形反轉,剛剛突破頸線卻又反轉下跌,在頸線位制 造假突破出貨,經過這樣的精心設置,多頭陷阱就可以大功告成。有時,主力也會利用一些具有看漲意義的典型K線形態佈設多頭陷阱。要識破這些多頭陷阱,投資者就應該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和成交量變化來綜合判斷再做決策,另外,還要準確掌握常見看漲形態的典型特徵。比如,有些形態,必須要有效突破頸線才能成立,而且還要結合當時的大市情況。

4.成交量急劇放大

很多投資者一旦發現個股突然急劇放量就會認為是主力建倉,實際上股價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放量。所以,環境的不同、價位的不同、題材的不同,使得放量的性質也是各不相同的。真正有上升潛力的控盤類個股只是在啟動初期會保持溫和的逐漸增大的放量,在拉升途中成交量反而有所減少。若股價啟動時放量放得過大,說明主力屬於短線坐莊模式,一般建倉程度不深,主力拉升股價時會採用邊拉邊出的手法,其資金性質多屬於炒一把就走的遊資,個股行情往往屬於短線熱點行情。之前的放量只不過是短線主力的一個誘餌。

5.股價走勢強勁的誘惑

對於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強莊,他們為了達到逢高派發的目的,通常會將股價急速拉升,並在使股價迅速脫離成本區的同時,以強勁的走勢刺激投資者追漲。有時主力還會故意將股價拉到漲停板,然後在盤中多次打開漲停,將貨拋售給追漲的投資者,等到尾盤時再封漲停,以此來誘惑追漲的投資者。

6.高送轉分配方案的誘惑

通常情況下,當股價被大幅拉高後,就很少有投資者再願意繼續追高,而主力又不願降下辛苦拉高的股價兌現利潤。此時,高送轉分配方案的適時推出,就解決了主力的這一難題。這樣做既可以降低公司股價,打開炒作空間,又有利於相關上市公司未來的再融資規劃。所以,高送轉也是上市公司歡迎的分配方式。但是,投資者在這種令市場各方皆大歡喜的分配方案引發的熱炒中,要保持一分警惕,歷史有許多超級黑馬都是在高送轉的熱炒中形成了多年來無法逾越的股價頂峰。

三、辨別多頭陷阱的技巧

一個多頭陷阱的成功構築,往往會伴隨著很理想的“量價配合”。為了規避多頭陷阱的風險,投資者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研判。以下是廣大有經驗的投資者做出的總結,希望可以為讀者朋友提供參考。

(1)股價在底部區域時如果出現量價配合,是行情啟動的跡象。若股價出現一波拉升後再出現量價配合,則是多頭陷阱。

(2)如果投資者都很謹慎,市場氣氛還不熱烈時出現量價配合,是行情有效跡象。

(3)如果在股價下跌時,沒有跌破10日均線,即使跌破也只是瞬間,然後又反彈至更高的價位,這是行情可持續的標誌;但若股價拉出長陰,且在均線下方停留的時間較長,同時反彈時出現量小滯漲的話,則是行情已處於末期的標誌。

(4)當投資者興趣高漲、氣氛極度火爆時出現了量價配合的現象,則是多頭陷阱;若是量增價漲、量縮價跌,則是行情向好的徵兆;而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則是行情向壞的徵兆。

作為中小投資者,若不慎落入主力的多頭陷阱裡,長線投資者首先要仔細分析手中的股票基本面有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而短線操作者應儘快斬倉出局。若公司業績良好且專案進展順利,那麼就只好長期抗戰了。此外,還要看大盤處於什麼樣的運行態勢,當大盤並未出現大的下跌態勢時,就不必驚慌。

四、空頭陷阱的概念

空頭陷阱,即主力在某個階段設下的一個圈套,以引誘投資者賣出手中籌碼。市場主流資金大力做空,通過盤面中顯現出明顯疲弱的形態,誘使投資者恐慌性拋售股票。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時,經常結合向下突破製造假像,使恐慌拋盤湧出後又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從技術上來分析,空頭陷阱特徵與多頭陷阱特徵剛好相反,首先是股價前期大幅下跌,但近期各項短期、中期、長期指標出現向好的苗頭,成交量逐步溫和放量或者不規則溫和放量,甚至放出天量;其次,短期、中短期各項指標時好時壞,中期、長期指標要麼沒變,要麼出現微微上翹現象。

空頭陷阱主要出現在兩個階段,即建倉前和建倉後。以主力是否建倉為分界線可以劃分為兩類空頭陷阱:一類是建倉前期的空頭陷阱;另一類是主力建倉後屬於洗盤性質的空頭陷阱,這類空頭陷阱是為了清洗浮籌,抬高投資者成本,減輕主力拉升股價的成本。由於此時主力已經大致完成建倉,是不願讓其他資金有低位吸納的機會的。因此這一時期的空頭陷阱,都會伴隨著底部同時出現,而且空頭陷阱製造出來的底部,是最低限度也是一處階段性底部。作為中小投資者,如果能準確識別空頭陷阱,並在空頭陷阱中積極做多,逢低買入,將會有很大的收穫。主力設置空頭陷阱的手法變幻莫測,為了更好地實施計畫,有效地獵殺多頭,主力在各種各樣技術陷阱的佈置和運用上也有了新的變化。因此,面對變幻莫測的股市,投資者有必要向主力學習,變得更加聰明起來,正確地研判行情走勢,有效地規避空頭陷阱。

空頭陷阱不是空頭市場,若投資者把空頭市場當成空頭陷阱,或者把空頭陷阱當成空頭市場,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主力在設置陷阱時,總是盡力掩飾,讓投資者難以察覺。比如在設置空頭陷阱時,往往營造得像空頭市場,等中小投資者進去後明白過來時,已經於事無補。具體來說,空頭陷阱主要表現出以下幾種特徵。

(1)股價前期出現過大幅下跌,成交量大幅萎縮,屢創低量。

(2)主力向下做空時,也會出現適度放量的局面;跳空下挫,跌勢較猛。大盤一旦回頭,上漲攻勢淩厲,幅度很大,一般都以長陽報收,追風者成本較高。

(3)短期均線形態開始向好,上升趨勢也已經初步形成,但均線系統在修復過程中局部又遭到破壞,即短期均線走壞。

(4)空頭陷阱在K線走勢下的特徵,往往是連續幾根長陰線跌穿各種強支撐位,有時甚至伴隨向下跳空缺口,引發市場中恐慌情緒的連鎖反應。

(5)空頭陷阱會導致技術指標下出現嚴重的背離特徵,並且不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的背離,而是多種指標的多重週期的同步背離,使得技術指標嚴重超賣,在低位鈍化。

(6)空頭陷阱經常會故意製造技術形態的破位元,讓投資者誤以為後市下跌空間巨大,紛紛拋出手中的持股,從而使主力得以在低位承接大量的廉價籌碼。

五、空頭陷阱的設置手法

主力主要是利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技術關口、典型技術形態、波浪理論及技術指標來完成陷阱的設置。所以在設置空頭陷阱時,主力會故意把它們做成看空的樣子,以嚇唬膽小有經驗的投資者,讓他們驚慌失措,從而在奪路而逃時掉進自己布好的陷阱中。

1.利用技術關口設置陷阱

在牛市之初,指數面臨整數位元、前期高點頸線位、密集成交區等重要技術關口,主力可能會利用這些位置反復製造一些假像讓投資者感到大盤難以突破。而當持股者紛紛賣出籌碼時,主力則借助資金的優勢,一舉突破,使得持股者紛紛下馬,而場外資金則見風使舵,跟風追漲,有的投資者退場後反身殺入,充當抬轎者,主力則乘機擴大戰果。

在熊市末期,主力會通過各種方式製造恐慌氣氛,製造各種逼空行情,讓投資者感到大盤守不住某個關口了,於是中小投資者紛紛斬倉出逃。

2.利用典型技術形態設置陷阱

形態分析是技術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技術形態對於研判股價走勢很有幫助,有許多技術派人士把它們當成買賣股票的重要依據。正因為這樣,它也成了主力用來製造陷阱的工具。比如,主力為了震倉洗盤,可以把W形底改變為下降三角形,迫使一些籌碼割肉出逃,若換手充分,主力則反手拉升,又會使下降三角形變成三重底;在拉升中途故意製造出一些如M頭形態、圓頂形態等典型的頂部形態,以嚇走膽小的投資者等。

3.利用技術指標設置陷阱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用得比較多的技術指標有MACD、DMI、RSI、KDJ指標等。當大盤連續上漲時,這些指標會在高位鈍化;當大盤持續陰跌時,這些指標一般在低位鈍化。

若主力進貨,就會設置空頭陷阱。要設置空頭陷阱,就會使這些指標在高位鈍化,讓投資者認為股價已處於超買區域而主動賣出籌碼。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學會通過多種技術進行分析,以識破主力利用技術指標設置的陷阱。

4.利用技術圖形誘導投資者

利用技術圖形誘導投資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連續陰跌

連續陰跌,即通過長時期、連續性的陰跌走勢,摧毀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以達到騙籌的目的。

如圖9-9所示的鴻達興業,就是利用了這種連續性的陰跌走勢一步步摧毀投資者的信心。

圖9-9 鴻達興業的K線圖

2)跳水式暴跌

跳水式暴跌表現在K線形態上是一根或連續多根的較長實體陰線的快速暴跌。有時主力在拉升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散戶的持倉成本,就需要進行一些洗盤操作。主力為了清洗浮籌,騙取更多的低價股票,往往會採取接近跌停板的暴跌來恐嚇意志不堅定的投資者。

如圖9-10所示的華聯控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升之後,突破出現一波向下的急速跳水,短短三天時間,跌幅達18%左右,這種手法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在出貨,但是聰明的投資者往往會從成交量中看出一些端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幾日的成交量呈現縮小形態,若是出貨的話,如此大的跌幅通常會出現放量現象,而這種縮量的下跌則是洗盤的一種特徵。投資者要學會從多方面進行觀察,以免上當。

圖9-10 華聯控股的K線圖

3)構築頂部形態

主力在個股中刻意操縱股價畫圖,在形態上構築一些形態,如三隻烏鴉、黃昏之星、圓弧頂、頭肩頂、M頂、多重頂等,以達到誘導投資者賣出股票的目的。

如圖9-11所示的*ST南電A,一波上漲之後在階段性的頂部就構建了一個三重頂的形態,而當該形態跌破頸線位置時,往往會嚇跑一些技術分析愛好者。

圖9-11 *ST南電A的K線圖

4)跌破關鍵位

盤中跌破一些投資者認為的關鍵支撐位置(如技術指標的支撐位元、均線系統的支撐位元、各種技術形態的頸線位等),這促使投資者認為股價已經破位元,進而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將手中的股票低價斬倉賣出,而主力則達到了誘空後順利建倉的目的。

投資者要明白的是,主力使用“誘空戰術”,其目的是要收集籌碼。因此,誘空的背後就是一種難得的投資機遇。當主力發動“誘空戰術”時積極買入低廉的籌碼,就可以坐享主力的拉升成果。

六、辨別空頭陷阱的技巧

面對主力的各種表演,投資者應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進行應對,用“空頭陷阱”選股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當然這不僅需要理性的觀察,還需要較大的信心和勇氣。其主要方法如下。

(1)把握不準時就先避開,但如果能夠正確把握主力的成本和目標,就要堅決守倉。

(2)在盤底形態或築底過程中,寧可保持觀望的態度,也不做空,等到多頭市場的支撐失守後或空頭市場的壓力確認堅固後再做空也不遲。否則,空頭陷阱一旦確立,就必然會在原趨勢線突破後反手做多,因為以後的一段漲勢中做多所帶來的利潤會遠大於做空帶來的損失。

(3)當大盤研判已經基本見底,而個股表演快要乏力時,就要積極選定個股,在底部張網,逐步建倉,降低成本,增加價差。

成交量騙術

成交量與股價的關係,一直是投資者研究的課題。可以說,每天的成交量都是真實發生的,但這並不是說,成交量一定是真正的成交量。成交量萎縮不一定會造成股價的大幅下跌,也不一定只有量增才能價漲。如果總是按照經典的量價理論進行操作,投資者最終會發現成交量不僅會騙人,而且是主力設置陷阱的最佳辦法。那麼,主力是怎樣在成交量方面設置陷阱,而中小投資者應該如何防備呢?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案例來瞭解主力常用的手法,以便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對倒放量拉升

主力在拉升時,主要是依據其控盤程度不同來決定是選擇鎖倉拉升還是對倒放量拉升的方式。比如,若主力持倉有限,通常就不敢把戰線拖得太長。在這種情況下,主力通常會採用放量拉升。利用投資者“量增價升”的慣性思維,在拉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的假像,以便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場,從而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短線量增價升的走勢往往可以迅速激發市場人氣,因為主力持倉不大,常常可以在一片短線看好的喧鬧聲中完成派貨。這種拉升方式被稱為對倒放量拉升,因為在放大的成交量中有一部分是主力對敲做出來的。

不過,當主力使用放量對倒的手法拉升股價時,若量能沒有萎縮就說明主力資金實力依然較大,只要成交量沒有萎縮或沒有形成近期的絕對最大量,就可以繼續持股,因此還有能力繼續推高股價;若量能沒有大幅放大,則說明主力並沒有借高點出貨。當遇到上述兩種情況時應該持股待漲,因為這類股票股價的上漲速度是較快的,空間是較大的,一般不會給投資者太多低位買入的機會,想獲利就應果斷買入,所以,沒有進場的投資者可以進行追買操作。

而如果股價上漲幅度已經很大,在高位放出巨量甚至是天量拉升,投資者就要注意減倉或者清倉了,因為此時的放量極有可能是主力對倒出貨造成的。

如圖9-12所示的東旭光電,在一波縮量洗盤之後,觸及60日均線開始向上反彈,然後突然向上放量突破前期高點,隨後幾天一直維持著較大的成交量。然而股價卻沒有繼續向上拓展空間,而是開始反轉下跌。

圖9-12 東旭光電的K線圖

二、久盤後突然放量突破

這裡所說的久盤在以下幾個位置經常出現。

(1)中報或年報公告前不久的盤整。

(2)股價炒高了相當大的幅度後的高位盤整。

(3)炒高後再送配股票除權後的盤整。

久盤的股票有時會在某一天的開盤後發現掛有大量的買單或賣單,擺出一副向上拉升的架勢。開盤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大量的買單層層疊疊地封掛在買一、買二、買三的價位上。同樣,賣單也大批地掛在賣一至賣三的價位上。成交量急劇上升,推動股價上漲。投資者會立即發現它的成交量異常變化,不少人甚至會試探性地買入。但是由於買單已經塞得滿滿的,要想確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場賣出價買進。正是因為這種市場買入的人增多,儘管拋單沉重,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更進一步增強了買入的信心,並產生該股將突破盤局帶量上升、展開新一輪升勢的聯想。股價上升勢頭強勁,通常會在6%~8%幅度內,有的甚至以大量買單短時間封漲停。但不久後又會被大量賣單打開漲停,回檔到漲幅6%~8%盤整。盤整時買二、買三的掛單很多,買一的掛單相對少一些。但賣一至賣三的三個價位的賣單並不多,然而成交量卻不少,顯然是有賣盤按市價在買一的價位拋出。直到當天收盤時,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漲幅一帶成交。次日,有可能高開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勢。當許多人看到該股突破盤局而追漲時,該股在漲到5%~7%時會突然掉頭下跌,大量的拋單拋向那些早上掛單追漲而未能成交且沒有撤單的中小散戶;也有可能略為低開,然後快速推高,上漲至5%~7%的位置。突然掉頭向下,雖然隨後還會反復拉升,但往上的主動買單減少,而往下的拋單卻不斷,股價逐漸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時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盤價以下。隨後的日子,該股成交量萎縮,股價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漲點,並一路陰跌不止。如果不及時止損,股價還會加速下跌,跌到難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那麼,股價為什麼會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時又調頭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實際上,這就是主力利用成交量精心設計的陷阱。這是因為主力在久盤以後仍找不到做多的題材,如果強行上攻就會造成被動,甚至還有潛在的利空消息已經被主力知道。為了儘快脫身,主力不得已採取滾打自己籌碼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像,引起短線炒手關注,誘使人們盲目跟進。這時,主力只是在啟動時滾打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過程中,許多追漲的人接下了主力的大量賣單。那些在追漲時沒有買到股票,然後就將買單掛在那裡的人更加強了買盤的力量,並為主力出貨提供了機會。主力就是這樣利用量增價升這一普遍被人認可的原則,製造了假像,達到出貨的目的。

如圖9-13所示的民生控股,開始一直在高位震盪,但隨著股價運行到前期高點位時,突然放量向上拉升突破前高,隨後一直維持著較大的成交量。但是從圖可以看到,成交量的放大顯然與股價的上漲不成比例,股價並沒有出現多大的漲幅,成交量卻始終居高不下,主力出貨的跡象明顯。而從後面的走勢可以看出,在主力完成出貨任務以後,股價便開始了直線的下跌。

圖9-13 民生控股的K線圖

三、反彈製造假突破

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之後,通常會有一波技術性的反彈行情,特別是突然公佈某個利好的情況下。對於沒有出完貨的主力來講,他們通常不會因為某一突發性的利好而改變整個坐莊計畫,而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儘快將剩餘的籌碼清空,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因此,他們通常會借助這波行情製造觸底反彈的假像來進行出貨,因為這時相對于高點已經有不小的跌幅,很容易給投資者一種見底的錯覺,更有利於主力完成派發的工作。

如圖9-14所示的方大集團以及圖9-15所示的深天馬A,都是在下跌的過程中由於某個利好的公佈,出現了一波反彈行情,並放量突破了60日均線,但很快便停止上漲,轉而繼續下跌行情,而主力也在這波反彈中成功完成了出貨任務。

圖9-14 方大集團的K線圖

圖9-15 深天馬A的K線圖

筆者重點剖析莊家常用的坐莊手段,詳盡地揭露了莊家的操盤秘密,讓投資者瞭解莊家的操盤底細,以及對各個階段的盤口現象、技術特徵、量價關係等進行深入分析,使散戶通過觀察盤面走勢,洞悉莊家意圖,進而判斷莊家是吸貨、洗盤還是出貨。中線選股,買賣點把握,個股諮詢,歡迎前來找我共同探討學習,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筆者公眾平臺:價值投資觀(jztzg66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