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秦獻計成名

蘇秦, 東周洛陽人, 家裡以務農為生。 早年到齊國求學, 拜鬼穀子為師, 與龐涓、孫臏、張儀同為鬼穀子的學生。 學成後, 外出遊歷多年, 窮困潦倒, 狼狽而回。 家人都私下譏笑他不治生產而逞口舌之利, 捨本逐末。 蘇秦甚感慚愧, 於是閉門不出, 遍觀所藏之書, 感歎道:“從師受教, 埋頭攻讀, 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 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找到《周書陰符》, 伏案鑽研。 一年後, 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 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

蘇秦首先將目標定在洛陽, 求見周顯王。 但顯王周圍的大臣一向瞭解蘇秦的為人, 都瞧不起他,

因而周顯王並不信任他。 於是, 蘇秦西行至秦國。 時秦孝公已死。 就遊說秦惠王兼併列國, 稱帝而治。 秦惠王認為時機不成熟, 且秦國剛處死商鞅, 討厭說客, 未採納他的建議。

蘇秦離開秦國, 向東, 到達趙國。 當時趙肅侯任命其弟趙成為國相, 封為奉陽君。

而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 蘇秦到燕國, 等待了一年多才見到燕文侯。 蘇秦遊說燕文侯, 先從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國與趙國的相依之勢, 接著批評燕國的戰略錯誤:擔憂千里之外的秦國, 卻不擔心百里之內的趙國;最後建議燕文侯合縱趙國, 結為一體。 燕文侯認為蘇秦之議很有道理, 允諾蘇秦“如果能以合縱之計維持燕國安定, 願舉國相報”。 於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 前去遊說趙國。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 奉陽君趙成已死, 便遊說趙肅侯, 提出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的主張。

蘇秦詳細分析了趙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係, 指出趙對韓魏的戰略相依關係, 進而說明了自己的合縱主張:韓、魏、齊、楚、燕、趙六國聯合起來,

共同對抗秦國, 並建議趙國組建六國聯盟並力抗秦, 如此一來, 六國一體, 秦國一定不敢從函谷關出兵侵犯, 趙國的霸主事業也就成功了。 趙肅侯採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 資助他去遊說各諸侯國加盟, 以訂立合縱盟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