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美國重新修訂標準,查查你的血壓正常嗎?

美國重新修訂標準, 查查你的血壓正常嗎?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沒想到卻被高血壓搶佔了頭條。

美國心臟學會公佈了新版美國高血壓指南,

這是歷經14年的更新。 新指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正如指南寫作委員會主席Paul K. Whelton教授說的那樣, 新指南具有四個“新”——新定義、新降壓門檻、新降壓目標值和新測量方法。

一、新定義:≥130/80 mmHg即為高血壓

過去所有國家的所有標準都將血壓≥140/90mmHg診斷為高血壓, 而新指南將高血壓定義為≥130/80 mmHg。

同時, 血壓120-129/小於80 mmHg為血壓升高, 130-139/80-89 mmHg為1級高血壓, ≥140/90 mmHg為2級高血壓。 (如圖)

也就是說, 原來血壓正常的人, 現在被認為是1級高血壓, 原來剛滿足高血壓標準的人, 現在已經是2級高血壓了。

新標準的實施, 高血壓的患病率將明顯增加。 Whelton說, 根據JNC7診斷標準, 有31.9%的美國人是高血壓, 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是34.3%, 而根據2017指南, 有高血壓的人將增加至45.6%, 雖然多診斷了13.7%的高血壓, 但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僅增加至36.2%。

二、新降壓門檻: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門檻降低了, 更多的人需要服用降壓藥

《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南》(JNC8)認為, 對於≥60歲的人, 血壓≥150/90mmHg即可啟動藥物治療;對於小於60歲的人, 血壓≥140/90mmHg即可啟動藥物治療。

新指南指出:如果一個人有冠心病和腦卒中,

或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10%, 那麼血壓≥130/80 mmHg時就應該考慮應用降壓藥物了。

如果沒有冠心病和腦卒中, 而且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小於10%, 起始用藥的門檻是≥140/90 mmHg。

總體說來, 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門檻被降低了, 更多的人需要服用降壓藥了。

三、新目標:必須將血壓降到130/80 mmHg以下,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強化降壓

上一版指南認為, 對於≥60歲的高血壓患者, 血壓小於150/90mmHg就是達標;對於<60歲的高血壓患者, 血壓小於140/90 mmHg就是達標。 不考慮是否合併有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

而新指南認為:

1、對於已確診為高血壓的人, 如果有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危險≥10%, 降壓目標是130/80 mmHg;如果10年心血管病危險小於10%, 把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也是合理的。

2、穩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腎病和腦卒中(非急性期)患者的降壓靶目標值全部為130/80 mmHg。

3、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降壓目標也是130 mmHg。 但如果是患有嚴重多臟器疾病或者預期壽命有限的65歲以上老年人, 可根據臨床情況決定降壓治療和目標值。

這就意味著, 原來將血壓降到140/90 mmHg以下, 現在還不能算達標, 必須努力將血壓降到130/80 mmHg以下。 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血壓也必須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對>65歲的老年人的降壓目標更是大反轉。 原來認為老年人的降壓目標要寬鬆, 不需要降得太低。 而新標準認為, 大部分老年人也需要強化降壓。

此外, 新標準下, 患者需要吃更多種類的藥才能控制血壓達標。 比如原來使用1-2種降壓藥就能控制血壓達標,

現在可能需要2-4種降壓藥才能控制達標。

四、血壓測量新方法: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應至少測量2次血壓, 間隔1分鐘, 然後取平均數

新指南建議, 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應至少測量2次血壓, 間隔1分鐘, 然後取平均數。 如果更換降壓藥物, 應在藥物變動2周後獲取1周的血壓值, 並交給醫生評判。

2015年9月11日, 美國國立衛生院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 簡稱SPRINT研究。 研究顯示, 與收縮壓小於140mmHg的控制目標相比, 將收縮壓控制在小於120mmHg, 可以使心血管併發症減少30%, 死亡率降低25%。 也就是說, 強化降壓可以明顯的獲益。 2017新指南的公佈, 很大程度上受到了SPRINT研究的影響。

Whelton認為, 當血壓超過130/80 mmHg時, 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就已經加倍了。 將130/80 mmHg診斷為高血壓是對患者的“黃牌警告”, 但並不意味著此時一定要吃藥,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降低危險。

將高血壓以及治療目標重新定義,體現了對高血壓早期干預的重要性,在130/80 mmHg就開始干預可以預防更多的高血壓併發症。

他還以我國的高血壓控制率低舉例,認為降低診斷高血壓的門檻,可以讓更多的人血壓得以降低。

總而言之,2017血壓標準的修正,意味著:

1、原來不夠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人也診斷為高血壓,原來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人也需要藥物治療,原來使用1-2種降壓藥就能控制血壓達標,現在可能需要2-4種降壓藥才能控制血壓達標。

2、高血壓的患病人群大幅度增加,能治療達標者可能更少。

3、關於降壓治療的支出增加,但用於心臟支架、腦梗和腦出血的治療費用可能下降。

4、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衰、偏癱、腎衰等致殘率有望下降,因高血壓導致死亡率有望下降。

5、高血壓患者的壽命也許會有所延長。

美國高血壓診斷治療新標準的修訂為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是高血壓大國,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但是,普通人甚至包括很多醫務工作者對於高血壓的危害性仍缺乏充分認識與足夠重視。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借鑒美國指南的積極態度,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重新修訂和調整高血壓的診斷治療標準,將高血壓的防線前移,這對於中國高血壓甚至整個慢性病的人群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並不意味著此時一定要吃藥,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降低危險。

將高血壓以及治療目標重新定義,體現了對高血壓早期干預的重要性,在130/80 mmHg就開始干預可以預防更多的高血壓併發症。

他還以我國的高血壓控制率低舉例,認為降低診斷高血壓的門檻,可以讓更多的人血壓得以降低。

總而言之,2017血壓標準的修正,意味著:

1、原來不夠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人也診斷為高血壓,原來不需要藥物治療的人也需要藥物治療,原來使用1-2種降壓藥就能控制血壓達標,現在可能需要2-4種降壓藥才能控制血壓達標。

2、高血壓的患病人群大幅度增加,能治療達標者可能更少。

3、關於降壓治療的支出增加,但用於心臟支架、腦梗和腦出血的治療費用可能下降。

4、因高血壓導致的心衰、偏癱、腎衰等致殘率有望下降,因高血壓導致死亡率有望下降。

5、高血壓患者的壽命也許會有所延長。

美國高血壓診斷治療新標準的修訂為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是高血壓大國,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但是,普通人甚至包括很多醫務工作者對於高血壓的危害性仍缺乏充分認識與足夠重視。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借鑒美國指南的積極態度,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重新修訂和調整高血壓的診斷治療標準,將高血壓的防線前移,這對於中國高血壓甚至整個慢性病的人群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