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南省西北部一個縣,建縣近2300年,人口近35萬

河南省, 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 故稱河南, 簡稱“豫”, 截至2016年底, 河南共下轄17個地級市、1個省直管市, 包括52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85個縣, 2016年末全省戶籍總人口10788.14萬人, 常住人口9532.42萬人。

澠池縣, 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 位於河南省西北部, 北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隔河相望, 南與洛甯、宜陽相連, 東裹義馬與新安為鄰, 西界崤函與陝州區接壤。

澠池, 古稱黽池, 5000多年以前已有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意, 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仰紹文化, 曾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 西周時為東都雒陽(今洛陽)的近畿, 春秋時期屬鄭國(小部分屬虢國), 西元前376年, 韓國滅鄭國後, 黽池轉屬韓國, 戰國後期被秦國佔領, 秦始置黽池縣, 治俱利城。

西漢時, 黽池縣亦名彭池縣。 三國時期, 魏文帝曹丕稱帝后, 始將“黽池”加水旁改為“澠池”, 即澠池縣。

十六國時期, 戰亂頻繁, 今縣境先後置有北澠池、南澠池、西新安、俱利、崤等縣。 北魏及東魏時, 曾在澠池境內設有澠池郡, 西魏時複置澠池縣。

唐朝初, 在澠池境內置穀州, 轄澠池等3縣;貞觀三年(629年), 澠池縣更縣名為“天池”縣, 移治雙橋鎮(即今澠池縣治);顯慶二年(657年)廢穀州。 五代時, 天池縣複名澠池縣。

金朝興定元年(1217年), 澠池縣改置韶州,

轄永甯、宜陽、沔池、利津4縣, 沔池、利津2縣在今縣境內。 元朝時, 廢韶州, 複為澠池縣;此後, 曆元、明、清, 澠池縣先後隸屬于河南府、陝州、河南府。

建國後, 澠池縣先後隸屬於河南省陝州行政公署、洛陽行政專員公署;1986年4月, 改屬三門峽市管轄至今。

澠池縣歷史悠久,

是著名的仰紹文化發祥地和古秦趙會盟之地, 全縣總面積1368平方公里, 下轄5個鎮、7個鄉, 總人口33.68萬人。

澠池縣歷史名人:張玘(南宋將軍)、曹端(明初著名學者、理學家)、張汝光(開國少將)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