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揭秘直銷內幕!

本文中的“難民”是指:在直銷行業努力而認真的工作了一年或三、五年, 有的專職工作了七、八年了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人們。

經過三、五年的“努力”之後, 有的人已經是心照不宣的難民了, 為了堅守陣地、實現心中的夢想, 他們拿出了家裡全部的積蓄、搭上了單位發的工資、還要裝出一副成功的樣子, 滿嘴沒有一句實話, 以吸引他人與之合作。 就這樣, 幾年之後各家直銷公司不僅沒有扮演好“鑽石生產車間”的角色, 便成了“難民生產商”和“難民集中營”!。 之所以成為直銷難民, 是因為他們在思想上誤解了直銷的真諦。 堅持, 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選擇大於努力;我們可以堅持夢想, 決不能堅守陣地。 這也是錯誤地延用、借用了發達國家的直銷理念的結果。

在臺灣幾千萬人口, 直銷只用二十多年的時間造就了眾多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

他們的市場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間。

在中國十三億人口, 二十年來只有極少數人成為百萬、千萬富翁, 市場到目前還沒有走出中國。

這是一個什麼現象哪?

在中國直銷的二十年中, 流傳這樣一段話:“辛苦工作三、五年, 然後回到四九年”。 這是中國直銷二十年來出現的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也是大部分直銷人有口難言的一種感覺。

那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直銷業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哪?

本人研究直銷行業發現:這是中國的第三大窮人群體, 也是中國第一大新窮人群。 造成這一群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從制度方面來分析:

1、銷售收入壟斷的不公平;

銷售收入壟斷是直銷公司歷史發展的遺留產物, 是為早加入的人獲得超額利潤的手法。 通常直銷公司的銷售利潤的80%都是由1‰的團隊領袖們每週、每月領取, 而999‰的團隊成員是100%的銷售業績的創造者, 至少有20%的獎金拿不到手。

壟斷, 這一貽害無窮的不公平現象是製造直銷難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不僅影響了經銷商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使公司利益遭到損害。 直銷行業的收入壟斷, 就象電力、電信、燃氣、採暖、石油等壟斷行業一樣開始讓人們注意到它的危害性,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致力於解決壟斷現象, 讓更多的人們得到公平的市場機會。 只有向收入壟斷開刀, 向一切有礙於公平競爭的制度開刀!只有讓更多的人得到相對均等的發展機遇, 社會總體的收入向上延伸, 普通人的境遇才會更好一些。 而普通人過得更好一些, 富人睡覺也可以更安心一些。 惟有規則的公平才能保證競爭中的平等。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成立的直銷公司, 實際獎金撥出率在45%以內。 到2000年之後成立的直銷公司, 獎金的理論撥出率都達到了65%以上的,

除去沉澱率, 實際撥出率都在55%以下。 各公司提高獎金的撥出率, 是為了讓經銷商多獲得利潤, 殊不知撥出率越高, 壟斷現象越嚴重。

2、名目繁多的考核;完不成當月和配位任務拿不到工資

考核是直銷企業為激勵經銷商完成任務, 同時也是公司獲得大量的獎金沉澱(公司的隱形收入)的一種方法, 對經銷商在激勵的同時, 也是對經銷商設置的種種不公平的障礙。 當大多數的經銷商完不成考核的時候, 他們就會從經營者的身份變為消費者。 直銷企業, 設置重重的考核障礙的終極目標, 就是讓大多數人去做消費者, 讓少數經營者的來賺錢。 在任何一家直銷企業中, 只有少數人能夠完成考核, 也只有少數人能賺到錢。 在中國能夠完成某公司20個DD直系的人數只有億分之一都不到的比例。

什麼是考核呢?考核就是制度中的規定!如:

①、某公司在臺灣的經銷商要做到當月1萬分(在中國大約10萬元的業績)才能成為銀章,該小組可獲得21%的總收入;要做到DD直系須連續完成四次考核;某公司要獲得獎金,個人要完成100PV業績、前排業績1000TV等多項規定;

②、要做到更高的級別,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業績次數。

③、雙軌制規定:不碰不賺錢;

④、距陣式規定:沒有完成寬度、深度、總業績及直推人數要求不賺錢;

5、T90式制度規定:寬度要達標、深度要達標、總業績也要達標;

6、達不到中高收入者:不分紅。

這些規定就是制度中的考核!以上部分規定均為考核的內容,還有更多的考核規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傳統直銷的撥出率越高,考核的級別就越多,沉澱現象越嚴重,公司的隱形收入也就越多。

3、雙規制度左右對碰的不平衡;

在雙軌制的獎勵制度中,獎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左右區的對碰,無論你是1:1碰、2:1碰還是9:18碰,在實際的日常運做中有99%以上的經營者左右區是不平衡的。平均的對碰率都有100:1以上的差距。雙軌制是在做兩個市場,一個市場都不容易做好,做兩個市場更難!

4、行業跳蚤的;

當一個經營者,沒有能力去解決平衡的問題、壟斷的問題、對碰的問題之後,而自己還沒有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的時候,在這直銷不歸路中,就會不斷的“找”,“找”的過程,就是“跳”的過程,在直銷行業中“跳”來“跳”去。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直銷跳蚤”的現象。在直銷公司中到處去“報單”。然後將自己“報”成直銷難民。這也是形成直銷難民的又一主要原因之一。

“勞燕分飛”式的中國直銷人,在努力沒有結果的時候,就是他們重新開始選擇的時候,智慧的人總結之後再選擇,愚蠢的人加入之後就後悔。

還有一種人往高處走的直銷人,隨著他們經驗的增加、能力的提升,他們每次的選擇都要比前一家公司有更好的平臺、更高的收入,同時帶出了更多的成功人士。這樣的人離開公司時是選擇,而不是“跳”!

選擇的結果有錦上添花式的;也有雪中送炭式的;還有剛出龍潭,又入虎穴式的選擇結果。不專業的選擇結果往往都是後者;醒悟的人開始提高專業度;專業度高的人士都是有經驗的人士,經驗是在行業中累積的,有經驗的人士越選越好是必然的。如:臺灣的直銷精英陳婉芬,在選擇現在這家公司之前做過十幾家的直銷公司,為什麼選擇了十幾家公司才來做安利哪?是因為當時安利剛剛進入臺灣,然而她立刻把握了這一成就自己的事業機會。

5、團隊大象腿的;

大象腿現象在太陽線制度、矩陣式制度、雙軌式制度、T90式等等制度中是普遍存在的,這與經營者的能力有關,也與上線的多點運做(上線報點越多你越借不到力)有關,這一現象在以往或今後的直銷制度中都會出現,這是人們無法解決的一個基本現象:直銷,有業績不一定賺錢!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只有傳統生意有營業額才能賺錢。

6、公司想賺行銷人員的錢的,團隊領導想賺團隊成員錢的

“直銷公司的東西挺好,就是特別貴!”這是沒有進入直銷行業的人常說的一句話。業內人士會說:“物有所值,算起來並不貴。”

大多數直銷公司的產品價格高的驚人,提價後企業的利潤一般可以增加到5%-10%的純利,獎金的撥出比例也可以相應提高5%-8%。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公司、吹的多麼的響!都是想在行銷人員身上獲得利潤!公司設計的獎勵制度都不止一次的算計你的收入。一般,公司的毛利除去生產成本,還有40%以上的純利。

他們往往在制度中畫一個美麗的大餅(100%的理論大餅),然後在制度中再設計出重重的陷阱(沉澱),這樣公司就可以獲得兩次純利(企業自留利潤和沉澱利潤)。

7、設定制度時,撥出比例過高;

雙軌的獎金撥出率是不能超過40%的。當網路點位元達到一定的總單量,收入封頂的人數在不斷增加時,公司就開始出現經濟危機。這是直銷獎勵計畫中企業利潤的x現象:當公司開盤時,企業的利潤是:純利+沉澱。當網路單量不斷的增加;網路的深度達到0點時,企業的沉澱從有到無;當網路深度越過0點時,企業的純利從減少到賠錢,原因是:設計獎金計畫的人沒有考慮到封頂人數在不斷增加之後的公司撥出率,讓一個不專業的人設計一套不崩盤的、有長久性的獎勵計畫是比較難的。這就是雙軌制:碰對+封頂+分紅+級差的x經濟學理論。這種現象在太陽線制度中是不存在的,雙軌且常常出現。

我國的直銷公司大都是採用雙軌制:碰對+封頂+級差+分紅+輔導獎的獎勵計畫,如果不崩盤都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從雙軌在20多年前出現到現在在全世界已有幾十萬家雙軌式制度的公司倒閉、崩盤。這也是世界直銷協會聯盟不輕易讓雙軌制公司成為其會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國直銷公司無法走向國際化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設計一套安全的、撥出率比較低的獎勵計畫,我們的國人還不和你玩!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高撥出率的制度,他們並不會考慮高撥出率對企業、對個人的風險。這也是直銷企業與直銷人之間的矛盾。

8、不合理的個人直銷店;

一些直銷獎勵計畫中,開店鋪或成立報單中心:有報單費、店補、提成等說法。在直銷行業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做直銷個人開店是找死;閑著沒事不開店是在等死。

國家讓直銷企業開店鋪,目的是為了稅收、工商等方面的管理方便,也是讓人們看到企業的信譽和實力,以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如安利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店鋪。

然而,企業並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風險,也不知道能開多久,就將這一風險轉嫁給了開店的人,還拿公司店鋪的大利益作誘餌,誘導經銷商開店鋪,讓他們為企業承擔不必要的責任。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真的認為可以大賺一筆,不惜一切代價、借錢、賣房、賣地也要開店鋪,搞了一段時間之後錢貨兩空,有的人搞的家庭破裂離了婚,有的人成了新的窮人。

當你在店鋪裡運作時,一定會出現多層次的問題,打擊非法傳銷的人也先打擊的是開店的人。而企業會說:“我們只讓他們賣產品,沒有讓他們搞非法傳銷呀”。經銷商成了企業的替罪羊。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直銷公司在中國開個人店鋪成功的例子,大部分的店主都在苦苦的掙扎,生活在心苦口甜的日子裡。

直銷公司讓經銷商開店,是企業沒有實力的象徵,也是為企業承擔信譽風險的手段。當一個企業運作不下去的時候,不僅開店的經銷商有損失,而且,在你這裡辦加入的人也會認為你沒有信譽;當企業的產品出現品質問題之後,店主要承擔產品品質的責任。

直銷企業讓經銷商開店鋪,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轉嫁信譽和責任的風險!

另外,部分店主發現開店有風險,為了降低風險,收了新人的錢,沒有給新人報單,拿網路中的死點當作新報單的點位:一能作為100%的收入,二能降低死點率。一旦被人發現,他就溜之大吉。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一家公司運作到了後期,也是一些操盤人或報單中心的人找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在撤離老公司之前的行為。

第二,從公司方面來分析:

1、企業運營不長久;

企業家對選擇直銷行業CEO沒有一個正確的標準,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的靈魂,在屢屢失敗的人才選擇中喪失了誠信度,這本不是企業家的初衷。企業家不專業,沒有好的理念、找不到好的CEO;CEO不專業,做不大市場;制度不專業,就不會長久的經營;不長久就不會有誠信。

2、業內公司誠信度差;

所謂誠信,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它指的是誠實守信,通俗一點解釋就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人、幹老實事、不欺詐、不虛美、守信用、重承諾”。誠信本身不僅是人類自有商業活動以來至高無上的商業圭臬,同時也是對人的精神品質進行公眾評判的不二法則,更是對社會上諸多事務、諸多組織、諸多行業進行歷史審視的一種戰略標準。

誠信問題是所有事務順利前行的基礎,也是一個組織打造健康生態環境的核心土壤。很多組織、個體和社會事務在其萌芽、成長、發展及至成熟過程中,它會接受眾多歷史標準和社會標準的審判,但其中最關鍵性的標準就是誠信標準。誠信是一種社會力量,是一種被共同締造、頂禮膜拜的生存準則,只有依託誠信才能構築行業組織和個體的和諧秩序。

3、公司聘請的CEO不專業,制定的運作機制不合理;

一般直銷公司的老闆都不懂直銷,有的可能做過幾年直銷或關注過這個行業,要是讓他們自己運做直銷公司,他們還知道自己不行。首先他們不能設計獎勵計畫,其次不懂市場運做技巧和團隊的建設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只好請“專業”人士來“幫忙”。

就目前的直銷行業狀況,小編送六條個人總結之經驗,希望能幫助到跟多人選擇正確。

第一,目前合法的兼職創業專案都是銷售,而且都是直銷模式【微商,電商,傳統直銷】。

但是,很多人誤以為做直銷單靠產品好,獎金制度好就能做好直銷。 其實走進了一個大大的誤區。

做直銷最關鍵的是要解決精准人脈的來源問題。僅靠推銷產品是做不大更不會產生倍增效應,這叫沒好產品做不了直銷,有好產品不一定能做好直銷。

第二,在找不到精准人脈的前提下產品再好,制度再好都是表面文章。因為你是你團隊的第一人,能不能打造自己管道,能不能做大自己團隊才是關鍵。公司會員百萬,自己所屬團隊會員上萬都和你沒有關係。

第三,只要是合法直銷公司都有產品,要不然就拿不到直銷牌照,但是地面直銷模式很難成功。

【所謂地面直銷模式:靠雙腿去跑市場,拉親戚、拉朋友、求人賣貨,推銷產品】肯定會遇到找人難、借力難、溝通難、成交難等等問題!!

第四,地面直銷難做是因為只能找周圍的朋友和親戚。但是他們90%以上都是看不懂直銷 或看不起直銷的人,幾乎都會說直銷是傳銷。想溝通他們是很困難的事。不要妄想改變一個不相信直銷的人和你做直銷

第五,【普通網路直銷】像微商和二代網路直銷,需要個人不斷地寫博客、發帖子、裝扮QQ空間,發朋友圈,找人 找群,加微信QQ直接與客戶溝通。對電腦水準不好的,沒口才的的人來說做起來很吃力,普通人還是不可能成功。

第六,考察直銷行業,選擇直銷項目最關鍵的是看團隊系統是否完善,系統包括【精准人脈資源系統】【溝通成交系統】【團隊管理系統】【人才培養系統】【文獻系統】【教練培訓系統】等,缺一不可。選擇團隊比選擇公司重要一百倍。

什麼是考核呢?考核就是制度中的規定!如:

①、某公司在臺灣的經銷商要做到當月1萬分(在中國大約10萬元的業績)才能成為銀章,該小組可獲得21%的總收入;要做到DD直系須連續完成四次考核;某公司要獲得獎金,個人要完成100PV業績、前排業績1000TV等多項規定;

②、要做到更高的級別,就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業績次數。

③、雙軌制規定:不碰不賺錢;

④、距陣式規定:沒有完成寬度、深度、總業績及直推人數要求不賺錢;

5、T90式制度規定:寬度要達標、深度要達標、總業績也要達標;

6、達不到中高收入者:不分紅。

這些規定就是制度中的考核!以上部分規定均為考核的內容,還有更多的考核規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傳統直銷的撥出率越高,考核的級別就越多,沉澱現象越嚴重,公司的隱形收入也就越多。

3、雙規制度左右對碰的不平衡;

在雙軌制的獎勵制度中,獎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左右區的對碰,無論你是1:1碰、2:1碰還是9:18碰,在實際的日常運做中有99%以上的經營者左右區是不平衡的。平均的對碰率都有100:1以上的差距。雙軌制是在做兩個市場,一個市場都不容易做好,做兩個市場更難!

4、行業跳蚤的;

當一個經營者,沒有能力去解決平衡的問題、壟斷的問題、對碰的問題之後,而自己還沒有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的時候,在這直銷不歸路中,就會不斷的“找”,“找”的過程,就是“跳”的過程,在直銷行業中“跳”來“跳”去。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直銷跳蚤”的現象。在直銷公司中到處去“報單”。然後將自己“報”成直銷難民。這也是形成直銷難民的又一主要原因之一。

“勞燕分飛”式的中國直銷人,在努力沒有結果的時候,就是他們重新開始選擇的時候,智慧的人總結之後再選擇,愚蠢的人加入之後就後悔。

還有一種人往高處走的直銷人,隨著他們經驗的增加、能力的提升,他們每次的選擇都要比前一家公司有更好的平臺、更高的收入,同時帶出了更多的成功人士。這樣的人離開公司時是選擇,而不是“跳”!

選擇的結果有錦上添花式的;也有雪中送炭式的;還有剛出龍潭,又入虎穴式的選擇結果。不專業的選擇結果往往都是後者;醒悟的人開始提高專業度;專業度高的人士都是有經驗的人士,經驗是在行業中累積的,有經驗的人士越選越好是必然的。如:臺灣的直銷精英陳婉芬,在選擇現在這家公司之前做過十幾家的直銷公司,為什麼選擇了十幾家公司才來做安利哪?是因為當時安利剛剛進入臺灣,然而她立刻把握了這一成就自己的事業機會。

5、團隊大象腿的;

大象腿現象在太陽線制度、矩陣式制度、雙軌式制度、T90式等等制度中是普遍存在的,這與經營者的能力有關,也與上線的多點運做(上線報點越多你越借不到力)有關,這一現象在以往或今後的直銷制度中都會出現,這是人們無法解決的一個基本現象:直銷,有業績不一定賺錢!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只有傳統生意有營業額才能賺錢。

6、公司想賺行銷人員的錢的,團隊領導想賺團隊成員錢的

“直銷公司的東西挺好,就是特別貴!”這是沒有進入直銷行業的人常說的一句話。業內人士會說:“物有所值,算起來並不貴。”

大多數直銷公司的產品價格高的驚人,提價後企業的利潤一般可以增加到5%-10%的純利,獎金的撥出比例也可以相應提高5%-8%。但是,無論什麼樣的公司、吹的多麼的響!都是想在行銷人員身上獲得利潤!公司設計的獎勵制度都不止一次的算計你的收入。一般,公司的毛利除去生產成本,還有40%以上的純利。

他們往往在制度中畫一個美麗的大餅(100%的理論大餅),然後在制度中再設計出重重的陷阱(沉澱),這樣公司就可以獲得兩次純利(企業自留利潤和沉澱利潤)。

7、設定制度時,撥出比例過高;

雙軌的獎金撥出率是不能超過40%的。當網路點位元達到一定的總單量,收入封頂的人數在不斷增加時,公司就開始出現經濟危機。這是直銷獎勵計畫中企業利潤的x現象:當公司開盤時,企業的利潤是:純利+沉澱。當網路單量不斷的增加;網路的深度達到0點時,企業的沉澱從有到無;當網路深度越過0點時,企業的純利從減少到賠錢,原因是:設計獎金計畫的人沒有考慮到封頂人數在不斷增加之後的公司撥出率,讓一個不專業的人設計一套不崩盤的、有長久性的獎勵計畫是比較難的。這就是雙軌制:碰對+封頂+分紅+級差的x經濟學理論。這種現象在太陽線制度中是不存在的,雙軌且常常出現。

我國的直銷公司大都是採用雙軌制:碰對+封頂+級差+分紅+輔導獎的獎勵計畫,如果不崩盤都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從雙軌在20多年前出現到現在在全世界已有幾十萬家雙軌式制度的公司倒閉、崩盤。這也是世界直銷協會聯盟不輕易讓雙軌制公司成為其會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國直銷公司無法走向國際化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設計一套安全的、撥出率比較低的獎勵計畫,我們的國人還不和你玩!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高撥出率的制度,他們並不會考慮高撥出率對企業、對個人的風險。這也是直銷企業與直銷人之間的矛盾。

8、不合理的個人直銷店;

一些直銷獎勵計畫中,開店鋪或成立報單中心:有報單費、店補、提成等說法。在直銷行業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做直銷個人開店是找死;閑著沒事不開店是在等死。

國家讓直銷企業開店鋪,目的是為了稅收、工商等方面的管理方便,也是讓人們看到企業的信譽和實力,以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如安利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店鋪。

然而,企業並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風險,也不知道能開多久,就將這一風險轉嫁給了開店的人,還拿公司店鋪的大利益作誘餌,誘導經銷商開店鋪,讓他們為企業承擔不必要的責任。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真的認為可以大賺一筆,不惜一切代價、借錢、賣房、賣地也要開店鋪,搞了一段時間之後錢貨兩空,有的人搞的家庭破裂離了婚,有的人成了新的窮人。

當你在店鋪裡運作時,一定會出現多層次的問題,打擊非法傳銷的人也先打擊的是開店的人。而企業會說:“我們只讓他們賣產品,沒有讓他們搞非法傳銷呀”。經銷商成了企業的替罪羊。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直銷公司在中國開個人店鋪成功的例子,大部分的店主都在苦苦的掙扎,生活在心苦口甜的日子裡。

直銷公司讓經銷商開店,是企業沒有實力的象徵,也是為企業承擔信譽風險的手段。當一個企業運作不下去的時候,不僅開店的經銷商有損失,而且,在你這裡辦加入的人也會認為你沒有信譽;當企業的產品出現品質問題之後,店主要承擔產品品質的責任。

直銷企業讓經銷商開店鋪,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轉嫁信譽和責任的風險!

另外,部分店主發現開店有風險,為了降低風險,收了新人的錢,沒有給新人報單,拿網路中的死點當作新報單的點位:一能作為100%的收入,二能降低死點率。一旦被人發現,他就溜之大吉。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一家公司運作到了後期,也是一些操盤人或報單中心的人找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在撤離老公司之前的行為。

第二,從公司方面來分析:

1、企業運營不長久;

企業家對選擇直銷行業CEO沒有一個正確的標準,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的靈魂,在屢屢失敗的人才選擇中喪失了誠信度,這本不是企業家的初衷。企業家不專業,沒有好的理念、找不到好的CEO;CEO不專業,做不大市場;制度不專業,就不會長久的經營;不長久就不會有誠信。

2、業內公司誠信度差;

所謂誠信,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它指的是誠實守信,通俗一點解釋就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人、幹老實事、不欺詐、不虛美、守信用、重承諾”。誠信本身不僅是人類自有商業活動以來至高無上的商業圭臬,同時也是對人的精神品質進行公眾評判的不二法則,更是對社會上諸多事務、諸多組織、諸多行業進行歷史審視的一種戰略標準。

誠信問題是所有事務順利前行的基礎,也是一個組織打造健康生態環境的核心土壤。很多組織、個體和社會事務在其萌芽、成長、發展及至成熟過程中,它會接受眾多歷史標準和社會標準的審判,但其中最關鍵性的標準就是誠信標準。誠信是一種社會力量,是一種被共同締造、頂禮膜拜的生存準則,只有依託誠信才能構築行業組織和個體的和諧秩序。

3、公司聘請的CEO不專業,制定的運作機制不合理;

一般直銷公司的老闆都不懂直銷,有的可能做過幾年直銷或關注過這個行業,要是讓他們自己運做直銷公司,他們還知道自己不行。首先他們不能設計獎勵計畫,其次不懂市場運做技巧和團隊的建設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只好請“專業”人士來“幫忙”。

就目前的直銷行業狀況,小編送六條個人總結之經驗,希望能幫助到跟多人選擇正確。

第一,目前合法的兼職創業專案都是銷售,而且都是直銷模式【微商,電商,傳統直銷】。

但是,很多人誤以為做直銷單靠產品好,獎金制度好就能做好直銷。 其實走進了一個大大的誤區。

做直銷最關鍵的是要解決精准人脈的來源問題。僅靠推銷產品是做不大更不會產生倍增效應,這叫沒好產品做不了直銷,有好產品不一定能做好直銷。

第二,在找不到精准人脈的前提下產品再好,制度再好都是表面文章。因為你是你團隊的第一人,能不能打造自己管道,能不能做大自己團隊才是關鍵。公司會員百萬,自己所屬團隊會員上萬都和你沒有關係。

第三,只要是合法直銷公司都有產品,要不然就拿不到直銷牌照,但是地面直銷模式很難成功。

【所謂地面直銷模式:靠雙腿去跑市場,拉親戚、拉朋友、求人賣貨,推銷產品】肯定會遇到找人難、借力難、溝通難、成交難等等問題!!

第四,地面直銷難做是因為只能找周圍的朋友和親戚。但是他們90%以上都是看不懂直銷 或看不起直銷的人,幾乎都會說直銷是傳銷。想溝通他們是很困難的事。不要妄想改變一個不相信直銷的人和你做直銷

第五,【普通網路直銷】像微商和二代網路直銷,需要個人不斷地寫博客、發帖子、裝扮QQ空間,發朋友圈,找人 找群,加微信QQ直接與客戶溝通。對電腦水準不好的,沒口才的的人來說做起來很吃力,普通人還是不可能成功。

第六,考察直銷行業,選擇直銷項目最關鍵的是看團隊系統是否完善,系統包括【精准人脈資源系統】【溝通成交系統】【團隊管理系統】【人才培養系統】【文獻系統】【教練培訓系統】等,缺一不可。選擇團隊比選擇公司重要一百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