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認識火災學會逃生自覺防火

消防日

1992年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日”。

長鳴“119”的警鈴, 提高防火的意識和技能。

一、發現火災第一時間該怎麼辦?

發現著火要大聲呼喊, 或敲打面盆、鋁鍋等能發出響聲的東西, 召喚更多的人參與滅火, 並迅速撥打電話“119”。

二、滅火三要素

1、順風滅火, 以防被火燒傷。

2、根部滅火, 效果最徹底。

3、距離根部2——3米處滅火, 最佳距離。 (滅火器的有效距離只有4.5米)。

三、水不能撲救哪些物質火災?

1、鹼金屬不能用水撲救。

因為水與鹼金屬(如金屬鉀、鈉)作用後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氫氣和放出大量熱, 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堿餘屬、氫化堿會屬不能用水撲救、如碳化鉀、碳化鈉、碳化鋁和碳化鈣以及氫化鉀、氯化鎂遇水能發生化學反應, 放出大量熱, 可能引起著火和爆炸。

3、輕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 原則上不町用水撲救。

4、熔化的鐵水、鋼水不能用水撲救。 因鐵水、鋼水溫度約在1600℃, 水蒸氣在1000℃以上時能分解出氫和氧, 有引起爆炸危險。

5、三酸(硫酸、硝酸、鹽酸)不能用強大水流撲救, 必要時, 可用噴霧水流撲救。

6、高壓電氣裝置火災, 在沒有良好接地設備或沒有切斷電流的情況下, 一般不能用水撲救。

四、火災發生時應遵循的“三救”原則

1、防煙。 用濕毛巾3——8層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鐘)

2、把握方向逃生。

3、借助工具逃生。 繩子(或把窗市、床單撕扯成較粗的長條結成的長帶子), 將其牢牢系在自來水管或暖氣管等能負載體重的物體上;借助消防栓來逃生。

“火災逃生“七十二字口訣”

“熟悉環境, 出口易找;

發現火情, 報警要早;

保持鎮定, 有序外逃;

簡易防護, 匍匐彎腰;

慎入電梯, 改走樓道;

緩降逃生, 不等不靠;

火已及身, 切勿驚跑;

被困室內, 固守為妙;

逃離險地, 不貪不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