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川大榮耀!我川學子在國際頂級賽事中斬獲雙金!

11月13日, 在美國波士頓海因斯會議中心, 來自川大的兩支參賽隊相擁而泣, 他們為咱川大奪得了2017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雙金!

2017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全球總決賽於11月9日至11月13日在美國波士頓海因斯會議中心(Hynes Convention Center)舉行, 313支來自全球五大洲的隊伍齊聚一堂, 進行了精彩的學術交流與項目展示。 四川大學兩支代表隊SCU-China和SCU-WestChina共獲四川大學參賽6年來的首次金獎, 其中SCU-WestChina是首次參加該競賽。

四川大學代表隊SCU-China

SCU-China隊成員在比賽現場

SCU-China隊由生命科學學院的14名本科生, 以及來自吳玉章學院、華西臨床醫學院、物理學院、軟體學院的7位元優秀本科生組成。

節律振盪原理

隊伍的參賽課題為褪黑素在大腸桿菌中的節律性表達“Rhythmic Production of Melatonin in E. coli”。 該課題將合成生物學的經典工作—抑制震盪子(Repressilator)與實際生活應用相結合。

設計通過週期性表達的抑制震盪子與人體調節睡眠週期的激素—褪黑素的合成線路在細菌中偶聯, 以期實現在細菌中節律性生產褪黑素的目的。 另外, 課題還進行了廣泛的數學建模分析, 對課題本身內容的完善和結果的評價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課題陳述

SCU-China隊隊長朱俊彥談道, 團隊本來準備了兩個課題, 一是口服狂犬病疫苗, 二是大腸桿菌中褪黑激素的節律性生成, 通過一系列調查實踐, 最終決定選擇後者參賽。

如今, 失眠和晝夜節律紊亂正日益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人類的晝夜節律主要受褪黑素的調節, 褪黑素是松果體根據晝夜節律週期性產生的一種激素。 今年, 隊伍希望用工程化的大腸桿菌來類比人體內的這一過程。

隊伍大規模的實驗都是基於建模分析結果設計的, 例如確定最佳配比的合成酶、對抑制震盪子的優化等等。 這樣做是為了盡可能減少有瑕疵的實驗, 進行更多有效的變數調整。

四川大學代表隊SCU-WestChina

SCU-WestChina隊成員在比賽現場

SCU-WestChina隊由來自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吳玉章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腦學院、華西藥學院的12名本科生成員組成。 在華西臨床醫學院及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下, 隊伍獨立完成了經費申請、課題設計、實驗操作、專案展示等眾多環節。

課題梗概

本次SCU-WestChina隊參賽的課題為“控制血中尿酸含量”(Blocking the Urate Storm in the Blood)。血中高尿酸將引起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甚至導致難治性痛風(refractory gout)。臨床實踐中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需要用藥仍存爭議,且患者依從性差;部分難治性痛風患者對現有藥物抵抗,急需新的治療方法應對以上情況。

課題在益生菌E. coli Nissle 1917中構建了完整尿酸鹽代謝通路並將其用於腸道中間接降低血尿酸濃度以解決前者,並構建了一種和工程菌協同使用的類透析裝置直接利用血中尿酸以解決後者。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了一種適度、長效、非藥物性的治療方式;同時為難治性痛風患者提供了一種終極治療方案。

課題陳述

SCU-WestChina隊長余泓彬表示:“作為醫學院隊伍,我們自然首選疾病治療相關的課題參與比賽。對課題意義和實驗能力評估後,我們選擇了高尿酸血症和難治性痛風這兩種本質相同的代謝性疾病進行治療。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中國目前約有1.2億人患高尿酸血症。雖然其為心血管疾病、其他代謝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由於無症狀,該病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應該用藥仍存爭議,同時,患者藥物依從性差。

“我們採用了腸道微生物抑制尿酸重吸收的方案,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而對於難治性痛風,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對部分患者都沒有效果。我們利用類透析的方式,嘗試解決該問題。同時,也為免疫吸附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於iGEM競賽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級的合成生物學競賽。該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於2003年首創,旨在培養合成生物學人才,促進各國大學本科生在該領域的學習、交流與合作。

每年,大賽主辦方提供給各參賽隊伍一份DNA標準樣本庫,各隊自行選題並通過設計和模型分析,將所需樣本導入現有的生物體系,合成全新的生物工程系統(即“基因工程機器”)。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的長遠目標是希望通過學術競賽的模式,實現生物學的系統化、工程化,促進生物工具的開源化、透明化發展,幫助構建一個可以安全、有效地應用生物技術的工程體系。

隊員說:全方位的鍛煉

大川聯繫到了SCU-China隊長朱俊彥、網頁設計袁豪,以及SCU-WestChina隊隊長余泓彬,一起來看關於比賽他們怎麼說。

關於參賽

SCU-China隊在川大望江北門前

比賽中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事經常有。在課題設計和選定上,總存在很多可以改進但在前期沒有有效解決辦法的問題。在實驗完成過程中,經常出現很多生物實驗的一些難以解釋的和預期結果不同的情況。在最後大家身心俱疲的時候,還要既趕實驗進度,又趕網頁文字編寫,網頁設計提交等工作的時候,真的是對人身心的很大的鍛煉和考驗。

SCU-China隊iGEM網頁首頁

SCU-China隊的網頁首頁一度還面臨過崩潰問題,負責網頁設計的袁豪笑侃道:在wiki凍結的前幾分鐘接到一個實驗資料,需要把一些資料和圖片加上,然後手一抖把其他頁面的代碼複製到首頁上,首頁就崩了。好在首頁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資料,裡面的內容頁沒有崩,所以只影響評委的印象分,以及“最佳網頁”這一單項獎的評定。

關於準備

SCU-China隊選題討論時間安排

這次比賽籌備過程跨越了三個學期,包括一個寒暑假,三個學期的任務也不完全一樣。團隊會在每年比賽結束後的秋季學期完成新一屆隊伍的招新,並在期末前進行部分往年優秀課題的分析討論。寒假進行理論課程學習,分組設計並完善課題。春季學期理論學習,並在學期初確定課題,進一步完善課題。春季學期中後期開始實驗。暑假及下一個秋季學期初完成實驗及相關網頁編寫工作。

在這整個過程中,團隊都有考慮到成員的期中和期末考試,盡可能地不影響成員的正常學習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家的節假日、寒暑假等課餘時間。

SCU-China隊新老隊長交接

SCU-China隊由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個年級的同學組成,大家在比賽籌備過程中花費的時間是根據各自的課餘時間來定的。

“14級的課少,人在望江,課餘時間較充足,主要負責隊伍管理,課題設計,以及實驗的設計和完成。15級相對14級科研經驗較少,主要負責的是實驗的完成。16級的同學課較多,進入隊伍之後的角色是‘預備隊成員’,主要還是學習和熟悉,會完成一些較基礎的實驗內容,以及負責課題相關的人文實踐活動。”隊長朱俊彥說,“比賽本身是一個學術性競賽,非常交叉和專業,覆蓋了生物、物理(數學建模)、電腦軟體(網頁設計);又根據每年的課題不同,可能涉及到醫學、化工、高分子、電子、電氣等非常多專業和學科。因此,參加這個比賽本身也是一種學習,也是對日常課程學習的補充和運用。”

SCU-WestChina在比賽現場

SCU-WestChina隊的隊員多來自華西,隊長余泓彬說:“我們需要在課滿的狀態下擠出時間做實驗,淩晨一兩點走出實驗室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每天合理必須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於我們而言,完成這項比賽,就已經是件挺驕傲的事。”

以下是這次川大兩支比賽隊伍的iGEM作品網頁連結,歡迎查看!(電腦查看效果更佳!)

SCU-China

http://2017.igem.org/Team:SCU_China

SCU-WestChina

http://2017.igem.org/Team:SCU-WestChina

恭喜SCU-China和SCU-WestChina收穫金獎!

大川

隊伍獨立完成了經費申請、課題設計、實驗操作、專案展示等眾多環節。

課題梗概

本次SCU-WestChina隊參賽的課題為“控制血中尿酸含量”(Blocking the Urate Storm in the Blood)。血中高尿酸將引起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甚至導致難治性痛風(refractory gout)。臨床實踐中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需要用藥仍存爭議,且患者依從性差;部分難治性痛風患者對現有藥物抵抗,急需新的治療方法應對以上情況。

課題在益生菌E. coli Nissle 1917中構建了完整尿酸鹽代謝通路並將其用於腸道中間接降低血尿酸濃度以解決前者,並構建了一種和工程菌協同使用的類透析裝置直接利用血中尿酸以解決後者。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了一種適度、長效、非藥物性的治療方式;同時為難治性痛風患者提供了一種終極治療方案。

課題陳述

SCU-WestChina隊長余泓彬表示:“作為醫學院隊伍,我們自然首選疾病治療相關的課題參與比賽。對課題意義和實驗能力評估後,我們選擇了高尿酸血症和難治性痛風這兩種本質相同的代謝性疾病進行治療。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中國目前約有1.2億人患高尿酸血症。雖然其為心血管疾病、其他代謝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但由於無症狀,該病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應該用藥仍存爭議,同時,患者藥物依從性差。

“我們採用了腸道微生物抑制尿酸重吸收的方案,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而對於難治性痛風,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對部分患者都沒有效果。我們利用類透析的方式,嘗試解決該問題。同時,也為免疫吸附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於iGEM競賽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級的合成生物學競賽。該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於2003年首創,旨在培養合成生物學人才,促進各國大學本科生在該領域的學習、交流與合作。

每年,大賽主辦方提供給各參賽隊伍一份DNA標準樣本庫,各隊自行選題並通過設計和模型分析,將所需樣本導入現有的生物體系,合成全新的生物工程系統(即“基因工程機器”)。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的長遠目標是希望通過學術競賽的模式,實現生物學的系統化、工程化,促進生物工具的開源化、透明化發展,幫助構建一個可以安全、有效地應用生物技術的工程體系。

隊員說:全方位的鍛煉

大川聯繫到了SCU-China隊長朱俊彥、網頁設計袁豪,以及SCU-WestChina隊隊長余泓彬,一起來看關於比賽他們怎麼說。

關於參賽

SCU-China隊在川大望江北門前

比賽中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事經常有。在課題設計和選定上,總存在很多可以改進但在前期沒有有效解決辦法的問題。在實驗完成過程中,經常出現很多生物實驗的一些難以解釋的和預期結果不同的情況。在最後大家身心俱疲的時候,還要既趕實驗進度,又趕網頁文字編寫,網頁設計提交等工作的時候,真的是對人身心的很大的鍛煉和考驗。

SCU-China隊iGEM網頁首頁

SCU-China隊的網頁首頁一度還面臨過崩潰問題,負責網頁設計的袁豪笑侃道:在wiki凍結的前幾分鐘接到一個實驗資料,需要把一些資料和圖片加上,然後手一抖把其他頁面的代碼複製到首頁上,首頁就崩了。好在首頁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資料,裡面的內容頁沒有崩,所以只影響評委的印象分,以及“最佳網頁”這一單項獎的評定。

關於準備

SCU-China隊選題討論時間安排

這次比賽籌備過程跨越了三個學期,包括一個寒暑假,三個學期的任務也不完全一樣。團隊會在每年比賽結束後的秋季學期完成新一屆隊伍的招新,並在期末前進行部分往年優秀課題的分析討論。寒假進行理論課程學習,分組設計並完善課題。春季學期理論學習,並在學期初確定課題,進一步完善課題。春季學期中後期開始實驗。暑假及下一個秋季學期初完成實驗及相關網頁編寫工作。

在這整個過程中,團隊都有考慮到成員的期中和期末考試,盡可能地不影響成員的正常學習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家的節假日、寒暑假等課餘時間。

SCU-China隊新老隊長交接

SCU-China隊由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個年級的同學組成,大家在比賽籌備過程中花費的時間是根據各自的課餘時間來定的。

“14級的課少,人在望江,課餘時間較充足,主要負責隊伍管理,課題設計,以及實驗的設計和完成。15級相對14級科研經驗較少,主要負責的是實驗的完成。16級的同學課較多,進入隊伍之後的角色是‘預備隊成員’,主要還是學習和熟悉,會完成一些較基礎的實驗內容,以及負責課題相關的人文實踐活動。”隊長朱俊彥說,“比賽本身是一個學術性競賽,非常交叉和專業,覆蓋了生物、物理(數學建模)、電腦軟體(網頁設計);又根據每年的課題不同,可能涉及到醫學、化工、高分子、電子、電氣等非常多專業和學科。因此,參加這個比賽本身也是一種學習,也是對日常課程學習的補充和運用。”

SCU-WestChina在比賽現場

SCU-WestChina隊的隊員多來自華西,隊長余泓彬說:“我們需要在課滿的狀態下擠出時間做實驗,淩晨一兩點走出實驗室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每天合理必須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於我們而言,完成這項比賽,就已經是件挺驕傲的事。”

以下是這次川大兩支比賽隊伍的iGEM作品網頁連結,歡迎查看!(電腦查看效果更佳!)

SCU-China

http://2017.igem.org/Team:SCU_China

SCU-WestChina

http://2017.igem.org/Team:SCU-WestChina

恭喜SCU-China和SCU-WestChina收穫金獎!

大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