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施琪嘉:我自己的中年危機

1

36歲轉行, 你敢嗎?

36歲時我做了一個決定, 把專業換過來。

我28歲博士畢業, 畢業後自己在專業(神經內科和神經科學)上一路順風, 因為從本科到碩士全部學神經科,

所以博士畢業後就直接當住院老總, 管整個住院病房, 當了神經精神科室副主任。

我30歲到32歲在國外, 33歲回到國內, 35歲又到國外, 因此到36歲回到國內面臨一個很大轉折:是在神經科繼續做下去還是轉行?

那時候, 有一個機會參加中德班(現在國內有名的德中心理研究院)組織的系統心理治療培訓。 它是從1997年起第一次做系統的培訓, 家庭治療、精神分析和行為認知治療, 連續三年, 每年兩次。 1997到1999年之間我參加了每次的中德班(除了成都那次我沒參加, 因為1998年我又去德國學心理治療了)。

從1987到1996年, 我基本是待在神經科裡, 即便第一次在國外的神經科臨床上和實驗室裡, 全部也是做神經科學研究。

1997年到1999年從神經科學轉到心理治療, 轉到循證醫學, 這時候有一個很大挑戰:35歲到40歲時我要做什麼樣的職業?

當時我們科室是武漢同濟醫院(現華中科技大)附屬醫院, 是大學醫院, 神經科和精神科合在一起, 我是科室副主任, 因此要在神經科裡發展也可以發展得很好。 我的發展方向是腦血管病, 我的碩士導師、博士導師, 夫妻倆都是我的導師。

我的博士論文做的是神經心理, 跟心理掛鉤, 但偏神經科。 課題是腦袋裡受創傷以後會出現什麼樣的語法錯誤, 心理上有什麼樣的改變。 除了臨床的神經內科以外, 專業方向是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的方向再進一步深入就是語言學方面的。

有時候我跟同寢室同學比較時會發現, 他在大學時就有一個想法,

要做腫瘤這行, 要搞免疫, 因為免疫和腫瘤是今後的發展趨勢, 那時還是80年代初, 他就有這種想法, 很早就開竅了, 並且明確了目標。

但對我來說, 我的大學期間基本是玩過來的, 先玩樂器, 後來玩足球, 別人上課我基本就是在房間裡睡覺, 到下午4點鐘起來就到操場上玩球, 晚上倒是還算比較努力, 基本8點跑到教室裡。 那時候我們是全國醫學統考, 幾十門課都要過關, 過不了關連考研究生的機會都沒有, 也不會統一分配, 就算再調皮, 晚上也要坐到教室裡。

那時候武漢特別冷, 沒有暖氣, 都是穿著軍大衣扛著被子坐到教室裡, 學到晚上10點、11點。 照理說, 在大學醫院裡留校, 之後碩博連讀, 很快當科室老總,

很快當科室副主任, 提副教授, 這個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但要做一個決定, 是不是要離開這個行業?

參加中德班, 開始做心理治療那時候, 醫院領導撥款5萬塊, 在門診搭建了一個心理治療室, 就開動起來。 但這經常有矛盾, 因為你有神經科病人和管床病人, 又要在門診安心做精神分析。 因為剛學, 也模仿著國外老師做經典精神分析, 設計一個床, 病人躺在床上, 甚至1997、1998年就開始做團體動力性治療。 我記得, 在團體治療中有的病人拿筆向我扔過來, 當著其他病人的面表達憤怒, 還有人怒氣衝衝而去。

我的興趣越來越濃, 無法專注在兩個專業中。 從勞務分配來說別人也是有意見的, 如果你拿這個科室的錢, 可是卻沒有完成工作量,

心理治療沒有那麼快。 大問題在於我在36歲以後逐漸感到有了自己的學術方向, 這是很不一樣的。

2

我感興趣的是看上去很模糊的東西

醫療臨床上講究目的性, 診斷, 診斷清楚以後去做手術, 把症狀消除掉。 而我發現我感興趣的是看上去很模糊的, 診斷不是特別清楚, 治療效果看起來也不是特別好的。 這和我們接受的醫療訓練有很大不同。 後來我們知道, 在循證醫學裡, 理解症狀, 不認為症狀作為疾病要消除掉, 它認為理解症狀比消除症狀更加重要, 因為症狀是有意義的。 比如今天我看了一個病人, 14歲的女孩子, 診斷為躁狂、精神病, 摔東西、不配合, 跟她聊了以後發現是因為媽媽離婚, 一年前因為離婚失去了父親, 一年後因為母親再婚又失去了母親, 帶了一個人進來。她表面上是配合母親接受,一開始叫叔叔,後來又叫爸爸,那個叔叔的確對她不錯,可她內心是不願意的,內心中她只願意和媽媽待在一起。

今天查房時她說,我既然到這兒來了就說真話吧,我不喜歡他。我說你得病真是得的好,你一得病,媽媽就對繼父說,孩子病了,我們以後再說吧,你先不要來了。她說如果是這樣,我就永遠不出院了。這就是循證醫學理解的症狀。她有症狀,但你說症狀有多重呢?我們說繼發性疾病獲益,什麼意思呢?疾病症狀是有功能的。這個解釋當時德國人給我們做培訓時說的,我們很震撼。我就對人的精神產生了興趣。

這個過程,它和我們以前所學有很大的抵觸和相背。比如我的導師年齡很大退休時,我跟他說,你要退休了,要不要給我翻譯一下心理方面的材料,因為他德文、英文都很好,當然他最好的是俄文。過了三天他把材料扔給我了,“我看不下去,這全部是唯心的一套”。我們是職業認同的,它跟你的身份認同有關係,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你喜歡做的事兒。

可以說,我早年的職業認同實際上是身份認同、社會認同的標誌。我早期考的研究生是外科,我喜歡外科,但沒有被錄取(那時要求有臨床經驗,我是學生考的),所以轉到了神經科,但年輕時並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個,得先有一個基礎做,學了神經科,通過博士答辯,逐漸產生了專業認同感,當了神經科醫生,而且還不錯。

因為神經科要是學得好,它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右邊癱瘓了,那就是左邊的大腦出了問題。如果解剖學得好,就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眼睛怎麼偏、嘴巴怎麼偏,是周圍性面癱還是中樞性面癱,有可能會出現喉嚨吞咽不好,到底是腦幹的問題還是咽損的問題?它的定位非常清楚,也很有意思。但神經科和解剖給我的感覺是實體,似乎我對虛的東西(比如精神的、心理的)越來越感興趣,因此我是比較晚才明確自己喜歡什麼東西的那類人。

3

我是屬於比較晚的發了一下瘋

有的人很早就知道他要幹什麼,有的人很晚知道他要幹什麼,但這裡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晚到什麼程度?比如我在36歲時才開始喜歡另外一個東西,這時候就存在角色轉換的問題,因為要捨棄你已有的一切可是需要勇氣的。

我在36歲到40歲之間開始進入到心理治療這一行,可我真正決定離開神經科醫生,甚至離開大學醫院,離開同濟這個系統是在42歲。這可是很大的決定。因為很多人調動工作,特別是在35歲到45歲之間調動工作可能是越調越好,要不然就是錢更多,位置更好,城市更好,而我是從大學醫院調到市一級醫院,從高幾倍的工資調到帳面工資很一般的地方,前途未蔔。

這是很矛盾的。有人說我42歲做的這個決定是中年危機的決定,你有問題了,你有毛病了!我們學界裡的曾某人,本科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填了五個志願全部是“XXX精神衛生中心”。那時候,精神衛生中心的收費只有五毛錢,換句話說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別人都不願意去,一提武漢的六角亭都是瘋子住的地方,只有五個填志願的牌子,他非常清楚,他就屬於早就清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人。這麼多年來,你可以看到曾某人在國內非常有名望,原因就是他很早就一直在這行做。

我是屬於比較晚的發了一下瘋。說到底,是因為中年危機發的瘋,還是要克服中年危機發的瘋?我認為是後者。

至於為什麼喜歡這個而拋棄那個,我現在只說中年危機的一個結果,那就是你有沒有做決定的能力,這個決定指向你自己真正的喜好。這就屬於自我體驗的部分。有人說我喜歡這個東西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我就是要辭職,我就是要在中年時做其他嘗試,這當然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中年的能力,有做決定的能力,有放棄的能力,他有勇氣去做一件事情和離開某件事情。

4

父親生病,我面臨的現狀是“模糊喪失”

我記得差不多也是36歲的樣子,從國外回來,父親得了重病。父親60歲退休,62歲中風,非常突如其來。父親非常活潑好動,是航海的船長,年輕時運動功能非常強,到過很多地方。60歲以後,一是技術特別好,所以很多人聘他。二是身體特別好。但突然有一次中風了,基本要躺在床上,即便活動也是非常困難的,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打擊,整個家庭也有非常大的格局改變,父母親不能再一起約著出去旅遊了,母親要照顧父親,但父親對越是貼身照顧的人越是不耐煩,因為他無法接受自己的疾病,所以在他生病到去世的17年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五年基本就是不接受,老是在鍛煉,吃藥,覺得自己能恢復;第二個階段接受了,五到十年是接受階段,最後的兩年基本就是衰退、死亡的階段。

正好這段我在中年。有非常多的照顧任務,家裡都沒讓我照顧,沒打擾我,所以我可以很專心地做我的事情,照顧父親的事情全部由家人來做。

我面臨的第一個現狀是“模糊喪失”。模糊喪失的意思是,父親在你中年時已進入了疾病狀態,不再是以前那個父親了,他的身體還在,但精神不在了,他不斷地發脾氣,離家人越來越遠,逐漸沉入到自己的世界中,最後走向死亡。這是一個喪失的過程,可是在去世之前他逐漸喪失了。這是我們中國的現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必須要照顧自己的父母,但在照顧過程中由於沒有社會條件的跟進,再沒有人搭手,時間、精力、金錢都要耗進去。而我,即便沒有參與很多照顧,也會存在照顧型內疚——父親在家躺著,你的工作特別忙,所有任務都交給自己的家人,他們對你沒有抱怨,你內心總有一種文化上跟孝順有關的聲音在說:“你是不夠孝順的”。

這種內疚感會讓你更加投入於工作,又會讓你更希望回家看望,但你會發現回家看望的心情可能不會那麼好,因為你看到父親的狀況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你們之間也沒太多話可說了。一方面他表達能力受限,另一方面他的社會活動範圍變小,他能跟你談的就是多吃一點,又去哪兒了?很難跟你有交流,這也是一個特別讓人難以接受的哀悼。

我經常在外面跑,有時候會覺得父親身體好真是一個寶,因為在你關鍵的中年上升階段時能夠減少干擾。中年人現實壓力就是這麼大,再加上父母一得病,中年的確有非常多的危機。

總得來說,17年,從36歲到現在五十多歲,5年前父親去世雖然是一個很悲傷的事情,但也是這麼長時間哀悼的事情,大家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在父親接近死亡時讓我對自己的醫學有很深的排斥感,讓我對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親近感,職業認同上有了更多親近感。

一年以後,我岳父去世,他的身體是很好的,突然有一天去世,特別快。我岳父跟我專業上相通,他是中國第一批到德國拿到博士學位的,麻醉學博士。所以我在職業上跟岳父有很多認同,他突然離開也同樣給整個家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感覺就是兩家的重擔好像挑在了我的肩上,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5

壓力都變成了身體上的疾病

那個時候,轉換工作的壓力,岳父生病和去世的壓力都變成了身體上的疾病,這些身體發出的信號表明著你已經到了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我記得一直為自己的身體感到自豪,小時候打籃球,以後踢足球,小學四年級就橫渡長江,身體特別好,從沒想過自己身體會有什麼問題。第一次身體出現問題是1994年在德國出了一次車禍,那場車禍中,兩個車子以250公里的速度對撞,當場就昏迷,7根肋骨折斷,有血胸水,但我只住院一個星期就出院了。當時很為自己感到自豪。現在回想起來,出院跟保險公司有關,因為是對方醉駕的責任,你住院越長,保險公司賠償就越多,所以保險公司和醫院達成協力廠商協定。

你住院時間越短,就說明你傷越輕,他出的錢就越少,因此一個星期院就出院了,但以後兩年,按中國中醫的說法,傷了胸膜,身體封閉的幾個腔有聯繫的儲藏之地,比如胸膜腔,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做了三次手術,胸膜腔做了一次穿刺,打開了,骨膜腔也打開了(在德國的骨折),後來又做了一次腎囊腫的手術,腹腔也打開了,基本上元氣就消失殆盡了。身體會出狀況。

大概在40歲的時候,組織一個跟老外合作的專案,老外在合作過程中提出了激烈意見,當天晚上我就出現了嚴重頭疼。因為我是神經科醫生,所以出現嚴重頭疼時首先懷疑自己是刺激性疾病,蛛網膜下出血,描述就是突發的、爆炸樣的劇烈疼痛,這都指向腦蛛網膜下出血,但一檢查沒有任何問題。你的身體出狀況了!你的身體不僅出了器質性狀況,而且要比以前敏感得多,一個現實中的壓力會以高血壓、以劇烈頭痛的方式呈現出來,你沒有能力去反擊它,它會反擊到你的身體中來。

這給我一個提醒,在跟老外合作的過程中,或者作為成人在跟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必須要表達自己。我有一個經驗,中年之前我對人特別好(雖然也有脾氣),特別是對合作夥伴,但我後來發現你對他好他也不一定領情,所以如果你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不敢表達和不敢做決定,那你的身體會受到攻擊。

我以自己中年發生的事情,親人的生病、去世,模糊喪失,再有自己身心的反應,以及自己比較晚的職業認同來反映中年危機可能的一些表現。而我度過中年危機,是通過做一個決定,並且這個決定現在看起來還不壞,完成了哀悼。可以說完成,也可以說部分完成,因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還得感謝家人,有時候是這樣的,你的親人病得比較長,你費的勁兒比較大,但從另一個意義來講,Ta可能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哀悼,因為在親人衰老、生病的過程中也意味著你會看到Ta無可避免走向生命終結,這個過程雖然很難受,但比那種突然離開(要好),有人說“長痛不如短痛”,這是指愛情的分離,對於疾病,對於親人的別離來說也許正好相反,就是短痛不如長痛,可能它會讓你慢慢完成哀悼的過程。

中國首個接地氣的中年危機心理課

本課程共計30講,持續更新中……

當中年危機不請自來,你渴望突圍,找到生命的新高地嗎?

現在,中國最優秀的心理學家邀你一起來解析、面對和轉化這場危機,

走過它,你將迎來屬於你的最好的時代。

講師

帶了一個人進來。她表面上是配合母親接受,一開始叫叔叔,後來又叫爸爸,那個叔叔的確對她不錯,可她內心是不願意的,內心中她只願意和媽媽待在一起。

今天查房時她說,我既然到這兒來了就說真話吧,我不喜歡他。我說你得病真是得的好,你一得病,媽媽就對繼父說,孩子病了,我們以後再說吧,你先不要來了。她說如果是這樣,我就永遠不出院了。這就是循證醫學理解的症狀。她有症狀,但你說症狀有多重呢?我們說繼發性疾病獲益,什麼意思呢?疾病症狀是有功能的。這個解釋當時德國人給我們做培訓時說的,我們很震撼。我就對人的精神產生了興趣。

這個過程,它和我們以前所學有很大的抵觸和相背。比如我的導師年齡很大退休時,我跟他說,你要退休了,要不要給我翻譯一下心理方面的材料,因為他德文、英文都很好,當然他最好的是俄文。過了三天他把材料扔給我了,“我看不下去,這全部是唯心的一套”。我們是職業認同的,它跟你的身份認同有關係,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你喜歡做的事兒。

可以說,我早年的職業認同實際上是身份認同、社會認同的標誌。我早期考的研究生是外科,我喜歡外科,但沒有被錄取(那時要求有臨床經驗,我是學生考的),所以轉到了神經科,但年輕時並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個,得先有一個基礎做,學了神經科,通過博士答辯,逐漸產生了專業認同感,當了神經科醫生,而且還不錯。

因為神經科要是學得好,它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右邊癱瘓了,那就是左邊的大腦出了問題。如果解剖學得好,就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眼睛怎麼偏、嘴巴怎麼偏,是周圍性面癱還是中樞性面癱,有可能會出現喉嚨吞咽不好,到底是腦幹的問題還是咽損的問題?它的定位非常清楚,也很有意思。但神經科和解剖給我的感覺是實體,似乎我對虛的東西(比如精神的、心理的)越來越感興趣,因此我是比較晚才明確自己喜歡什麼東西的那類人。

3

我是屬於比較晚的發了一下瘋

有的人很早就知道他要幹什麼,有的人很晚知道他要幹什麼,但這裡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晚到什麼程度?比如我在36歲時才開始喜歡另外一個東西,這時候就存在角色轉換的問題,因為要捨棄你已有的一切可是需要勇氣的。

我在36歲到40歲之間開始進入到心理治療這一行,可我真正決定離開神經科醫生,甚至離開大學醫院,離開同濟這個系統是在42歲。這可是很大的決定。因為很多人調動工作,特別是在35歲到45歲之間調動工作可能是越調越好,要不然就是錢更多,位置更好,城市更好,而我是從大學醫院調到市一級醫院,從高幾倍的工資調到帳面工資很一般的地方,前途未蔔。

這是很矛盾的。有人說我42歲做的這個決定是中年危機的決定,你有問題了,你有毛病了!我們學界裡的曾某人,本科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填了五個志願全部是“XXX精神衛生中心”。那時候,精神衛生中心的收費只有五毛錢,換句話說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別人都不願意去,一提武漢的六角亭都是瘋子住的地方,只有五個填志願的牌子,他非常清楚,他就屬於早就清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人。這麼多年來,你可以看到曾某人在國內非常有名望,原因就是他很早就一直在這行做。

我是屬於比較晚的發了一下瘋。說到底,是因為中年危機發的瘋,還是要克服中年危機發的瘋?我認為是後者。

至於為什麼喜歡這個而拋棄那個,我現在只說中年危機的一個結果,那就是你有沒有做決定的能力,這個決定指向你自己真正的喜好。這就屬於自我體驗的部分。有人說我喜歡這個東西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我就是要辭職,我就是要在中年時做其他嘗試,這當然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中年的能力,有做決定的能力,有放棄的能力,他有勇氣去做一件事情和離開某件事情。

4

父親生病,我面臨的現狀是“模糊喪失”

我記得差不多也是36歲的樣子,從國外回來,父親得了重病。父親60歲退休,62歲中風,非常突如其來。父親非常活潑好動,是航海的船長,年輕時運動功能非常強,到過很多地方。60歲以後,一是技術特別好,所以很多人聘他。二是身體特別好。但突然有一次中風了,基本要躺在床上,即便活動也是非常困難的,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打擊,整個家庭也有非常大的格局改變,父母親不能再一起約著出去旅遊了,母親要照顧父親,但父親對越是貼身照顧的人越是不耐煩,因為他無法接受自己的疾病,所以在他生病到去世的17年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五年基本就是不接受,老是在鍛煉,吃藥,覺得自己能恢復;第二個階段接受了,五到十年是接受階段,最後的兩年基本就是衰退、死亡的階段。

正好這段我在中年。有非常多的照顧任務,家裡都沒讓我照顧,沒打擾我,所以我可以很專心地做我的事情,照顧父親的事情全部由家人來做。

我面臨的第一個現狀是“模糊喪失”。模糊喪失的意思是,父親在你中年時已進入了疾病狀態,不再是以前那個父親了,他的身體還在,但精神不在了,他不斷地發脾氣,離家人越來越遠,逐漸沉入到自己的世界中,最後走向死亡。這是一個喪失的過程,可是在去世之前他逐漸喪失了。這是我們中國的現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必須要照顧自己的父母,但在照顧過程中由於沒有社會條件的跟進,再沒有人搭手,時間、精力、金錢都要耗進去。而我,即便沒有參與很多照顧,也會存在照顧型內疚——父親在家躺著,你的工作特別忙,所有任務都交給自己的家人,他們對你沒有抱怨,你內心總有一種文化上跟孝順有關的聲音在說:“你是不夠孝順的”。

這種內疚感會讓你更加投入於工作,又會讓你更希望回家看望,但你會發現回家看望的心情可能不會那麼好,因為你看到父親的狀況一天天地衰老下去,你們之間也沒太多話可說了。一方面他表達能力受限,另一方面他的社會活動範圍變小,他能跟你談的就是多吃一點,又去哪兒了?很難跟你有交流,這也是一個特別讓人難以接受的哀悼。

我經常在外面跑,有時候會覺得父親身體好真是一個寶,因為在你關鍵的中年上升階段時能夠減少干擾。中年人現實壓力就是這麼大,再加上父母一得病,中年的確有非常多的危機。

總得來說,17年,從36歲到現在五十多歲,5年前父親去世雖然是一個很悲傷的事情,但也是這麼長時間哀悼的事情,大家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在父親接近死亡時讓我對自己的醫學有很深的排斥感,讓我對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親近感,職業認同上有了更多親近感。

一年以後,我岳父去世,他的身體是很好的,突然有一天去世,特別快。我岳父跟我專業上相通,他是中國第一批到德國拿到博士學位的,麻醉學博士。所以我在職業上跟岳父有很多認同,他突然離開也同樣給整個家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感覺就是兩家的重擔好像挑在了我的肩上,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5

壓力都變成了身體上的疾病

那個時候,轉換工作的壓力,岳父生病和去世的壓力都變成了身體上的疾病,這些身體發出的信號表明著你已經到了中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我記得一直為自己的身體感到自豪,小時候打籃球,以後踢足球,小學四年級就橫渡長江,身體特別好,從沒想過自己身體會有什麼問題。第一次身體出現問題是1994年在德國出了一次車禍,那場車禍中,兩個車子以250公里的速度對撞,當場就昏迷,7根肋骨折斷,有血胸水,但我只住院一個星期就出院了。當時很為自己感到自豪。現在回想起來,出院跟保險公司有關,因為是對方醉駕的責任,你住院越長,保險公司賠償就越多,所以保險公司和醫院達成協力廠商協定。

你住院時間越短,就說明你傷越輕,他出的錢就越少,因此一個星期院就出院了,但以後兩年,按中國中醫的說法,傷了胸膜,身體封閉的幾個腔有聯繫的儲藏之地,比如胸膜腔,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做了三次手術,胸膜腔做了一次穿刺,打開了,骨膜腔也打開了(在德國的骨折),後來又做了一次腎囊腫的手術,腹腔也打開了,基本上元氣就消失殆盡了。身體會出狀況。

大概在40歲的時候,組織一個跟老外合作的專案,老外在合作過程中提出了激烈意見,當天晚上我就出現了嚴重頭疼。因為我是神經科醫生,所以出現嚴重頭疼時首先懷疑自己是刺激性疾病,蛛網膜下出血,描述就是突發的、爆炸樣的劇烈疼痛,這都指向腦蛛網膜下出血,但一檢查沒有任何問題。你的身體出狀況了!你的身體不僅出了器質性狀況,而且要比以前敏感得多,一個現實中的壓力會以高血壓、以劇烈頭痛的方式呈現出來,你沒有能力去反擊它,它會反擊到你的身體中來。

這給我一個提醒,在跟老外合作的過程中,或者作為成人在跟別人交談的過程中,必須要表達自己。我有一個經驗,中年之前我對人特別好(雖然也有脾氣),特別是對合作夥伴,但我後來發現你對他好他也不一定領情,所以如果你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不敢表達和不敢做決定,那你的身體會受到攻擊。

我以自己中年發生的事情,親人的生病、去世,模糊喪失,再有自己身心的反應,以及自己比較晚的職業認同來反映中年危機可能的一些表現。而我度過中年危機,是通過做一個決定,並且這個決定現在看起來還不壞,完成了哀悼。可以說完成,也可以說部分完成,因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還得感謝家人,有時候是這樣的,你的親人病得比較長,你費的勁兒比較大,但從另一個意義來講,Ta可能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哀悼,因為在親人衰老、生病的過程中也意味著你會看到Ta無可避免走向生命終結,這個過程雖然很難受,但比那種突然離開(要好),有人說“長痛不如短痛”,這是指愛情的分離,對於疾病,對於親人的別離來說也許正好相反,就是短痛不如長痛,可能它會讓你慢慢完成哀悼的過程。

中國首個接地氣的中年危機心理課

本課程共計30講,持續更新中……

當中年危機不請自來,你渴望突圍,找到生命的新高地嗎?

現在,中國最優秀的心理學家邀你一起來解析、面對和轉化這場危機,

走過它,你將迎來屬於你的最好的時代。

講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