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叛臣到“忠武”,嶽飛案是如何被昭雪的?來之不易的“忠”字

文| 楊津濤

歷史的嶽飛是抗金名將, 文學的岳飛是忠臣孝子, 民間的嶽飛則是華夏武聖。 嶽飛從一個被冤殺的大將到一個被追捧的忠臣, 再成為被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傳奇英雄, 其間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

《精忠嶽飛》劇照

嶽飛被殺是在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 此後二十年間, 這位抗金名將都是以陰謀造反的叛臣形象出現在史書上。 在趙構做皇帝的最後一年, 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下侵宋, 舉國上下又想起了當年震懾敵膽的嶽飛, 有大臣趁機上書為嶽飛鳴冤。 高宗不得已下詔恢復岳飛家屬的行動自由, 流放嶺南的嶽飛一家被獲准北返。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 宋高宗禪位給養子趙昚, 是為宋孝宗。 當年七月, 有志于恢復中原的孝宗就給嶽飛“追複指揮”, 十月“追複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 恢復嶽飛官爵在事實上是為其平反, 但因為製造嶽飛冤案、于孝宗有大恩的高宗還在世,

所以孝宗在相關詔書的用詞上很含糊, 說嶽飛被殺是所謂“坐事以歿”, 至於犯的什麼事則閉口不談。 參與殺害嶽飛的人, 秦檜還享受著申王的爵位, 張俊更獲得配饗高宗廟的殊榮。

孝宗即位的第十六年, 嶽飛被賜諡“武穆”, 所謂“折衝禦侮曰武, 布德執義曰穆”。 原來大臣們給岳飛議定的諡號是“忠湣”, 然而“忠”字意味嶽飛未造反而被殺;而“湣”字有讓人憐憫的意思, 容易讓人聯想起嶽飛死因, 所以被孝宗否決。 承認岳飛抗金功績是孝宗的底線, 他從沒想過為嶽飛洗刷冤屈。

孝宗在戰場沒取得什麼勝利, 早年的雄心壯志很快消磨殆盡。 一直到甯宗朝, 權相韓侂胄為建功勳, 力主北伐, 又要借用嶽飛的聲譽振奮人心。

嘉泰四年(1204年), 南宋“中興四將”一同被追封為王, 其中嶽飛為鄂王, 同時剝奪了秦檜的王爵, 將其諡號由至高無上的“忠獻”改為“謬醜”。 韓侂胄主持的開禧北伐在短暫勝利後很快失敗, 金國給南宋開出議和條件:殺韓侂胄。 還沒等韓侂胄整軍再戰, 他就被陰謀奪權的史彌遠給割了腦袋。 秦檜爵位、諡號又被恢復。

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 金國在蒙古的攻勢下已處於亡國邊緣, 宋廷又將嶽飛諡號升格為“忠武”。 落實到這一個“忠”字上, 嶽飛案才算被徹底昭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