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翟欣欣、馬蓉、劉鑫所引發的家庭教育思考

最近網上常有人將翟欣欣、馬蓉、劉鑫三人一併提起, 並談論了她們的家庭教育。

其實, 這三個人互不相識, 成為大家關注的目標原因也不同。 為什麼線民常常將三人放在一起談論呢?

原因在於, 三個年輕女人在“情、義、利”三者的關係處理上, 表現出一些相似之處。 細節在此不再贅述。

還有一個共同之處, 她們都有一個非常愛女兒, 堅決支持女兒的媽媽。

翟欣欣、馬蓉、劉鑫擁有足夠的母愛。

翟欣欣的媽媽相關資訊很少, 從網上找到的資訊來看, 她初中學歷, 被其父也就是翟欣欣的外公安排在山東科技大學的財務部工作, 2010年退休, 一直在北京陪伴翟欣欣, 翟欣欣的父親因為沒退休, 一個人在山東生活, 據說並不瞭解母女二人在北京的情況, 包括女兒的婚姻。 陪翟欣欣住在北京別墅的是她的媽媽, 不知這位媽媽對女兒這麼年輕就擁有別墅是否有過疑問?或者一切盡知?

劉鑫說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 不會上網。 劉鑫的媽媽因一句粗俗的惡罵和驚世駭俗的“你女兒命短!”引發網友大嘩。 在劉鑫被線民圍攻時, 劉媽媽寸步不離守著自己的女兒, 絕對是個愛女兒的媽媽。

心理學家們經常給大眾科普:原生家庭給予的童年之愛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從這三個已然成年的女兒身上, 我們確實看不到抑鬱、敏感、焦慮等不健康的影子, 她們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人際交往正常, 很適應周圍環境, 因為她們得到了母親全心全意的付出和關愛, 而且一直關愛到現在。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使她們成為眾矢之的呢?

問題在道德觀的教育上, 三位母親在“利、情、義”三者的關係上, 無疑選擇了“利”為大, 大於天!“利”字當頭, “情、義”靠邊, “情、義”為“利”服務, 她們的女兒才會在個人利益、愛情、友情面前自然而然、毫不猶豫地做出了選擇, 事後也沒有任何愧疚和悔意, 面對法律和道義譴責時, 只想著怎樣擺脫麻煩, 儘量減少自己的損失,

改口、說謊都在所不惜。

也許, 這就是三個女人及她們的媽媽被網友關注的原因所在。

也許, 這也是無論網友如何告誡, 甚至也有不理智的謾駡和攻擊, 她們與大眾依然是霧裡看花, 互不理解, 要知道, 母愛的力量和教育從生下來一直伴隨到成年,

耳濡目染、根深蒂固;母親對一個人的影響無論怎樣估量都不過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