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該聽誰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抱?

有一首兒歌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愛我你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唱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心聲。 於是很多寵愛寶寶的父母看著剛出生的寶貝那麼可愛恨不得總是一天把孩子抱在懷裡, 作為新手媽媽, 剛開始的時候, 我也總是這樣, 可是時間長了之後, 我就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抱出來的。

我翻書查看, 傳統觀點認為寶寶不能多抱, 抱了容易形成抱癖。 現在又說寶寶應當多抱。 經常抱著的孩子體型會變得優美, 這也是嬰兒的運動之一。 那麼孩子到底該不該抱呢?

· 我認為寶寶生下來與媽媽親近是天性, 孩子是要抱的, 但不能長時間的抱著, 不然長時間的抱著孩子還會適得其反。

我們先來說新手媽媽怎麼抱孩子呢?

新生兒體軟, 其抱法大都採用手托法和腕托法兩種:手托法是用左手托住嬰兒的背、脖子和頭, 用右手托住孩子的臀部和腰部。

腕托法是輕輕地將嬰兒的頭放在左胳膊彎中, 左小臂護住嬰兒的頭部, 左腕和左手護背部和腰部, 右小臂護嬰兒的腿部, 右手護嬰兒的臀部和腰部。

長期抱這孩子會導致以下幾個問題, 新手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1, 影響寶寶的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首先,

對於不滿一歲的小寶寶來說, 長時間的抱著, 是極其不利於他的骨骼發育的, 在半歲之內這個階段的小寶寶還是以睡眠為主, 通常一天之中能睡20到15小時, 平均每天報上一兩個小時就好。 不然學翻身都會比同齡的孩子慢。

其次, 對於一周歲左右的寶寶來講, 這是人生的第一個快速成長期, 應該讓他們在玩耍中獲得鍛煉, 而不是一味的躲在媽媽的懷裡, 這樣不僅能解放媽媽的雙手, 更能讓孩子自由的鍛煉, 提高他們的靈活度, 協調性。 為他們將來走路打下更好的基礎。

2, 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

中國有句俗話講, 十指連心。 而事實也證明, 越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就越是聰明, 越是不願意動的孩子往往各方面都差強人意, 當寶寶運動起來的時候,

不僅能為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 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發育, 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想像力

3, 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

很多寶寶被抱習慣了, 總是喜歡讓媽媽抱著入睡, 只要一放到床上就會.醒來時發現不抱他感覺沒有安全感, 就會哇哇大哭。 時間一長, 只要媽媽不抱著哄睡, 寶寶就不睡覺, 我想這是很多媽媽的一塊心病吧?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在抱孩子的時候, 不要一味的抱孩子, 一言不發, , 要增加與寶寶的親密度, 多進行互動與交流, 對寶寶的早期語言教育是很有説明的。 雖然嬰兒的視覺和聽覺尚在發育中, 但是他已經具備一定的記憶能力。 通過這種親密的懷抱行為, 寶寶會自發地對父母產生好感, 並將這種感覺儲存在腦袋裡, 從而拉近寶寶與父母的距離, 其次,和孩子增加親密度不光可以抱孩子,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做做遊戲,做運動,鍛煉寶貝身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提高手眼的協調能力,對於月齡小的寶寶媽媽可以做一些撫觸,做做被動操,活動四肢肌肉,幫助他練習翻身,抬頭等動作,養成良好的入睡習慣,聽歌或聽故事,讓他們在床上漸漸進入夢鄉。

作為新手媽媽,這些你記住了嗎?

作者簡介,小雞仔的媽媽

一個95後和你一樣的新手媽媽,點擊關注,和你一起愛生活,愛寶貝!

其次,和孩子增加親密度不光可以抱孩子,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做做遊戲,做運動,鍛煉寶貝身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提高手眼的協調能力,對於月齡小的寶寶媽媽可以做一些撫觸,做做被動操,活動四肢肌肉,幫助他練習翻身,抬頭等動作,養成良好的入睡習慣,聽歌或聽故事,讓他們在床上漸漸進入夢鄉。

作為新手媽媽,這些你記住了嗎?

作者簡介,小雞仔的媽媽

一個95後和你一樣的新手媽媽,點擊關注,和你一起愛生活,愛寶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