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媒分析:美對人民幣匯率的“大聲抗議”已悄然停止

港媒稱, 自從唐納德·特朗普擔任總統以來, 美國對中國人民幣匯率的大聲抗議已經悄然停止, 雖然過去10年這個問題一直是兩國關係中的一個棘手難題。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 美國對人民幣更溫和的立場在本月美聯儲公佈的兩份研究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反映。

報導稱,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官員約翰·克拉克上個星期在該行網站上登載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人民幣“的表現更接近于自由浮動貨幣的正常表現”。 與此同時,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學家斯科特·大衛斯在另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中國控制資本帳戶, 支撐人民幣匯率的行為“可能是阻止了該國發生一場全面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

報導認為, 這些報告雖然不代表美國央行和美國財政部的官方立場, 但它們表明, 美國當局越來越不願意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或迫使人民幣完全實現自由兌換。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 美聯儲系統的這些文章結論與中國央行對自己的匯率政策解讀非常接近。

中國人民銀行上週五發表的最新一個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對自己所執行的人民幣匯率政策表示滿意, 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浮動”特徵日益明顯。

報導稱, 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財政部已經分別於今年4月和10月兩次避免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但由於對美貿易存在巨額順差, 中國同日本、韓國、德國和瑞士一道被列在觀察名單之中。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 在特朗普訪華期間, 人民幣匯率問題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儘管這位美國總統仍在努力削減去年總額為3470億美元的對華貿易逆差。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說:“在我看來, 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經不再關注貨幣問題。 從政治角度看, 美國政府似乎樂見中國人民銀行採取措施避免(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 ”

報導認為, 美國支援中國人民銀行採取資本帳戶控制措施、阻止資本外流的干預行動, 是中國在2015年成功說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予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後所取得的又一場勝利。

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營業部的櫃檯工作人員在清點新版百元鈔票。 新華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