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耳垂越大越長壽?耳朵藏著這些健康秘密,六步按摩操快快學起來

看一個人的五官長相, 耳朵是一大看點。 民間有一種說法, 認為耳廓長、耳垂大是“福相”。 另外, 據說中醫還有“耳診”, 耳朵大是“先天足”的表現, 果真如此嗎?

……

耳垂越長、耳朵越大越長壽,

這種說法你信嗎?

所謂“先天足”的“耳相”,

到底有沒有依據?

“耳診”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的耳朵

到底隱藏著什麼健康秘密?

今天, 有約君找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 從中醫的角度為您一一揭秘——

活了98歲的國學大師季羨林, 就有大耳朵。

耳廓長、耳垂大是“長壽耳征”?

有報導稱, 一項針對50名8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調查發現, 他們的耳朵都有兩個特徵:耳廓長、耳垂大, 而且壽命越長、耳朵越長。 其中, 兩名百歲老人的耳廓長度分別達到8.4釐米和8.5釐米(據稱一般成年人的耳朵平均長度為5~8釐米);另外, 與一般成年人耳垂長度為1—1.5釐米相比, 接受調查的長壽老人的耳垂長度至少在1.8釐米以上,

而且厚軟肥大, 有3位90歲以上的老人耳垂長度甚至超過3釐米。

的確, 看一個人的五官長相, 耳朵是很重要的關注點。 民間也認為耳廓長、耳垂大是有“福相”的“長壽耳征”, 據說中醫有“耳診”, 耳朵大便是“先天足”的表現, 果真如此嗎?

耳垂大先天腎氣相對足 但憑耳相辨壽命不靠譜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在人體外都有一個開竅的地方。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醫師陳興華介紹說, 比如, 肝開竅於目, 有時候眼睛不適跟肝出了問題有關, 像一些年紀大、肝血不足的人, 會覺得眼睛乾澀、老眼昏花;平時經常熬夜的人, 耗傷了肝血也會覺得眼睛不舒服。 而心開竅於舌, 舌尖紅可能是心火旺;腎開竅於耳,

如果耳垂(耳珠)比較大, 相對來說, 先天的腎氣比較足。

“確實, 有不少長壽的老人耳廓長、耳垂大, 但也不能單憑這種‘耳相’, 就判定是先天腎氣足、必定會長壽。 ”陳興華認為, 判斷一個人的腎氣如何, 還應綜合考慮牙齒是不是夠堅固、頭髮是否夠濃黑, 二便(大便、小便)是否通暢, 日常排泄控制得好不好……這些都跟腎氣有關。 必須綜合多種因素, 才能做出初步判斷。

“長壽與否跟一個人綜合的生理狀態有關。 ”陳興華認為, 現在醫療保障越來越好, 很多老年人有條件、也學會一定的養生保健常識, 整體壽命越來越長, 不能因為有調查發現長壽的老人耳廓長、耳垂大就簡單地倒推耳廓短、耳垂小的人“命不長”, 這不靠譜!

“耳診”確有其事 耳廓顏色可助辨病

“耳朵可以作為一個身體健康狀況的切入點來觀察。

”陳興華說, 中醫治病講究望、聞、問、切“四診”, 望診是重要的一環, 其中確實有“耳診”一說, 有經驗的中醫師會通過觀察患者耳朵的顏色是否正常等細節來輔助診斷。

耳朵顯露在外部的部分,

主要有耳廓、耳垂、耳輪、耳舟、耳甲等部位。 耳診主要是觀察耳廓, 比如, 從顏色來看, 正常的耳廓應該是隱隱有紅黃相間之色, 而且看上去比較潤澤。 如果耳廓顏色變白, 多屬於虛寒;耳廓淡白, 多屬於氣虛或是肺氣不強;如果耳廓白得發亮, 可能是貧血。 而當耳廓出現一些褐色、灰褐的顏色, 則可能提示患有慢性病。

耳朵各部位對應五臟 可用耳針療法調臟腑

“仔細觀察每個人的耳朵, 它好像一個倒置的胎兒, 頭部朝下, 臀部朝上。 ”陳興華說, 清代醫家張振鑒在他所著的《厘正按摩要術》中闡述到:“耳珠屬腎, 耳輪屬脾, 耳上輪屬心, 耳皮肉屬肺, 耳背玉樓屬肝”, 認為整個耳朵的各個部位跟身體的五臟都有所對應。

“針灸學上有一種耳針療法,就是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相關穴位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陳興華解釋說,從中醫經絡的理論來看,人體的12經絡也都跟耳朵或多或少有聯繫,每條經絡又內連臟腑。按照這種理論,如果臟腑或經絡出現病症,便可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達到調整經絡、從而調整臟腑陰陽的作用。

據他介紹,耳針療法的適應症很廣,可用於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內分泌等相關疾病。他所在的康復護理中心和中醫特色治療門診,耳針療法已成為常用的特色療法。

按摩耳朵養生保健 六步操快快學起來

按照中醫的理論,耳朵的各個部位跟身體的五臟都有所對應。日常通過適當按摩耳朵,對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起到養生防病之效。

下面,有約君就帶大家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的中醫師一起來學一套簡單的六步操吧——

第一步 搓揉耳廓

搓熱雙手後,將雙手掌心置於雙耳廓處,用雙手前後搓耳廓,共搓十次。

搓完再揉耳廓,將雙手掌心置於雙耳廓處, 向前揉十次,然後向後揉十次。

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第二步 揉耳輪、耳舟

用雙手拇指、食指自上而下揉雙側耳輪、耳舟,反復做十次。

此法可防治腰腿痛,頸椎病,頭痛頭昏。

第三步 捏對耳輪、耳甲

用雙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反復捏對耳輪、耳甲,反復十次。

此法可用於預防尿頻,便秘,心慌等。

第四步 捏揉耳垂

反復捏揉耳垂十次。

此法對耳鳴,頭痛,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第五步 提拉耳尖

用拇指、食指捏耳朵上部,往上提拉,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做20到30下。

這個動作對預防高血壓等病有一定的作用。

第六步 拔雙耳

將雙手插入雙耳,待排出中間空氣後快速向外拔出,一般可重複3到6次。

此法有改善聽力的作用。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醫師陳興華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甯、張秋霞
圖@視覺中國、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吳婉虹

“針灸學上有一種耳針療法,就是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相關穴位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陳興華解釋說,從中醫經絡的理論來看,人體的12經絡也都跟耳朵或多或少有聯繫,每條經絡又內連臟腑。按照這種理論,如果臟腑或經絡出現病症,便可通過刺激耳朵上的穴位,達到調整經絡、從而調整臟腑陰陽的作用。

據他介紹,耳針療法的適應症很廣,可用於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內分泌等相關疾病。他所在的康復護理中心和中醫特色治療門診,耳針療法已成為常用的特色療法。

按摩耳朵養生保健 六步操快快學起來

按照中醫的理論,耳朵的各個部位跟身體的五臟都有所對應。日常通過適當按摩耳朵,對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起到養生防病之效。

下面,有約君就帶大家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的中醫師一起來學一套簡單的六步操吧——

第一步 搓揉耳廓

搓熱雙手後,將雙手掌心置於雙耳廓處,用雙手前後搓耳廓,共搓十次。

搓完再揉耳廓,將雙手掌心置於雙耳廓處, 向前揉十次,然後向後揉十次。

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第二步 揉耳輪、耳舟

用雙手拇指、食指自上而下揉雙側耳輪、耳舟,反復做十次。

此法可防治腰腿痛,頸椎病,頭痛頭昏。

第三步 捏對耳輪、耳甲

用雙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反復捏對耳輪、耳甲,反復十次。

此法可用於預防尿頻,便秘,心慌等。

第四步 捏揉耳垂

反復捏揉耳垂十次。

此法對耳鳴,頭痛,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第五步 提拉耳尖

用拇指、食指捏耳朵上部,往上提拉,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做20到30下。

這個動作對預防高血壓等病有一定的作用。

第六步 拔雙耳

將雙手插入雙耳,待排出中間空氣後快速向外拔出,一般可重複3到6次。

此法有改善聽力的作用。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護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醫師陳興華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甯、張秋霞
圖@視覺中國、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吳婉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