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50萬中國士兵喪生,這一皇帝喊出: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隨後出兵!

高句麗是一個建立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政權, 存在了大約600年, 這個小政權非常狂妄, 其巔峰時期正好是中原王朝四分五裂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在曹魏時期, 高句麗進犯大魏北部邊境, 244年曹魏出兵反擊, 將戰火燒到高句麗境內, 並徹底平毀了其都城丸都城, 高句麗暫時滅亡。 誰知70年後, 高句麗再度建國。

此後, 高句麗和中原政權一直摩擦不斷, 其擴張領土的野心從沒遭到毀滅性打擊, 直到碰到唐朝。 隋朝建立後, 高句麗進犯, 598年, 隋朝起兵30萬進攻高句麗拉開了隋朝和高句麗長達16年的戰爭, 期間隋煬帝徵兵131萬進攻高句麗遭到慘敗, 超過50萬大隋士兵埋骨異國, 更可惡的是高句麗自以為隋朝可欺, 竟然將陣亡隋軍的屍骨堆積起來, 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 供其國人觀賞。 此舉, 足以看出高句麗人的殘忍和喪失人道。 唐太宗知道後, 義憤填膺,

於貞觀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 並予以祭奠。

643年唐太宗開始考慮對高句麗動武, 並想下令先讓契丹和靺鞨偷襲高句麗。 唐太宗的內兄長孫無忌對此表示反對, 大將李世勣表示支持。 儘管褚遂良反對, 但唐太宗攻打高句麗的決心已定。

貞觀十七年, 此時的唐朝, 經過十餘年的"貞觀之治", 國力強盛, 兵強馬壯, 於是唐太宗決定正式起兵攻打高句麗, 徹底解決這個由來已久的"頑症"。 貞觀十九年, 唐太宗痛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 並昭告天下"遼東本中國之地, 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 今朕東征, 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雪君父之恥耳",

太宗在大敗高句麗後焚燒其都城班師回朝。 太宗之後高宗繼續太宗未完成之偉業, 西元666年, 唐軍再次進攻高句麗, 這次各路唐軍勢如破竹, 進展神速, 很快在平壤會師, 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

高句麗徹底滅亡, 它為自己當初愚蠢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如果在半島上安分守己, 對中原稱臣, 何至於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