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門送學”“微課堂”讓宣講入腦走心

城關區創新方式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

為了進一步推進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近日, 我市城關區的白銀路街道和西北新村社區分別以“上門送學”志願服務和“微課堂”形式, 結合自身實際, 互學共進, 切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學透徹、學扎實, 進一步提升街道社區服務能力和水準。

白銀路街道—— 為老人讀黨章、念報告認真領會精神實質

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黨員志願者主動進行“上門送學”, 帶著精心準備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資料來到轄區老黨員家中, 為老人讀黨章、念報告, 認真領會精神實質。

得知家住甘家巷28號的老黨員龔桂英老人每次都積極參加組織生活, 近日由於身體不適無法按時參加十九大的學習, 社區年輕黨員志願者積極行動, 將“口袋書”、新黨章等學習材料送到老人手上, 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 全面、準確地講解十九大精神的要點和精髓。 龔桂英老人高興地說:“感謝社區及時把學習資料送上門, 説明我們及時學習理解十九大精神!相信以後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更好”。 同時社區黨員叮囑老人要注意身體, 天氣漸冷小心著涼。 並且囑咐老人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都隨時到社區來, 社區會盡全力幫助她解決困難。

十九大精神“上門送學”志願服務促使社區全體黨員學習不缺課、不掉隊, 年輕黨員與老黨員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互學共進。

切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講清楚、講透徹, 讓黨員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以學促做, 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準, 努力踐行十九大精神。

西北新村社區—— 採用“微課堂”形式原汁原味研讀十九大報告

“黨的十九大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 報告裡有很多的內容十分接地氣。 ”“建設平安和諧社區, 需要大家參與進來, 人人都要出一份力。 ”自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 西北新村社區組織黨員幹部、居民群眾在社區和樓院通過“微課堂”學習宣講十九大精神20餘次, 做到“入腦走心”又“接地氣”。

該社區現有居民7998人, 有流動人口586戶911人, 居民樓42棟127個單元。 社區書記張藝瓊介紹說, 為學習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社區結合實際制定了學習計畫, 同時確定主要採取“微課堂”形式展開學習宣講。 如針對社區黨員幹部, 充分利用“三會一課”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學習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 原汁原味的研讀十九大報告、會議公報以及新修訂的黨章, 對無法參與的流動黨員開展微信學習, 對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開展送學上門。 社區黨員董培林說:“微課堂學習方式確實不錯, 不像開大會人多可打瞌睡, 6到8個人誰想偷懶都難, 這有效保障了學習品質。 ”

除組織黨員幹部在社區學習外, 面向居民開展了多種方式學習。 張藝瓊介紹說, 社區通過製作“口袋書”、《圖解十九大報告》等, 由樓院長進行上門入戶宣傳, 向居民群眾宣講十九大報告。

同時在社區開闢十九大圖書借閱處, 供轄區居民群眾借閱學習;在社區茶藝室平板電腦上下載《不忘初心》、《將改革進行到底》等十九大專題片, 供居民在品茶、下棋和看書時觀看。 另外還製作解讀十九大手冊, 包括《習近平十九大報告(全文批註版)》、《十八大以來的100個新名詞》等手冊。 通過書籍、圖解口袋書、重點批註手冊、影像專題片等形式, 向居民宣傳十九大報告精神。

特別是社區成立“老黨員宣講團”, 將社區“微課堂”搬到社區樓院。 居民石應勝告訴記者, 宣講團由3至4名熱心老黨員組成, 閒暇時在樓院對居民宣講十九大, 目前已在樓院開展宣講達10餘次, 老黨員接地氣的語言頗受居民歡迎。 同時製作十九大社區實踐活動剪影、居民互動專欄“曬曬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將活動和居民幸福展示出來, 以圖片形式定格幸福瞬間。 社區還設立夢想牆和回音壁, 居民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心願可以貼在夢想牆上, 社區支部通過整理歸納, 將同類問題統一回復, 並運用這種方式積極查擺問題和不足, 為更好的服務轄區居民確定具體內容。

而最關鍵和重要的是, 如何落實十九大精神。 張藝瓊介紹說, 社區為此制定了實踐計畫表, 每週安排一次學習實踐活動, 如宣講和講座、傳統文化活動、美學課堂、義診等活動, 通過實踐落實十九大精神。 同時, 結合五個“社區夢”活動載體:情暖夕陽暖心夢、黨員幫扶連心夢、社區平安和諧夢、環保綠色藍天夢、服務居民稱心夢, 以十九大報告精神為引領,在社區養老服務、民生保障、平安建設、環境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給居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楊晟途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顏娜

以十九大報告精神為引領,在社區養老服務、民生保障、平安建設、環境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給居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蘭州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楊晟途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顏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