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有可能取代人類醫生嗎?

作者/夏雅俐

說到人工智慧, 人類常常既興奮, 又恐慌。 在美國大片中, 經常有大群大群的機器人相互作戰, 或與人類作戰, 某個壞博士會操縱機器人做很多壞事,

妄圖毀滅人類。 由於科學技術走到了哲學和倫理的前面, 所以人們討論人工智慧的態度, 似乎與討論“克隆”、“換頭”等一樣, 有著隱隱的擔憂。

而與民生直接相關的醫療界, 中國醫生仿佛覺得人工智慧離自己很遠, 而年輕的小醫生聽到機器人做手術, 心頭也會不由得掠過一絲迷茫, 不知未來自己的崗位是否會被搶奪, 如同卓別林《摩登時代》中那樣, 工業化令機器取代人類的勞動。

有一點是肯定的:人工智慧將有助於健康管理

還記得“大白”嗎?他就是一個“好”機器人, 溫暖厚道, 及時提供幫助。 大白是電影《超能陸戰隊》裡的健康管家。 事實上在美國, 用於協助醫生治療的“大白”已經誕生, 這個起名為“沃森”的人工智慧醫生已可對兩種癌症進行治療推薦, 分別是肺癌和乳腺癌。 在另一個大的學科--心血管, 美國IBM和Welltok也開始深入其中, 開始探索心臟管理的雙向人工智慧引擎。

人工智慧在醫療上與人腦相比的優勢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認知計算, CPU比人類大腦運算速度快, 可24小時不間斷讀取海量文獻, 醫學基礎知識和最新醫學進展, 都了然於“芯”。 並且他能在運算後得出結論, 比如為了預防患者冠心病的發生, 可以給出治療建議, 包括營養食譜和運動方案。

二是深度學習, 相當於人類的“直覺”, 但這是建立在統計和運算的大資料基礎上, 比如他有100萬張臉的痛苦資料, 知道都意味著什麼, 看到急症患者時, 就可能根據患者痛苦面容、喘氣速度、所選醫院和科室等, 迅速反應出他是急性左心衰。 當然, 這種推論不一定準確, 因為人類的痛苦與圍棋的佈局相比,

要複雜得多。

三是人工智慧“思維”與器械端的聯結, 不會受到情緒影響。 比如人工智慧指導下的機械手給患者做手術, 可能突破人類姿勢和角度、體能和情緒的極限。 我們看機器人挑戰人類棋手, 到後來人類棋手腦子難免開始混亂, 名譽、輸贏、恥辱……糾結而至。 想來,機器人的腦子裡並沒有輸入有關失敗和恥辱的邏輯概念。簡單說,機器人既不會像人那麼容易衰竭,也不像人那麼虛榮,而且無愛無恨,無欲無求。

人工智慧與遠端醫療結合,令資源配置更公平

遠端醫療特別適用於偏遠、交通不便或貧窮地區,所以據說比爾·蓋茨基金在非洲地區資助遠端醫療的建立,尤其是幫助當地婦女的分娩。我們曾到西南伊利諾大學參觀他們的遠端醫療設備,在全美位居前列,終端可以接上很多測量性的設備,包括量血壓心跳、驗血等各種功能,許多終端通過互聯網聯結,讓遙遠區域的社區獲利。社區中,患者可以在自己家裡住院,也可以在社區醫院,有少量醫生和護士輔助。護士可以得到遠端的指導,幫助產婦分娩。而將人工智慧與遠端醫療結合之後,遠端的手術也成為可能。

對於某些地區,以及患者已經無法長途移動的案例,這樣的醫療非常必要,將給人類帶來更多公平和福音。

“生物-心理-社會”的現代醫學理念,證明了人類的不可替代

人工智慧在任何領域都不可能超越人類現有的發現和智慧。

首先,因為人類是在“創造”,人工智慧是在“模仿”,無論模仿動作行為,複製海量的資訊庫,還是模仿人類的思維方式。

比如,ICD系統是國際通用的疾病診斷標準,DSM-5則是來自美國、全球通用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系統,把這些都存到機器人的晶片裡,他們的確可以通過終端的檢查、測試獲得結論,再對照診斷標準“下診斷”,但他們不能代替人類醫生的“訪談”,因為人類的訪談是“科學+藝術”,每句對話、每個表情都足夠靈活多變,充滿了人際交往的CUE(線索),即便由機器人下診斷,也一定要交給人類醫生校正,否則,“詐病”的人類很可能屢屢得手,機器人的“學院派”知識打不過患者的“街頭智慧”。

大膽地假設:就算人們的軀體疾病可以通過化驗、測試結果由機器人診斷,人們的精神心理困境也依然無法被清晰地判定。在美國流行了20年的“整合醫療服務”、“行為健康服務團隊”,常常由精神科醫生帶隊,入駐大內科,大內科醫生經常將難以干預的患者(比如放棄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轉給行為健康團隊,後者通過“動機面詢”等方式,令患者願意繼續治療,同時“生物-心理-社會”地整合干預患者的痛苦。這說明,只有“生物”一端地治療,是無法抵達人類的內心的。而“心理”和“社會”的干預,我不認為機器人能夠完成,這甚至需要臨床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護士、社工、患者家屬的共同參與,這就是人類的聯合、堅不可摧的力量。模仿,不代表創造。

其次,人類的情感可以模仿,不可移植。機器人大白的可愛,正是因為對人類情感的模仿!

醫生們尊崇的祖師爺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一句名言,經常被各科醫生引用: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因為在醫學領域,還有許多未破解的謎,未攻克的難題。比如惡性腫瘤。

假如醫生們的智慧不僅僅在“開藥”,並且只是“有時去治癒”,那麼,患者則需要更多的説明和安慰。即便所有的醫療機器人都像“大白”那樣溫暖寬厚,他們跟真人也沒法比。因為人類之間的“好”是刻骨銘心的好,“惡”,也是刻骨銘心的“惡”,這樣的情感、情緒都是雙刃劍,既能妨礙人類的進步,又使得人類無法被機器人取代。

所以,有情感,有情緒,有虛榮,既是人類的弱點,又是人類的標誌。

技術和資本,應促使“人”更像“人”

在技術和資本不斷試圖異化人的今天,我要說的是,人必須更有人性,才會避免被機器人所取代。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人工智慧一定應該更好地改善人的生存,包括改善醫療網路的佈局,更新其邊界。既直接為人類服務,又利用超強的計算能力,結合生物醫學、基因遺傳學等等的探索,破解人類做夢都想突破的禁區。

要知道,在“生物-心理-社會”整合的心理諮詢領域,我們不再像一百年前那樣強調技術和門派(比如精神分析學派、認知行為學派等),而是以來訪者為中心,提供諮詢,討論解決方案,而並非無比自戀地炫耀——技術。無論哪個領域,“技術”永遠只是方法論,而滿足人類需求,有利人類發展,才能觸及“痛點”。

而從資本角度看呢?在公眾視野中氾濫的共用單車、智慧快遞櫃、自動駕駛等概念,都拼命站在風口上,贏取資本的垂青。但資源的浪費和風息時的墜落也有目共睹。而大資料、人工智慧、精准醫療概念除了給資本提供興奮之外,更該考慮到人的需求。

再從“人”自己的角度看呢?就要更好地做“人”,而別把自己做成“機器人”。一句話:醫生學會看病、訪談、微笑、幫助,甚至學一點心理諮詢,而不是純粹的開藥,避免淪為“人工智慧機器人”。

夏雅俐,心理諮詢師,有3000小時以上心理諮詢經驗,包括親子、職場、婚戀、情緒等問題諮詢。參與翻譯出版DSM-5美國精神醫學專業系列書,主譯《理解DSM-5》(北京大學出版社),為普通諮詢師、老師和家長提供專業知識。關注醫療和民生。 想來,機器人的腦子裡並沒有輸入有關失敗和恥辱的邏輯概念。簡單說,機器人既不會像人那麼容易衰竭,也不像人那麼虛榮,而且無愛無恨,無欲無求。

人工智慧與遠端醫療結合,令資源配置更公平

遠端醫療特別適用於偏遠、交通不便或貧窮地區,所以據說比爾·蓋茨基金在非洲地區資助遠端醫療的建立,尤其是幫助當地婦女的分娩。我們曾到西南伊利諾大學參觀他們的遠端醫療設備,在全美位居前列,終端可以接上很多測量性的設備,包括量血壓心跳、驗血等各種功能,許多終端通過互聯網聯結,讓遙遠區域的社區獲利。社區中,患者可以在自己家裡住院,也可以在社區醫院,有少量醫生和護士輔助。護士可以得到遠端的指導,幫助產婦分娩。而將人工智慧與遠端醫療結合之後,遠端的手術也成為可能。

對於某些地區,以及患者已經無法長途移動的案例,這樣的醫療非常必要,將給人類帶來更多公平和福音。

“生物-心理-社會”的現代醫學理念,證明了人類的不可替代

人工智慧在任何領域都不可能超越人類現有的發現和智慧。

首先,因為人類是在“創造”,人工智慧是在“模仿”,無論模仿動作行為,複製海量的資訊庫,還是模仿人類的思維方式。

比如,ICD系統是國際通用的疾病診斷標準,DSM-5則是來自美國、全球通用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系統,把這些都存到機器人的晶片裡,他們的確可以通過終端的檢查、測試獲得結論,再對照診斷標準“下診斷”,但他們不能代替人類醫生的“訪談”,因為人類的訪談是“科學+藝術”,每句對話、每個表情都足夠靈活多變,充滿了人際交往的CUE(線索),即便由機器人下診斷,也一定要交給人類醫生校正,否則,“詐病”的人類很可能屢屢得手,機器人的“學院派”知識打不過患者的“街頭智慧”。

大膽地假設:就算人們的軀體疾病可以通過化驗、測試結果由機器人診斷,人們的精神心理困境也依然無法被清晰地判定。在美國流行了20年的“整合醫療服務”、“行為健康服務團隊”,常常由精神科醫生帶隊,入駐大內科,大內科醫生經常將難以干預的患者(比如放棄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轉給行為健康團隊,後者通過“動機面詢”等方式,令患者願意繼續治療,同時“生物-心理-社會”地整合干預患者的痛苦。這說明,只有“生物”一端地治療,是無法抵達人類的內心的。而“心理”和“社會”的干預,我不認為機器人能夠完成,這甚至需要臨床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護士、社工、患者家屬的共同參與,這就是人類的聯合、堅不可摧的力量。模仿,不代表創造。

其次,人類的情感可以模仿,不可移植。機器人大白的可愛,正是因為對人類情感的模仿!

醫生們尊崇的祖師爺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一句名言,經常被各科醫生引用: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因為在醫學領域,還有許多未破解的謎,未攻克的難題。比如惡性腫瘤。

假如醫生們的智慧不僅僅在“開藥”,並且只是“有時去治癒”,那麼,患者則需要更多的説明和安慰。即便所有的醫療機器人都像“大白”那樣溫暖寬厚,他們跟真人也沒法比。因為人類之間的“好”是刻骨銘心的好,“惡”,也是刻骨銘心的“惡”,這樣的情感、情緒都是雙刃劍,既能妨礙人類的進步,又使得人類無法被機器人取代。

所以,有情感,有情緒,有虛榮,既是人類的弱點,又是人類的標誌。

技術和資本,應促使“人”更像“人”

在技術和資本不斷試圖異化人的今天,我要說的是,人必須更有人性,才會避免被機器人所取代。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人工智慧一定應該更好地改善人的生存,包括改善醫療網路的佈局,更新其邊界。既直接為人類服務,又利用超強的計算能力,結合生物醫學、基因遺傳學等等的探索,破解人類做夢都想突破的禁區。

要知道,在“生物-心理-社會”整合的心理諮詢領域,我們不再像一百年前那樣強調技術和門派(比如精神分析學派、認知行為學派等),而是以來訪者為中心,提供諮詢,討論解決方案,而並非無比自戀地炫耀——技術。無論哪個領域,“技術”永遠只是方法論,而滿足人類需求,有利人類發展,才能觸及“痛點”。

而從資本角度看呢?在公眾視野中氾濫的共用單車、智慧快遞櫃、自動駕駛等概念,都拼命站在風口上,贏取資本的垂青。但資源的浪費和風息時的墜落也有目共睹。而大資料、人工智慧、精准醫療概念除了給資本提供興奮之外,更該考慮到人的需求。

再從“人”自己的角度看呢?就要更好地做“人”,而別把自己做成“機器人”。一句話:醫生學會看病、訪談、微笑、幫助,甚至學一點心理諮詢,而不是純粹的開藥,避免淪為“人工智慧機器人”。

夏雅俐,心理諮詢師,有3000小時以上心理諮詢經驗,包括親子、職場、婚戀、情緒等問題諮詢。參與翻譯出版DSM-5美國精神醫學專業系列書,主譯《理解DSM-5》(北京大學出版社),為普通諮詢師、老師和家長提供專業知識。關注醫療和民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