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馬懿的曾孫是如何在江南建國的?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

“王與馬, 共天下”是說東晉時期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掌權的司馬皇室力量幾乎勢均力敵, 甚至還有過之, 當時百姓稱之為“王與馬, 共天下”。

​所說的王指的是王導和王敦兄弟, 馬則指的是司馬睿等家族的人們。 要想弄明白這一切, 還得從頭說起。 三國後期,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統一了中原, 魏、蜀、吳三國歸晉, 建立了晉朝, 晉朝又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

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 國號大晉, 定都洛陽, 史稱西晉, 280年滅東吳, 完成統一。 此後是傻子皇帝司馬衷接班, 於是發生了“八王之亂”。

晉湣帝遷都長安, 316年滅西晉, 建立了十六個國家, 史稱“五胡亂華”。 317年, 晉室南渡, 司馬懿的曾孫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

跟隨司馬睿去南方的一些中原人, 歷史上稱為“衣冠南渡”。

剛去人生地不熟的, 司馬睿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沒有王家家族的支持,

當地人陳敏勢力司馬睿也惹不起, 哪個地方也是欺生。
​剛建立東晉時, 王導位高權重, 一切事情都有他獨斷。 他聯合南北士族, 運籌帷幄, 縱橫捭闔, 政令己出, 也就是相當於丞相一般。

王敦則總掌兵權, 專任征伐, 後來又坐鎮荊州, 控制建康, 相當於諸葛亮那個角色一般。

王氏兄弟權傾內外, 司馬睿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登基大典那天, 皇帝司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導同升禦床, 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賀, 表示願與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 但天無二日, 這成何體統, 王導嚇了一跳, 連忙推辭說:“太陽和小草豈能相提並論, 君臣名分是有區別的, 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應該尊卑有別”, 晉元帝司馬睿才沒有勉強他。 但司馬睿對王導始終十分尊敬, 稱王導為“仲父”。 就和劉禪稱孔明為相父一樣。 可見, 當初君臣關係還是挺融洽的。

王導可謂曆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元老, 地位一直十分崇高。 王家兄弟為了在當地人們心目中樹立起司馬睿的形象。 想出一個主意來。 這年三月初三, 按照當地的風俗是禊(音xì)節,

百姓和官員都要到江邊去“求福消災”。 這一天, 王導讓司馬睿坐上華麗的轎子到江邊去, 前面有儀仗隊鳴鑼開道, 王導、王敦和從北方來的大官、名士, 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後面, 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隊伍。 這一天, 在建康江邊看熱鬧的人本來很多。 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到過的大排場, 都轟動了。

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顧榮等聽到這個消息, 從門縫裡偷偷張望。 他們一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這樣尊敬, 大吃一驚, 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 一個接一個地出來排在路旁, 拜見司馬睿。 這一來, 提高了司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

​王導接著就勸司馬睿說:“顧榮、賀循是這一帶的名士。 只要把這兩人拉過來, 就不怕別人不跟著我們走。 ”司馬睿派王導上門請顧榮、賀循出來做官, 兩個人都高興地來拜見司馬睿。 司馬睿殷勤地接見了他們, 封他們做官。 從那以後, 江南大族紛紛擁護司馬睿, 司馬睿在建康也就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 北方發生大亂以後, 北方的士族地主紛紛逃到江南來避難。王導又勸說司馬睿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聽從王導的意見,前前後後吸收了一百零六個人,在王府裡做官。這樣以來,司馬睿在江南的勢力更加鞏固了。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這就揭示了東晉的勢力分割情況。無論國家還是個人,相處易,共事難。尤其是日子一長,王敦掌握軍權,自以為了不起,逐漸不把晉元帝司馬睿放在眼裡。晉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驕橫,以後慢慢疏遠了王敦,重用了大臣劉隗和刁協,剛剛建立的東晉王朝內部就出現了裂痕。

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王敦發生叛亂。王敦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晉元帝死後,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於明帝太寧二年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琅邪王氏能與司馬氏“共天下”而終於不能篡天下,這主要是門閥士族之間彼此牽制和南北民族之間相互排斥所造成的。

北方的士族地主紛紛逃到江南來避難。王導又勸說司馬睿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聽從王導的意見,前前後後吸收了一百零六個人,在王府裡做官。這樣以來,司馬睿在江南的勢力更加鞏固了。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這就揭示了東晉的勢力分割情況。無論國家還是個人,相處易,共事難。尤其是日子一長,王敦掌握軍權,自以為了不起,逐漸不把晉元帝司馬睿放在眼裡。晉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驕橫,以後慢慢疏遠了王敦,重用了大臣劉隗和刁協,剛剛建立的東晉王朝內部就出現了裂痕。

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王敦發生叛亂。王敦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晉元帝死後,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於明帝太寧二年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琅邪王氏能與司馬氏“共天下”而終於不能篡天下,這主要是門閥士族之間彼此牽制和南北民族之間相互排斥所造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