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業者應該避免的8種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人應該具備的條件!

很多創業者都認為錢天生就是平等的。 只要有人認可他們的創意值100萬美元, 給他們開支票, 錢的來源真的並不重要。 事實上, 大多數天使投資人都很單純, 但也有一些例外, 你如果遇上的話可能會讓你付出的比投入的更多。

1、鯊魚型天使投資人

這種人是最壞的傢伙。 他們參與早期投資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利用創業者在融資和交易經驗方面的缺乏。 如果長期負債過程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折磨, 那到時候你就得向投資人卑躬屈膝了。

2、官司型天使投資人

官司型天使投資人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把你告上法庭。

這種天使投資人從來都不關心你公司可以提供的回報, 而是試圖通過恐嚇、威脅和訴訟來賺錢。 他們知道你沒有資源跟他們鬥, 所以算定了你會投降。 遇到這樣的天使投資人, 你就得跟你的律師保持緊密聯繫。

3、高人一等型天使投資人

有很多成功的商業人士出身的天使投資人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有著明顯的優越性。 這些人通常是些霸道、消極的人, 對你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會歇斯底里的挑剔。 攤上這樣的天使投資人, 你千萬別被嚇著, 做出錯誤的決策。

4、控制狂型天使投資人

這種天使投資人一開始像是你最好的新朋友。 一旦你得到融資後, 他就等著。 只要你一犯錯誤, 他就會拿出協議, 要求將賦予他更多的控制權的條款升級成他必須進入你的公司的條款,

由他親自掌控你的公司。 這時, 唯一能救你的就是你的董事會了。

5、教程式天使投資人

教程式天使投資人不是控制你, 而是想在每一件事上都手把手地教你。 這在投資之前提供輔導聽起來不錯。 但他們給你開了支票後, 就想一天24小時幫你。 這就是最大的煩擾。 最初, 你對他們的投資表示感謝, 也可能會對他們表示寬容, 但是最終這種重擔會把你壓垮。 跟他們保持距離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6、過氣天使

這樣的天使投資人往往出現在每一次的經濟擾動期。 他們通常都是有資金流動問題的“空中飛人”。 他們每天會參加一些俱樂部, 但卻背著債務。 他們會跟你見面,

而且會問你很多個問題, 但是從來都不會跟你成交。 跟他們打交道, 你要學會結束談話。

7、啞巴天使投資人

財富不是商業精英的代名詞。 你可以通過他們問的問題來判斷他們是不是啞巴天使投資人。 如果他們問一些膚淺的問題或者根本不懂業務, 那就不可能跟他們形成成功的長期合作關係。 但是不要忘記, 有錢人通常會有些精明的朋友。

8、經紀人假扮天使投資人

這種人到處都有, 通常會扮成律師和會計師。 他們根本沒意向投資你的公司, 而是會誘使你簽署向你介紹真正投資人的收費協定。 經紀人的工作往往是值得付費的, 但是要認清誰是天使, 千萬別被誤導。

如何避免以上這些天使投資人呢?只要有可能, 只接受可信的個人投資或專業的天使投資機構的投資,

不要接受故意引誘你的人。 即使這樣, 你也要在業內做一些盡職調查。 問問他們投資過的其他公司, 問問這些公司的老闆, 看看他們的投資人是什麼樣的人。

還有, 要讓律師來寫最初的投資檔或長期負債表, 而不是讓投資人寫。 這樣的檔應該是給你所有的投資人的標準文檔, 而不是可以用來一對一談判的。 要注意補充條款可能會回咬你一口。 現在並不是所有的天使都想賺一雙自己的翅膀。

期待真正的天使時代早日到來

天使投資畢竟是風險投資, 在驚人的高回報率背後, 卻又有著一個驚人的「低成功率」。

當你在談論天使投資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投資究竟是什麼?

天使投資的本質是——「概率博弈」

馬里奧·普佐在《教父》裡說過: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 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的人, 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在你在進行概率博弈的過程中, 要明白:

正確的認知才能知道正確的行為

正確的行為才能帶來正確的結果

其實, 對「合格投資者」的判定, 不僅僅表現在資金和行動上, 更表現在深層次的「認知」上。 《投資異類》這本書上簡單地道出了大多數人表面上知道的, 內心卻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的「世界七大謊言」:

1. 成功沒有捷徑

有8個檯球, 其中一個比其他7個重, 用一個天平找出那個球, 需要幾步?

「標準路徑」:現在天平兩端各放置4個球, 然後把重的一方的4個球分成兩組繼續對比, 最後才把重的一對稱一次就找到那個球。

「最優路徑」:先隨機從8個球拿6個球,天平兩端各放3個。那麼會出現兩種情況:

如果天平保持平衡,那麼那個球在剩下的2個球中。只要再稱一次就行。

如果天平倒向某一邊,那麼就從重的一邊中隨機拿出1個,剩下2個進行比重。如果平衡,則那個重球就是隨機拿出的那個。反之,重球則是天平倒向的那個球。

這兩個路徑背後對應的就是兩種不同效率的演算法。第一種演算法需要三步,比第二種方法多了一步,卻是極大的能耗浪費。

這兩種演算法的核心在於

——是否有一個可持續優化的「決策演算法」

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絕不做無頭蒼蠅,一定要不斷試錯、有規則地試錯、優化路徑、提高認知,直到找到——成功的捷徑。

一旦進入天使投資領域,你就要努力不斷優化自己的決策演算法,最終能成就你的,除了解釋不清的運氣,就只能是優化到極致的「決策演算法」。

另外,當大家都在迷宮的二維世界隨機亂闖,或者有規則、有策略地試錯時,你要試著從更高的三維空間去俯視整個迷宮圖,直接找到最優路徑,然後大搖大擺走出去。——這就是「認知維度」的意義所在。

成功有捷徑:提高「認知維度」,優化「決策演算法」。

2. 競爭是公平的

你覺得,錘子手機為什麼到現在還一直做不起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承認兩件事。

一是羅永浩的工匠精神,產品能力,行銷能力和融資能力在當代創業大軍隊伍中,肯定是排在第一梯隊上的。在國內大部分最後取得成功的創業者,在起步的時候,個人能力可能連羅永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二是在互聯網思維的智慧手機這個賽道中,目前發展的不錯的公司,幾乎都是在小米之前就已經做得很大的那些企業,華為、中興、oppo、魅族等。

在小米之後成立的手機公司,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

小米手機成立於2010年4月;錘子手機成立於2012年5月。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競爭,競爭的本質是「優勢碾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先發優勢」,這才是錘子手機之所以沒有超越小米的根本原因。

時機決定社會資源的分配

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就是:錯過了1998年和1999年,就等於錯過一個時代。

因為騰訊,阿裡巴巴,百度,新浪,網易,搜狐,京東,攜程,這些現在中國互聯網巨頭們都是在1998或1999年左右成立的。

掌握先機,就是這些巨頭們制勝的王道。先行者逐漸把先發優勢轉化為其他優勢,包括人才優勢、制度優勢、文化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牌照優勢等等,正是這些優勢構成了各自行業的競爭壁壘。而這些先發優勢轉化而來的壁壘,就是「不公平競爭的法寶」。

競爭是不公平的——「先發優勢」是商業競技場的優勢之源。

3. 科學就是真理

投資界的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和識人標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套科學的標準。甚至很多投資人選擇了非科學能證明的識人方式,比如:星座、《易經》、奇門遁甲、紫微鬥數、面相、手相、摸骨、塔羅牌、生命數字等等。

可能你看了會覺得這些都迷信,難道其他投資人也迷信嗎?

過去,礙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認知,有些人很糾結到底是應該選擇相信科學還是相信傳統文化。科學和真相未必能讓一個人活得更好,宗教和信仰或許可以讓一個人獲得篤定和快樂。

不管是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還是從一個人的一生幸福和快樂的角度來說,科學揭示的「真理」是什麼並沒有那麼重要。

「選擇相信什麼對我有利」才更重要。

那些所謂的因果報應,前世今生,不管是不是真的正確,堅信的人總能用來知道自己今生的行為。有些所謂的「迷信方法」也能讓人做出「正確決策」。比如《易經》、奇門遁甲。面相等。更關鍵的是,你自己選擇的時候,是否堅信它的意義和價值。

它們究竟是不是迷信,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既然有幾千年的傳統,自然有它深奧的道理,我們普通人,看不懂,學不會,不代表它沒有意義或者不正確。對於傳統,我們應該有一定的敬畏與謙卑。

科學不一定是真理——你的「信仰」才是屬於你的「真理」 。

4. 天道酬勤

很多投資人喜歡投勤奮加班的創業者,甚至有「不加班不投」的投資理念,這本身並沒有錯。但錯誤的是——很多創業者只有勤奮而沒有其他。他們借著勤奮和感動讓投資人買單。「勤奮是創業者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競爭激烈,聰明人都在努力的時代。

還有一點,真正的勤奮並沒有那麼重要。每天早晨,路邊四五點起來賣早餐的小商販很勤奮,可為什麼沒有投資人投呢?因為他們生意做不大,未來團隊的升級可能小,沒有想像空間。所以,先看「事」,再看「人」。

勤奮的團隊只是一個「及格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另外,勤奮也是最容易「偽裝」的特質。為了融資,不靠譜的創業者可以假裝勤奮來騙取投資人的同情和投資。

最近的一個例子神奇百貨98後創業者,去年拿了投資人的錢就不再偽裝,回到瀟灑生活,吃喝玩樂的狀態。公司失敗了,就換個熱點概念——5萬元做聯合創始人重新創業,或者再尋找融資。這樣的創業者多了,就會導致了善良的投資人不夠用,才會有資本寒冬這一說法。

作為創業者,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只管低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最後把公司拉倒陰溝裡。

天道酬「腦」勤,懲腦惰。

5. 命運天註定

我們的人生至少被運氣主導了90%,在這其中,有三個特別重要的「預設前提」,奠定了我們的認知、性格、機遇等等。

No.1 基因

我們不能自己挑選自己的DNA代碼,相反,是 DNA代碼譜寫了我們的生命。這個過程極其隨機,我們的基因構成,組成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高矮胖瘦、黑白美醜、色香味的感知、體制的敏感性、智力水準等等都受制于基因。而這一切,對我們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而我們只能「被動接受」。

我之前在《自私的基因》的讀書筆記 寫道:「基因是自私的,但你是自主的」運氣的隨機性雖然主導了基因的組合,間接主導我們一大部分的人生,但,我們依舊還有選擇的。

No.2 家庭環境

在基因的隨機選擇下,我們不能挑選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挑選父母的智力和教育背景,更不能挑選父母所認知的教育理念和他們家庭內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我們父母所堅信的教育理念未必是最正確的,也未必是最符合當代社會的。父母把我們送到什麼學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從本質上看,都受到了「隨機事件」的影響。

No.3 社會環境

偉大的電腦科學家圖靈是一名同性戀,他生錯了年代,如果他出生在今天的美國,就可以獲得更美好的人生,而不需要被迫接受化學閹割。時代背景會提供不同的成長環境,同樣的基因和家庭,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也會經歷不同的人生。

基因、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主導了我們90%的人生,而這些都是運氣決定的。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命」。要想改變命運,其實我們有10%的發揮空間,雖然其中的5%還是由運氣決定的。

另外才是我們有機會爭取的

——自己可控的5%。

我們能掌控的人生,可能也就只有這5%。但在這5%的空間裡,能做的事情卻很多,往往一個聰明的決策足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不依賴運氣,完全靠自己的認知和選擇來改變人生的5%部分。

另外,有一點,「認識到認知的重要性」,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由「運氣」控制的。只有意識到認知的重要性,並通過閱讀思考和實踐,才有機會讓自己進入認知的良性迴圈,不斷優化自己的決策。

松浦彌太郎:“人的一生中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個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就算99%的人「命運天註定」

但,還有1%的人有機會做到「人定勝天」

6. 人之初,性本善

人是變化的,是「可塑的」,這最主要取決於所處的環境和個人際遇。

那些你曾經擔憂團隊的「缺點和弱項」將來很可能會成為他們引以為傲的「優點和強項」。

人性本無善惡,是環境、制度和機遇潛移默化了人性的發展。

傳統投資押注於「不變」,而風險投資押注於「變化」。在不同的階段,對創始人和團隊的判斷標準也應有所不同。當企業發展到C輪的時候,除了要看到團隊的熱愛和決心,還要看到他們的「使命感」。缺乏使命感的企業家,膽量和格局會在C輪之後很快遇到天花板。這樣的企業家,如果遇到了合適的並購方開出不錯的價格,就很容易答應。

他們賣不賣公司只是價格問題,而不是原則問題。

人之初,性本「變」。

7. 人是理性的

一個有著七情六欲雜念的人,是不可能「100%理性」的。

人在任何激素超出正常水準的情況下做出的決策都是「不理智」的,包括腎上腺素、內啡肽、多巴胺、血清氨等等。當激素恢復到正常水準後,重新審視自己曾經作出的決定,雖然不一定會後悔,但是很容易發現不理智的地方。

佛家曰:“戒生定,定生慧。”

你人說,如果人沒有了欲望,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且很多為人都是七情六欲非常飽滿的,尤其是藝術家們。甚至很多天才科學家也有同時與多個女性交往的例子。他們不是沒有欲望,而是欲望比較單一,單一且強烈。

如果選擇了做投資人這個職業,其實投資的藝術和創作的藝術是不同的,創作需要勤奮,也需要靈光一閃;但投資更需要的是「紀律」。

查理·芒格有一次接受採訪,記者問他,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總結他的投資智慧的話是哪個詞。芒格不假思索地回答——「紀律」。

一直以為天使投資人可以更加率性一點,更加任性一點,但從很多天使投資人的實踐經驗來說:率性和任性是不能長久的,不可複製的。

天使投資人的學費,最好是別人交的。早期的投資任性完全是靠拼運氣的,不太認可成為一種理論去分享。

每一個有價值的「認知」,都能幫我們避免上百萬元的損失。

每一次克制欲望的「決策」,都能夠優化我們的整體決策效率。

人看似「理性」,實則「感性」。

最後

希望你在識破這七大謊言之後,嘗試著去掌握這一套「方法論」,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認知緯度」,制定出屬於你的「投資決策演算法」,然後不斷去反覆運算和優化演算法,當然這不僅僅是局限於狹義上的股權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甚至在更高層面上的投資——“時間投資”、精力投資、情感投資等。

「最優路徑」:先隨機從8個球拿6個球,天平兩端各放3個。那麼會出現兩種情況:

如果天平保持平衡,那麼那個球在剩下的2個球中。只要再稱一次就行。

如果天平倒向某一邊,那麼就從重的一邊中隨機拿出1個,剩下2個進行比重。如果平衡,則那個重球就是隨機拿出的那個。反之,重球則是天平倒向的那個球。

這兩個路徑背後對應的就是兩種不同效率的演算法。第一種演算法需要三步,比第二種方法多了一步,卻是極大的能耗浪費。

這兩種演算法的核心在於

——是否有一個可持續優化的「決策演算法」

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絕不做無頭蒼蠅,一定要不斷試錯、有規則地試錯、優化路徑、提高認知,直到找到——成功的捷徑。

一旦進入天使投資領域,你就要努力不斷優化自己的決策演算法,最終能成就你的,除了解釋不清的運氣,就只能是優化到極致的「決策演算法」。

另外,當大家都在迷宮的二維世界隨機亂闖,或者有規則、有策略地試錯時,你要試著從更高的三維空間去俯視整個迷宮圖,直接找到最優路徑,然後大搖大擺走出去。——這就是「認知維度」的意義所在。

成功有捷徑:提高「認知維度」,優化「決策演算法」。

2. 競爭是公平的

你覺得,錘子手機為什麼到現在還一直做不起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承認兩件事。

一是羅永浩的工匠精神,產品能力,行銷能力和融資能力在當代創業大軍隊伍中,肯定是排在第一梯隊上的。在國內大部分最後取得成功的創業者,在起步的時候,個人能力可能連羅永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二是在互聯網思維的智慧手機這個賽道中,目前發展的不錯的公司,幾乎都是在小米之前就已經做得很大的那些企業,華為、中興、oppo、魅族等。

在小米之後成立的手機公司,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

小米手機成立於2010年4月;錘子手機成立於2012年5月。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競爭,競爭的本質是「優勢碾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先發優勢」,這才是錘子手機之所以沒有超越小米的根本原因。

時機決定社會資源的分配

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就是:錯過了1998年和1999年,就等於錯過一個時代。

因為騰訊,阿裡巴巴,百度,新浪,網易,搜狐,京東,攜程,這些現在中國互聯網巨頭們都是在1998或1999年左右成立的。

掌握先機,就是這些巨頭們制勝的王道。先行者逐漸把先發優勢轉化為其他優勢,包括人才優勢、制度優勢、文化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牌照優勢等等,正是這些優勢構成了各自行業的競爭壁壘。而這些先發優勢轉化而來的壁壘,就是「不公平競爭的法寶」。

競爭是不公平的——「先發優勢」是商業競技場的優勢之源。

3. 科學就是真理

投資界的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和識人標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套科學的標準。甚至很多投資人選擇了非科學能證明的識人方式,比如:星座、《易經》、奇門遁甲、紫微鬥數、面相、手相、摸骨、塔羅牌、生命數字等等。

可能你看了會覺得這些都迷信,難道其他投資人也迷信嗎?

過去,礙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認知,有些人很糾結到底是應該選擇相信科學還是相信傳統文化。科學和真相未必能讓一個人活得更好,宗教和信仰或許可以讓一個人獲得篤定和快樂。

不管是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還是從一個人的一生幸福和快樂的角度來說,科學揭示的「真理」是什麼並沒有那麼重要。

「選擇相信什麼對我有利」才更重要。

那些所謂的因果報應,前世今生,不管是不是真的正確,堅信的人總能用來知道自己今生的行為。有些所謂的「迷信方法」也能讓人做出「正確決策」。比如《易經》、奇門遁甲。面相等。更關鍵的是,你自己選擇的時候,是否堅信它的意義和價值。

它們究竟是不是迷信,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既然有幾千年的傳統,自然有它深奧的道理,我們普通人,看不懂,學不會,不代表它沒有意義或者不正確。對於傳統,我們應該有一定的敬畏與謙卑。

科學不一定是真理——你的「信仰」才是屬於你的「真理」 。

4. 天道酬勤

很多投資人喜歡投勤奮加班的創業者,甚至有「不加班不投」的投資理念,這本身並沒有錯。但錯誤的是——很多創業者只有勤奮而沒有其他。他們借著勤奮和感動讓投資人買單。「勤奮是創業者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競爭激烈,聰明人都在努力的時代。

還有一點,真正的勤奮並沒有那麼重要。每天早晨,路邊四五點起來賣早餐的小商販很勤奮,可為什麼沒有投資人投呢?因為他們生意做不大,未來團隊的升級可能小,沒有想像空間。所以,先看「事」,再看「人」。

勤奮的團隊只是一個「及格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另外,勤奮也是最容易「偽裝」的特質。為了融資,不靠譜的創業者可以假裝勤奮來騙取投資人的同情和投資。

最近的一個例子神奇百貨98後創業者,去年拿了投資人的錢就不再偽裝,回到瀟灑生活,吃喝玩樂的狀態。公司失敗了,就換個熱點概念——5萬元做聯合創始人重新創業,或者再尋找融資。這樣的創業者多了,就會導致了善良的投資人不夠用,才會有資本寒冬這一說法。

作為創業者,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只管低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最後把公司拉倒陰溝裡。

天道酬「腦」勤,懲腦惰。

5. 命運天註定

我們的人生至少被運氣主導了90%,在這其中,有三個特別重要的「預設前提」,奠定了我們的認知、性格、機遇等等。

No.1 基因

我們不能自己挑選自己的DNA代碼,相反,是 DNA代碼譜寫了我們的生命。這個過程極其隨機,我們的基因構成,組成我們的生命。我們的高矮胖瘦、黑白美醜、色香味的感知、體制的敏感性、智力水準等等都受制于基因。而這一切,對我們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而我們只能「被動接受」。

我之前在《自私的基因》的讀書筆記 寫道:「基因是自私的,但你是自主的」運氣的隨機性雖然主導了基因的組合,間接主導我們一大部分的人生,但,我們依舊還有選擇的。

No.2 家庭環境

在基因的隨機選擇下,我們不能挑選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挑選父母的智力和教育背景,更不能挑選父母所認知的教育理念和他們家庭內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我們父母所堅信的教育理念未必是最正確的,也未必是最符合當代社會的。父母把我們送到什麼學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從本質上看,都受到了「隨機事件」的影響。

No.3 社會環境

偉大的電腦科學家圖靈是一名同性戀,他生錯了年代,如果他出生在今天的美國,就可以獲得更美好的人生,而不需要被迫接受化學閹割。時代背景會提供不同的成長環境,同樣的基因和家庭,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也會經歷不同的人生。

基因、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主導了我們90%的人生,而這些都是運氣決定的。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命」。要想改變命運,其實我們有10%的發揮空間,雖然其中的5%還是由運氣決定的。

另外才是我們有機會爭取的

——自己可控的5%。

我們能掌控的人生,可能也就只有這5%。但在這5%的空間裡,能做的事情卻很多,往往一個聰明的決策足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不依賴運氣,完全靠自己的認知和選擇來改變人生的5%部分。

另外,有一點,「認識到認知的重要性」,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由「運氣」控制的。只有意識到認知的重要性,並通過閱讀思考和實踐,才有機會讓自己進入認知的良性迴圈,不斷優化自己的決策。

松浦彌太郎:“人的一生中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己誕生的日子,一個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就算99%的人「命運天註定」

但,還有1%的人有機會做到「人定勝天」

6. 人之初,性本善

人是變化的,是「可塑的」,這最主要取決於所處的環境和個人際遇。

那些你曾經擔憂團隊的「缺點和弱項」將來很可能會成為他們引以為傲的「優點和強項」。

人性本無善惡,是環境、制度和機遇潛移默化了人性的發展。

傳統投資押注於「不變」,而風險投資押注於「變化」。在不同的階段,對創始人和團隊的判斷標準也應有所不同。當企業發展到C輪的時候,除了要看到團隊的熱愛和決心,還要看到他們的「使命感」。缺乏使命感的企業家,膽量和格局會在C輪之後很快遇到天花板。這樣的企業家,如果遇到了合適的並購方開出不錯的價格,就很容易答應。

他們賣不賣公司只是價格問題,而不是原則問題。

人之初,性本「變」。

7. 人是理性的

一個有著七情六欲雜念的人,是不可能「100%理性」的。

人在任何激素超出正常水準的情況下做出的決策都是「不理智」的,包括腎上腺素、內啡肽、多巴胺、血清氨等等。當激素恢復到正常水準後,重新審視自己曾經作出的決定,雖然不一定會後悔,但是很容易發現不理智的地方。

佛家曰:“戒生定,定生慧。”

你人說,如果人沒有了欲望,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且很多為人都是七情六欲非常飽滿的,尤其是藝術家們。甚至很多天才科學家也有同時與多個女性交往的例子。他們不是沒有欲望,而是欲望比較單一,單一且強烈。

如果選擇了做投資人這個職業,其實投資的藝術和創作的藝術是不同的,創作需要勤奮,也需要靈光一閃;但投資更需要的是「紀律」。

查理·芒格有一次接受採訪,記者問他,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總結他的投資智慧的話是哪個詞。芒格不假思索地回答——「紀律」。

一直以為天使投資人可以更加率性一點,更加任性一點,但從很多天使投資人的實踐經驗來說:率性和任性是不能長久的,不可複製的。

天使投資人的學費,最好是別人交的。早期的投資任性完全是靠拼運氣的,不太認可成為一種理論去分享。

每一個有價值的「認知」,都能幫我們避免上百萬元的損失。

每一次克制欲望的「決策」,都能夠優化我們的整體決策效率。

人看似「理性」,實則「感性」。

最後

希望你在識破這七大謊言之後,嘗試著去掌握這一套「方法論」,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認知緯度」,制定出屬於你的「投資決策演算法」,然後不斷去反覆運算和優化演算法,當然這不僅僅是局限於狹義上的股權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甚至在更高層面上的投資——“時間投資”、精力投資、情感投資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