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型農機成農民“好幫手”

最近, 肥東縣建糧創倉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徐厚倉有點忙, 找他幫忙種小麥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 今年秋季, 他已種植小麥1萬多畝。 “現在晚稻正在收割, 收完晚稻還有不少種小麥的, 小麥種植可能還要持續半個月左右。 ”據徐厚倉分析, 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大, 找他種小麥的農戶之所以多, 主要是他有6台“新武器”——旋耕施肥播種鎮壓一體化播種機具。

近幾年, 秋種時期雨水多、墒情差。 在市農委組織的應對極端天氣小麥種植技術培訓班上, 徐厚倉瞭解到, 有一款複式作業機具很管用, 雨天也照樣能種小麥,

旋耕、播種、施肥、開溝、鎮壓一體化完成。 “種下的小麥通過鎮壓後, 紮根更‘實’, 不僅冬天不會凍死, 好管理;而且後期不會倒伏, 穩產高產, 第二年收成會更好。 ”徐厚倉說, 這種複式播種機, 還可以實現精准施肥, 每畝只需要施“底肥”60~70斤, 比往年少30斤左右, 用種量也比以往有所減少。 “很多大戶看到這種播種機的好處, 都表示要買。 ”據市農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 全市推廣這種複式播種機已達1000多台。

入秋以來, 市農委搶抓持續晴好有利天氣和墒情, 精心組織27萬台機具, 萬名農機、農技人員, 加強機具調度, 做好騰茬播種, 加強秋種技術指導。 同時, 農機部門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加大對“生活急用、農民急需”的農業機械及配套機具的補貼力度,

實行“敞開補貼, 應補盡補”。 市縣兩級還制定了設施蔬菜園區、草莓、綠肥等種植獎補政策, 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 發展高效農業和生態農業。

截至今年11月21日, 全市播種油菜小麥、綠肥、草莓、蔬菜分別達到81.5萬畝、147.5萬畝、26.2萬畝和63.5萬畝, 完成計畫的95%以上。 從總體上看, 今年秋種墒情好, 播種品質高、進度快, 播種面積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 特別是精少量播種、複式作業、秸稈還田等綠色種植技術推廣較快, 秋種品質大為提高。 (合肥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