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與畢福康和戴雷一起晚餐 聊聊拜騰的機會與夢想|汽車產經

創業的挑戰, 讓畢福康和戴雷兩位從大公司出身的創始人直呼超出想像。 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之下, 拜騰的首款產品即將亮相。

這意味著拜騰將迎來一個新的里程碑。 關於那些機會與夢想, 都將在“用產品說話”之後, 變得清晰與接近。

文|汽車產經網 韓佳

拜騰北美總部的開業, 讓創始人畢福康和戴雷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然而, 18個月艱辛的創業經歷, 也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不易。

一年半以前, 辭去豪華品牌中國高管職務的戴雷, 和寶馬電動超跑BMW i8專案總負責人——現任BYTON拜騰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Dr.CarstenBreitfeld)聯手追尋造車夢。

然而, 拜騰的創業並非一帆風順。 在經歷了融資的一場生死考驗之後, 今年9月份, BYTON拜騰品牌橫空出世。 一款車內概念大屏吸睛無數。

還有一個月, 拜騰的首款可駕駛樣車, 將在美國CES上亮相, 並可以提供試乘體驗。 這意味著這個新品牌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用產品說話, 是畢福康和戴雷的共識, “不管之前說了多少, 做了多少, 如果產品不行, 那一切都白費。 ”

在拜騰北美總部開業的前一天晚上, 在距離其辦公室不到500米的一家義大利餐廳, BYTON拜騰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博士(Dr. CarstenBreitfeld)和BYTON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博士(Dr.Daniel Kirchert)共同宴請了汽車產經網等來自中國的媒體。

在餐桌上, 兩位創始人比第二天專訪時聊得更加開放, 聊了很多他們創業的想法和拜騰未來的計畫, 更有利於我們對這家新造車企業有個全面的瞭解。

融資: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作為一家創業企業, 融資是關乎於生死的問題。

在戴雷看來,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他所指的最壞的時候, 大約是一年前樂視第一次爆出資金危機的時候,

一直到今年上半年。

那個時候, FMC還是一個早期項目, 許多概念性的東西都還沒有落地, 加上早期投資人有些變化, 整個團隊壓力很大。 “感覺那時候, 生存都有問題, 用我們自己的話說, 已經死過幾次了。 ”

經歷過“初期投資人撤資”的磨難之後, 拜騰終於迎來了曙光。 通過管理團隊入股, 並完成了A輪2.4億美元融資之後, 加上Pre-A輪的6000萬美元, 拜騰的融資額度達到3億美元。

“市場上有兩種不同的初創公司, 一種是有特別大的投資人投入很多資金, 另一種是需要自己去積極爭取資金。 BYTON拜騰屬於第二種。 ” 畢福康說, “我們的每一個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雖然非常有挑戰, 但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有益的過程, 因為這樣一個爭取的過程能讓我們的目標更加明確, 並且會努力實現目標, 說服投資人。 我們保持著初創公司的精神, 在開支方面也非常謹慎, 保持著精簡的公司架構。 我覺得如果一個公司從一開始就有太多的資金, 也許就不會去學習,

不會擁有正確的心態。 ”

在9月份, 拜騰品牌正式發佈之後, 很多投資人主動找上門來。

戴雷介紹說:“投資人認為, 未來電動車、智慧化汽車絕對是個大趨勢, 一定會有公司會抓住。 現在投資人通過兩三年的觀察, 看了非常多這種企業, 他們非常懂。 他們會全面去看這個行業, 包括生產資質、牌照、商業模式, 他們會看得非常細。 ”

目前, 拜騰現有主要股東為拜騰初創管理團隊、和諧汽車、奧動投資、力合汽車、君聯資本、蘇甯與豐盛主導的一家產業投資基金以及盛屯集團等。

拜騰已經開始B輪融資, 預計在明年年中完成。 而明年1月份CES上樣車的亮相將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我們要用我們的產品說話, 忽悠投資人現在肯定行不通。 ”戴雷說到。

產品:定價30萬人民幣 競爭寶馬奧迪

和其他新創品牌對於車價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同,拜騰對於價格非常直接。即將於2018年1月份在CES亮相的首款車,目標價格定位在30萬元人民幣。

“30萬元是最適合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一個價位。”戴雷介紹說,“包括我們的供應商,我們都是按照30萬元的售價來確定零部件價格的。”

作為一個新創品牌,自然也少不了被拿來和其他新創品牌進行比較。然而,拜騰卻把主要的競爭目標放在了傳統豪華品牌身上。

戴雷說:“我們主要的競爭者肯定不會是像蔚來這樣的新品牌,喜歡蔚來的消費者不會來買拜騰。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寶馬X3、奧迪Q5這些傳統的車。我們希望讓以前想買傳統車的這些消費者,去感受拜騰品牌帶來的新的智慧化體驗。”

拜騰希望能找到一些差異化,來贏得未來的戰爭。

“現在所有車企都在做電動車,你做電動車跟別人做的一樣好,消費者也不會去選你,現在必須強調的差異就是智慧化。完全的智慧化,為未來自動駕駛、共用出行做好準備,要給消費者帶來非常好的一些體驗。”畢福康希望拜騰能夠引領汽車智慧化的新時代。

儘管強調智慧化,但作為傳統汽車行業出身的創始人,戴雷依然將品質和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認為,第一重要的就是品質和安全。我們一定要做到跟德國最好的豪華車一樣的品質和安全。這是最基礎的門檻。不管其他的功能怎麼樣,這個一定要做到。

第二個就是設計一定要好,一定要漂亮,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第三個就是真正的差異化,全新的內飾設計,跟傳統汽車完全不一樣的內飾。整個行業都沒有這種設計。”

銷售模式:直銷+品牌體驗店

2018年,拜騰的樣車亮相之後,也將開啟預售以及銷售網路的建設。

作為股東之一,蘇寧在全力支援拜騰的專案,雙方將探索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創新專案。不出意外,這將是拜騰最重要的銷售管道之一。畢福康和戴雷均表示,“肯定要直銷,不會批售車給經銷商,我們要跟消費者有直接的關係,這是未來車企最重要的財富。”

拜騰的銷售模式與戴雷之前的職業經歷相關。很多豪華品牌經銷商承受了很大的庫存壓力,最後只能去打折清理庫存車。

“我們考慮把壓的模式變成拉的模式,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千萬不能去壓,要從生產流程開始考慮。”說起行銷模式,戴雷娓娓道來。

“我們現在的南京工廠,就是完全按定制化生產的流程來考慮的。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之內,通過最靈活的模式,對消費者實現快速交車。其實這個並不需要擴大投資,這是一個策劃的問題,要從頭開始策劃,基礎設施是否完全支援,包括IT系統、物流系統等等。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從下訂單到交車30天來完成。”

而在用戶體驗店的建設上,拜騰與目前比較火的蔚來模式也有些不同。

“運營體驗店我們認為不一定要自己去做,一是因為成本比較高,第二這也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二三線城市,一定要找當地人,瞭解本地文化,適應本地消費習慣的模式。”戴雷說。

戴雷與很多豪華品牌的經銷商溝通過。“讓他們運營體驗店,但是不用提車,給他一個獎勵或者服務費。他們非常感興趣。因為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做庫存管理或者財務管理,就是真正的服務。”

2018年,拜騰將建立第一家體驗店。“現在還沒有完全定下來,肯定會有一些我們自己運營的店,但大多數的店,我們希望找一些很強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做。”

Q

&

A

辛辣問答:

在新創企業中,拜騰有什麼優勢?

畢福康:在這些企業中,其實沒有幾家能夠最終實現把車輛推向市場,而少部分能夠真正實現量產的公司也只是針對中國市場造車,但BYTON拜騰是一個根植中國的全球品牌,致力於打造全球化的產品。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但是我們也有能力開拓美國和歐洲的市場,所以在做好中國市場的工作後我們將會去開拓全球市場。

會燒錢打品牌做行銷嗎?

戴雷:我們不可能大規模砸錢去做品牌,我們也沒有這個錢。我們要學會聰明的用錢,在某一些領域去投入多一些,但我們不能走傳統的路線。

我認為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讓產品說話,自從上次做了品牌發佈會之後,就不一樣了。大家基本知道我們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們的內飾設計的特點。

從CES開始,我們也會開始預售。預售的意義,其實不是要炒作我們拿到多少訂單,收到多少錢,這兩者根本就不重要。當然,如果多一點,我會很高興。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最早期的FANS。

這些人真是願意付一點點訂金,真是喜歡我們的車,所以我們要和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目前,外觀設計基本定下來了,但是我們大螢幕上的使用者體驗和交互系統設計,一定要讓他們參與。這群人不只是喜歡你,一定要熱愛你,是FANS。這群人不一定很多,但一定要非常熱愛,我覺得一定要培養這群人,這是塑造品牌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

大量的消費群要看產品,我們這群創業公司,最後誰成功或者不成功,關鍵就是要看產品。提前做過什麼都不算數,最多人們會去看一下你的產品,但最後產品不好肯定不行。最關鍵的還是要把產品做好。當然,在產品出來之前,我們一定要做一些動作,但我們還是認為,產品體驗是最重要的。

申請新能源生產資質有信心嗎?

戴雷:最近我們團隊加入了幾個非常棒的國內的高管,原來長安汽車的應展望,段連強。

應總負責國內的工業化、產業鏈、研發、資質牌照,他在這個方面非常有經驗。他也非常認可我們團隊的模式。

另外,南京當地政府非常看好我們的項目。南京市政府和江蘇省政府都給予了全力的支持。我們的工廠建設專案被列為江蘇省重大專案。我們上一輪融資後的幾個核心股東都是江蘇省企業,如蘇寧等,其中還有一家南京的國有企業,是政府的投資平臺。

會考慮換電模式嗎?

戴雷:我們看到北汽運營換電模式常好,尤其在計程車的部分,也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對於私人用戶,可能比較困難一些。

如果採用換電的模式,賣一輛車,我們要準備2-3倍的電池,這個成本誰來承擔?除了車上要配一套電池,在換電站要備用2、3套,才有機會置換。那誰出這個錢?

如果要炒一個概念還可以,但是如果是要賺錢,不太可能。除非你的保有量達到一定的規模。

現在我們還是主要集中於如何幫助個人進行充電,買30萬車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停車位,幫助他們安裝充電樁。同時,我們會適配所有的通用充電樁。

推出產品的速度是不是有些慢了?

戴雷:其實跟別人比,速度完全一樣。我們的車上市時間比蔚來晚了18個月,我們公司開始的時間,也比蔚來晚了18個月,所以整個出車的時間表基本是一樣的。

有人會說你的產品慢了,但是太快了沒有意義,你的產品快速弄出來一個一般的產品,沒有用。我們晚一點,也有好處,可以看看別人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一定要把產品做好。你把產品早點弄出來,但如果消費者體驗不好,下次就不會選擇你這個品牌。

當然,我也希望這個產品能早點出來,不是說時間不重要,但是比時間更重要的是產品品質一定要好、體驗一定要好。

當然,太晚了也不行,因為視窗期就是未來兩三年。我們產品是在2019年上市,明年1月CES就有可以駕駛的樣車,通過這個時間,我們培養一群FANS,等到產品出來的時候,大家會非常熱愛這個產品。

考慮過找傳統車企代工嗎?

戴雷:我們對自己的路線還是非常有信心。很多車廠找過我們,包括現在也在找。主要目的是看能不能在平臺上進行合作,還有雙積分的合作。

但我們覺得現在還是希望能集中精力把第一款車造出來。我們的平臺挺好的,未來也可能跟很多企業合作,都可以去用。

創業的經歷和預期相符嗎?

戴雷:肯定不一樣,完全不一樣,超越想像。每天都有非常多新的東西,真的要自己體驗,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在大公司會有一個安全保障,但創業公司有的時候真的非常困難,甚至要考慮到生存的問題。每天都要非常努力。

我們團隊去年自己投錢之後,成本意識非常高。但是造車也沒辦法,一定要有規模投入。

我們一定不要像大公司一樣,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錢,投資人也會看你怎樣花的每一分錢。我們團隊非常穩定,股東也信任我們團隊。

無人駕駛怎麼考慮的?

戴雷:無人駕駛和共用,一定是未來一個長期的競爭趨勢。如果不做,之後就只能變成一個供應商。

我們找了一家專門做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矽谷創業公司,在1月份CES會宣佈。那幾個創始人都是很有經驗的。

對於L4的量產,我很樂觀,雷射雷達成本高一點也沒關係,可以替代司機的人工。

我們2019年量產的車都會保留所有的感測器、電腦處理器這些配置,可以實現L2、L3的自動駕駛,同時也保證之後隨時可以升級到L4。

”戴雷說到。

產品:定價30萬人民幣 競爭寶馬奧迪

和其他新創品牌對於車價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同,拜騰對於價格非常直接。即將於2018年1月份在CES亮相的首款車,目標價格定位在30萬元人民幣。

“30萬元是最適合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一個價位。”戴雷介紹說,“包括我們的供應商,我們都是按照30萬元的售價來確定零部件價格的。”

作為一個新創品牌,自然也少不了被拿來和其他新創品牌進行比較。然而,拜騰卻把主要的競爭目標放在了傳統豪華品牌身上。

戴雷說:“我們主要的競爭者肯定不會是像蔚來這樣的新品牌,喜歡蔚來的消費者不會來買拜騰。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寶馬X3、奧迪Q5這些傳統的車。我們希望讓以前想買傳統車的這些消費者,去感受拜騰品牌帶來的新的智慧化體驗。”

拜騰希望能找到一些差異化,來贏得未來的戰爭。

“現在所有車企都在做電動車,你做電動車跟別人做的一樣好,消費者也不會去選你,現在必須強調的差異就是智慧化。完全的智慧化,為未來自動駕駛、共用出行做好準備,要給消費者帶來非常好的一些體驗。”畢福康希望拜騰能夠引領汽車智慧化的新時代。

儘管強調智慧化,但作為傳統汽車行業出身的創始人,戴雷依然將品質和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認為,第一重要的就是品質和安全。我們一定要做到跟德國最好的豪華車一樣的品質和安全。這是最基礎的門檻。不管其他的功能怎麼樣,這個一定要做到。

第二個就是設計一定要好,一定要漂亮,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第三個就是真正的差異化,全新的內飾設計,跟傳統汽車完全不一樣的內飾。整個行業都沒有這種設計。”

銷售模式:直銷+品牌體驗店

2018年,拜騰的樣車亮相之後,也將開啟預售以及銷售網路的建設。

作為股東之一,蘇寧在全力支援拜騰的專案,雙方將探索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創新專案。不出意外,這將是拜騰最重要的銷售管道之一。畢福康和戴雷均表示,“肯定要直銷,不會批售車給經銷商,我們要跟消費者有直接的關係,這是未來車企最重要的財富。”

拜騰的銷售模式與戴雷之前的職業經歷相關。很多豪華品牌經銷商承受了很大的庫存壓力,最後只能去打折清理庫存車。

“我們考慮把壓的模式變成拉的模式,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千萬不能去壓,要從生產流程開始考慮。”說起行銷模式,戴雷娓娓道來。

“我們現在的南京工廠,就是完全按定制化生產的流程來考慮的。我們希望在最短時間之內,通過最靈活的模式,對消費者實現快速交車。其實這個並不需要擴大投資,這是一個策劃的問題,要從頭開始策劃,基礎設施是否完全支援,包括IT系統、物流系統等等。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從下訂單到交車30天來完成。”

而在用戶體驗店的建設上,拜騰與目前比較火的蔚來模式也有些不同。

“運營體驗店我們認為不一定要自己去做,一是因為成本比較高,第二這也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二三線城市,一定要找當地人,瞭解本地文化,適應本地消費習慣的模式。”戴雷說。

戴雷與很多豪華品牌的經銷商溝通過。“讓他們運營體驗店,但是不用提車,給他一個獎勵或者服務費。他們非常感興趣。因為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做庫存管理或者財務管理,就是真正的服務。”

2018年,拜騰將建立第一家體驗店。“現在還沒有完全定下來,肯定會有一些我們自己運營的店,但大多數的店,我們希望找一些很強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做。”

Q

&

A

辛辣問答:

在新創企業中,拜騰有什麼優勢?

畢福康:在這些企業中,其實沒有幾家能夠最終實現把車輛推向市場,而少部分能夠真正實現量產的公司也只是針對中國市場造車,但BYTON拜騰是一個根植中國的全球品牌,致力於打造全球化的產品。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但是我們也有能力開拓美國和歐洲的市場,所以在做好中國市場的工作後我們將會去開拓全球市場。

會燒錢打品牌做行銷嗎?

戴雷:我們不可能大規模砸錢去做品牌,我們也沒有這個錢。我們要學會聰明的用錢,在某一些領域去投入多一些,但我們不能走傳統的路線。

我認為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讓產品說話,自從上次做了品牌發佈會之後,就不一樣了。大家基本知道我們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們的內飾設計的特點。

從CES開始,我們也會開始預售。預售的意義,其實不是要炒作我們拿到多少訂單,收到多少錢,這兩者根本就不重要。當然,如果多一點,我會很高興。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最早期的FANS。

這些人真是願意付一點點訂金,真是喜歡我們的車,所以我們要和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目前,外觀設計基本定下來了,但是我們大螢幕上的使用者體驗和交互系統設計,一定要讓他們參與。這群人不只是喜歡你,一定要熱愛你,是FANS。這群人不一定很多,但一定要非常熱愛,我覺得一定要培養這群人,這是塑造品牌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

大量的消費群要看產品,我們這群創業公司,最後誰成功或者不成功,關鍵就是要看產品。提前做過什麼都不算數,最多人們會去看一下你的產品,但最後產品不好肯定不行。最關鍵的還是要把產品做好。當然,在產品出來之前,我們一定要做一些動作,但我們還是認為,產品體驗是最重要的。

申請新能源生產資質有信心嗎?

戴雷:最近我們團隊加入了幾個非常棒的國內的高管,原來長安汽車的應展望,段連強。

應總負責國內的工業化、產業鏈、研發、資質牌照,他在這個方面非常有經驗。他也非常認可我們團隊的模式。

另外,南京當地政府非常看好我們的項目。南京市政府和江蘇省政府都給予了全力的支持。我們的工廠建設專案被列為江蘇省重大專案。我們上一輪融資後的幾個核心股東都是江蘇省企業,如蘇寧等,其中還有一家南京的國有企業,是政府的投資平臺。

會考慮換電模式嗎?

戴雷:我們看到北汽運營換電模式常好,尤其在計程車的部分,也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對於私人用戶,可能比較困難一些。

如果採用換電的模式,賣一輛車,我們要準備2-3倍的電池,這個成本誰來承擔?除了車上要配一套電池,在換電站要備用2、3套,才有機會置換。那誰出這個錢?

如果要炒一個概念還可以,但是如果是要賺錢,不太可能。除非你的保有量達到一定的規模。

現在我們還是主要集中於如何幫助個人進行充電,買30萬車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停車位,幫助他們安裝充電樁。同時,我們會適配所有的通用充電樁。

推出產品的速度是不是有些慢了?

戴雷:其實跟別人比,速度完全一樣。我們的車上市時間比蔚來晚了18個月,我們公司開始的時間,也比蔚來晚了18個月,所以整個出車的時間表基本是一樣的。

有人會說你的產品慢了,但是太快了沒有意義,你的產品快速弄出來一個一般的產品,沒有用。我們晚一點,也有好處,可以看看別人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一定要把產品做好。你把產品早點弄出來,但如果消費者體驗不好,下次就不會選擇你這個品牌。

當然,我也希望這個產品能早點出來,不是說時間不重要,但是比時間更重要的是產品品質一定要好、體驗一定要好。

當然,太晚了也不行,因為視窗期就是未來兩三年。我們產品是在2019年上市,明年1月CES就有可以駕駛的樣車,通過這個時間,我們培養一群FANS,等到產品出來的時候,大家會非常熱愛這個產品。

考慮過找傳統車企代工嗎?

戴雷:我們對自己的路線還是非常有信心。很多車廠找過我們,包括現在也在找。主要目的是看能不能在平臺上進行合作,還有雙積分的合作。

但我們覺得現在還是希望能集中精力把第一款車造出來。我們的平臺挺好的,未來也可能跟很多企業合作,都可以去用。

創業的經歷和預期相符嗎?

戴雷:肯定不一樣,完全不一樣,超越想像。每天都有非常多新的東西,真的要自己體驗,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在大公司會有一個安全保障,但創業公司有的時候真的非常困難,甚至要考慮到生存的問題。每天都要非常努力。

我們團隊去年自己投錢之後,成本意識非常高。但是造車也沒辦法,一定要有規模投入。

我們一定不要像大公司一樣,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錢,投資人也會看你怎樣花的每一分錢。我們團隊非常穩定,股東也信任我們團隊。

無人駕駛怎麼考慮的?

戴雷:無人駕駛和共用,一定是未來一個長期的競爭趨勢。如果不做,之後就只能變成一個供應商。

我們找了一家專門做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矽谷創業公司,在1月份CES會宣佈。那幾個創始人都是很有經驗的。

對於L4的量產,我很樂觀,雷射雷達成本高一點也沒關係,可以替代司機的人工。

我們2019年量產的車都會保留所有的感測器、電腦處理器這些配置,可以實現L2、L3的自動駕駛,同時也保證之後隨時可以升級到L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