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今年將按16大類招生 打破院系和專業壁壘

清華今年將按16大類招生 打破院系和專業壁壘

晨霧 / 轉帖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近日, 清華大學大類招生工作正式啟動, 據悉, 清華今年將打破院系和專業壁壘, 推行“按大類進行人才培養管理”的方案, 在全國範圍內, 按16個大類招收、培養本科生。

據瞭解, 16個大類包括數理類、化學生物類、人文與社會類、機械航空與動力類等, 除了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等少數幾個學院獨立成類外, 其餘大部分學院都面臨著合併與重組, 如化學、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化工等院系合併成了化學生物類。

此外, 有的院系還根據專業不同劃入了不同的大類, 比如化工系, 既出現在化學生物類, 也出現在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

同時, 每一個大類設首席教授, 這些首席教授都是國內外鼎鼎有名的專家學者。 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朱邦芬擔任了數理學大類的首席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氣污染防治專家賀克斌教授出任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的首席教授, 他們將直接參與本科生的培養。

清華大學為此成立了“大類培養領導小組”, 由校長邱勇擔任組長。 邱勇表示, 大類培養實施過程複雜, 但衡量標準簡單而明確, 必須做到讓學生的大一學習生活更加充實、高效、陽光, 更有“獲得感”。 要大幅提高學生的通識教育素養, 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 更有利於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相互融合與促進。

據悉, 清華將按照大類培養重構培養方案, 專業上注重厚基礎, 學生學習上講究自主性, 學校人才培養上追求高品質。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介紹, 大類培養既有綜合改革的推動因素,

也有廣泛的國際背景。 這一改革舉措在強化大類通識教育的同時, 對專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類招生培養管理改革中必須正確理解“專業確認”, 做好院系層面的制度設計, 對新生的價值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http://edu.people.com.cn/n1/2017/0407/c1053-29195789.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