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產能職工安置進度加快:自主創業人員可優先入駐”孵化器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 大風廠員工重新創業後為能找到一處新廠房而“跑斷了腿”。 在現實的去產能職工安置中, 選擇自主創業的分流人員也可能會面臨同樣的困境。 針對這種情況, 國務院新出臺的就業政策要求, 這些創業人員可以享受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優先權”。

人社部副部長張義珍在7日舉行的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表示, 今年一季度, 去產能職工安置的進度加快了, 去年應該安置而沒有安置的職工絕大部分已經得到了基本安置。

職工安置慢于企業停工是去年“去產能”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些地方政府在職工安置問題上寧願延後進度、延遲出臺安置方案也不願冒進, 這導致本應該在去年完成的安置任務推到了今年。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期間表示, 今年去產能還要擴大到煤電領域, 加上去年一些還沒安置的職工, 累計可能會有近百萬需要安置。

張義珍說, 去年需要安置還沒有安置的職工大概有十萬, 今年去產能需安置職工的人數還在統計中。 因為在去產能過程中所有職工安置都是實名的, 個別新增加的煤電行業去產能職工安置的名單還沒有報上來。

4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做好當今和今後一段時間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 對於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位列意見提出的六個方面任務之一, 鋼鐵煤炭煤電行業過剩產能職工與高校畢業生均屬於就業創業的重點群體。

張義珍表示, 意見進一步了拓寬職工的分流安置管道。 去產能的職工安置管道主要有四個方面:企業內部分流、轉崗就業創業、內部退養、公益崗位兜底安置等。 核心是支援企業挖掘內部安置的潛力和促進分流職工轉崗就業創業。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李克強回答記者提問時特別強調了對職工的生活要有保障, 要轉崗不下崗。 意見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去產能企業, 降低穩崗補貼門檻、提高補貼標準給予支持;對於吸納分流人員的單位,

按規定給予企業吸納就業扶持政策。

“對於自主創業的分流人員, 優先安排入住到創業孵化基地, 落實創業的扶持政策。 我們的創業孵化基地可以說是‘一攬子’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都在裡面”, 張義珍說。

對於確實難以安置的就業困難人員, 意見明確要求新增的以及騰退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置去產能分流人員, 做好托底保障。 同時, 意見還明確, 符合條件的去產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可以同等享受現行的就業創業扶持相關政策。

全國政協常委張左己去年在東北進行的一次去產能職工安置調研中發現, 職工安置雖然有安排, 但社會保障明顯不足, 主要是財政獎補資金有限。 他建議, 制定困難地區和產業的援助政策,

發揮失業保險和國家社保資金的作用。

張左己在調研中還發現, 由於城市產業轉型困難, 企業內職工轉崗空間狹小, 導致分流人員再就業困難。

張義珍表示, 去產能的地區存在不均衡, 不同地區的去產能職工安置壓力也不相同, 在個別地區去產能的壓力是很大的。 近來, 人社系統對一些重點省份進行了重點督導, 同時, 人社部門還採取了區域協作的方式, 組織東部勞動用工需求比較旺盛的省份, 與去產能職工安置壓力非常大的省份進行勞務對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