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數讀|2018年車市前瞻:108款新車中SUV占58% 合資品牌加碼新能源車型|汽車產經

隨著2017年車市進入收官階段, 2018年大戲已在緊鑼密鼓“籌備”。 SUV依然大熱?自主品牌開始發力轎車?合資品牌如何佈局?新能源市場又有什麼看點?從已公佈的各大車企新車規劃中,

或許已能略知一二。

文 | 汽車產經網 魏微

隨著2017年臨近收官尾聲, 各大車企也開始陸續公佈新一年的新車規劃。 我們搜羅了到目前為止公佈新車規劃的36個品牌、108款新車資訊, 儘管這只是部分資訊, 但其中包含了主流中國品牌、合資品牌,

對它們進行分析後還是能夠對明年的車市新車有一個大致的輪廓:

SUV依然被看好, 但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投放偏好並不一致, 中國品牌將提供更多緊湊型SUV, 合資品牌則將重點放在了小型SUV新車上。

作為2020年針對國內新能源車型補貼優惠政策結束前的倒數第二年, 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開始佈局新能源車型。 從本次梳理結果來看合資品牌比自主品牌積極性要更高, 53款自主品牌新車中只有14款新能源車型;39款合資品牌車型中新能源車型數量達到17款。

自主品牌加碼緊湊型SUV市場 重點轎車車型吸睛

通過梳理發現, 在統計的53款2018年自主品牌新車中, SUV不出意料的依然佔據最大的份額, 共有35款新車、轎車占13款, 占比分別達到66%、25%。

值得關注的是, 在自主品牌SUV新車中, 緊湊型SUV有17款, 小型SUV只有7款, 中型或中大型SUV有11款。

緊湊型SUV細分市場在2017年就已是血海, 在2016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39款SUV新車裡就有20款緊湊型車為征戰來年亮相。 看來在2018年自主品牌在緊湊型市場的加碼會令這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 這麼多新車紮堆緊湊型SUV細分領域並非跟風, 而是市場的選擇。 從最核心的價格因素來說, 自主緊湊型SUV的價格區間在10萬-15萬元, 這比合資緊湊型SUV 15萬-20萬元的價格更有優勢, 並且目前在各大車企征戰的三線以下的城市市場中,

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是最不可忽視的。

自主品牌緊湊型SUV新車中值得關注的有新款傳祺GS4、領克02、WEY vv6、哈弗H4、寶駿530。 這幾款車也代表了目前自主品牌在面向主流消費群體時能夠拿出的最好的產品。

另一大不可忽視的趨勢是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站穩腳跟之後, 開始發力轎車市場。 2018年的自主品牌新車中, 轎車占比儘管不如SUV, 但是其關注度卻絲毫不遜色, 原因就在於幾款值得重點關注的車型:傳祺GA4、領克03、吉利全新帝豪GL。

傳祺GA4是廣汽傳祺打造的一款全新緊湊型轎車, 預計將於2018年年初正式上市。 新車在補齊廣汽傳祺現有的GA3、GA6、GA8轎車產品線的同時, 也將向同級對手帝豪GL和榮威i6發起挑戰。 傳祺GA4在轎車領域能否複製傳祺GS4在SUV的成功, 值得關注。

領克03是一款全新的緊湊型轎車,與領克01一樣是基於吉利與富豪XC40基於相同平臺打造。隨著領克01先行進入市場探路,在管道和口碑都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如果這款車定價在10萬到15萬元之間,那麼在緊湊型轎車市場將非常有競爭力。至於上市時間,只能說領克01都上市了,領克03還遠嗎。

合資品牌小型SUV將迎激戰

此次統計的合資品牌2018年新車中SUV與轎車分佈相差無幾。39款新車之中有19款為SUV,剩餘18款為轎車,暫時沒有MPV新車計畫公佈。

和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合資品牌將SUV新車的重點放在了小型SUV上。在19款SUV新車中,小型SUV有10款、緊湊型SUV只有6款,其餘3款為中型或中大型SUV。

小型SUV市場更加入門級,也更加考驗主機廠對年輕消費者喜好的洞察力。目前市場上,在這一細分市場上自主品牌車型眾多,但合資品牌中的本田繽智、XR-V仍然是熱銷車型,根據乘聯會的資料顯示,本田繽智、XR-V在今年前10個月的總銷量為121054輛、141292輛,能夠看出合資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上的競爭力。

或許是自信於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品牌影響力,2018年合資品牌將注意力放在了這一市場並投入重磅車型。其中值得關注的有:C-HR/奕澤、一汽-大眾 T-Roc、北京現代Encino等。C-HR/奕澤是豐田這款基於TNGA平臺生產的新車,在一汽豐田被命名為“奕澤”,在廣汽豐田仍名為C-HR。當這款車確定將於2018年在中國上市後,外界普遍認為小型SUV的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汽-大眾 T-Roc預計將於2018年7月上市。這款車不僅僅彌補了一汽-大眾在SUV車型上的短板,更是大眾品牌在中國推進SUV戰略的重要車型。而北京現代Encino在上市後是否會繼續將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下壓,它的市場表現能否將北京現代拉出低谷,都非常值得關注。

2018新能源新車: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熱情提升

豪華品牌方面,目前公佈明確計畫的品牌不多,但其中不乏2018年值得關注度的重點車型。燃油車方面,富豪XC40、凱迪拉克XT4、新款寶馬X3、奧迪Q2都被看做對市場具有攪動力的重磅車型。富豪XC40和凱迪拉克XT4兩款豪華緊湊型SUV之間誰更勝一籌?奧迪Q2是否會是最便宜的豪華小型SUV?它們的市場表現都值得期待。

在新能源車型方面,寶馬和雷克薩斯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依然領先,此外奧迪也將投入一款重點新能源車型全新A8L e-tron。

在自主品牌紛紛涉水新能源市場的這兩年,豪華品牌、合資品牌在近兩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實質性的投入其實並不多,但這一現象或許將從2018年起轉變。在剛剛結束的2017廣州車展上,豐田中國本部長大西弘致表示,由於純電動車市場在中國發展迅速,豐田已著手和當地合資夥伴一汽及廣汽兩集團討論國產化純電動車款的可能性,並將在2020年引入豐田純電動車到中國市場。

從大西弘致的表態中可以看出,合資品牌新能源投放已經在為2020年摩拳擦掌了。原因有二:

一是市場規模。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測算,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0萬輛。

二是政策影響。首先是來自政策的壓力。2017年6月13日,國務院法制辦發佈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和新能源汽車積分(NEV)進行“並行”管理的機制,即雙積分制度,擬對中國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或者進口量大於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具體來說,2018~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如果對積分不達標又未抵償負積分,車企將面臨被暫停申報汽車目錄、停止部分傳統汽車車型生產或進口的處罰。其次是政策的利好。中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於2020年到期,屆時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將不再享有政策優惠。

因此,從上述整理資訊中可見,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及東風悅達起亞等合資品牌均有新能源車型投放計畫,儘管多數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但是正如大西弘致的表態所透露的資訊一樣,合資品牌向中國投放新能源車已經有了實質性動作:豐田的TNGA平臺+THS混合動力系統、本田的“銳 混動”、別克藍、日產的i-動力計畫都將在2018年集中在中國市場發力。

值得關注。

領克03是一款全新的緊湊型轎車,與領克01一樣是基於吉利與富豪XC40基於相同平臺打造。隨著領克01先行進入市場探路,在管道和口碑都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如果這款車定價在10萬到15萬元之間,那麼在緊湊型轎車市場將非常有競爭力。至於上市時間,只能說領克01都上市了,領克03還遠嗎。

合資品牌小型SUV將迎激戰

此次統計的合資品牌2018年新車中SUV與轎車分佈相差無幾。39款新車之中有19款為SUV,剩餘18款為轎車,暫時沒有MPV新車計畫公佈。

和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合資品牌將SUV新車的重點放在了小型SUV上。在19款SUV新車中,小型SUV有10款、緊湊型SUV只有6款,其餘3款為中型或中大型SUV。

小型SUV市場更加入門級,也更加考驗主機廠對年輕消費者喜好的洞察力。目前市場上,在這一細分市場上自主品牌車型眾多,但合資品牌中的本田繽智、XR-V仍然是熱銷車型,根據乘聯會的資料顯示,本田繽智、XR-V在今年前10個月的總銷量為121054輛、141292輛,能夠看出合資品牌在這一細分市場上的競爭力。

或許是自信於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品牌影響力,2018年合資品牌將注意力放在了這一市場並投入重磅車型。其中值得關注的有:C-HR/奕澤、一汽-大眾 T-Roc、北京現代Encino等。C-HR/奕澤是豐田這款基於TNGA平臺生產的新車,在一汽豐田被命名為“奕澤”,在廣汽豐田仍名為C-HR。當這款車確定將於2018年在中國上市後,外界普遍認為小型SUV的市場格局將被打破。一汽-大眾 T-Roc預計將於2018年7月上市。這款車不僅僅彌補了一汽-大眾在SUV車型上的短板,更是大眾品牌在中國推進SUV戰略的重要車型。而北京現代Encino在上市後是否會繼續將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下壓,它的市場表現能否將北京現代拉出低谷,都非常值得關注。

2018新能源新車: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熱情提升

豪華品牌方面,目前公佈明確計畫的品牌不多,但其中不乏2018年值得關注度的重點車型。燃油車方面,富豪XC40、凱迪拉克XT4、新款寶馬X3、奧迪Q2都被看做對市場具有攪動力的重磅車型。富豪XC40和凱迪拉克XT4兩款豪華緊湊型SUV之間誰更勝一籌?奧迪Q2是否會是最便宜的豪華小型SUV?它們的市場表現都值得期待。

在新能源車型方面,寶馬和雷克薩斯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依然領先,此外奧迪也將投入一款重點新能源車型全新A8L e-tron。

在自主品牌紛紛涉水新能源市場的這兩年,豪華品牌、合資品牌在近兩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實質性的投入其實並不多,但這一現象或許將從2018年起轉變。在剛剛結束的2017廣州車展上,豐田中國本部長大西弘致表示,由於純電動車市場在中國發展迅速,豐田已著手和當地合資夥伴一汽及廣汽兩集團討論國產化純電動車款的可能性,並將在2020年引入豐田純電動車到中國市場。

從大西弘致的表態中可以看出,合資品牌新能源投放已經在為2020年摩拳擦掌了。原因有二:

一是市場規模。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測算,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0萬輛。

二是政策影響。首先是來自政策的壓力。2017年6月13日,國務院法制辦發佈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和新能源汽車積分(NEV)進行“並行”管理的機制,即雙積分制度,擬對中國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或者進口量大於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具體來說,2018~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如果對積分不達標又未抵償負積分,車企將面臨被暫停申報汽車目錄、停止部分傳統汽車車型生產或進口的處罰。其次是政策的利好。中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於2020年到期,屆時中國本土新能源車企將不再享有政策優惠。

因此,從上述整理資訊中可見,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及東風悅達起亞等合資品牌均有新能源車型投放計畫,儘管多數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但是正如大西弘致的表態所透露的資訊一樣,合資品牌向中國投放新能源車已經有了實質性動作:豐田的TNGA平臺+THS混合動力系統、本田的“銳 混動”、別克藍、日產的i-動力計畫都將在2018年集中在中國市場發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