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牛羊行情看好,但為什麼養殖利潤卻越來越小?

自進入冬季以來, 各地牛羊價格陸續上漲, 到目前為止, 內蒙古、山東和東北三省等養殖集中區域的牛羊價格已經處於高位, 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

但隨著牛羊價格上漲, 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卻發現利潤並沒有太大的上漲, 這是因為什麼?今天牛羊天地網的小編就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 僅供參考。

眾所周知, 近兩年牛羊養殖的成本直線上漲, 草料、玉米等飼料的價格逐年上漲, 人力成本也是在日益上漲, 而牛羊價格則一直較為低迷, 雖說目前牛羊價格上漲了不少, 但是養殖戶手裡的牛羊卻也賣的差不多了, 價格再高, 無牛羊可售, 只能是竹籃打水。

那麼,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首先, 從根本上來說, 是牛羊產業在轉型。

關於牛羊產業轉型的問題, 牛羊天地網之前有很多文章分析過, 這裡不做具體分析, 只大概的解釋一下:牛羊產業目前正在從傳統的養殖轉型到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模式;養殖利潤變薄成為未來養殖業主流,

微利時代已經來臨。

轉型實際上真正影響到牛羊產業的發展是從2014年開始, 當年爆發的小反芻獸疫相信很多讀者印象深刻, 小反芻獸疫的爆發讓北方養殖集中區域經歷了一次大的洗禮, 其影響持續了近兩年的時間。 在這次大範圍疫情爆發後, 傳統的養殖模式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不少養殖集中區域開始謀求轉型, 以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

其次, 在轉型的基礎上, 多種因素交織。

有了上文所說的轉型基礎, 政府及市場都選擇了不同的應對措施。 從2014年開始, 我國牛羊肉進口數量和開放國的數量都出現了大幅的增長, 這是政府為了更好地順應牛羊產業變化的一項措施;除了增加進口量,

提高各地牛羊養殖補貼等措施也紛紛出臺, 以提高我國牛羊產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和保證牛羊肉的供應量和需求量的平衡。

而市場層面, 近兩年規模化養殖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成長, 互聯網和金融產業等新型行業紛紛進入牛羊產業, 借助這樣的勢頭, 牛羊產業的市場開始出現一些新型的盈利方向,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傳統養殖業的盈利。

除了進口和盈利方向, 隨著牛羊產業的轉型, 養殖成本在近兩年也是直線上漲, 不論是人力成本還是飼料成本。

再次, 消費者消費觀的變化和養殖業的細分。

在消費觀的轉變中, 伴隨著的是養殖業的細分, 育種、養殖、育肥等環節逐漸相互獨立,

自成一家。 這樣的發展形勢讓原本是合在一處的利潤逐漸分離開來, 原有的養殖利潤分成了幾個部分, 自然每一環節的利潤勢必低於利潤總和的。

有了以上幾點的共同作用, 牛羊養殖業的利潤減少成為必然, 而養殖業的從業人員需要看清楚目前牛羊產業的形勢, 扭轉傳統的養殖思維, 順應市場的變化, 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牛羊產業的發展, 跳出固有的“暴利思維”, 迎接“微利時代”的牛羊產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