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普通農夫帶領村民手持大刀、長矛殺死無數英軍,真乃抗英英雄!

在鴉片戰爭期間, 全國各地凡是英國侵略者足跡所到的地方, 無不發生人民的反抗鬥爭, 其中尤以廣東沿海地區為突出。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那些窮凶極惡的暴行, 可恥的鴉片貿易以及其他政治經濟的侵略行為, 激起了廣東各階層人民特別是勞動群眾的無比憤怒。 為了衛國保家鄉, 他們揭起了反抗侵略, 反對暴行的大旗, 進行了正義的戰鬥, 譜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其中尤以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事蹟更為膾炙人口。 但是由於勞動人民在當時的封建壓迫下處於無權的低下地位,

也由於缺少文化, 他們沒有留下什麼文獻記載, 封建文人們又多鄙視勞動者, 不曾為他們立傳。

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軍隊與非官方武裝力量間在廣州郊外三元里發生的衝突事件。

三元里抗英紀念碑

三元里是廣州城北附近的一個小村莊, 1841年5月, 英軍在三元里附近駐紮。 由於有英國士兵到三元里搶劫財物、強暴婦女。 村民韋紹光之妻被調戲, 激起當地民眾憤怒, 三元里及其附近鄉村的一萬多民眾組織結集起來, 向英軍圍攻襲擊。 民眾手持大刀、長矛等傳統兵器,

趁著天氣陰雨, 誘導英軍一個印度雇傭兵連(60人)到潮濕的沼澤地, 在火槍無法射擊發揮武器優勢的情況下, 進而重重圍困英軍, 4名英軍死亡, 20多人受傷。 英軍派出兩個海軍連, 攜帶不怕雨淋的"雷管槍"前來增援。 被圍困兩小時之久的英軍撤回了英軍陣地四方炮臺。 而三元里及附近一萬多民眾民眾繼續圍攻英軍, 並包圍了四方炮臺。 瞭解到情況後, 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余葆純, 如果不解除義勇包圍, 英軍主力將攻打並盡屠廣州城。 余葆純對英軍的實力有比較清醒的瞭解, 於是勸退義勇, 避免廣州被屠, 從此也擔上了"賣國賊"的惡名。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 第一次民眾大規模自發保衛家園抵抗外來侵略的戰鬥。

韋紹光, 又名進可。 廣東南海縣恩洲堡三元里村東華里人, 以耕種為主兼做山工(幫人營建和照管墳墓), 自己有少量土地, 也租種別人的土地, 生活水準屬於中農階層。 他長得身強力壯, 學過拳術, 性格剛直豪爽, 嗜好飲酒, 對鴉片煙的流毒深為痛惡 , 是個很樸實的農民。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1841年5月29日)晨, 占踞廣州城北四方炮臺的十余個英兵, 竄到三元里村東華里搶劫騷擾, 並企圖強姦韋紹光的妻子李喜, 激起了村民的義憤, 他和村民們奮起抗擊, 當場打死幾名侵略軍, 其餘的狼狽逃竄。 事後, 為防止侵略軍前來報復, 他們迅速將老弱疏散並組織起來,聚集于三元古廟(北帝廟),以廟中的七星旗為令旗,各執刀槍棍棒和斧頭等物,以迎擊再次來犯的敵軍。韋紹光在本村和附近村莊廣泛進行自衛抗敵宣傳,得到肖岡、唐夏等各地村民的熱烈響應。第二天(四月初十,5月30日),三元里周圍一百零三鄉民眾在牛欄崗集合圍殲進撲的英軍,給侵略者以狠狠的打擊。韋紹光在作戰中表現得積極勇敢,成為三元里抗英鬥爭的英雄人物。

三元里抗英鬥爭後,韋紹光並沒有得到官府的任何獎賞,仍在村裡從事耕種兼看山管墓,直至去世 。

他們迅速將老弱疏散並組織起來,聚集于三元古廟(北帝廟),以廟中的七星旗為令旗,各執刀槍棍棒和斧頭等物,以迎擊再次來犯的敵軍。韋紹光在本村和附近村莊廣泛進行自衛抗敵宣傳,得到肖岡、唐夏等各地村民的熱烈響應。第二天(四月初十,5月30日),三元里周圍一百零三鄉民眾在牛欄崗集合圍殲進撲的英軍,給侵略者以狠狠的打擊。韋紹光在作戰中表現得積極勇敢,成為三元里抗英鬥爭的英雄人物。

三元里抗英鬥爭後,韋紹光並沒有得到官府的任何獎賞,仍在村裡從事耕種兼看山管墓,直至去世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