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樂視汽車還沒涼透,又有一批資本造車來圈錢了

賈躍亭拍拍屁股去了美國, 帶著減持到手的鉅款。 樂視汽車——這個當初賈躍亭畫的最大的一張餅, 現在看來更像是為了誘騙投資者而編制的一個夢。

堵在樂視大廈門前的供應商已經散去了, 因為他們知道再堵門也沒有用——樂視大廈已經被整體抵押了出去, 並且正以抵押的價格出售。

其實, 最苦的還不是樂視的供應商, 他們至少還求告有門。 相比之下, 樂視的投資者, 才是“最苦”的。 因為他們的損失, 完全出於“自願”, 資本市場, 認賭服輸。

如今樂視投資者們流的淚, 就是當年腦子裡進的水。 不過, 現在看來, 人們大概都是健忘的, 因為樂視的事還沒完, “資本造車”運動, 又來新的一輪了。

這兩天, 汽車圈被一件事給刷了屏:威馬汽車完成了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融資。 跟投機構還包括SIG海納亞洲、阿米巴等互聯網戰略投資者及互聯網財務投資者。

在樂視汽車泡沫破裂, 賈躍亭兩手一攤跑路, 接盤俠孫宏斌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的當口, 還會有人繼續出來投資“資本造車”, 確實是令人佩服的事情。

事實上, 威馬汽車的此輪融資, 並不是個案。 就在一天之前, 零跑汽車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宣佈獲得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Pre-A輪融資。

好像樂視的前車之簽, 並沒有成為後車之師, 反而讓一堆想要進入造車領域的資本們前赴後繼。 而不算這一輪新融資, 威馬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20億人民幣。

在此之前, 在北京已經開出旗艦展廳的蔚來汽車也完成了第5輪10億美元的融資計畫, 融資總額達到200億元左右。

重資本行業, 是汽車產業的典型特徵。 對於想要進入這個市場的新“玩家”來說, 拼資本, 也許是他們成功的重要途徑。 但是, 這些野心勃勃的資本造車巨鱷們, 真的是只要錢到位就一切水到渠成了麼?

如今, 業界公認的數字是:一個初始產能15萬輛的汽車廠, 基礎的固定資產投資, 最起碼也需要15億—30億元。 另外一個單車型的模、夾具的成本大概在3億—5億之間。 研發費用方面, 眼下哪怕自主品牌車企, 其研發費用也在每年幾十個億, 比如上汽今年的研發費用, 已經達到40個億。

在此之前, 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承認, 一個電動車企業走到量產至少需要200億元。

而這, 僅僅是最保守的數位。 如果要讓一個車企順利運營, 並且有持續開發新產品的能力, 其需求的資金量, 更是天文數字。

如今, 僅僅依靠風投的支持, 資本造車就敢於興風作浪, 無非是賭了新能源這一關鍵籌碼。 畢竟, 在傳統造車領域, 他們和傳統車企的競爭, 沒有任何勝算, 而誰都說不好的新能源汽車領域, 才是“渾水摸魚”的好選擇。

實際上, 在相關部門整治新能源騙補問題之前, 新能源汽車在某些資本人士看來, 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產物。

比如曾經巔峰時期,山東的電動汽車企業有四十多家,而他們的低速電動車產品,已經做的幾乎與轎車無異。在某些“行業”人看來,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方向。

可惜的是,從樂視汽車到如今多如牛毛的新能源車企,再到這些資本造車大鱷,他們的所謂新能源汽車,無非是充電電池加電動機的動力總成,從純技術角度來看,並沒有突破的創新。

曾在吉利任職,在收購富豪時立下汗馬功勞的沈暉,是威馬汽車的掌門人,他曾經說過:“一直以來,威馬汽車在融資中更看重的是戰略上的協同合作,而非單一資金投入。”只不過,他說的戰略合作,無非是百度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而已——這對於汽車產品來說,充其量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想讓這個成為核心競爭力,還遠遠不夠。

對於樂視汽車,有人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只不過,樓塌了之後,哭的不是賈躍亭,而是一眾“腦子進水”的投資人。希望在幾年之後,同樣的場景,不要再重演一遍了。

比如曾經巔峰時期,山東的電動汽車企業有四十多家,而他們的低速電動車產品,已經做的幾乎與轎車無異。在某些“行業”人看來,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方向。

可惜的是,從樂視汽車到如今多如牛毛的新能源車企,再到這些資本造車大鱷,他們的所謂新能源汽車,無非是充電電池加電動機的動力總成,從純技術角度來看,並沒有突破的創新。

曾在吉利任職,在收購富豪時立下汗馬功勞的沈暉,是威馬汽車的掌門人,他曾經說過:“一直以來,威馬汽車在融資中更看重的是戰略上的協同合作,而非單一資金投入。”只不過,他說的戰略合作,無非是百度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而已——這對於汽車產品來說,充其量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想讓這個成為核心競爭力,還遠遠不夠。

對於樂視汽車,有人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只不過,樓塌了之後,哭的不是賈躍亭,而是一眾“腦子進水”的投資人。希望在幾年之後,同樣的場景,不要再重演一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