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崇州市的鄉村振興之路

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 注重環境友好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內在屬性。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就是要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 加快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重顯農業綠色的本色。 而注重生態保育則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要求。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就是要加快推進生態農業建設, 培育可持續、可迴圈的發展模式, 將農業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的生態支撐。

鄉村振興之路

四川省崇州市, 努力尋求突破和轉變, 將當地特色農業與綠色農業相結合, 發展現代化農業, 努力壯大農業職業經理人的隊伍, 提供高端供給, 培育現代化農業新產業, 努力實現鄉村振興目標。

“引領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做足生態產業文章

在崇州, 看似毫不起眼的稻田, 卻大有大文章。 崇州市稻田綜合種養過程中涵蓋了魚、蝦、蟹、鰍、鱉、鴨6大種類,

不僅實現了稻養共生、品質提高、增值增收, 而且達到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效果, 促進了“稻、魚、旅、銷”深度融合發展。 崇州市也因此打造了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稻蝦藕遇”。

鄉村振興之路

通過稻田綜合種養, 魚類鬆土活水, 吃掉稻田雜草、害蟲、浮游生物、底棲動物, 通過消化吸收後排出大量糞便, 達到增肥效果, 改良土壤。 實施化肥、農藥“兩減量”, 增施有機肥, 施用微生物農藥, 促進綠色生產。

鄉村振興之路

崇州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也逐步發展成了大產業, 當地建成了58公里稻香旅遊環線, 承辦四屆“四川自駕賞花節”開幕式, 推出10萬畝稻香金秋旅遊季等鄉村旅遊活動, 一、三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促進觀光農業向度假農業發展。

高效低耗的現代農業, 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

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產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產方式所取代,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初步建立, 綠色農業、迴圈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

農業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 發展現代農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 也是加快富民增收的主要管道。

在崇州市王城鎮東風村的稻蝦種養基地, 水稻秸稈仍四散留在田裡, 小龍蝦則在水下覓食。 33歲的沈亞威是一位家庭農場場主, 經營著1000畝稻蝦基地, 東風村的這200畝稻蝦田就是其中一部分。 利用水稻的邊際效應, 沈亞威在基本不減少水稻種植面積的基礎上, 在稻田開挖了四邊溝, 投入了小龍蝦苗, 還給人們提供了稻田釣魚、捕撈體驗的場所。

鄉村振興之路

目前, 沈亞威的稻蝦基地基本實現穩產, 畝產1000斤, 雖比單純種植產量略減, 但由於採用小龍蝦的糞便作肥, 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 稻穀品質提高, 大米每斤能賣到4元;此外, 每畝可以產小龍蝦300斤, 每斤能賣30元。

工廠化的設施漁業投入高、條件限制多, 現有的養殖水域潛力有限。 相比之下, 稻田綜合種養是最切實可行的, 還彌補了單純種糧比較效益低的弊端。 由於水稻生產和水生動物之間形成了良性利用,可以少用或不用化肥和農藥,改善土壤的面源污染,可謂一舉多得。在水產增量、糧食安全、環境改善等多重需求之下,稻田種養優勢明顯。

“培育新型農民,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廣大農民素質的高低從根本上決定了新農村建設的水準與品質,而新農村建設也需要新型職業農民來提供人才支撐。

在崇州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了農村職業經理人的大軍中,這不僅是培育新型農民的一種模式,更能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在他們的經營下,以低成本實現規模化經營,農業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也有保障。

任建忠

2016年,崇州農民合作社帶動農戶面達72%,比2012年提高18.3個百分點。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達246個,入社面積31.6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1%,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70%以上。目前,崇州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329人,其中職業經理人1883人,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崇州農業經營模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曾專門調研了崇州農業經營模式。他認為,崇州市經過了多種形式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為基礎,以農戶為核心主體,農業職業經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體制,並把農業職業經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三位一體的模式概括為“農業公營制”——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請懂技術、會經營的種地能手擔任職業經理人,負責合作社土地的生產經營管理;建立適應規模化種植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打造“一站式”的農業服務超市平臺,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服務超市”三位一體的農業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以低成本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高成本問題。有一技之長的職業經理人規模化經營土地,也促進了職業農民的培養。

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培訓農民職業經理人,壯大新型農民的隊伍,崇州市還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據介紹,2016年,崇州市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38家,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1.2萬畝;稻田綜合種養水產品實現增收1529萬元;又提高水稻附加值50%以上,實現稻穀增收1000余萬元。

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成都農業

由於水稻生產和水生動物之間形成了良性利用,可以少用或不用化肥和農藥,改善土壤的面源污染,可謂一舉多得。在水產增量、糧食安全、環境改善等多重需求之下,稻田種養優勢明顯。

“培育新型農民,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廣大農民素質的高低從根本上決定了新農村建設的水準與品質,而新農村建設也需要新型職業農民來提供人才支撐。

在崇州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了農村職業經理人的大軍中,這不僅是培育新型農民的一種模式,更能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在他們的經營下,以低成本實現規模化經營,農業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也有保障。

任建忠

2016年,崇州農民合作社帶動農戶面達72%,比2012年提高18.3個百分點。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達246個,入社面積31.6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1%,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70%以上。目前,崇州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7329人,其中職業經理人1883人,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崇州農業經營模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曾專門調研了崇州農業經營模式。他認為,崇州市經過了多種形式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為基礎,以農戶為核心主體,農業職業經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體制,並把農業職業經理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三位一體的模式概括為“農業公營制”——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請懂技術、會經營的種地能手擔任職業經理人,負責合作社土地的生產經營管理;建立適應規模化種植的專業化服務體系,打造“一站式”的農業服務超市平臺,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服務超市”三位一體的農業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以低成本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高成本問題。有一技之長的職業經理人規模化經營土地,也促進了職業農民的培養。

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培訓農民職業經理人,壯大新型農民的隊伍,崇州市還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據介紹,2016年,崇州市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38家,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1.2萬畝;稻田綜合種養水產品實現增收1529萬元;又提高水稻附加值50%以上,實現稻穀增收1000余萬元。

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成都農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